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要求工作人员分秒必争,传统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淹"的应急处置模式已不再适用,时间压力要求以一种新型、高效的处置模式来代替传统模式.研究在有关突发事件情景演变的研究基础之上,结合项目计划与控制中的网络图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情景推演与网络图技术的应急实时处置模式,确定了这种处置模式的流程.以2010年大连输油管道爆炸事件为例,对传统的处置模式与基于情景推演与网络图技术的应急处置模式做了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证明,基于情景推演与网络图技术的应急处置可有效节省时间45小时40分钟,这对于分秒必争的应急处置工作意义非常重大.  相似文献   

2.
数据包络分析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研究中国各省市的能源与环境效率.在以前研究文献中,模拟弱可处置性建模时,隐含的假设所有决策单元采用统一均匀的减少系数.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面对边际减排成本最低的决策单元,减少非期望产出,也通常会带来成本效益,而且决策者也往往更倾向于减少那些带来成本效益更低的决策单元.因此,为解决这一实际问题,引进不同决策单元的非期望产出采用非均匀比例减少的基础上,考虑非能源投入和能源投入的划分,来构建评估中国各个省市能源和环境效率的生产可能集,然后利用改善的DEA模型计算2016年中国其中30个省市的能源与环境效率.结果表明,我国不同区域,相同区域不同省市之间的能源与环境效率都存在着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3.
本文使用LossMetrics数据库中处置结束的不良资产,研究不同处置方式下不良资产回收率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不同处置方式之下不良资产回收率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不同处置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不良资产的质量特征,但处置方式的选择对不良资产的回收也有显著的影响,资产管理公司在不良资产处置的实践中更多地采用了相对好的处置方式。  相似文献   

4.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3,(6):963-973
不良贷款的回收率与其处置方式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寻找最优处置方式是实际工作中很自然的诉求.但是因为不良贷款的特征与其最优处置方式之间的关系过于复杂,以往的文献中对处置方式只有定性的研究.本文不去关注不良贷款的特征与最优处置方式决定关系的具体形式,而是从处置方式的样本个数入手对处置方式进行定量研究,根据历史处置时的"投票"数越多则表明处置方式越优秀的思想,建立了处置方式的判别模型.文章首先通过列联表检验发现不良贷款的处置方式与贷款本金余额、本金占比、贷款银行、贷款担保方式、贷款企业的工商登记状态和经营现状等因素相关,而与债务企业是否上市公司和注册资本不相关.基于这些影响因素,本文首次将部分线性决策树(PLTR)的方法应用于建立不良贷款处置方式的判别模型,同时表达了影响因素与处置方式之间的线性关系和非线性关系,获得了相对较好的判别效果.由此,本文也发掘出不良贷款的历史处置模式,因而可以从提高期望回收率的角度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不同区域的电网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较为明显的环境异质性.文章将中国25家省级电网企业分为华北、华东、华中、东北、西北、西南区域6个群组,通过构建Meta-frontier DEA模型来测算2016-2019年25家省级电网的经营效率,对其无效率值进行分解,分析无效性来源,并进一步通过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观察期内,25家电网在共同前沿和群组前沿下的平均效率值分别为0.6900和0.9106,且共同前沿下的效率值均不超过群组前沿下的效率值;2)省级电网企业的技术差距比率(TGR)在不同区域有很大差异.西北、华东、华北地区的TGR高于其他的区域,说明这些区域的电网企业经营效率整体优于其它区域;3)根据无效率值分解结果,东北、华中和西南地区省级电网企业的效率损失更多来自于技术差距,华东和西北地区电网企业的效率损失中管理无效率占比更高,而华北地区省级电网企业则因技术差距和管理无效率同时造成一定的效率损失;4)城镇化率、地区GDP、地形及用户结构对该地区电网企业的技术差距无效率皆存在较为显著的影响,而区域的气候及用户密度对技术差距无效率的影响不显著.最后,根据研...  相似文献   

6.
王一鸣 《经济数学》2000,17(1):1-12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重新考察基于Dierker等人的混合生产经济的均衡存在性问题,提出一个由非凸技术生产厂商制定的更符合实际的定价规则.此外,我们在增加一个标准条件下证得均衡存在,而不仅是自由处置均衡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7.
韩珂  陈宝峰 《运筹与管理》2014,23(1):196-202
应用数据包络分析的CCR模型、BCC模型以及DEA-Malmquist指数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2006~2010年中国财产保险公司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技术效率变动指数和技术进步指数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公司技术效率无效,存在投入的浪费;一部分公司的技术效率无效是由于规模效率无效造成的;中资保险公司规模经济效应不明显;2006~2010年中资保险公司的效率略有下降,但下降幅度低于外资公司;多数公司整体效率没有较大提高甚至退步的原因主要在于技术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8.
在后工业化时代,如何通过区域资源配置优化推动区域工业发展,提高工业产出效率和区域资源配置效率成为了关键问题。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利用相对前沿技术效率测度、产业投入产出分析、构建区域资源对工业生产带动效应的测度模型,探索区域资源对工业发展的拉动作用,识别各地区工业发展的技术效率、区域产业资源配置效率和要素资源配置效率,能够对工业发展战略和模式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引。结果表明:区域资源禀赋与工业发展显著相关,区域土地、资本要素、政府服务和农业发展对工业发展拉动效果明显,而劳动力要素禀赋、其他产业(如批发业、建筑业等)发展及区域外资源禀赋对工业发展起负向影响;分地区来看,当前业与资源禀赋不协同;工业发展未能较好的利用区域资源,区域资源禀赋也未能实现对工业的拉动作用,应该根据各地区资源禀赋的使用情况,对工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工业发展的资源配置模式进行优化,从而实现工业合理发展,保证资源使用高效率和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9.
在非参数共同前沿框架下,采用Super-SBM模型测算了APEC地区17个成员1990-2012年间的能源效率,深入分析了APEC地区不同群组间能源利用技术的差距,并以动态视角从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等方面挖掘能源利用技术差异的根源,探寻能源效率差距扩大的原因.研究结果发现,发达国家和新兴东亚经济体在共同前沿和群组前沿下的能源效率没有差异,发展中国家在两种前沿下的能源效率有显著差异:发展中国家与潜在的最优技术水平的差距有扩大的趋势;发达国家和东亚新兴经济体的能源效率起点较高,且提升速度较快,而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效率起点低,提升速度较慢,这可能是发展中国家与潜在最优技术之间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各国家和地区可以从提升技术水平、提高管理水平和资源配置能力、调整生产规模等方面提升能源效率,但不同国家和地区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10.
目前从建筑产业链角度对建筑产业效率问题的研究并不多。据此,本研究通过梳理相关文献,识别出建筑产业链的两个关键环节:工程咨询阶段和工程施工阶段;根据筛选的建筑产业链投入、产出指标,利用链式关联网络DEA模型测算2014~2015年中国各省份建筑产业链两阶段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利用Tobit模型确定影响三种效率的关键因素,以此实现对建筑产业链两阶段生产资源的优化与整合,更期待为客观度量产业链两阶段生产效率的研究提供新思路与方法。研究发现,综合效率普遍偏低且各省份之间差距较大,其主要原因是纯技术效率偏低且省份之间差异大;三种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程度不尽相同。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中国建筑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中国28个省区1985~2007年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和分解,并通过建立状态空间模型测算了全要素生产率各分解成分对中国地区差距的影响程度及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技术效率是导致中国地区经济差距扩大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是技术进步的影响,而规模经济性对地区差距的影响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链形系统和系统内部各生产过程的管理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关联型网络DEA模型.该模型将反映客观基础条件的指标作为非生产性投入,在测算系统管理效率的同时还能测算各子系统的管理效率.理论分析表明:链型组织系统管理有效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系统内的每个子系统均管理有效.这种能够揭示组织内部管理有效性的效率分析方法将有助于企业探寻管理无效的具体环节,并为进一步提高整体管理效率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3.
基于成本支出角度,利用2007年-2014年中国其中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建立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成本支出性指标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的影响;而后通过DEA方法,研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产出效率.研究表明,成本支出性指标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发展具有正向作用,但更多的地区表现为DEA无效.因此,要从多角度认识成本支出性指标的作用,合理降低运营成本,以促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技术产业以其特有的创新性、战略性等优势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引擎.以广义DEA模型为基础,首先测算了中国其中27个省市自治区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然后分别应用激进型、平均型和保守型效率测算方法对27个省市自治区高技术产业2007-2016年的创新效率进行研究,并对中国七大城市群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平均型效率测算方法得出的结果更接近实际值;2)中国高技术产业整体创新效率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3)省际间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差距较大,呈现"东强西弱"的特点;4)尽管中部地区创新效率仍低于东部地区,但近几年有明显改善;5)七大城市群中,京津冀和成渝城市群发展潜力巨大,而哈长城市群则应借助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契机扭转效率低下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3,(6):1100-1114
本文充分考虑了区域物流业存在技术差距的实际,将共同前沿方法与Malmquist指数方法相结合,对1995-2009年东部十省市物流业的生产率指数进行了测度.结果显示,环渤海大多数地区的物流业的技术效率更接近共同技术前沿。除浙江外,其余省市的物流业生产率指数有不同幅度的增加,主要来自于技术效率的改善.规模效率的提高不显著,而技术进步率的下降阻碍了东部十省市物流业生产率的改进。十省市物流业的技术效率都存在对共同技术前沿的追赶现象,即各地区与共同前沿之间的差距在缩小,其中效率追赶普遍存在,只有八个省市存在规模追赶,而潜在技术进步全部有退化的表现.对MMPI结果的检验发现,十省市物流业共同前沿生产率指数可以分为五层(按大小顺序),河北为第一层,山东、北京和辽宁是第二层,福建第三层,上海和天津第四层,而江、浙、粤三省位居最后.  相似文献   

16.
基于生态学原理,构建两斑块种群竞争模型.以江苏省和浙江省两斑块内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工业企业种群竞争关系.浙江省工业企业种群内部互动关系显著,且呈现明显的协同关系.江苏省工业企业种群内部互动关系不显著.logistic模型和竞争度模型测算结果均表明江苏省和浙江省的工业企业竞争关系不强.测算两斑块工业企业种群投入产出指标的Malmquist指数,得到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和效率的变化趋势.发现工业企业协同效应促进了效率的提高,协同效应没有促进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日益深化以及环境污染的日益严峻,使得科学评价并提升城市水务企业经营绩效成为当务之急。基于企业类型的维度,从城市水务企业区域分布、数量分布及综合实力等方面选取了12家代表性企业,运用DEA模型对其2012-2014年度的经营绩效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12~2014年样本水务企业的整体绩效水平不高,其中有6家经营绩效达到最优水平,有5家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无效同时存在,其余1家纯技术效率有效而规模效率无效。另外,不同类型的水务企业经营绩效存在着差距,民营企业优于国有企业;基于评价结果提出了“国有企业应加强技术研发与提高管理效率、民营企业应积极开拓市场以及建立两类水务企业的利益共同体”等政策建议,以期提升水务企业经营绩效。  相似文献   

18.
基于现有研究在测算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时未考虑外部环境因素影响的缺陷,本文基于TOPSIS方法构建能有效剔除环境因素影响的改进DEA模型,在此基础上对中国2010年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实证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确实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外资活动、政府支持、市场结构、所有制结构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根据创新效率与R&D投入水平将我国各地区划分为高效率高投入、高效率低投入、低效率高投入和低效率低投入四种模式,各模式地区的工业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策略提升技术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19.
郭文  孙涛  朱建军 《运筹与管理》2020,29(2):144-149
在松弛变量度量(slacks-based measure,SBM)效率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首先明确投入(产出)要素固定的生产系统中,投入(产出)要素在各决策单元间的竞争性关系;然后采用比例分配策略对SBM无效决策单元的投入(产出)松弛进行效率分配,以构建一个基于零和收益的SBM(zero sum gains SBM,ZSG-SBM)效率分配方法;再通过分析ZSG-SBM模型与SBM模型效率评价结果的关系,给出了比例分配策略ZSG-SBM模型的求解方法;最后应用实例研究验证了本文模型在要素存在竞争性的复杂生产系统效率评价和资源分配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农业碳减排是能源“双控”的必然性要求.基于STIRPAT模型,构建物质性生产资料碳排放拓展模型.岭回归结果表明,回归模型表现出较强的稳健性.农业碳强度和劳动力规模是物质性生产资料碳排放减量化因素.机械化生产效率、农林牧渔业投资、农业生产效率、机械化强度、财政农林支出和劳动生产率构成物质性生产资料碳排放增量化因素,其影响程度依次下降.最后提出合理使用财政支农资金和引导投资、降低农业碳强度、使用生物质能源替代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