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桑建平  刘庸 《中国物理 C》1994,18(10):936-942
从壳模型组态及核子-核子有效相互作用出发,借助于广义的玻色子展开方法,建立了一种研究偶偶核高自旋态的微观理论方案.  相似文献   

2.
偶偶核高自旋态的微观研究(Ⅰ)理论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壳模型组态及核子-核子有效相互作用出发,借助于广义的玻色子展开方法,建立了一种研究偶偶核高自旋态的微观理论方案.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一种描述近满壳偶偶核的闯入态的微观理论,计算了对应于110Cd组态的低能谱及波函数.系统地考察了各种因素对闯入态形成的影响、产生组态混合的机制及强度.通过与唯象工作的比较,考察了微观s-d哈密顿量.  相似文献   

4.
王振  吴华川 《中国物理 C》1990,14(7):654-660
本文通过用BCS方法对稀土区变形偶-偶核的内禀十六极矩(Q40)随质量数的变化规律的研究,表明了对关联对于解释这种变化规律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内禀系中Cooper对的分析表明,角动量为4的核子对(G对)的成份虽然不大,但其对Q40的贡献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盛勇  朱正和  易有根  蒋刚 《计算物理》2002,19(3):224-228
采用全相对论多组态Dirac-Fock方法,分别计算了类锂离子(Z=3-100)的磁偶跃迁1s^23s^2S1/2→1s^22s^2S1/2和电偶跃迁1s^2p^2P1/2→1s^22s^2S1/2的能级间隔,QED贡献和跃迁几率,比较了两者的参数与核电荷数Z的关系的差异,认为原子序数很大时,磁偶跃迁几率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6.
评述了近十年来偶偶重变形核磁偶极跃迁的研究概况,并讨论了可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在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微观基础的研究方面,曾提出过以玻色子展开和修正的Jancovici-Schiff代换为基础的理论方案.本文反方案扩充到有中子、质子和质子空穴三种玻色子的情况,用它研究Sn偶同位素由质子2p-2h激发组态混入形成的准转动带.计算结果与实验能谱作了比较并讨论了组态混合的一些特性.  相似文献   

8.
从壳模型组态及核子-核子有效相互作用出发,借助于一种描述偶偶核高自旋态的微观理论方案,对同位素126Ba,128Ba和130Ba的低能态及质子拆对占据h11/2侵入轨道所出现的回夸现象作了研究.得到了与实验定性符合较好的结果.对Yrast带,进一步探讨了带间相互作用强度与耦合算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通过实验获得了碳族原子铅的偶宇称J=0和2的束缚Rydberg态能级,利用六通道摸型分析了铅原子J=2的束缚Rydberg系列之间强烈的组态相互作用对电离光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桑建平  刘庸 《中国物理 C》1994,18(12):1102-1106
从壳模型组态及核子-核子有效相互作用出发,借助于一种描述偶偶核高自旋态的微观理论方案,对同位素126Ba,128Ba和130Ba的低能态及质子拆对占据h11/2侵入轨道所出现的回夸现象作了研究.得到了与实验定性符合较好的结果.对Yrast带,进一步探讨了带间相互作用强度与耦合算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应用模式识别和人工神经网络相合的PLS-BPN方法,重新研究了CmⅠ偶宇称原子光谱组态归属问题,解决了前人用KNN等早期模式识别方法以及CPN神经网络方法进行时的遗留问题。还就一个文献报导为已知的能级,对其组态归属提出了质凝。  相似文献   

12.
从壳模型组态、价核子间有效相互作用及费米子E2跃迁算子出发,利用一种以Dyson玻色子展开为基础的微观方案,给出了sdgIBM-1哈密顿量及玻色子E2跃迁算子,计算了190─200Pt偶质量同位素的低激发态能谱及E2约化跃迁矩阵元.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值或唯象工作做了比较,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焦朋  郭建友  方向正 《物理学报》2010,59(4):2369-2374
用反射不对称的相对论平均场理论(RAS-RMF)对偶偶Ra同位素的八极形变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与实验数据和有限力程小液滴模型(FRDM)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RAS-RMF理论很好地描述了Ra同位素的基态性质,计算的结合能、双中子分离能和形变与实验数据和FRDM一致.RAS-RMF理论获得的中子、质子密度分布清晰地展现出偶偶Ra同位素由球形逐渐转变为八极形变,到四极形变的过程,与实验观察的八极形变不稳定现象一致. 关键词: 反射不对称平均场(RAS-RMF) 八极形变 偶偶核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多组态Dirc-Fock方法和密度矩阵理论,?给出了原子序列双光双电离光电子角分布的计算表达式,开发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利用该程序计算了Ar原子和K+离子np?(n?=?2,?3)壳层的光电离截面、电偶极和非偶极角各向异性参数,?进一步给出了光电子的角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序列双光双电离中两次光电离过程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5.
焦朋  郭建友  方向正 《中国物理 B》2010,19(4):2369-2374
用反射不对称的相对论平均场理论(RAS-RMF)对偶偶Ra同位素的八极形变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与实验数据和有限力程小液滴模型(FRDM)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RAS-RMF理论很好地描述了Ra同位素的基态性质,计算的结合能、双中子分离能和形变与实验数据和FRDM一致.RAS-RMF理论获得的中子、质子密度分布清晰地展现出偶偶Ra同位素由球形逐渐转变为八极形变,到四极形变的过程,与实验观察的八极形变不稳定现象一致.  相似文献   

16.
詹佑邦  周平 《光子学报》2001,30(7):780-784
研究了两个存在偶极相互作用的原子系统中的偶极平方压缩效应,讨论了原子偶极相互作用以及相位信息对压缩效应的影响,并进而探讨了原子偶极平方压缩与光场振幅平方压缩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7.
利用Milonni源理论方法研究了动力不压缩真空中两原子间偶极--偶极(d-d)相互作用的性质与真空压缩的关系.结果发现:由于真空压缩的存在,两原子间d-d吸引力将受到削弱.当压缩系数为零时,得到通常文献中所熟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张思远 《发光学报》1982,3(4):11-17
本文考虑了晶体的对称性和奇、偶次晶场项对fN组态电植极跃迁的影响.引进一个新的波函数,计算了晶体中稀土掺杂离子fN组态能级间电偶极跃迁的矩阵元表达式.讨论和解释了J1=0→J2=0的跃迁,并和Judd公式进行了比较讨论.  相似文献   

19.
利用Milonni源理论方法研究了动力学压缩真空中两原子间偶极-偶极(d-d)相互作用力的性质与真空压缩的关系.结果发现:由于真空压缩的存在,两原子间d-d吸引力将受到削弱.当压缩系数为零时,得到通常文献中所熟知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张天保  徐敏 《中国物理 C》1990,14(4):289-295
把气凝硅胶作为可变能量的电子偶素源,用时间选择γ能谱仪研究电子偶素在氧气中的运动,验证快速电子偶素与氧分子非弹性碰撞发生的态的转换效应,测得在两个阈能附近的截面为2.1×10-17cm2和6.6×10-18cm2.研究慢速电子偶素与氧分子弹性碰撞交换电子所致态转换,发现过程的截面与电子偶素平均速度的平方根成反比,这一过程可以提供比较干净的仲态电子偶素源进行其它精密物理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