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润国 《色谱》1988,6(4):212-214
催化动力学分析法是通过测量受均相催化所加速的化学反应的速度,对该反应的催化剂(或活化剂、阻抑剂等)进行定量测定的痕量分析方法,它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重现性,但选择性较差。Otto等指出,单靠改变催化反应的条件,有时仍不能提高催化分析认的选择性,这时可把样品预先分离。包括色谱法在内的分离技术与催化动力学分析法相结合,是增加其选择性的有效途径之一。初期的工作是把纸色谱、薄层色谱和柱色谱用作样品预分离的手段,后为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与催化动力学分析法联用也取得了成功。本文拟就上述内容作简要综述,分三方面介绍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
石铁生  王安周 《化学学报》1989,47(3):288-292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由于其分辨率高和检测浓度低, 在研究反应物和产物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极为相似的反应中显示出独特的本领, 本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12-32℃(研究了二(烷基黄原酸)合钯(II)间的配体交换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3.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研究液相反应动力学是从二(N,N-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螯合物间的配体交换反应动力学开始的。HPLC由于其分辨率高和检测浓度低,在研究反应物和产物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极为相似的反应中显示出独特的本领。本文在12—32℃研究了二(烷基黄原酸)合钯(Ⅱ)间的配体交换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4.
煤系高岭土热化学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系高岭土的热化学反应包括高岭土的脱羟与反应与煤的燃烧反应。利用程序升温热分析法得到几种煤系高岭土样品的TG/DTG谱图,由Freeman-Carroll法计算出煤系高岭土势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5.
环境样品中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介绍了我国近年来在环境样品中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分析研究进展,内容包括:光度法(还原-偶氮光度法、阻抑动力学光度法、化学计量学分光光度法、人工神经网络-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固相微萃取-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树脂吸附-气相色谱法、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法、超声萃取-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极谱法等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Monte Carlo模拟的化学反应动力学参数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并采用基于MonteCarlo模拟与动力学实验相结合的化学反应动力学参数估算方法,由基元反应确定MonteCarlo模拟具体做法,将MonteCarlo模拟结果与动力学实验结果相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自动调整和优化动力学参数,从而无需事先确定动力学方程即可有效估算各种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值.采用该方法估算了丙烯氨氧化反应动力学参数,并对估算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7.
蒲小华 《化学通报》2013,(11):1053-1056
采用RD496-CK2000微热量计测定了5-氯水杨醛缩2,5-二甲基苯胺(CHMB)的液相生成反应热动力学曲线。根据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推导的等温等压下不可逆化学反应的热动力学研究方程,计算了该反应的热动力学参数(活化焓、活化熵及活化自由能)、速率常数和动力学参数(表观活化能、指前因子及反应级数)。  相似文献   

8.
程序升温液相反应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相反应在化学反应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有气体消耗或逸出的液相反应在实际生产过程和实验室研究中屡见不鲜,对于此类反应的研究常采用稳态定温手段求取动力学参数,但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此,本文提出了适合此类反应的程序升温液相反应(TPLR)技术.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黄原酸合钴(Ⅲ)[Co(RXan)_3(R=Et, Me, Bz)]与二甲胺HNMe_2在正己烷中的反应动力学。首次用液相色谱分离了钴(Ⅲ)与取代黄原酸RXan及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Me_2DTC生成的混合配体络合物。发现Co(RXan)_3与HNMe_2反应生成Co(Me_2DTC)_3的取代反应是分三步进行的。另外发现反应有Me_2NCSOR生成。对第一步取代反应的动力学研究发现, 反应对Co(RXan)_3是一级, 对HNMe_2是三级。反应是由两个平行反应组成的。最后讨论了反应机理, 进一步证明了反应是亲核取代反应。  相似文献   

10.
戴东旭  杨学明 《中国科学B辑》2009,39(10):1089-1101
化学反应过渡态决定了包括反应速率和微观反应动力学在内的化学反应的基本特性,而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验上研究和观测化学反应过渡态都是极具挑战性的课题.近年来,我国科学家们利用交叉分子束-里德堡氢原子飞行时间谱仪,结合高精度的量子动力学计算,对H+H2和F+H2这两个教科书式的典型反应体系进行了全量子态分辨的反应动力学研究,从中得出了关于这两个反应体系的过渡态的结构和动力学性质的结论性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刘福清  吴月萍 《色谱》1991,9(1):64-65
酰胺咪嗪(Carbamazepine)又称卡马西平是临床常用抗癫痫药。目前检测的方法有比色法、紫外法、薄层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本文经过比较重新选用气相色谱的内标物及检测条件和样品处理方法,并与  相似文献   

12.
蔬菜瓜果中氯吡脲残留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并建立了测定蔬菜、瓜果中氯吡脲残留量的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法(GC-ECD)、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HPLC-UV)。样品经乙腈提取,过滤后进行盐析,上层有机相用QuEChERS方法净化,净化后的上清液定容后供色谱检测。通过分析比较两种不同方法的检测结果,蔬菜、瓜果中氯吡脲的残留量既可用气相色谱法也可用液相色谱法检测,但从样品的干扰情况、检测灵敏度和方法稳定性等综合因素来看,液相色谱法更适合蔬菜、瓜果中氯吡脲残留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色谱法用于治疗药物检测中的衍生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倚盛  卓海通 《色谱》1984,1(1):61-63
由于色谱法(包括气液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具有高灵敏度、高分高度以及很好的选择性,所以,在临床药学及药代动力学的研究中,用色谱法测定人体体液中的各种药物浓度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在治疗药物的监测中,生物样品(血清、血浆、尿、脑脊液、痰、唾液等)必须经过去除蛋白、提取样品等步骤才能进样到色谱柱内进行分析,但有些样品还须进一步衍生化以满足色谱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银和硫团簇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气相中原子或团簇的化学反应可以使我们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化学反应的机理.激光溅射固体样品产生团簇,进而研究所形成团族的化学反应是研究团簇反应的一种方法.用高强度激光使固体样品气化,气化物彼此碰撞反应并在真空中膨胀冷却形成团簇和团簇离子,这一类反应是成...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门化学与物理交叉的新兴学科,表面在位化学(on-surface chemistry)自诞生以来一直处于表面科学的研究前沿.表面在位化学反应既依托于传统溶液反应,又与传统液相化学反应有着明显的区别.传统溶液反应中的诸多经验、理论在表面在位化学反应中依旧适用,很多经典的溶液反应也能在表面上得以实现.然而,利用表面限域效应可以引发一系列在传统溶液反应中难以实现的,具有高精度、高选择性的化学反应,这使得表面在位化学在功能性大分子设计、合成化学以及新材料制备中显示出十分诱人的潜能.本文总结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表面在位化学反应,通过比较其与传统溶液反应路径和产物上的差别,归纳了表面在位化学的特点,并对这种"新型"反应手段未来将会面临到的机遇与挑战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6.
化学动力学发展的前沿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学动力学作为物理化学学科的一个分支已有很久的历史,并概括为研究化学反应的机理与速率的科学。化学动力学的发展经历了从现象的观察到理论的分析,从宏观的测量到微观的探索,因而它又分为宏观化学动力学和微观反应动力学,后者又称分子反应动力学。1928年M. Polanyi研究Na_2+Cl_2反应的机理,相继建立了多维势能面来研究反应的进程,被誉为微观反应动力学诞生的里程碑。七十年代以来,分子束和激光技术的发展并在动力学研究中广泛应用,促使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得到长足进步。1986年诺贝尔化等奖授予这个领域的三位著名化学家D. R. Herschbach,Y. T. Lee和J. C. Polanyi,标志着化学反应动力学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已经取得的进展和达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下简称HPLC法)目前主要应用于分析化学,在物理化学领域的应用极少,与气相色谱比较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HPLC法兴起较晚,物理化学工作者没广泛地接触HPLC仪器等。一九八○年,Moriyasu等人首先应用HPLC法测定了某些螯合物配体交换反应的动力学数据.为HPLC法在  相似文献   

18.
非线性化学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实验和理论的角度综述非线性化学反应动力学。介绍了若干非线性化学反应动力学现象如时钟反应、反馈、混合振荡、化学混沌及反应扩散图案等; 对时空序列、功率谱、Lyapunov 指数、吸引子及其维数、Poincare 截面及分叉理论等常用于分析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的手段作了介绍; 探讨了对非线性化学反应的实验装置、测试方法、机理和模型研究的方法; 简要回顾了非线性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发展历史, 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刘有成  张发 《化学学报》1989,47(4):411-416
本文从反应产物, 化学反应计量关系, 电化学模拟和动力学测定诸方面对氧铵盐与dl-半胱氨酸在盐酸水溶液中的反应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芳香胺类化合物作为一类环境科学必须检测的有机污染物,对其分析测定方法的研究已有很多报道,主要是气相色谱法[1-5],液相色谱法[6-9]以及薄层色谱法[10]。气相色谱法通常需要进行程序升温和样品富集,而且分析温度高,分析程序复杂;液相色谱法需要使用大量对健康有害的有机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