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元勋 《数学学报》1959,9(2):213-226
<正> ■院士曾经证明方程 dx/dt=P,dy/dt=Q,其中 P,Q 是关于 x,y的二次多项式,在全平面至多能出现三个极限环线.(?)在中证明在焦点和中心型的平衡点附近,如果变动方程的系数可能出现三个极限环线,但至今还不见有出现三个极限环的实际例子.用(?)证明可能性的无穷级数方法要作出一个具体的方程实际上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困难.本文利用(?)的理论,结合 M.Fr(o)mmer 的求无切环线的方法发展出一套计算法,由它作出了出现三个极限环线的具休方程.最后利用方向场的旋转又得出在平面上有且仅有两个极限环的例子.  相似文献   

2.
平面三次Hamilton系统与(E_3)的极限环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继彬  李存富 《数学学报》1985,28(4):509-521
本文应用已知的平面三次 Hamilton 系统(E_3~h)的全局知识获得与该系统有关的某些三次系统(E_3)的全局性质。对某些(E_3~h)的右边附加适当的含参数扰动项,可使扰动系统产生包围 k(k=1,3,5,7,9)个奇点的极限环,令参数连续地改变,使得环内的奇点产生 Hopf 分枝,奇异闭轨线破裂产生全局分枝或轨线凝聚产生半稳定环然后一分为二等等。综合全局与局部的方法,可使扰动系统出现某些异于二次系统(E_2)的有相包关系的极限环分布,其示意图如表1。  相似文献   

3.
自从秦元勋始出了二次代数方程,具有二次代数极限环线一文后,作者考虑了(E)_3这个三次方程,具有二次代数极限环线的情形。本文中首先给出了此方程在全平面上奇点的分布,进而解决了只有一个奇点时,二次代数极限环线存在的充分及必要条件,周期解的唯一性(在较特殊的情形下)及其稳定性。 (作者对秦元勋老师热情的鼓励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  相似文献   

4.
二次系统极限环的相对位置与个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兰荪  王明淑 《数学学报》1979,22(6):751-758
<正> 中的P_2(x,y)与Q_2(x,y)为x,y的二次多项式.文[1].曾指出,系统(1)最多有三个指标为+1的奇点,且极限环只可能在两个指标为+1的奇点附近同时出现.如果方程(1)的极限环只可能分布在一个奇点外围,我们就说此系统的极限环是集中分布的.本文主要研究具非粗焦点的方程(1)的极限环的集中分布问题,和极限环的最多个数问题.文[2]-[5]曾证明,当方程(1)有非粗焦点与直线解或有两个非粗焦点或有非粗焦点与具特征根模相等的鞍点时。方程(1)无极限环.本文给出方程(1)具非粗焦点时,极限环集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一般正则单连通区域上讨论了以(E_2)为二阶项的一类方程组的第二问题,获得了该问题的可解性及解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6.
三分子模型的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三分子模型dx/dt=By-Bx-xy~2 2x~y-x~3,dy/dt=A-(y-x)(A,B>0)(1)极限环的存在性、唯一性等问题。 G.Nicolio和I.Prigogine指出,(1)是生物化学反应中最基本的模型,因此对方程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本文证明了系统(1)当B>A~2 1时存在唯一的稳定的极限环,当B≤A~2 1时无极限环,并给出极限环线的位置及随参数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了在有限部分具有三个奇点的二次系统E的极限环线分布问题.证明了E在有一个高次奇点的条件下,极限环线是集中分布的.  相似文献   

8.
董金柱 《数学学报》1958,8(2):258-268
<正> 其中 X_2(x,y)/Y_2(x,y)不可约.以 J(p)表方程组(E_2)之奇点 p 之指数,则按 Poincaré关于奇点指数之定义,易知 J(p)之值如下:(1)若点 p 均不为 X_2=0及 Y_2=0之重点时,则当p为其奇重交点时 J(p)=±1;而为偶重交点时,J(p)=0.  相似文献   

9.
论复自治微分系统的奇点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讨论一类复三次微分系统及其“能量”扰动系统的若干实定性问题在复域中的同一性,主要结果如下: ⅰ)具有两个对称轴的实平面三次全微分系统可通过一个复三次系统作统一研究,不同实系统的轨线是同一复系统的积分曲面簇与不同坐标平面的截线。 ⅱ)上述能量扰动系统的细焦点、具有细鞍点的分界线环以及通过积分曲面与临界型奇点(实的或复的)相联的极限环,它们的稳定性同样地依赖于相应的区域奇点量,它们的重次同样地由相应临界型奇点的阶数确定,而它们可能分枝出极限环的最大个数除了同样地取决于上述阶数外,还取决于通过该奇点的积分曲面与坐标平面的截线的闭分枝的分布情况。 ⅲ)对上述系统不与有限远奇点相联的极限环,引入了“多重环量”,得到了内外稳定性及分枝问题的判据。  相似文献   

10.
方程组dx/dt=-y+δx+lx~2+xy+ny~2,dy/dt=x的极限环的唯一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叶彦谦  陈兰荪 《数学学报》1975,18(3):219-222
<正> 关于具实系数的实变量方程组dx/dt=-y+δx+lx~2+xy+ny~2,dy/dt=x的极限环的唯一性问题过去国内数学工作者曾得到不少结果,但仍未能彻底解决问题,本文的目的是要证明定理1 对于任意的系数δ,l,n方程组(1)最多只能有一个极限环.首先回忆一下历史,不失一般性,可假设  相似文献   

11.
本文的定理1和3分别给出了方程组(dx)/(dt)=y-F(x),(dy)/(dt)=-g(x)在有限区间上至多有 n 个极限环和恰好有 n 个极限环的充分条件,它们分别推广了文[2]和文[1、3]中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空间两条不重合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以下三种情况:在同一平面内有(1)相交直线和(2)平行直线;不能在同一平面内的有(3)异面直线。要确定两条相交直线之间的相关位置,只要确定这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就够了.但要确定两异面直线的相关位置,就必须引进两条直线的交角和它们之间的距离两个概念,借助于这两个数来恰切地确定它们的位置关系.所谓异面直线间的距离是指它们间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计算广义旗流形G/K上不变爱因斯坦度量存在两个困难:(1)如何计算旗流形的非零结构常数;(2)如何计算旗流形爱因斯坦方程组的Grobner基.在这篇文章中用定理2.1来计算旗流形的非零结构常数,用Maple软件来计算旗流形爱因斯坦方程组的Gr?bnexr基.最后得到旗流形F_4/U~2(1)×SU(3),E_6/U~2(1)×SU(3)×SU(3),E_7/U~2(1)×SU(2)×SU(5),E_7/U~2(1)×SU(6),E_7/U~2(1)×SU(2)×SO(8)与E_8/U~2(1)×E_6上爱因斯坦度量.  相似文献   

14.
纯跳跃马氏链切截后有关随机变量的矩及其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元烈 《数学学报》1985,28(6):825-842
本文研究了纯跳跃马氏链切截后的几个问题: 1.给出了A_i(t),A_(im)(t),M_i(t)和M_(im)(t)的一类表达式和所满足的积分方程组,以及当t→∞时A_i(t),M_i(t) 的极限性质。 2.得到了A_i(t),A_(im)(t),M_i(t)和F_i(t,x)的拉氏变换所满足的方程组,以及它们解的存在唯一的充分条件。 3.给出了求Ai(t),A_(im)(t)和F_i(t,x) 的构造性定理所述结果对应用于实际问题是有益的,例如在某些更新维修问题中。  相似文献   

15.
二次微分系统复域定性理论(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具实的系数与自变量,以及复的因变量的二次微分系统 dx/dt=P_2(x, y), dy/dt=Q_2(x, y)的定性理论(假设其中x=x_1+ix_2, y=y_1+iy_2),把它的解理解为四维(x_1,y_1,x_2,y_2)相空间中的二维曲面,推广了作者在1957年所得到的二次微分系统实域定性理论中的一些基本结果。同时我们又研究了三个含实参数,且在实平面x_2=y_2=0中有极限环的方程组,看看当参数经过某些分歧值,极限环从实平面中消失后,它们又在复空间中的那些地方出现了。本文所研究的问题与常微分方程的分枝理论有密切关系,其中未解决的问题尚待继续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系统 E_n(μ),其主要结果是:1.把同心圆的 Poincare分枝,高阶Hopf分枝以及中心点的极限环分枝诸问题的解决统一地归结为焦点量公式的推导和代数方程的求根,由此具体地给出了分枝出多个极限环的充分条件;2.在复域中对存在周期轨道时参数μ的取值范围作了估计;3.作为应用,对系统E_2(μ)统一给出了由上述分枝问题产生三个极限环的实例。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具实的系数与自变量,以及复的因变量的二次微分系统 $\frac{dx}{dt}=P_2(x,y),\frac{dy}{dt}=Q_2(x,y)$ 的定性理论(假设其中x=x_1+ix_2,y=y_1+iy_2),把它的解理解为四维(x_1,y_1,x_2,y_2)相空间中的二维曲面,推广了作者在1957年所得到的二次微分系统实域定性理论中的一些基本结果。同时我们又研究了三个含实参数,且在实平面x_2=y_2=0中有极限环的方程组,看看当参数经过某些分歧值,极限环从实平面中消失后,它们又在复空间中的那些地方出现了。本文所研究的问题与常微分方程的分支理论有密切关系,其中未解决的问题尚待继续探讨。  相似文献   

18.
关于Liénard方程极限环个数的唯n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的定理1和3分别给出了方程组(dx)/(dt)=y-F(x),(dy)/(dt)=-g(x)在有限区间上至多有n个极限环和恰好有n个极限环的充分条件,它们分别推广了文[2]和文[1、3]中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张福俭 《数学通报》2008,47(2):27-29
张定强在文[1]中介绍了以下结论:n个不同的点可将直线分成n 1段;n条处于一般位置的直线将一个平面最多分成n(n 1)/2 1部分;n个处于一般位置的平面最多将空间分割成n(n2 5)/6 1部分.  相似文献   

20.
万哲先 《数学学报》1961,11(4):380-387
<正> 設K是体,n是>1的整数.以GL_n(K)表K上n阶一般綫性羣,即K上所有n×n可逆矩陣所組成的羣.以SL_n(K)表K上n阶特殊綫性羣,即由GL_n(K)中一切形为T_(ij)(λ)=I+λE_(ij)(其中λ∈K,λ≠0,E_(ij)为(i,j)位置是1而其余位置都是0的n×n矩陣,i≠j,1≤i,j≤n)的矩陣所生成之羣.除开n=2而K的特征数=0这一情形之外,决定SL_n(K)的自同构的問題已全部解决,其中n=4而K的特征数=2这一情形是由华罗庚教授和作者在[3]中§§4—5所研究的.但在[3]的討論中有两个錯誤,其一是关于乘积的阶为3的一对1-对合的标准形的定理3的証明是錯誤的,其二是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