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7 毫秒
1.
郭文跃  方黎 《光学学报》1998,18(5):19-526
用多光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三光子与丙酮分子3d形态和4s态共振的激光波长区域获得了丙酮分子的共振多光子电离分质量多光子电离(MPI)光谱和飞行时间质谱,实验观察到的主要产物是CH3CO^+和CH^+3,还观察到了少量的C^+,CH^+,CH^+2和CHO^+,在实验的激光波长范围内未见到母体离子,分质量多光子电离光谱具有相似的光谱结构,几个主要谐峰分别对应着(n0,3d)和(n0,4s)里德堡跃迁  相似文献   

2.
用相态相互作用方法计算了类铍Ar^14+离子双激发态1s^23l3l'和类镁Ar^6+离子双激发态1s^22s^22p^64l4l'的能级。两个外层电子与内层原子实1s^2或1s^22s^22p^6电子的作用用模型势表不。Ar^14+的双激发态可用量子数K,T和A标记,而Ar^6+的某些组态却不能用上述量子数表示。  相似文献   

3.
呋喃分子在450nm的多光子电离碎片化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分质量多光子电离光谱和飞行时间质谱研究了呋喃分子在440-460nm之间的多光子电离碎片化动力学。实验观察到的主要离子是C^+,C^+2,CHO^+和C3H^+3,在实验允许的功率范围内没有观察到母离子C4H4O^+。跟踪这些离子得到的MPI光谱具有相似的光谱特征,而且可以归属于母体分子三光子从基电子态到5p,5d,5f等里德堡态的跃迁,说明这是呋喃分子MPIF过程的速度控制步骤。根据热力学数据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利用真空紫外同步辐射光电离法研究B(OH)3分子的结果,从所测得的光电离质谱和各种光电离效率曲线,获得了B(OH)3的电离势及其碎片离子的出现势,由此导出了分子及其离子中的键离解能。此外,对B(OH)3分子在同步辐射作用下的离解电离通道也做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Sampsom等的“Z-标度类氢模型和库仑玻恩交换近似”方法,修改了Sampson理论中关于屏蔽常数的定义,选用电子机轨道平均半径标准,使用多组态Hartree-Fock(MCHF)及多组态Dirac-Kock(MCDF)方法计算屏蔽常数,并给出了类Be离子C^2^+,N^3^+,O^4^+,Ne^6^+及Fe^2^2^+的电离速率系统。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到高荷电靶离子的相对论效应。  相似文献   

6.
乙胺分子的多光子电离过程质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乙胺分子在440~475nm波长范围内多光子电离(MPI)质谱(MS)研究结果。碎片离子主要由母体离子碎裂模式产生。母体离子CH3CH2N+·H2由经3s里德堡态的(2+2)共振多光子电离产生后,大部分发生β键断裂,形成CH2=N+H2离子,还有一部分再吸收一个光子,通过C-H(CH2)键的断裂产生了CH3CH=N+H2离子。CH3CH=N+H2和CH2=N+H2离子最容易发生的碎裂过程是脱去氢分子,分别产生C2H4N+(分子式)离子和CH≡N+H离子。  相似文献   

7.
氟锆酸盐玻璃中Tm^3+和(Tm^3++Ho^3+)离子的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祁长鸿  胡和方 《光学学报》1998,18(6):18-823
给出氟锆酸(ZBLAN)玻璃中^Tm^3+和Ho^3+离子的Qt参量,并与氧化物玻璃中Tm^3+和Ho^3+的Qt参量进行了比较,用375nm和468nm波长激发单掺ZBLAN中Tm^3+离子,获得来自D,2,^3H4,G4能级不同发射波长的发光强度随掺杂浓度的变化,而用小于1μm的激发波长激发发单掺Tm^3+或Ho^3+样品,获得近红外区发射光谱。文中给出掺杂浓度对于Tm^3+和Ho^+近红外区  相似文献   

8.
用Penning型离子阱经碰撞反应H2^++H2→H4^+产生稳定的H4^+,主要的反应产物是H3^+,但十分明显地观测到H4^+信号。H4^+在阱中稳定存在时间长达0.1s量级,远比Kirchner等人测量的10^-6s量级长,最后讨论了生成H4^+的反应过程机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一种较为简便的测定环境水体中As^3+和As^5+的方法。在研究了钯涂层石墨管性能的基础上,利用AsCl3的低沸点,高挥发性,在石墨炉升温过程中,使As^3+在灰化阶段分离;改变化温度可以测定总As含量,从而对As^3+/As^5+分别定量。  相似文献   

10.
紫激光作用下四甲基硅多光子电离TOF质谱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施德恒  熊永建 《光学学报》1994,14(2):54-158
本文采用超声分子束技术,以飞行时间质谱仪,在396~387nm内的紫激光作用下对四甲硅进行了多光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的研究,在较高在激光能量作用下检测到了Si(CH3)^+n(n=1,2,3,)、Si^+及C^+2等多种离子的信号,在较低的激光能量作用下只检测到了Si^+、C^+2等离子的信号,表明四甲基硅在不同激光能量作用下经历了不同的多光子电离过程。  相似文献   

11.
利用同步辐射光源在超声射流条件下对BF3进行了光电离研究。在50~80nm内,观测到BF2^+和BF3^+的光电离效率曲线(PIE)呈现丰富的自电离结构,分析表明,它们对应于BF3分子的ns、np和nd系列的高Rydberg结构,经光谱分析获得了相应的Rydberg态参数。  相似文献   

12.
氟锆酸盐玻璃中Tm^3+离子的红外光谱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Tm^3+离子有吸收光谱,计算在氟锆酸盐玻璃中的^Tm^3+的Judd-Ofelt参数和工外跃迁^3Fi→^3H4,^3H4→^3H6和3F4→^3H5 发跃迁几率,研究了Tm^3+的红外发射光谱的交叉驰豫过程,讨论了离子浓度对红外发光强度的影响,并讨论了这些跃迁的发射截面。  相似文献   

13.
魏杰  方黎 《光学学报》1998,18(1):8-32
报道了乙胺分子在440-475nm波长范围内多光子电离(MPI)质谱(MS)研究结果。碎片离子主要由母体离子碎裂模式产生。母体离子CH3CH2NH2由经3s里德堡态的(2+2)共振多光子电离产生后,大部分发生β键断裂,形成CH2=N+H2离离子,还有一部分再吸收一个光子,通过C-H(CH2)键的断裂产生了CH3CH-NH2离子。CH3CH=NH2和CH2=NH2离子最容易发生的碎裂过程是脱去氢分子  相似文献   

14.
类锗离子Ru^1^2^+到Cd^1^^^+4s^24p^2,4s4p^3,4s^24p5s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MCHFR自洽场方法,结合自行设计的最小二乘拟合程序,计算了与软X射线激光研究有关的类锗离子Ru^1^2^+到Cd^1^6^+的4s^24p^2,4s4p^3,4s^24p5s组态能级,波长和振子强度。计算结果与实验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稀土离子与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相互作用的FT—I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研究了稀土离子Sm^3+,Gd^3+,Er^3+和Yb^3+与二棕榈酰磷脂磷胆碱脂质体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稀土离子间磷脂极性头部的PO^-2和N^+(CH3)3基闭间有较强的静电作用,而且这些作用随着稀土子摩尔比例的增大而加强,稀土离子与磷脂相互作用程度按稀土离子原子序数增大即Sm^3+<Gd^3+<Yb^3+的顺序排列。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Na2CsC60中C^3-60的取向有序机制。利用点电荷模型和Lennard-Jones势分别计算了A^+-C^3-60之间的长程库仑作用和短程作用。结果表明,库仑作用对Pa^-3结构有利,短程作用在C^3-60采取标准取向时最小。  相似文献   

17.
氖,硅和钛元素的类锂离子激发态参数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利用本所重离子加速器原子物理实验装置进行高电离态离子物理实验研究,本文采用郑能武等人^[^1^]提出的最弱受约束电子势模型理论的波函数和H.A.Bethe等入^[^2^]的量子力学理论,估算了Ne,Si和Ti离子的类锂等电子序2S-2P态的跃迁几率和振子强度,并把计算结果与文献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YAG晶体中Tm^3+离子的荧光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黄莉蕾 《光学学报》1996,16(4):20-425
计算了YAG晶体中Tm^3+离子辐射跃迁几率Aij,无辐射跃迁几率Wij,交叉弛豫几率P,荧光寿命τi和荧光分支比βij等荧光特征参量,并利用这些值及跃迁速率方程讨论了^3F4能级荧光强度与掺杂浓度的关系,得出当激发光的泵浦速率从10^2~10^6s^-1时,Tm^3+离子的最佳相对浓度Xop在4.9~6.4%之间。  相似文献   

19.
滕华国  沈百飞 《物理学报》1994,43(2):205-210
根据组态相互作用理论,研究了组态相互作用对类钠铜离子自电离组态2p^53s3l(l=0,1,2)自电离速率和分支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组态近似下的计算相比,组态相互作用显著地改变了上述组态各能级的自由离速率而且使2p^53s^2组态的自电离分支比减少;使2P^53s3d和2p^53s3d组态的自电离分支比增加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本采用H2O的二个^1A1态的双值多体项展式(DMBE)势能函数,用Ehrenfest模型方法研究了反应(1)O(^1D)+H2→OH和(2)O(^1D)+H2→OH(A^2∑^+)+H的非绝热碰撞动力学过程。讨论了电子非绝热跃迁对反应(1)的影响及H2振动能对反应(2)的促进作用。并求得反应(1)的室温速度常数为0.944×10^-^1^0cm^3.molecule^-^1.s^-^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