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1978-2015年统计数据为基础,使用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分析的方法,对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与能源强度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由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能源强度的冲击效应较大,具有持续性.由方差分解分析.结果显示:技术进步对能源强度的贡献度较大.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采用1990-2016年统计数据,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对中国工业能源利用效率进行了测算,运用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方法,对中国工业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0-2016年间,中国工业能源效率呈现出逐年提升的趋势,研发强度、市场开放程度、能源结构和能源价格等影响因素和能源效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对能源效率的提升均具有显著影响,其中能源结构、研发强度和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的作用程度相对较大.基于误差修正模型,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对各个影响因素对能源效率的短期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能源结构、研发强度和能源价格对短期工业能源效率的提升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交通运输业已成为能源消耗的主要行业之一.有很多学者评价了交通部门的结构效率,但是很少有文章关注到交通能源的调整.由于传统的广义均衡有效前沿面数据包络分析(GEEFDEA)模型没有考虑到调整后的能源消耗可能为0的情况,本文在模型中添加了一个约束条件,确保最终的能源消耗量大于0,使得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在我国交通能...  相似文献   

4.
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离不开能源投入,但是化石能源的过度消费会造成严重的污染。为了缓解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的问题,我国新能源替代步伐逐渐加快。本文基于新能源替代与能源技术进步视角对化石能源消费进行了多因素分析。首先,基于总产出对化石能源与新能源弹性,计算了两类能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得到了两类能源的技术进步度量。然后,选取了1995-2016年间我国实际GDP、能源技术进步、新能源消费、环境规制、城镇化等变量作为影响化石能源消费的因素,时间序列回归结果显示新能源对化石能源消费还未形成有效的抑制作用,但是新能源与两类能源技术进步的交叉项对化石能源消费的控制作用显著。最后,基于各个解释变量的历史变化规律进行情景模拟,发现在经济转向高质量增长和能源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我国化石能源消费峰值将在短期中出现。  相似文献   

5.
航空运输企业是高排放高污染行业,研究其能源利用效率有着重要意义.基于SBM-DEA模型,利用2010年到2015年能源投入与能源产出的相关数据,对中国和欧盟共16家航空运输企业能源利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总体看欧盟航空运输企业能源效率优于中国企业;动态Malmquist指数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航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波动较大,欧盟企业则更为平缓,中国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与综合效率变化指数的变动情况基本保持一致,而欧盟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则与技术进步变化指数波动保持一致;在不考虑环境因素情况下会高估TFP增长率以及技术进步增长率.中国企业应加大技术投入和管理,才能有效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6.
基于Bootstrap-DEA的工业能源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DEA方法存在小样本估计有偏、无法进行统计检验等缺点.而Bootstrap-DEA方法能够通过数值模拟技术产生大量的模拟样本,通过对新生成的样本进行估计来修正DEA效率估计偏差,进而计算出效率值的置信区间.作者利用Bootstrap-DEA方法首次对我国36个工业行业1995-2008年的能源利用效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工业行业的能源效率呈现出U字型变动趋势,行业间的能源效率差异不断减小.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评价69家高科技上市公司2003—2005年经营效率和技术进步的数据包络(DEA)模型,编写了L INGO程序测算出各公司的总体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收益程度和整体技术进步率.对DEA有效和非DEA有效的公司做出了实证分析,并对结果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8.
基于超效率DEA的中国省际能源效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全要素投资效率框架,结合能源效率的内涵与特点,构建了以能源消费总量、从业人员总数和资本存量为投入指标、GDP为产出指标的能源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超效率DEA方法建立了能源效率评价模型,并对我国2000-2010年29省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东部能源效率最高,中部次之,而西部能源效率最低;中国能源效率变异系数先降后升,省际能源效率差距逐渐拉大.与传统的DEA方法相比,基于超效率DEA的能源效率评价模型更具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9.
能源消费与产业发展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密切,本文利用协整理论,检验了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与国民生产总值以及三次产业之间的协整性和Granger因果关系,并且建立了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能源消费与GDP以及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但是能源消费与第二产业之间并不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并且,GDP和三次产业只是能源消费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它们之间并不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0.
运用2007-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汉森的门槛模型,以技术进步为门槛变量,探讨了金融集聚对文化产出效率的影响.实证表明:金融集聚对文化产出效率的影响程度受到技术进步水平的影响,在不同的技术进步门槛区间金融集聚对文化产出效率的估计系数不同.因此在制定文化产业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各地特殊情况,采取与本地技术进步水平相适宜的政策.  相似文献   

11.
基于熵权-灰色关联-TOPSIS法的油田加热炉能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热炉是油田地面工程中最重要的耗能设备之一,其能效水平直接影响着油田公司的经济效益.为了提高加热炉的能源利用率,建立一套油田加热炉能效评价体系模型并对其进行实例分析.首先采用熵权法确定油田加热炉各评价指标权重序列,并分析其原因,其中加热炉热效率不仅会受到其余各指标的影响,还会受到外部环境以及油品属性等影响,因此其变异程...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三阶段DEA(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测算了我国2009年29个省市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其分解变量.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对于各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有显著影响.各地区政府财政支出与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是全要素能源效率改善的有利因素;各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与各地区工业总产值占中国所有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的增加是全要素能源效率提高的不利因素.另一方面在剔除环境和随机因素影响后,全国平均规模效率的降低是全要素能源效率的下降主要因素.最后由全要素能源效率的聚类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区域差异明显,东部表现最优,中部次之,西部最次.  相似文献   

13.
节能服务企业效率对于推动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和确保国家“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运用三阶段SBM模型,对2020年60家中国节能服务上市企业的综合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并分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对综合效率具有双重影响,合适的产业结构和较高的投入资本回报率有利于综合效率提升,而政府补贴与企业存续时间制约了综合效率改进;剔除环境因素与随机误差影响后,多数企业综合效率下降,整体效率偏低;提高规模效率是提升综合效率的关键,且绝大部分企业处于规模收益递增状态。研究最后提出创新补贴方式、建立企业认证制度、开展综合能源服务和推动企业间兼并重组等可行建议,以提升节能服务企业的综合效率。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三要素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的门限面板模型,对2000~2014年我国30个省份(不含西藏)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能源利用效率变量存在明显的三门限值,把我国30个省份分成四大类,不同类别的地区在能源效率和能源投入规模上存在显著差异.能源利用效率比较高的地区能源利用效率随能源投入增加而变大,而能源利用效率较低地区则相反.另外能源利用效率高的地区,能源投入规模大,能源产出弹性也大,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的贡献率也比较大,且未来继续靠能源拉动经济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1996-2006年全国30个省实际GDP、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面板数据,在随机误差项自相关和异方差的假定下,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对我国省际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同时分东部、中部和西部进行分析,并进行了严格的假设检验。结果表明:我国中部地区的技术效率最高,东部次之,西部最低;且三大地区技术效率均逐年提高,三者之间的技术效率差异呈现收敛趋势。  相似文献   

16.
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的关系历来是国内外学者关心的热门问题.本文研究了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的关系,总结了技术进步的测算方法,提出了一个基于投资控制模型的测算技术进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前从建筑产业链角度对建筑产业效率问题的研究并不多。据此,本研究通过梳理相关文献,识别出建筑产业链的两个关键环节:工程咨询阶段和工程施工阶段;根据筛选的建筑产业链投入、产出指标,利用链式关联网络DEA模型测算2014~2015年中国各省份建筑产业链两阶段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利用Tobit模型确定影响三种效率的关键因素,以此实现对建筑产业链两阶段生产资源的优化与整合,更期待为客观度量产业链两阶段生产效率的研究提供新思路与方法。研究发现,综合效率普遍偏低且各省份之间差距较大,其主要原因是纯技术效率偏低且省份之间差异大;三种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程度不尽相同。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中国建筑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利用测量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SFA方法和BC(1995)模型,分析了中国省级地方政府公共部门效率区域差异及其决定因素,结果显示,省级公共部门技术效率随时间变化存在持续改进趋势,同时也发现居民受教育水平、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每一公职人员服务人数和政府支出规模对公共部门技术效率有显著正影响,而人口密度和人均行政管理费支出对公共部门技术效率有显著负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选取国际原油、汽油和取暖油期货价格收益率数据序列,利用相空间重构技术论证能源期货市场是一复杂的非线性系统,通过最大Lyapunov指数,Hurst指数,关联维度和Kolmogorov熵的计算,得出能源期货价格的混沌特征和混沌程度的估计.利用相空间重构数据,基于多种计量经济学模型,定义了价格发现和风险转移系数,对能源期货市场定价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原油、汽油、取暖油期货和现货市场中,期货价格分别承担了86.30%、83.48%和80.30%的价格发现功能;原油与取暖油期货市场中,原油期货价格承担了65.20%的价格发现功能;计算得到,原油、汽油、取暖油期货市场的风险转移系数分别为0.6807、0.9740和0.8940,说明原油期货市场的风险转移功能远高于汽油、取暖油期货市场的风险转移功能,同时得到,原油与取暖油期货市场间的风险转移功能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