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全要素生产率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状态空间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变动情况进行研究,并且比较分析了资本、劳动的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此外,还分别对东、中、西部各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变化进行了分阶段比较研究.作者发现,资本投入的增长仍然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劳动投入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为稳定,但水平相对较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时间变化明显;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在不同阶段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对于拓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空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加大海洋科技投入,促进海洋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加快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根据海洋经济双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11个沿海地区2001-2011年海洋经济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表明:海洋资本、海洋科技和海洋劳动的弹性系数均为正数;当3个要素投入每增长1个标准差,将引致海洋产出平均增长1.0412、0.1633、0.6837个标准差;海洋资本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最大,而海洋科技的经济增长贡献度最小,我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增长仍然表现为资本、劳动双要素投入驱动型.从优化主要海洋产业比重、调整海洋经济要素投入构成、提高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效益、发挥海洋科技人才主体作用等4个方面提出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了深度考量甘肃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基于1985年-2010年的统计数据,选取能够代表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指标变量,通过JJ协整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其短期及长期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甘肃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能源消费携同其他要素(如资本存量、劳动力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实际GDP增长率波动的84.8%可由模型中的该四个变量的短期波动以及它们之间的长期关系来解释  相似文献   

4.
能源作为经济增长中重要的投入要素,对各国经济发展都起着决定性影响。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2010年中国单位GDP能源消耗下降20%,这个宏伟目标的实现对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投影寻踪分类模型,对节能降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得到最佳投影值及各地区应承担的节能降耗责任大小。与主成分分析法结果的比较表明投影寻踪分类模型对这类指标评价问题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动态随机均衡模型,构建了技术投入与产出共生的模型框架,实证研究技术投入溢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解释经济增长和技术投入溢出;技术溢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作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技术存量与新增技术的不断调整,技术溢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将趋于均衡水准.  相似文献   

6.
为了科学地评价我国各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选取10个评价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研究,发现收入因子、对外开放度因子和资本投入因子从不同层面上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经济水平差距极大,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领先,中东西地区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较落后.根据地区经济状况,给出提高其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深入研究能源消费及投入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对于协调区域要素投入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生产函数框架下,利用1980-2013年长三角地区各省市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要素投入数据,通过控制面板组内自相关、截面相关及组间异方差的变系数模型和面板因果检验模型,研究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投入要素间长期均衡和因果关系.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投入要素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浙江省的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最高,分别为0.515和0.95,江苏省的劳动产出弹性和浙江省的能源消费产出弹性为负,分别为-0.124和-0.338,表现为边际报酬递减特征.长三角地区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满足反馈假说,并提出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调整劳动和能源的投入结构及加大经济转型力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中,人们常用生产函数来分析经济增长过程,测算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本文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给出苏州外资制造业经济增长的六个影响因素贡献率测算模型与分析,由于六个影响因素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为消除多重共线性,使模型合理,本文使用主成分回归建立模型,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中国即将加入政府采购协议,面对大量优质外资企业的进入,中国建筑市场将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为此,探索中国建筑产业竞争力形成机理动态演进规律、分析目前竞争力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科学引导、合理调控建筑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研究构建出中国建筑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多指标系统评估指数法构建建筑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分析出2005~2008年间中国建筑产业各竞争要素重要程度的变化趋势,以描绘建筑产业竞争力形成机理动态演进规律。研究发现,中国建筑产业依旧处于劳动密集型与资金密集型的发展初级阶段、产业整体素质低、注重规模忽视效率;生产要素的简单追加投入是当前提高产业竞争能力最为有效的途径,且这种状况逐步加强。最后,剖析了中国建筑产业竞争力不强的主要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通过构建数据科技乌托邦,对火星移民计划的可持续性问题进行探讨。首先,对比火星与地球的异同点,根据移民的生存目标分析火星乌托邦的社会构成,并制定火星移民的选拔标准;其次,对火星乌托邦的人口分布情况运用Leslie人口模型进行动态演化,并基于人口的演化结果分析收入、教育、平等问题;采用生产法确定火星的经济生产总值,并建立双对数线性模型求解四大产业不同学历劳动者的工资增长函数;通过对火星教师数量与教育产出水平指标的评估,借鉴柯布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教育的投入与产出情况,综合考察火星教育的发展状况;再从人格尊严、经济产出、学历教育角度,引用基尼系数全面地评价火星乌托邦的平等问题,以验证火星移民计划的可行性与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1.
Measuring economic efficiency requires complete price information, while resorting to technical efficiency exclusively does not allow one to utilise any price information. In most studies, at least some information on the prices is available from theory or practical knowledge of the industry under evaluation. In this paper we extend the theory of efficiency measurement to accommodate incomplete price information by deriving upper and lower bounds for Farrell's overall economic efficiency. The bounds typically give a better approximation for economic efficiency than technical efficiency measures that use no price data whatsoever. From an operational point of view, we derive new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models for computing these bounds using standard linear programming.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se estimators is illustrated with an empirical application to large European Union commercial banks.  相似文献   

12.
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区域差异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汽车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日渐提高,各省市纷纷将汽车产业定位为支柱产业来发展。本文基于汽车产业竞争力分析框架,根据我国各省市、自治区2001-2009年的统计数据,从产业规模、技术能力、经营效率和成长能力四个方面,实证分析汽车产业竞争力区域差异。研究发现,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区域差距较大,在汽车产业水平领先的地区出现明显两极分化,而一些汽车产业水平落后的地区却具备较强的成长能力,其结论对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确评价我国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核心竞争力并提取关键影响因素,有利于找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为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可靠依据。根据产业核心竞争力内涵,基于钻石模型,构建了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评价值最小差距最大化组合赋权方法计算多种权重的组合权重,并对我国典型的18个城市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核心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最小差距最大化组合赋权模型消除了在不同赋权方法下评价排序不一致的缺陷,并最大程度地区分了评价结果之间的差距,提高了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服务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经济的重要标志,将服务业分为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基于1978-2007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协整关系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服务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现代服务业、传统服务业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但服务业内部结构发展不平衡,并对服务业结构的调整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The value of the customer has been widely recognized in terms of financial planning and efficient resource allocation including the financial service industry.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directly observable information can be used in order to make reasonable predictions of customer attrition probabilities. However, these studies do not take full account of customer behavior information. In this paper, we demonstrate that efficient use of information can add value to financial services industry and improve the prediction of customer attrition. To achieve this, we apply an orthogonal polynomial approximation analysis to derive unobservable information, which is then used as explanatory variables in a probit–hazard rate model. Our results show that derived information can help our understanding of customer attrition behavior and give better predictions. We conclude that both researchers and the financial service industry should gather and use derived financial information in addition to directly observable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多方法评价结论的非一致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Gini准则的客观组合评价方法。该方法按照每种评价方法的评价值所提供的信息纯度对每种评价方法赋予相应的权重,信息纯度越大,则相应地赋予越大的权重,然后按照赋予的权重进行客观组合评价。并以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为例,验证了Gini准则客观组合评价方法的可操作和相对有效性。基于Gini准则的客观组合评价方法为解决多方法评价结论的非一致性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是组合评价方法研究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7.
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业绿色发展是重要突破口。本文基于绿色发展的内涵,参考四部委发布的《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涵盖工业资源利用、工业环境质量、工业环境治理、工业经济增长共4个二级指标16个三级指标的区域工业绿色发展测度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粗糙集理论与未确知模型约简指标、计算权重、设置分级标准,对京津冀工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多指标综合测度;在此基础上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其协调性。结果发现:(1)京津冀间工业绿色发展存在较大差异,京、津波动频繁,河北省上升趋势明显,均已达到中等以上水平;(2)京、津、冀工业绿色发展分别受工业环境治理、工业资源利用、工业环境质量的影响最为显著;(3)京津冀工业资源利用、工业环境治理及工业经济增长均处在濒临失调区,工业环境质量处在勉强协调区,工业绿色发展已达到优质协调区。因此,一方面京、津、冀工业绿色发展应分别聚焦工业环境治理、工业资源利用、工业环境质量精准施策;另一方面必须重视京津冀工业绿色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In evaluating future United States oil and gas supplies, the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EIA) maintains separate modeling activities for the three major producing regions: the onshore lower 48 states, Alaska, and the outer continental shelf (OCS) of the lower 48 states. The choice of different modeling approaches is conditioned by the unique economic, legal, and physical environments constraining the production activities in each of these regions.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EIA's Outer Continental Shelf Oil and Gas Supply Model (OCSM), a new model for evaluating petroleum supply from the Gulf of Mexico and the Atlantic and Pacific Oceans. OCSM is a stochastic simulation model representing the economic evaluation,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oil and gas fields. This detailed approach is supported by a unique resource base—detailed physical information on individual and as yet undiscovered structures. These data were derived from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pre-lease sale tract evaluations.The model design parallels the basic activities of the offshore industry and, thus, represents th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f high development costs, alternative technologies, and economies of increasing field size on OCS oil and gas supply. The effects of alternative economic scenarios, leasing rules, and development constraints on future OCS supply may be evaluated.  相似文献   

19.
在对我国物流业碳排放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LMDI分解技术,建立中国物流业人均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定量分析了1991-2010年能源结构、能源效率、运输方式、物流发展、经济增长以及人口等6种因素对物流业人均碳排放的影响.分析表明:经济增长是拉动物流业碳排放增长最主要的动力,在研究期间呈指数增长的趋势.运输方式对碳排放增长也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能源结构和能源效率虽然表现出拉动作用,但效果微弱.而物流发展因素则对物流业人均碳排放量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应大力推进物流业科技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发挥物流发展因素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同时,优化物流运输体系,形成以铁路为主体,水运和管道为支撑,公路和航空运输为辅的低碳化的综合运输体系.  相似文献   

20.
基于GWR模型的河南省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人口作为一种基本信息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人口分布可能受自然,经济,社会,政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人口分布的研究对于了解不同类型区域的人口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因地制宜地发展本地经济具有重大意义.课题以河南省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研究河南省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具体来说,首先利用Surfer软件的可视化技术研究了河南省人口数量的空间变化特征.其次,利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河南省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上述分析提取有效信息,从而为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和实现人口的有序流动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