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刘全跃 《物理实验》1996,16(2):88-88
弦振动实验装置的改进刘全跃(皖南医学院芜湖241001)一、问题的提出弦振动研究实验是普通物理实验的一个基本内容,通过这个实验可加深对横波的产生、传播以及所形成驻波的理解,并可学会一种测量频率的方法——驻波法,实验中常用的振源是电动音叉;然而传统的弦...  相似文献   

2.
在波动演示实验中引入驻波的尝试朱连喜.(江苏省药科学校镇江212003)用驻波(电动音叉)演示波的干涉,可弥补水波干涉的不足,能收到较好的效果.1驻波演示实验如图1所示,P是电动音叉,弦线一端A系在音叉上,另一端通过滑轮系一砝码,以使弦线拉紧,使电动...  相似文献   

3.
对弦振动实验中振源的改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武廷 《大学物理》2004,23(5):30-32
设计制作了一种振源.将其应用于弦振动实验时,不但能像电动音叉作振源那样,可以验证弦线上驻波波长与弦线张力、密度的关系,而且还可以验证电动音叉作振源所不能验证的弦线上驻波波长与驻波频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弦振动驻波分析林建伟(河海大学数理系,南京210098)1引言电动音叉振动形成弦上驻波是普通物理的一个基本实验(见图1).一般教材在叙述图1稳定的弦振动驻波驻波现象时普遍采用两列频率相同,传播方向相反,振向相同,有确定初相位的简谐行波的叠加这一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一种演示机械纵驻波简单方法. 演示装置如图1所示:1.电动音叉,频率100Hz左右,可水平放置;2.弹簧,用0.5mm直径的弹簧钢丝密绕而成的,直径为1cm左右、长为5~15cm;3.弦线;4.定滑轮;5.砝码.  相似文献   

6.
弦振动实验是一个传统实验,一般由电振音叉带动有一定张力的细线作振动,它对于研究驻波、弦的基频与谐频等规律是很有意义的,但此实验存在一定的问题: 1.弦线在音叉带动下振动,固定在音叉上的端点实际上不是书点; 2.弦的振动频率不能改变,不利于研究不同频率下的振动; 3.张力改变时,线密度将变化; 4.弦线绕过滑轮加负载,滑轮阻力给实验引入误差. 我们去掉电振音叉和滑轮,改用金属弦,用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力去强迫弦线振动,可以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还可以讨论振动的品质因数,实验误差也较小. 实验装置:图1为装置的示意图,将低频电流加在铜…  相似文献   

7.
在大学物理教材中[1][2][3]常用音叉弦振动来描述驻波现象,并都认为驻波的形成原因是入射波(由音叉带动弦振动所引起的波)与反射波的干涉结果。这种解释实际上是欠妥当的。本文详细讨论了音叉弦振动形成驻波的现象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8.
驻波演示实验常用音叉作振源.音叉末端系一软线,在线上形成驻波.但因音叉末端振动的振幅较小(约一毫米)。驻波波腹处的振幅也不大(约几毫米),所以在教室中演示不醒目.笔者用微型直流电机(玩具汽车上小电动机)代替音叉,线上驻波波腹处的振幅可达数厘米,在教室中演示很明显,学生便于观察,效果不差.实验设备也简单轻巧,携带方便. 如图所示.电动机需1.5伏直流电源(一节一号电池即可),电流约0.2安培,转速约每秒数十转.小轮可用0.5 × 15厘米胶布盘绕在电动机的转轴上即成.用一小铁钉插入小轮中成为偏心轴,其上套一可活动的金属套管.棉线系在套管…  相似文献   

9.
在大学物理实验教材中常用音叉弦振动形成共振驻波来测量音叉的振动频率,但对其中的"二分频"现象无相关的理论解释,本文在建立与‘‘二分频"现象相似的模型中,用数值计算的方法演示了这一结果.  相似文献   

10.
周红  乔卫平 《物理实验》1998,18(3):43-43,38
将不同质量的套块附有音叉上,改变其固有频率,丰富了弦线驻波实验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有仪器演示横波和纵波的不足,自制了横波纵波波动演示仪.利用曲柄滑块机构将电机的旋转运动变成直线往复运动,以此带动橡皮筋和圆柱形弹簧振动得到横驻波与纵驻波,通过观察横波和纵波的振动图像、产生条件就能让学生直观感受横波与纵波的形成与产生过程.  相似文献   

12.
1引言 驻波的形成作为证明波的迭加原理的一个物理现象,在很多教材和文献中都有论述.但大多仅限于讨论入射波和反射波的迭加从而形成驻波的现象,并未对驱动源与反射面之间全部空间中波的迭加情况作详细研究.特别是在一些文献中[1~3],讨论驻波形成时所用的音叉振动在弦上形成驻波的示意图,采用了过于简化的处理,将起驱动源作用的音叉作为驻波的一个节点,很容易造成误解,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3.
用电振音叉激发弦线的振动,观察所形成的驻波,是“振动与波”部分很好的演示实验。如果进行定量的观测和计算,更可验证一些波动的规律,并给学生以一定的实验技能训练。所以,它也适合作中学物理或大学普遍物理的实验内容。但是,过去激发音叉振动的方法,多采用类似老式电铃的那种“触点通断法”。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机械驻波的电学方法演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振金  肖青 《大学物理》1998,17(12):22-22,24
驻波现象的演示,常是采用系在一水平细绳上的音叉的振动,观察波在细绳中的传播,本文介绍利用交流电演示驻波现象的方法,其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本支介绍了用带热丝的孔脱管演示气柱中纵驻波的两种实验装置.第一种是美国现在使用的装置;第二种是作者改进的装置.改进后的装置有以下优点: 1.把振源由空气号筒改为电动扬声器,这样一来,就可以在固定管长的条件下,通过调节振源频率的办法,使气柱和振源发生共振,从而能够在管中形成各种不同波长的驻波(而不是一种波长的驻波);而所使用的实验设备更轻便、容易得到. 2.增加了演示反射端为开口的新内容. 3.改善了消音装置──把整个共振系统装在一个消音箱内,使看演示的人不觉得声音太刺耳.一、美国。物理学演示手册》中介绍的实验装置 如图一…  相似文献   

16.
在声学中讲到声驻波时,指出声波在闭管中产生驻波的条件是是闭管的长度,人是声波的波长, n= 1, 2, 3,……(参看图 l) 这种反射形成驻波是较易理解的。实验也较容易操作(通常用音叉、玻璃共鸣管等即可) 但讲到在开管(两端皆开口的管子)中形成驻波时,往往不容易理解。若借助于一实验效果,却会有一定的说服力。 在开管中形成声驻波的条件是是开管的长度,λ是当时声波的波长,n= l, 2, 3……。(参看图 2) 为了说明这一事实,可利用一台频率可调的音频振荡器,一只小扬声器,一根适当长短 (约100厘米)、适当粗细(直径为3—5厘米)的玻璃管或金属管,一…  相似文献   

17.
利用电动音叉仪测量液体密度,分析原实验仪器存在的不足,对原实验装置做了改进。通过测量水的密度,结果显示改进后的实验仪器不但提高了测量的精确度,而且操作更快捷、方便。  相似文献   

18.
音叉弦线受迫共振系统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吴本科  蒋凉 《物理实验》1996,16(1):14-16
音叉弦线受迫共振系统的计算机模拟研究吴本科,蒋凉(合肥工业大学230009)音叉带动弦线形成驻波并非能由简单理论而得到圆满解释[1][2],通常的注意力多集中在弦线的机械波上,而对弦线的初始振动以及它与音叉的关系研究很少,既使有个别研究[3]也只能给...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在不同测试条件下音叉的受迫振动与共振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音叉的共振频率与音叉双臂质量分布有关,所加的质量块越靠近音叉的节点,共振频率变得越小;改变磁性阻尼的大小,阻尼越大,共振频率和幅度越小;当驱动线圈与接收线圈同时向音叉节点处移动时,音叉幅频特性曲线的共振幅度逐渐减小,但共振频率逐渐增大.如果保持驱动线圈位置不变,接收线圈向音叉节点处移动时,共振频率基本保持不变,而共振幅度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高二物理第十章第六节“驻波”的演示实验如图1所示,在盛水容器中插入一根两端开口的粗玻璃管,管口上方放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慢慢向上提起玻璃管,当管内空气柱达到一定长度时,可以听到空气柱发出较强的声音.但该实验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有如下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