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无机化学系列课程教学艺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化学教师不仅应该是化学知识的传播者,还应该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造诣,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一定的表演艺术才华.通过基础无机化学、无机材料化学、高等无机化学和无机化学实验等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在获得无机化学知识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喜爱化学这门学科,并愿意为化学事业献身.为实现这一目的,我们在从事"高等无机化学"、"基础无机化学"、"无机材料化学"、"无机化学实验"、"无机合成化学"等课程教学的同时,进行了无机化学教学艺术的研究.本文将着重介绍我们在新课的导入艺术、讲授艺术、变化艺术和强化艺术等方面所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刘一兵 《化学教育》2009,30(9):13-16
近30年,我国化学教学艺术研究主要围绕教学技能的娴熟化和艺术技巧2个层面展开,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化学教学艺术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艺术形成机制的研究缺失;理论基础较为薄弱;缺乏学科特征性;教与学的关系失衡;研究方法单一.要走出化学教学艺术研究的困境,应该拓展研究疆域和拓宽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3.
关于化学学科教育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娟 《化学教育》2008,29(11):45-48
当前化学学科教育地位与其本身的重要性极不匹配.化学学科教育处于双重困境,既被大教育"去学科化"、又深受化学学科"学科中心主义"的影响而被"去学科化",化学学科教育正被逐渐边缘化.这种情况致使化学教育在研究机构、研究项目、研究队伍、研究水平等各方面,都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有待引起学科及教育双方的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4.
任雪明 《化学教育》1999,(11):15-19
在化学竞赛教学活动中采用小组活动方式,以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教师在模式中则主要起导引、调控作用.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科知识以及相关能力真正为学生创造性地内化,又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学科以外许多优良的思维和活动品质.  相似文献   

5.
于乃佳 《化学教育》2001,22(7):79-79,82
对实验教学的重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我国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指出:"只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化学教育是片面的,全面的化学教学要求,既传授化学知识和技能,又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的基础和灵魂,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特别是完善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独到的功能.因此,怎样把化学实验用得恰到好处,使其与学生的创造思维素质的训练相适应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对实验教学的重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我国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指出:“只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化学教育是片面的,全面的化学教学要求,既传授化学知识和技能,又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的基础和灵魂,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特别是完善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独到的功能.因此,怎样把化学实验用得恰到好处,使其与学生的创造思维素质的训练相适应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介绍青铜器的组成成分、锈蚀产物与机理、修复与保护现状的最新研究进展,从化学学科的角度研究青铜器,既可以拓展专业视野,又能凸显青铜器在历史研究与艺术审美之外的科学价值,为大众揭开这些千年文物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8.
朱敬华 《化学教育》2003,24(7):64-65
实验是化学教师的基本授课手段,是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的有效途径.实验教学中如何既重"技能训练",又要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关键是要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把握好"度"与"导",下面就其中的艺术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为文科学生开设化学选修课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袁婉清 《大学化学》1994,9(2):13-14
随着各门自然科学的发展,化学和其他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相互间的渗透既促进了各门学科的发展,又加速了现代高科技的发展.而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高质量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实验是化学教师的基本授课手段,是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的有效途径.实验教学中如何既重“技能训练“,又要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关键是要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把握好“度“与“导“,下面就其中的艺术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英国索尔特高级化学课程关于"原子结构"的内容设置及内容呈现方式。并总结归纳了4个内容设置特色:(1)以化学故事情节为主线,突出情境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2)重视学科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重视内容设置的连贯性,既重原理又重过程;(4)重视图表与化学概念有效结合,化抽象为直观。最后,简要阐述对化学教材编写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2.
运用化学自我概念问卷,对高一学生化学学科自我概念和化学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学生化学学科自我概念达到中等水平,化学学业自信较高,化学学业自我调控较弱;学生化学学科自我概念水平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父母职业背景对学生化学自我概念有较大的影响;学生化学成绩与化学学科自我概念得分之间具有一致性,学生化学成绩对化学学科概念的形成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根据当今社会对材料化学类研究生的需求,充分借鉴国际流行的CDIO(构思-设计-实施-运行)工程教学理念,提出了FAT(外语-艺术-技术)·CDIO人才培养新模式,并构建了材料化学类专业课程框架和实施方法。该模式力求将学生培养成既懂科技又具有高水平外语沟通能力、艺术创造和工程实践能力相结合的综合型人才,以期为创新型工程类研究生的培养提供新的培养思路。  相似文献   

14.
无机化学系列课程教学艺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教师不仅应该是化学知识的传播者,还应该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造诣,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一定的表演艺术才华.通过基础无机化学、无机材料化学、高等无机化学和无机化学实验等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在获得无机化学知识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喜爱化学这门学科,并愿意为化学事业献身.为实现这一目的,我们在从事“高等无机化学“、“基础无机化学“、“无机材料化学“、“无机化学实验“、“无机合成化学“等课程教学的同时,进行了无机化学教学艺术的研究.本文将着重介绍我们在新课的导入艺术、讲授艺术、变化艺术和强化艺术等方面所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张军平  谢逢博  邓君 《化学教育》2022,43(13):59-65
以塑料回收标志内不同数字代表的塑料在生活中的用途为载体,辅助自制教具进行模型拼插,在对塑料回收标志内不同数字对应塑料的成分分析中,既落实了合成高分子的基本方法和高分子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学科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高分子化学》是材料学专业特别是高分子材料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其课程内容既包含理论科学又涉及实际应用。作为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有些概念和理论仍处在不断完善及发展中。从以学生为"主角"的角度出发,探讨了《高分子化学》讨论式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实现理论与实验教学的无缝连接并确立了相应的评价体系。通过将"讨论式"教学模式切实有效地融入到《高分子化学》课程当中,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胡崇安  丁伟 《化学教育》2012,33(8):44-45
元素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化学启蒙教育阶段的基础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不仅加重了学生学业负担,而且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利用巧妙的教学方法,既可以让学生轻松学化学,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化学情感,对做好化学启蒙教育工作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夏立先 《化学教育》2003,24(10):14-15
对于中学化学教材 ,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有的教师是“教化学教材” ,完全按教材规定的内容、结构以及次序等进行教学 ,不敢越雷池一步 ;有的教师则是“用化学教材教” ,只是把教材当成一种蓝本 ,然后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特长、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法、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条件 ,进行发挥、想象、重组和剪辑 ,即进行有创意的艺术加工。我赞成后者 ,并且在自己近 2 0年的教学生涯中进行过积极的探索。下面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一谈对中学化学教材的处理艺术。1 重组艺术即打破教材原有的排列顺序 ,进行重新组合 ,从而更适合学生学习。例如 ,…  相似文献   

19.
朱敬华 《化学教育》2003,24(Z1):64-65
实验是化学教师的基本授课手段, 是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的有效途径。实验教学中如何既重“技能训练”, 又要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 ? 我认为, 关键是要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把握好“度”与“导”, 下面就其中的艺术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又开,迎来送往南强学子九十度,厦门大学的化学学科也伴随着走过了九十载!1921年4月6日,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创办厦门大学时,理科化学仅一名学生.九十年后的今天,化学学科已经拥有2300多名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300多名教职员工;学科门类齐全、教研设备先进、基础应用并重.九十年的发展凝聚了刘树杞、纪育沣、傅鹰、卢嘉锡、蔡镏生、钱人元、陈国珍等历代化学家、教育家的心血和努力!我们在规模和形式壮大的同时,更是沉淀了内涵,逐步形成嘉庚化学的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