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经常遇到的心理障碍,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1依赖心理学生学习知识,是在接受老师课堂教育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个人独立的学习主动性,去认识,理解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只有这样,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不断提高.而在实际过程中,有些学生习惯于教师把知识嚼烂后“喂”给他,遇到学习中的困难也总是依赖于别人给予解决.碰到较复杂的运算就不愿意动笔,比如,在推导椭圆和双曲线方程的教学时,就发现有些学生列出等式后就坐等答案.有依赖心理的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常常反映出依赖直…  相似文献   

2.
在数学课堂中,部分教师为了能让学生在45分钟内尽可能多地获取知识,多做几个题,常常忽视乃至略去新课导入情境环节的教学,误认为导入情境教学会白白耽误学生的时间,没有实用性.这种将缺乏情境化的知识直白地灌输给学生,虽然学生知识增多,成绩暂时高些,但是数学兴趣却伴随着知识量增长的同时越发受到压抑,因为学习不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愉悦需求,而是一种外部力量(考高分升学)的强加.如此下去将会直接导致"三维目标"中情感目标的缺失,致使学生的发展出现畸形,将有损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数学探究课,“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研究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意识,有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引导学生挖掘数学内涵和探寻数学本质,是达成开展高校的数学探究教学这一目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1 写在前面 选择理论的创始人威廉·格拉瑟认为:“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是一种自己的选择,所有的行为都为了满足内在的心理需求或个人的心理图像.”“当学生一心向学时,教学是一种艰辛的挑战;当学生无心学习时,教会他们就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教育下《概率统计》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立体化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创造出从课堂到课下的一个轻松、自由、愉悦、积极向上的全方位学习环境.在这种教育理念下,本文着重讨论了课堂内容改革的新突破点,课堂教学方式的新变革、课后互动交流实现个性化教学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6.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渗透于学生学习的所有学科、所有学习活动之中.而学生的学习,绝大多数在课堂内完成.因此,有必要将研究性学习的思想观念引入课堂.如何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如何在课堂内开展研究性学习,本人在教学中做过多次尝试.下面列举的是本人上的一堂高一数学习题课.  相似文献   

7.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生的心理处于压抑、不满、失去信。心、甚至恐惧之中时,它将直接阻碍、削弱、甚至中断智力活动,破坏了学习的向心力,当然也就谈不上学习效率了.如何创设愉快、轻松的教学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在对数学美的追求中,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并获得学习成功的愉悦和欢乐,从而“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达到在发展中求愉快,在愉快中求发展的境界呢?这就是我探索数学课堂中“愉快教学”的出发点.1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  相似文献   

8.
数学探究性教学的基本类型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松 《数学通报》2006,45(1):37-39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要充分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与情感体验,使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充满情趣与探索,使数学教学真正实现以知识为中心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转变;因此,数学探究性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形式,正越来越多地被提倡和运用.所谓数学探究性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巧妙  相似文献   

9.
珠算知识的传授取决于珠算课堂上的教学,要提高授课质量和课堂教学效果,我认为除了应重视常规授课内容外,还应重视学生的心理效应,对学生的心理关注程度越高收到的教学效果就越好。 一、情感效应 情感是人在社会交往中心理需求形成的态度体验,情感是互动的,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保持良好的心绪,调整好心  相似文献   

10.
孙飞 《中学数学》2021,(2):26-27
新课标要求初中数学教学要创设积极、愉快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下,积极主动、轻松愉悦地参与学习,让他们从多个角度思考探究数学题的奥秘,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实现数学学习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11.
谢富生 《大学数学》2014,(Z1):142-144
立足笔者教学实践,在分析独立学院学生学习心理及需求基础之上,针对高等数学学习现状与呈现的问题,探索"以情感交流促进教学,以需求引导提升学习"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基础教育中的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和提高素养的主要途径.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打造优质高效课堂是每位一线教师必须思考、探索的一项课题.初中生学习数学更多的是建构知识体系,形成科学脉络,多为认知层面.很多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学习总是消极、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开发出让学生能够成为主动、积极的知识的探索者,成为课堂主人的机制.现代教育的高效数学课堂,就应该充分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探究的认知需求,构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课堂.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堂是传递数学知识、启迪数学智慧的主阵地、主渠道.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能力的培养,乃至数学素质的全面提高,都要依赖于教师精心设计、组织与实施数学课堂教学.笔者认为,为了充分体现新课标理念,数学课堂设计要关注以下四个要素.  相似文献   

14.
黄丹 《中学数学》2023,(9):41-42
<正>高中数学内容多且抽象,对学生的逻辑思维与符号意识的要求比较高.部分教师将课堂时间安排得十分“饱满”,希望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多传授些知识.殊不知,这种“重知轻能、轻学重教”的方式,反而导致了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究,在学习中表现出明显的依赖心理.自主学习是指以学生作为主体,在独立实践、探索、分析、质疑与创造中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学习方法.这是一种突破传统模式的学习方式,将被动学习转化为自我探索与自我驱动的一种自觉行为,学生过程中自我调整、建构,提升能力.想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是要给学生充足的空间,积极引导,让学生在开放、民主的环境中激发潜能,实现自我突破与成长.  相似文献   

15.
课堂导入作为教学过程的步骤之一,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中,教师创设合理且有效的情境,使学生对新知的学习产生兴趣,并激起他们参与学习的动机的一种方式.一方面,一个好的课堂导入,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课堂导入精彩与否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检验.  相似文献   

16.
教学中需要很多资源让学生学习利用,教材是教学中的最重要资源之一,但并不是唯一的,更多的教学资源其实是在课堂中产生的,即动态生成性资源.它包括学生的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以及学生在课堂合作中发表的意见、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或者错误的作业等.学生学习情况的动态生成性资源,是课堂生命的源泉.在课堂中,由于学生在建构过程中会有一些认识上的偏差和负迁移,所以产生错误是难免的.新课程倡导的是一种开放性课堂,学生并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  相似文献   

17.
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这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众所周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是让学生参与教学的一种好方法.那么教师要怎样设计提问,才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畅所欲言,在课堂上充分体现自我,成为学习的主人呢?笔者认为这就需要对课堂提问进行“立体优化”.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很多人眼中.数学不外乎就是抽象的定义、概念、单调的公式、定理以及枯燥乏味的数字、符号一些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甚至害怕、讨厌.如何才能使学生有兴趣、有信心地去学好数学呢?除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外,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创造出一种和谐、愉悦、轻松、活泼的授课氛围,尽量给学生带来欢快的情绪体验,使学生感到课堂上有无穷的乐趣,听课是难得的精神享受.下面笔者根据个人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1凤趣幽默,激发兴趣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  相似文献   

19.
程薇 《中学数学》2012,(14):53-54
数学作业就是指根据教师的要求,学生在数学课堂内外完成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一种活动,它是数学教师完成教学实施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实现课堂教学任务高效达成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学记》中早有"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的教育主张,所谓"正业"即正式的课程,指的是课堂内的学习;"居学"即课外的作业,指的是课堂学习的一种延续.当下,抓高效课堂的建设已成为一种共识,但是,无论是教学管理者还是我们的数学教师本身,有时仅仅重视课堂教学的实施,而忽视了数学作业的设计.本文结合我对目前学生  相似文献   

20.
<正>数学是一门神奇有趣的学科,但是数学课堂却给人一种抽象、高深的印象,许多学生惧怕数学,逃避数学,这样的状态就不可能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数学的学习首先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兴趣,教师在必要的学习环境下,根据学情和课标进行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