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正确答案唯一存在的选择题解法中,有如下一种不妥的叙述: 当选择支之间存在“包含”关系时,可将“被包含”的选择支淘汰掉。上述方法被称为“互相淘汰”法。其例为: 例1 若s:n~4a cos~4a=1,则sina cosa的值为 (A) 1; (B) -1 (C) 1或-1。解答案(A)、(B)包含于(C)、若(A)、(B)中至少有一个正确,则(C)必正确。这与正确答案的唯一性相矛盾。故淘汰(A)、(B),正确答案为(C)。笔者认为上述解法不妥。请看下例。例2 函数y=x~(1/2)的反函数的图象是抛物线  相似文献   

2.
最近办公室里“吵得不可开交”,“罪魁祸首”是下面这道月考题:题1函数f(x)是定义在(0,+∞)上的减函数,对任意的想x,y∈(0,+∞),都有f(x+y)=f(x)+f(y)-1,且f(4)=5.(1)求f(2)的值;(2)解不等式f(m-2)≥3.参考答案:(1)因为f(4)=f(2+2)=2f(x)-1=5,所以f(2)=3.  相似文献   

3.
一、构成二面角的元素是( )。 (A)相交的两平面;(B)共棱的两半平面; (C)相交的两直线;(D)共顶的两射线。二、二面角的大小范围是区间( )。 (A)[0,π/2);(B)[0,π/2]; (C)[0,π/2);(D)[0,π]。  相似文献   

4.
<正>互为:就是一个是另一个的什么的话,另一个也是这个的什么,它们之间是相互的.比如"互为倒数"、"互为相反数"、"互补"等.本文就借"相互关系"这一特征"构造"解题.例1若函数f(x)满足:2f(x)-f(-x)=x+1,求f(x).解构造方程组  相似文献   

5.
波利亚认为数学教学应给学生留下可供摹仿的模式。我在讲高中代数第一册(甲种本)P.40的例2: 已知函数f(x)是奇函数,而且在(0,+∞)上是增函数,f(x)在(-∞,0)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相似文献   

6.
一元二次方程,初中早有接触.高中也常常涉及,如三个“二次”(即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便是经典问题.二次方程,一直相伴我们左右,与我们结下很深的友谊!一些貌似与二次方程无关的问题,如高次方程或一些无理方程,按常规套路,有时却往往碰壁而行不通,而若胸中怀有二次方程情结,思路常有豁然开朗之感,收到柳暗花明之效.下面撷取几例分析.例1(2006年交大自主招生)设k≥9,解方程x3+2kx2 +k2x+9k+27=0.解析换个角度,整理成一个关于k的二次方程xk2+(2x2+9)k+x3 +27=0,△=(2x2 +9)2-4x(x3+27)=(6x-9)2,则k=-(2x2+9)±(6x-9)/2x即k=-(2x2+9)+(6x-9)/2x或k=-(2x2+9)-(6x-9)/2x,整理得x2+(k-3)x+9=0或k=-x-3,解得x=3-k±√(k-9)(k+3)(k≥9)或x=k-3.  相似文献   

7.
一、什么是黄金分割? 把一条线段(如AB)分成两条线段,使其中较大的线段(AC)是全线段和较小线段(CB)的比例中项(即AC~2=AB·CB),叫做把这条线段黄金分割(如图)。分点C称为黄金分割点,AC/AB或CB/CA叫做黄金分割比,比值为(5~(1/2)-1)/2≈0.618。  相似文献   

8.
类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具有(不具有)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性质,而且其中一个(或一类)还具有(或不具有)另一性质,由此推出另一个(或另一类)对象也具有(或不具有)这一性质,类比法是研究数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也是掌握知识的好方法,正如玻利亚所言:"类比是  相似文献   

9.
1 含参数的式子 f(x) =g(x) 在什么条件下“在R上恒成立”与“在R上恒有解”是有区别的“f(x) =g(x) 在什么条件下对于任意实数x恒成立”是求此式在R上成为恒等式的条件 ,即参数的范围 .用函数的观点看 ,命题等价于“在什么条件下 (即参数取什么范围内的值时 ) ,函数 y =f(x)与函数 y =g(x) 在R上是同一函数” .“f(x) =g(x) 在什么条件下在R上恒有解”是求关于x的方程有实数解的条件 .用函数的观点看 ,命题等价于“在什么条件下 (即参数的范围 ) ,函数 y =f(x) 与 y =g(x) 的图象总有交点” .显然 ,可以将…  相似文献   

10.
解题时 ,常需将“0”“1”变形 ,使问题得以简化 .一 .“0”的变形与运用关于“0”的变形公式常有 1 ) 0·a =0 ;2 )a -a =0 ;3 )若a·b=0 ,则a =0或b =0 ;4)若a2 +b2 +c2 =0 ,则a=b =c =0 ;5 )若a2 +b +|c|=0 ,则a=b =c =0 .1 .添“0”变形例 1 化简 b -c(a -b) (a -c) +c -a(b -c) (b -a) +a -b(c-a) (c -b) .分析 :在分子中 ,增添“0”并变形为 -a +a ,-b +b ,-c +c.解 :原式 =-a +b+a-c(a-b) (a-c) +-b +c+b -a(b -c) (b -a) +-c+a +c -b(c-a) (c -b)=-1a-c+1a…  相似文献   

11.
“或”、“且”、“非”命题的判定及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绍义 《数学通讯》2002,(11):27-28
若 p ,q表示命题 ,把“p或 q”、“p且q”、“非 p”形式的命题分别简称为“或”命题、“且”命题、“非”命题 .要正确理解“或”、“且”、“非”的含义 ,只有掌握这三种复合命题的判定与构造 .下面就此谈谈看法 ,仅供参考 .1 “或”、“且”、“非”命题的判定含“或”、“且”、“非”的命题有的不是复合命题 ,如 :( 1 )实数的平方是正数或零 .( 2 )若x >1或x <- 1 ,则x >0 .( 3)x2 -x - 6 <0的解是x >- 2且x <3.( 4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5)非零实数的零次幂等于 1 .容易看出 ,( 1 )、( 3)、( 4 …  相似文献   

12.
对等差数列 {an} ,(n ,an)构成共线的点列 ,其直线的斜率即为公差d .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性质来解题 .例 1 设等差数列 {an}中 ,ap =q ,aq=p ,则ap q=.分析 :由 ( p ,ap) ( q ,aq) ,( p q ,ap g)三点共线 ,根据直线的斜率公式得 ap q-ap( p q) - p=aq-apq - p ,即 ap q- qq =p - qq - p.解得 ap q=0 .例 2 设等差数列 {an}前n项和为Sn,且Sp=q ,Sq=p ,求Sp q的值 .这道题的解法较多 .同学们大都直接设首项a1,公差d ,列方程组 :q =pa1 12 p( p - 1)d ,p …  相似文献   

13.
当实数a≥ 0时 ,我们称a为非负数 .在初中阶段 ,常见的非负数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 1 )实数a的偶次方 ,即a2n(其中n为整数 ,且当n =0时 ,a≠ 0 ) ;( 2 )绝对值 .如 |a|等 ;( 3 )算术根 .如a(a≥ 0 )等 .( 4 )二次根式的被开方式 ,即在二次根式 a中 ,a≥0 .非负数有两条非常重要的性质 :(Ⅰ )有限个非负数之和仍为非负数 ;(Ⅱ )如果若干个非负数之和为零 ,那么每个非负数均为零 .这两条性质在解题中往往扮演隐含条件的角色 ,需要我们去挖掘 ,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本文着重就这方面通过举例向读者介绍 ,仅供参考 .一、利用非负性判定一些特殊方…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珠算》1997年第6期,登载王在其同志文章——《“加减乘除”验算简便方法》,所介绍的验算方法是实用的,对日常计算较多的业务人员,节省复核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是有一定补益的。 原文介绍的方法,无论被加(减)数、加(减)数、和(差)数,还是被乘(除)数、乘(除)数、积(商)数,都有把其中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各位数上的数字相加,直至一位数。这样用“累加法”验算,虽然计算是很简单的,但是位数越多,数字越大,计算就越麻烦。  相似文献   

15.
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 ,如能将这种观点运用其中 ,则有利于加深对概念的认识 ,揭示本质 ,发现规律 .一、“静中有动”例 1 在正n棱锥中 ,相邻两侧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取值范围是 (   ) .( 1 994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试题 )(A) ( n -2n π ,π)  (B) ( n -1n π ,π)(C) ( 0 ,π2 ) (D) ( n -2n π ,n -1n π)解 通常是针对一个“静止”的正n棱锥计算 ,由于n不确定 ,不容易得出结论 .如果从运动的观点出发 :让正n棱锥的底面“静止” ,顶点由底面正n边形的中心向上沿着垂直于底面的方向“运动”直到无穷远处…  相似文献   

16.
特例即间题的特殊情形,由演绎法易匆,若‘个(全粉)命题真,则其特例亦真:若其特例不真,则其(全称)命题亦不真.以此为依据,可角来解某些问题.用于求待定东教倪己知(二一寸浓写‘3)-,B,C的值.通十男一l Bx一卫 C条i’户二刘限J,男一.盆 一去分母得·“+‘:‘.才(x一,)(x一’)+任(一’+C(二一)(x;二). 取,=,,得才一吝:二·:得B一3, ,-.’卜“-一2’--一’‘一‘一号·饨·)(二一s)万.令得二、用于求硒教位俐.对一切卖数二,夕,都有l(,y).l(,)l(夕)且l(0)价O,求j(1.8.). 解取少确,得l(o)一f(x)·f(o).又八。)呐o,故有f(幻一l,从而得八1“仑)一…  相似文献   

17.
陶家友 《中学数学》2012,(12):73-74
一、背景描述 苏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十一章是《图形的全等》,第三节第一课时内容是“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边角边)”,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是先让学生探索“两边与夹角(边角边)”再探索“两边与对角(边边角)”,探索的方法是先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通过画图来验证.在教学过程中探索“边角边”时非常顺利,完全按照我的课前预设,但是在探索“边边角”时,却出现了意外,课堂变得“面目全非”…… 二、教学片断 此前,我们已经共同探索了“边角边”的条件.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用“边角边”可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但是当这时相等的角不是两边的夹角,而是其中一边的对角时,两个三角形还是全等的吗?请同学们在草稿本上画图来验证,然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相似文献   

18.
1 问题提出 在江苏高考中,“圆”作为8个C级要求的知识点之一,是高考必考的知识点.纵观2008年至今的江苏高考方案,有关圆的试题的呈现时明时隐,有时明隐难辨.具体表现为:2008年13题(隐)、18题(明),2009年18题(明),2010年9题(明),2011年14题(明),2012年12题(明),2013年17题(2)(隐),2014年9题(明),2015年10题(明),2016年18题(明).对圆“显性”的考查,学生在求解时难度不大,若题目中“隐性”存在圆,如果不能充分挖掘题中隐含的信息,将圆化“隐”为“显”,则计算往往会非常繁琐,以致难以求解.笔者对圆的定义、性质、方程等方面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19.
王进 《数学通讯》2024,(1):8-11+47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提倡学生开展“项目式”研究,“双减”政策强调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笔者将“微项目式”学习融合到作业设计中,通过设计恰当的问题来呈现“三会”素养,本文介绍基于“三会”素养的数学“微项目式”作业设计路径:“观”(观察生活)、“提”(提出问题)、“析”(分析策略)、“探”(探究问题)、“解”(解答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一把普通的直尺(刻度尺),一般有两个功能:(1)画线段、射线或直线;(2)度量线段的长度.当你把它与其他学习用具(如三角板、圆规、量角器)进行"友好合作"时,还可画角的平分线,线段的中垂线,平行线等等,这些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如果你善于开动脑筋,积极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