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近日拜读了文[1]——《常规的分离参数解法为何半途而废》,发现有几处瑕疵,笔者进行了一些改进.  相似文献   

2.
文[1]与文[2]分别就一类双重最值问题 的解法进行了探讨,读后受益匪浅,但文[1]中 分类讨论的解法显得较繁琐,而文[2]中利用 均值不等式求解的技巧性又太强,学生不易掌 握.本文给出一种基本解法,这种解法不仅简 捷而且学生易于掌握.下面仍以两道北京市高 中数学竞赛题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3.
文[1]分析了一类与二次函数有关的常见题型,并指出了文[2]解法的不足.我们分析后发现,文[1]题2、题3也存在严重疏漏,试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已知两边及一边的对角,判断三角形解的个数”问题是一个有趣且值得研究的问题,是学生难以把握的难点问题,作为一线教师,有责任思考如何突破该难点。文[1],文[2],文[3],文[4]相继讨论了该问题的解法,较教材的图解法明显简单,但各有优缺点.拜读上述文章后。笔者对这类问题简易解法进行了再探究,得到下面的一种简易解法,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5.
蒋昌林 《数学通报》2005,44(5):61-62
贵刊分别于1997年第6期和第11期刊登了文[1]与文[2],读后受益匪浅.笔者对这类分式不等式的解法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发现通过构造均值不等式“a b≥2√ab(其中a,b∈R )”也能证明这类问题,下面先看几例.  相似文献   

6.
李歆 《数学通讯》2013,(11):108-110
文[1]、文[2]、文[3]、文[4]分别对该题给出了各具特色的解法,但由于这些解法所用到的知识含量以及技巧性都比较高,因此一般学生难以接受.为了寻找适合众多学生的别的解法,笔者从降低问题难度的角度人手,运用减元策略,将上述二元的问题转化为一元问题:  相似文献   

7.
文[1]给出的解法似乎是在已知结论的情况下,对结论进行论证.这种解法思路不自然,学生很难想到.下面笔者也提供两种解法,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文[1],文[2]中分别谈了一类定义新运算符或法则和一类定义新概念的信息题的解法,本文继续谈第三类信息题的解法——类比型试题解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1]作者对此题多方探索未得到数学解法,最后借助于物理知识求解,文[2]则利用一引理给出其纯数学解法,本文从不同的新角度给出此题的两个纯数学解法.  相似文献   

10.
李涛 《数学通讯》2006,(12):5-5
文[1]采用常数消去法,以学生熟悉的特例为依托,简单明了地解决了求分式线性递推数列通项的问题,受此启发,经过研究,笔者得到了另一种解法,现以文[1]的两个例子来说明.  相似文献   

11.
黄兆麟 《中学生数学》2011,(3):F0003-F0003
文[1]从多种角度出发,给出该题四种各具特色的不同解法,读来使人受益匪浅.经进一步探索发现,该题还有几种不错的解法,现作为文[1]的补充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1]给出以下试题"已知复数z满足|z|=1,且zn+z=1,求z."(1988年苏州市数学竞赛试题)的解法。解先将原方程变为zn=1-z,取模得:|zn|=|1-z|,再由|z|=1得|z|2=|1-z|2,z·z=(1-z)·(1-z),化简得z+z=1;再以z=a+bi代入得故原方程有二解:文[2]说,容易验证:这确是原方程的根,但方法不对.文[2]开篇便称此种解法是"取模的误解".究竟文[1]的这种"取模解法"是否能够成立?我们试作如下分析.原解法可写成:显然⑤是①的必要条件但不一定是充分条件.因此有可能会产生增根,但不至于有漏根.因为凡适合…  相似文献   

13.
文[1]对06年高考江苏卷第10题做了详细的分析与解答.并指出试题来源于著名的古典概率问题——结草成环.最后将其加以推广.笔者看后颇受启发.同时又觉得解法有些烦琐。也不易让学生所理解和掌握.本文就该题和文[1]所推广的问题给出一种简洁的解法.  相似文献   

14.
文[1]给出了一道德国奥林匹克试题的解法,本人觉得其解法不常规,下面给出此题的另一种简解,同时阐明多元函数最值的一般求法,与读者共勉.  相似文献   

15.
如何利用坐标法简化解答,突破思维障碍,文[1]给出了解答问题的关键,获得了“完美”解答,读来颇受益.笔者从该问题的另一角度思考探究,得出直线与圆锥曲线过定点问题的一些性质,并从几何特征出发获得该问题的一般解法.  相似文献   

16.
文[1]给出了一类带条件的分式型最值问题的一种解法——代“1”法,本文给出这类问题的另一种解法——加零法.  相似文献   

17.
文[1]利用y=kx代换简单地解决了一类二元最值问题,笔者发现其解法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本文对其进行完善.下面举文[1]中的例2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孙芸 《数学通讯》2009,(5):45-46
文[1]由一道求直线方程问题的解法联想开去,通过十个问题的分析解答阐述了解析几何中“设而不求”的重要思想方法,读后获益匪浅,但文[1]的一个观点有误,先看文[1]中的问题7及其解答.  相似文献   

19.
三角函数f(x)=acosx+bsinx(0〈x〈π/2,a〉0,b〉0)的最值问题,文[1]借助幂函数的凹凸性得到两个不等式并进行了探讨,只是中学生未必能接受这种解法.文[2]对一个特例,两次使用柯西不等式进行研究,其解法未必适用于一般情形.文[4]的解法确实巧妙,它适用于指数为正数的情形,但对指数为负数的情形未必适用.那么,这类问题有没有通性解法与规律呢?本文给出用导数的探求方法,它适合这类问题的任何具体形式,并且,学过导数的中学生都能接受.  相似文献   

20.
马根泉 《数学通讯》2012,(19):32-33
文[1]和文[2]对一道三角问题进行了解答,文[2]还对文[1]的解答提出了质疑,指出了其中的错误.笔者阅后受益匪浅,但还是觉得其解法不够自然,不易使人想到,以下用解析法给出本题的另一解法,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