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振动时效的动应力判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立功  王同伟 《实验力学》1998,13(4):439-445
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求得振动时效试验中动应力σd,载荷次数n和残余应力当量k对消应力效果εv的经验方程。从而实现用动应力现场速测来定量评定振动时效工艺效果。本文主要介绍动应力判据方程的建立方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2.
压力机焊接残余应力的状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亦良  徐学东 《实验力学》1999,14(3):341-346
对 2000k N 及 1500k N 压力机焊后残余应力状态进行了测试分析,并对用振动法和热处理两种方法进行消除残余应力的效果进行了现场测试及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3.
针对管道试件规格不同所要求的焊接工艺不一致问题,讨论P91钢中厚壁管对接接头所要求的双人对称焊形式下的焊接残余应力分布规律.基于ANSYS分析软件,以双移动高斯热源结合单元生死技术,利用顺序耦合方法得到P91钢中厚壁管焊接残余应力.讨论热处理工艺对于P91钢中厚壁管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焊接工艺在环向位置上的结构反对称性使得焊接残余应力在环向上呈反对称分布;即便经过较高温度的预热处理,没有焊后热处理时最大等效应力仍超过屈服极限;进行焊后整体热处理的P91钢中厚壁管焊接残余应力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平均应力数值下降了60%~70%.  相似文献   

4.
高速客车转向架残余应力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强  刘志明 《实验力学》1999,14(2):260-266
利用磁弹性这种新型的无损检测方法对高速客车转向架焊接构架组焊后的残余应力和构架在疲劳试验过程中的残余应力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构架残余应力随循环周次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考虑线路弹性并视转向架构架为柔体的三节车辆组成的列车通过道岔运行的列车/线 路模型. 分析了列车通过道岔时作用于转向架构架上的动载荷,将动载荷通过程序 FEMBS{-1}转化为适用于FE程序的文件并由ANSYS软件分析整个构架的应力分布及最大应力时间历程变化等. 分析对比了列车及单节车辆的仿真结果并与线路动应力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 研究认为列车通过道岔时各构架的拉、压动应力幅值变化各异且在岔心处大于单辆车的相应值,表明单辆车模型适用于初步的计算分析,欲详细分析构架的结构性能应采用多车模型. 根据动应力频谱分析可知,构架的动应力可分为3个频域区,分别对应由直线驶入道岔的曲线上、岔心和岔尖处及构架固有振动频率附近的弹性振动区.  相似文献   

6.
应用改进的有限元算法,综合考虑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固化过程中树脂的化学收缩、应力松弛、材料的热收缩,建立了一个基于三维线性粘弹性的积分模型对复合材料层合板热压罐成型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完整地模拟树脂的固化过程并计算层合板的固化残余应力;对于文中的正交对称层合板而言,热收缩是影响残余应力大小的主要因素;固化完成后,0°铺层内的中面中心区域层间残余应力值接近于0,边缘区域会迅速增加,容易发生分层破坏;任意点处,轴向应力比其他两个方向的应力高出1~2个数量级;残余应力值沿厚度方向有较大变化;树脂的应力松弛行为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残余应力。  相似文献   

7.
基于焊后热处理可以降低T91钢焊接残余应力,但无法改变其应力状态的分布问题,本文模拟分析了冲击法对于改善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情况。通过ANSYS软件平台,导入经焊后热处理后的残余应力为初始状态,分析了不同的冲击力度、冲击间隔、双点冲击情况对于T91钢中小径薄壁管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冲击处理可以在处理表面一定深度范围内引入一定区域占比的压应力,并且压应力区域随载荷的增加而加大;由于不经焊后热处理的最高应力集中在焊缝内表面区域,因此只通过冲击处理的机械方式不能得到良好的改善焊后残余应力效果。通过焊后热处理结合焊缝区外表面冲击处理,可以在降低焊接残余应力的同时引入一定比例的压应力,从而得到较好的应力状态。单点环向冲击间隔7.2°的0.2mm冲击位移载荷下,具有75%左右的外表面环向压应力产生,可作为改善T91钢中小径薄壁管焊接残余应力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振动处理技术对焊接构件疲劳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大量的试验结果证明振动处理技术(VSR)是提高焊接构件疲劳寿命的有效方法之一,并给出了振动时效处理工艺的参数选取原理及具体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9.
发动机缸体铸铁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铸造残余应力需要采取合适的热处理工艺消除,缸体热处理前后的残余应力变化情况可用于评价热处理工艺的有效性.文中首次采用压痕应变法与深孔法相结合,分别测量发动机缸体表面与内部残余应力分布规律,综合评价了发动机缸体铸铁件热处理前后的残余应力水平.两种不同型号缸体热处理前后残余应力测量结果表明,目前的热处理工艺并不能有效降低残余应力峰值,该热处理工艺需要进一步优化调整或考虑取消现有的热处理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二维弹塑性非稳态循环纯滚动接触有限元模型.材料本构采用一种较好的循环塑性模型,并通过材料用户子程序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中自定义该本构模型.通过在弹塑性无限半空间表面上重复移动随时间按简谐规律变化的赫兹法向载荷来模拟非稳态循环纯滚动接触过程.通过数值模拟,得到接触表面附近的残余累积变形、应变和残余应力.不同的最大赫兹接触压力对残余应力和残余应变影响较大.在简谐变化的法向接触载荷作用下接触表面的变形呈波浪形,随着滚动次数的增加,该波状表面沿载荷移动相反方向逐渐移动,但移动速率要衰减.波状表面波谷处的残余应力、应变和变形大于波峰处.随滚动次数的增加,残余应力增大但很快趋于稳定,残余应变也增大但增大速率衰减.  相似文献   

11.
王春辉  K.J.Miller 《力学学报》1993,25(2):140-151
本文报道单向加载下平均应力和交变应力对疲劳短裂纹生长的影响。采用一种1.99%NiCrMo钢,在平均应力和交变应力不同组合的应力控制条件下进行室温疲劳试验,将疲劳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塑性局部化,微观组织短裂纹(MSC)生长和物理短裂纹(PSC)生长,研究了平均应力对上述3个阶段的影响并得到一组关系式,这些关系式可预测多种平均应力和交变应力组合条件下短裂纹的初始阶段和生长行为。获得了不同平均应力下疲劳承载曲线的满意的预测结果。本研究为仍依赖于传统的Goodman疲劳图的设计人员提供了一种以疲劳过程物理机制为基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应用干涉云纹测量工艺应力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就冷胀孔周残余应力分布的测量技术和干涉螺接孔周干涉应力分布的测量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沿着径向将试件切割,以释放欲测的应力,同时用干涉云纹技术测量由于释放应力而引起的附加应变场。文中还就残余应力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的松弛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提供了典型的实验结果,讨论了引起实验误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X射线法测试1500m^3乙烯球罐焊接残余应力的现场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张亦良  程咏梅 《实验力学》1997,12(1):162-168
本文应用X射线应力仪对CF-62钢制乙烯球罐焊接残余应力进行了现场测量,解决了大型球罐的残余应力现场测试过程中的技术问题,结果表明焊后残余应力水平较高而热处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残余应力测定的围箍压痕法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同工量测方法得到启发,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残余应力测试方法-围箍压痕法。采用轴对称弹塑性有限元计算模拟了围箍压痕法测量结构残余应力的力学过程,得到了围箍压痕时不同残余应力程度下材料的变形,塑性区和接触应力分布。  相似文献   

15.
再生器、沉降器残余应力状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炼油厂催化系统的再生器、沉降器残余应力状态进行现场测试分析,并对出现缺陷处、装置焊接成型过程中的强力组装处等典型部位进行测试,分析了出现缺陷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爆炸处理消除16MnJ超厚钢板焊接残余应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炸药性能、药条尺寸、布药方式以及引爆方式等对消除70mm厚16MnJ对接接头焊接残余应力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的工艺方案,为将爆炸消除焊接残余应力技术应用到大型或特大型焊接结构上提供工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大型炉体焊接残余应力测试的盲孔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炉体焊接残余应力测试精度,对传统的盲孔法进行改进,即在测点打孔后多次扩孔并增加孔深;通过对SM400ZL钢焊接残余应力测试时的应变释放系数A,B进行实验标定,得出多组应变释放系数值,计算可得残余应力的估算值,并对不同状况下的残余应力值进行比较.通过大拉力标定试验得出SM400ZL钢盲孔的孔边塑性变形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和塑性修正公式.结果表明,改进的盲孔法能够更准确地测得焊接残余应力值,测量结果经塑性修正,最大误差减小到2%以下.测试方法和结果可直接在相关的工程实际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
焊接残余应力是引起应力腐蚀开裂的主要原因,准确地掌握残余应力的分布是对结构完整性评定的关键.为了探明反应堆压力容器顶盖控制棒驱动机构(control rod drive mechanism,CRDM)贯穿件J形焊缝残余应力的分布,本研究加工两个CRDM贯穿件实验模拟件,采用盲孔法测试两个J形接头的焊接残余应力.通过实验探明了CRDM贯穿件焊缝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为反应堆压力容器结构完整性的研究提供必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