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满五加、破五减”是三算教学中公认的重点和难点。由于这一难点的突破与否将直接影响后一阶段的教学,因此,它被形象地称为“过5关”。我在学前班三算教学中结合幼儿特点,运用儿歌作为辅助,对这一难点的突  相似文献   

2.
“满五加、破五减”是三算教学中公认的重点和难点。由于这一难点的突破与否将直接影响后一阶段的教学,因此,它被形象地称为”过5关”。我在学前班三算教学中结合幼儿特点,运用儿歌作为辅助,对这一难点的突破做了一些探索,现抛砖引玉,求救于同行。  相似文献   

3.
正【课前思考】"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的珠心算方法后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课学习后,要让学生理清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的算理和方法。本课主要让学生重点掌握三种类型的进位加:个位上直减进位加(如19+8)、个位上破五进位加(如27+7)和个位破五进位后同时十位满五的进位加(如47+6)的拨珠方法。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为了让学生在掌握珠算方法、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也能在心算技能上得以初步尝试,进而让他们在能力和思维上  相似文献   

4.
<正>日本珠算学者曾向我国珠算代表团提出问题:"日本在进行小学生珠算教育时,满五的加、破五的减、进十的加、退十的减,形成了四大难点。这套加减法拨珠指法口诀,在你们中国竟已流传了一千几百年,你们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为了适应珠心算在小学的推广,江苏省在编写《珠心算学习手册》时,并没有明确地编出口诀,而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给教师和学生更大的自主空间。在此背景下,  相似文献   

5.
本节课是苏教版高中必修教材数学5第一章“解三角形”的第二节内容,教学重点是余弦定理的掌握和应用,教学难点是余弦定理的证明.针对难点的突破,教师如何合理引入,引领学生找到证明的方法,同时让学生主动参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珠算加减法的口诀共52句,本人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进位加与破五进位加、退位减与满五退位减的口诀学生容易混淆,于是减掉破五进位加与满五退位减的口诀,将52句口诀变成44句。本文在心理学分析的基础上,理论结合实践,共同验证此举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一、活动目标(一)复习直加直减、满五加破五减珠算,尝试多笔珠心算。(二)培养幼儿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体验珠心算的魅力。二、活动准备(一)直加直减、满五加破五减的混合题卡若干张。  相似文献   

8.
实践表明:幼儿通过珠心算的学习,对于启迪智力、提高计算技能、增强注意力、记忆力等思维品质和培养综合适应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幼儿园的珠心算教学正处在探索阶段,现就近几年在我园开展珠心算教学积累的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如下: 一、匠才施教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一)匠才施教。匠才施教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不讲算法理论知识,注重实际操作。就像瓦匠师傅带徒弟一样,师傅只给徒弟讲如何摆砖、如何放线等实际操作方法,而不讲理论。这种训练方法主要应用珠心算基础知识这一步,如在“双手拨珠”的教学和训练中,我们发现“满五加、破五减”的教学对幼儿来说是一个难点。无论老师如何分解难度,讲解算理算法,幼儿在运珠操作  相似文献   

9.
近日,笔者在学校的"推门听课"(事先不通知授课教师,随机走入教师课堂听课,便于了解真实的课堂)的活动中.听了两位高三数学教师的复习课,这两位教师教的是同类班级,教学讲义也是一样的(讲义是课前发给学生的,并都是要求学生先做).由于讲义中有一道习题在印刷时出了点"错误",两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这一"错误"截然不同的处理,让我思考了良久.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背景(一)教学设计意图本节课是一节概念新授课,教学重点是互逆命题的概念、认识反例及其作用、探究互逆命题之间的关系.学习本节课前,学生已经知道一个命题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会将一个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由此得出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在此基础上引入互逆命题的概念,让学生思考每个命题是否都有逆命题,能否写出原命题的逆命题,主动思考互逆命题之间条件和结论的关系,并判断  相似文献   

11.
赵韬 《中学数学》2020,(6):16-17
最近观摩某教研活动,教学内容为七年级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几何图形的面积.由于这节课是一节专题课,并没有相对应的教材内容,组织方将其定位为习题课教学.执教者把精心准备的导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很多学生拿到导学案之后就埋头进入了"刷题"状态,课堂上虽然也有不少师生互动,但多数停留在比较单一的师生单向对话,属于核对答案式的课堂对话.虽然课后的评课环节是"抬轿戴帽"式的"点赞一片",但笔者总感觉这样的课有点儿封闭,没有实现郑毓信教授所倡导的"深度教学"和"开放教学".以下先简要摘引教师印发给学生的这份导学案中的封闭式问题及教师随后的封闭式教学,然后从这些习题呈现方式谈一些评课意见与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12.
我们知道,数学是一门逻辑严密、前后连贯的学科,然而有些数学分支为了追求它的严谨性,对于初学者来说,会比较晦涩、难懂,这也就是教与学的难点.所以历次教学改革对于数学课程内容设置进行了删减、改变,又为了让数学知识保持严谨性,研制课标的数学家、教学专家们花费苦心,紧跟"课标"的教材也积极响应,及时删减了一些不学的内容,目的是简化数学学习内容.然而,这样的大删大减,并没有切实降低学生负担,这些年我们仍然看到学生负担过重的呼吁每年都在上演.下面,我们先从一些教学现状说起,并反思这些做法可以如何改进.  相似文献   

13.
一些国内资历较深的珠算专家,多半是打七珠大算盘起家的,因此对三指拨珠指法造诣很深,而对二指拨珠指法的研究不多。广览众多珠算专著,除了殷长生先生主编的《怎样打好算盘》等少数著作以外,几乎千篇一律,就那么几着。指法是与拨珠速度密切相关的,大有研究的必要。本文只是引玉之砖,仅供参考。 在减补进一的加法中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减补时可采用直接减法,另一种是需要破五后才能减补。这里介绍的几种指法,是我经  相似文献   

14.
濮建平 《中学数学》2012,(20):51-53
中考复习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综合探究能力的重要一环,它没有固定的教材,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因此,教学的许多实际问题值得我们实践与思考.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标、求效率的活动,中考"专题复习课"更是如此.我们常常用效率和质量去评判和鉴赏一堂数学课,与此同时我们或许还要用"成本"的眼光去思考我们的学生学习,特别是初三最后的紧张复习阶段.这个成本是指学生上课达到的效果与所花的时间及投入的比.  相似文献   

15.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珠心算"复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节课,课前我思考:怎样让学生的思维得以呈现,而不是我问一句学生答一句呢?不妨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形式来进行。  相似文献   

16.
在珠心算教学中,除算的教学历来是教学的难点之一。许多老师对加、减、乘算的教学经验比较丰富,因此教起来得心应手,学生成绩提高也快,但当开始除算教学时,就有点犯难,学生成绩也提不上去。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除算本身运算过程比较复杂外,教学的方法起了关键的作用。笔者在二十多年的珠心算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其实除算并没有想象中的难教。因为除算不同于加、减、乘算的优势是脑中记的位数相对较少,因此便于快速运算。下面是笔者在除算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做法,与同行们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三、珠心算与小学数学融合教学中的知识结合点及注意事项 为了能在小学低段更好地开展珠心算教学,需要将数学计算与珠心算教学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一般都采用如下方法:将珠心算中的满五加与数学计算中的十以内加法相结合,将珠心算中的破五减与数学计算中十以内减法相结合,珠心算进位加与数学计算中的凑十法相结合,珠心算退位减与数学中的退位减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1案例背景在南京师范大学培训期间,笔者在当地的一所中学上了一节公开课,内容是诱导公式小结.诱导公式小结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如何设计教学环节?笔者思考后认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是梳理和巩固诱导公式,并会熟练应用.这节课的教学思路有两种:第一种是和平常一样,把公式写出来,告诉学生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然后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珠心算》第一册“进位加”。【教学目标】一、让学生正确理解7的破五进位加的算理并总结得出口诀,继续进行双手单盘拨珠训练。二、完成加7的看心算训练。三、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构建过程中,通过知识的迁移类推总结“7的破五进位加”的口诀,并进行“加7”的指法训练,进行扩展练习,让学生感受学习珠心算的快乐。  相似文献   

20.
"慢"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教学基调,贯穿课的始终,在新旧知识接轨处有所侧重,实现知识有效对接."降"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教学手段,在学习概念、符号、法则、公式、性质、规律性结论时适时、适度的"降",能改善知识的抽象性."放"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教学情怀,学生能学会的放手让学生自学;学生自学有困难,但经历合作交流能解决的也下放给学生探究;教也学不会的放手不学,让学生获得体验和感悟的机会."退"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教学视野,在教学难点处大幅度的"退",在问题诊断处适度的"退",在综合问题处灵活的"退",为学生搭建台阶,让学生拾级而上,实现知识的常态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