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区域有源降噪问题,为获得更优降噪效果,根据实际次级通路传递函数,提出次级声源优化布放的有源控制系统并详细比较了两种次级声源优化布放算法与次级声源均匀布放的实际降噪效果。应用的第一种次级声源优化算法是l2范数约束的约束匹配追踪算法,第二种次级声源优化算法是l1范数约束的稀疏正则化方法。在全消声室中利用扬声器线阵进行多通道有源降噪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200~1000 Hz,次级声源优化布放的控制系统的平均降噪量比次级声源均匀布放的控制系统的平均降噪量多5 dB左右;在1100~1900 Hz,次级声源优化布放的控制系统的平均降噪量比次级声源均匀布放的控制系统的平均降噪量多11~13 dB左右,次级声源优化布放的控制系统的降噪量分布更加均匀且次级声源输出能量更小。此外,两种优化算法中,稀疏正则化方法的降噪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多通道单极子次级源控制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幅度调节型组合次级声源,这种组合源由两个单极子声源构成,单极子声源的间距远小于声波的波长。文中就组合次级源在自由场中对不同初级声源辐射噪声的控制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并与同等条件下的单极子次级源控制系统的降噪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数值计算和实验结果均表明,对于不同的初级声场,在次级通道数相同的情况下,组合次级源控制系统可以得到比单极子次级源控制系统高的降噪量。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进管道中高阶模式声波的有源控制效果,研究了壁面分布次级声源的空间分布优化问题。首先提出管道中次级声源独立控制高阶模式声波的理论模型,然后推导次级声源在管道中各方向上空间分布对控制高阶模式声波的贡献,得到了次级声源空间分布的优化准则。通过将空间分布离散化,采用最小化管道中声能流的控制策略得到次级声源的最优驱动强度,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对比最优驱动强度时各种次级声源空间分布对控制性能的影响,验证了通过优化次级声源空间分布能显著提高控制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当次级声源分布于管道所有壁面且沿管道轴向分布范围较大时,高阶模式的控制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关于单极子次级声源管道有源降噪能量机制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单极子次级声源管道有源降噪中声场能量的再分布与初、次级声源的工作情况的定量分析与讨论,说明了有源降噪的三种能量机制中的多极子能量存贮机制,总是同能量转移或吸收机制中的一种同时存在的,哪一种机制起主导作用取决于初、次级声源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5.
几种管道有源降噪器控制系统频率响应函数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道有源降噪器的控制系统根据传声器检测到的噪声信号,经过加工处理,产生激励次级声源的信号,使其产生的声波在下游与原来的噪声相抵消。控制系统应具备的频率响应函数取决于次级声源及检测传声器的配置,及其本身的频率响应。本文推导了在常用的几种不同次级声源和检测传声器配置下,所需的控制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并介绍了一种测量传声器及扬声器在管道中的频率响应的方法。它们为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有源消声器消声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对有源消声器的消声机理作了研究。理论和实验结果证明了当次级源为单指向声源时,初级源的声能量全部被次级声源所吸收,而没有能量被反射回上游方向。文中还对能量吸收的过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基于平面声源实施结构声辐射有源控制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研究了利用分布式平面声源对结构声辐射进行有源控制的问题。首先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推导了有源控制条件下次级声源的强度和声功率降低的计算公式。在实际应用中,次级声源参数(面积大小、安放位置、个数等)对控制效果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有源控制的物理机理和数值仿真研究这些问题。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次级声源板的振动模态分布与初级结构振动模态分布不相同,因此,在低频范围内,需要至少4个分布式次级声源,方能有效地控制初级结构声辐射。  相似文献   

8.
祖峰磊  吴鸣  邱小军 《应用声学》2009,28(3):177-183
在有源头靠系统中,针对次级声源和控制电路两部分对模拟反馈有源控制系统(ANC)参数进行优化。为了达到更好的噪声抑制效果,次级声源的有效辐射频带应和待控制噪声的主要频谱相近,在使用电动扬声器作为次级声源时,其谐振频率应在要控制噪声频谱的下端。在优化控制电路参数时,根据经典控制理论提出合适的目标函数,通过差分演化算法进行优化。在有源头靠系统中,可通过适当调整两通道间距离,或将两通道间耦合纳入参数优化算法中,以保证系统稳定性和抑制"水床效应"的影响。模拟和实验表明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9.
罗平展  徐健  张芳杰  李晓东 《声学学报》2021,46(6):1193-1201
针对管道中高阶模式声波的有源控制问题,探究了管道壁面布放次级声源的控制机制。首先根据管道声场模式理论和有源控制准则,推导了无限长管道内次级声源激励声场实现控制的必要条件,然后论证了次级声源沿管道壁面分布的可控性,并提出将空间分布离散化后的控制策略;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沿壁面分布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当次级声源在管道壁面的周向分布满足空间采样定律且沿轴向分布具有足够长度时,可以取得显著的有源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有源声屏障中误差传感器的位置优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有源声屏障利用有源控制系统提高声屏障低频段的降噪效果。有源控制系统中误差传感器的位置对整个系统的降噪效果有较大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误差传感器的位置优化问题,得出了有源控制系统中误差传感器摆放位置的两条结论:(1)所介绍的三种摆放中,误差传感器的位置在次级声源的正上方时,有源控制系统在屏障后方声影区引入的新增插入损失最好,特别是对于距离屏障较远的区域;(2)当误差传感器的位置在次级声源的正上方时,误差传感器与次级声源间的距离存在一个最优距离使得屏障后方声影区的衍射声得到最好的降低。  相似文献   

11.
多声源的自由场有源声吸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声源辐射阻抗讨论了三维空间有源声吸收问题.推导出适用于任意初级声场条件下的多次级源最优复强度的一般表达式,并通过分析声源辐射阻抗的变化规律阐明了声吸收的机理.在此基础上,以两个点源在平面波声场中的声吸收为例,详细讨论了次级源吸收功率与两源位置的变化关系,并给出消声区域分布规律.最后在半消声室中获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验证了所得结论.  相似文献   

12.
空间有源消声的声能量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对平面噪声场中单极子次级源、偶极子次级源最小辐射声功率时的空间产能量流作了研究,从而直观、清晰地描述了一种消声机理:有源声吸收。并指出:尽管此时次级声源是“能量吸收”结构,但依然存在空间能量转移现象,而且并非各种类型的次级源在各个方向都吸收声能量,次级源各个方向吸收的能量大小也是不同的。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  相似文献   

13.
封闭空间自适应有源噪声控制误差传声器的最优布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于封闭空间有源噪声控制,本文研究了在次级声源布放确定的情况下,如何选择误差传声器的数目及位置以取得最大降噪量的问题.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误差传声器布放准则与次级声源布放准则类似.同时,本文提出误差信号内插法,以减少误差传声器数目,提高降噪量.  相似文献   

14.
指向性声源的自由空间有源消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最小辐射声功率准则,推导了当初级源和次级源的声辐射均具有指向性时,次级源最优复强度的一般表达式.分析结果表明该式具有普遍性。文中最后讨论了几种典型和常见的声源结构有源消声的特点,给出了次级源最优复强度及消声前后辐射功率比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15.
弹性结构封闭空间有源消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外力激励弹性结构条件下封闭空间有源消声问题。首先根据声弹性理论,提出分步代入法求解初、次级声场,然后以矩形空间为例,研究了不同介质条件下有源消声规律。结果表明:对于弹性结构封闭空间有源消声,当结构一声腔耦合较弱时,次级声源基本上只能抵消声腔模态;当结构一声腔耦合较强时,次级声源不仅能抵消声腔模态,而且对抵消与声腔模态耦合良好的结构模态辐射声也有作用。最后,以有限长圆柱封闭空间为模型,完成了结构受点力激励,腔内为空气介质和水介质条件下的单次级声源有源消声实验。验证了理论结果。  相似文献   

16.
李毅民 《应用声学》1992,11(2):17-20
本文提出一种采用自适应抵消的管道噪声有源降噪系统,自适应滤波器为有限冲激响应的横向结构,系统中采用了辅助滤波器和补偿滤波器,它们保证了最小均方算法的正确收敛,消除了声反馈效应,计算机模拟证实了该系统的可行性,通过对具有不同物理参数的管道的计算机模拟,得到了这些参数的变化对总降噪量的影响,这些参数包括温度、气流速度、管内的吸声情形、次级声源的Q值及次级声源到检测传声器的距离,模拟的结果有助于实际管道有源降噪的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7.
基于平面声源进行结构声辐射有源控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双  陈克安  赵树磊  胡莹 《应用声学》2008,27(5):363-373
采用分布式平面声源作为次级声源,对振动钢板的声辐射进行了抵消实验,验证了以往研究中的一系列关键理论。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一个平面声源可以控制钢板奇-奇模态的声辐射,两个平面源可以控制结构偶-奇或奇-偶模态的声辐射,同时也可以控制结构奇-奇模态的声辐射;平面声源的面积和布放位置对降噪效果有重要影响,采用单个平面声源控制时,平面声源面积越大,控制效果越好;基于近场声压的误差传感策略是有效可行的,实际中,将近场测量面的声功率作为有源控制的目标函数与总声功率作为目标函数是一致的;控制后远场声压和声强都得到有效降低,部分区域的声能向声源流动,近场声压及声强分布也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8.
李双  陈克安 《声学学报》2007,32(6):503-510
有源声学结构是近年来提出的降低结构低频声辐射的有效方案,对其降噪中的物理机制进行分析将为系统优化设计、次级源和误差传感器布放及控制目标选取等关键问题提供直接指导。文中在最小辐射声功率条件下,从控制前后初、次级结构的辐射声功率变化以及声场中声强的分布来阐述降噪中的物理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降噪中的能量转换分为能量抑制、能量吸收及能量反吸收三种机制;对于近场声强分布,有源控制效果主要通过声强幅度抑制和声强方向调整两种机制体现,部分区域的声能量在控制前向远场传递,控制后则流向声源。  相似文献   

19.
从航空声源水下声场建模出发,提出了运动声源稳相点的近似算法。由于Hawker给出的运动声源声场简正波模型计算方法不适用于高速运动声源,针对速度相对较大的低空运动声源辐射噪声激发的水下声场建模,采用虚源概念,基于射线声学理论得到近似多普勒频率,结合简正波理论求解稳相点,较好地解决了高速运动声源声场的解算问题。几种波导环境下两种方法数值计算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仿照生物的趋声性,可以实现摄像头追踪拍摄一个不在其视场范围内的声源;依据图像处理技术,可以精确定位在摄像头视场内的声源。将这两种技术结合起来,建立了一套实验系统。从利用声源发出的声音信号传输到两个分开一定距离的声音探测器上的时间差初步定位声源,再利用声源的运动规律使用图像处理技术识别并精确定位声源,通过系统与PC机间的实时通信和回转部件带动声音探测器和摄像头一起做精确灵活的转动,摄像头最终对准了声源。实现了基于声音的跟踪摄像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