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本教学”课堂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深入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自身的参与,在思考中汲取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能借此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本质上的提升。在本文中结合的教学案例是“几何概型”,“几何概型”是高中数学课程中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能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接下来,笔者将结合“几何概型”教学实践谈谈“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载体”的高中数学生本课堂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改进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包括思维的参与和行为的参与.课堂教学既要有教师的讲授和指导,也要有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教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下面是笔者在这一理念指导下进行的“条件概率’课堂教学尝试,现整理成文,以就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3.
张文海 《数学通讯》2023,(4):14-17+21
数学核心素养是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计恰当的数学情境,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感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形成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本文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为例,阐述基于问题解决、着力提升素养的数学课堂应该如何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4.
<正>教师课堂提问的方式很多,其中,问题串这样的提问方式更能提升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与广度.一般来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往往是通过对话与提问来实现的.“问题串”能进一步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他们持久地思考.如果问题串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的参与、能推动他们的思维,那么就能成为活跃教学气氛、推动课堂生成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基于此,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基本学情设置“问题串”,在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也使他们保持参与的积极性和探究的热情.  相似文献   

5.
问题解决是美国80年代数学教育的行动纲领之一,1980年美国数学教师协会在《关于行动的议程》(An Agenda of Action)中指出:“应把学生引进问题解决中去.”“数学课程应当围绕问题解决来组织.”“数学教师应创造一种使问题解决得到蓬勃发展的课堂环境.”由此可见,问题解决不仅仅只理解为一种具体的技能.而应该是数学教学的一条主线,其突出的特征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发现、创新的环境和氛围,为教师提供了一条培养学生解题能力,自控能力和应用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换而言之.问题解决应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或新…  相似文献   

6.
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在教学中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不过,在概念教学中也时常会出现了“重结论,轻过程”的现象,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难以深入.为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化“讲授”为“探究”,多引导学生参与概念的生成,让学生“学懂学会”,从而可以应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以此提升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袁吉利 《数学之友》2013,(12):25-26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强调了学数学就是为了用数学,要重视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能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新课标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它.允许并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以使给定的内容不断地转化为“自己的课程”,实现对教材的创造和开发,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让主体参与渗入课堂下面笔者结合一堂数学课的教学片段谈谈“主体参与”渗入课堂教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一、什么是问题驱动教学 所谓问题驱动教学方法,是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教师从学生所拥有的朴素的原始观念出发,设置一系列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分析与解决,让学生在思维参与中体验到许多的概念、公式、定理、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不是“天外来客”,让学生在问题驱动下理解知识的本质,构建新的知识网络.它的具体教学基本模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反思过程.  相似文献   

9.
“复数”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复数”一章的教学中,会碰到下面一些问题,使教师和学生都感到为难。 1.为什么要引入虚数。把实数系扩大到复数系有什么实际意义?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你说可以使方程x~2=-1有解,但学生却认为  相似文献   

10.
例说“主体探究与达标”教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问题提出和模式简介“主体探究与达标”教学模式是教师提出问题或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使学生充分利用课堂和课余时间 ,主动去探索解决问题 ,让学生的思维由问题开始 ,到问题深化 ,到问题解决 ,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状态 ,教师对学生探究结果进行达标检测 ,进行反馈调控 .特点主要表现在 :1 )时间上 :由课堂到课余 ,再到课堂 .课堂时间和课余时间完全融合在一起 ,学生拥有足够多的探究时间 ;2 )检测上 :进行两次检测 ,即分别对课余探究和课堂探究进行针对性检测 ,教师及时掌握学生探究情况 .“主体探究与达标”模式简介 :步骤师生课前检测指定…  相似文献   

11.
<正> 《线性代数》是一门基础谓,它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有关的基本理论知积,还要使学生具有较熟练的演算能力以及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从目前教学情况来看,许多教师仍然沿用那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算学生看”的旧的教学方法,再加上教学周期短、进度快,因而造成学生解题的速度慢,正确  相似文献   

12.
课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阵地,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在接受信息中有障碍的话,就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种现象:学生的学习思维跟不上教师的教学思维,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跟不上”,即“思维滞后现象”.进而出现了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率低下的现象.只有师生互动协调,配合默契才是理想的课堂,不然,教师讲得再好,也是“急水未能满盆”.如何处理和解决好这个问题,使学生思维和教师思维很好的链接起来,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关键.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13.
实践学生“讲题”四年来,相关成果发表后,很多同行参与进来,践行学生“讲题”活动.针对个别同行认为学生“讲题”.教师可以“离场”,引发笔者思考:学生“讲题”,教师不但要“物理在场”.更重要的是“心要在场”.进而从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度阐述为什么教师应该“在场”,再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角度论述教师如何在场.  相似文献   

14.
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学习方式,是高中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它要求“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在高中新课标的实施建议中也建议数学课堂中“既要有教师的讲授和指导,也有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教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常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或者相对复杂的问题,此时他们往往会感到手足无措.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领会这些问题的实质,把握问题的特征,从而找到具有“普适”意义的“通法”来解决问题.“转化”恰恰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思维策略,也是分析问题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什么是“转化”方法?布卢姆曾经说过:转化方法是“把问题元素从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转化的能力”.就具体的数学问题解决来说,就是要把问题通过转化,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从而达到解决原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再创造""发现法"与"启发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位青年教师在学习《数学课程标准》(高中)后向作者提出一个问题:《课标》中为什么不提“启发式”教学了?这个问题促使作者对《课标》中有关教学过程的提法进行思考。作者认为《课标》中有关教学过程的基本理念是“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1]P2)“教师要以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1]P111)总之,《课标》中提倡的是弗赖登塔尔的“再创造”,“发现法”的教学过程。于是有人就问“再创造”,“发现法”与传统的“启发式”教学有什么异同?下面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毛主席說:“沒有調查就沒有发言权”。教学过程正是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自觉地解决:“由不知到知”、“由不巩固到巩固”的矛盾的过程,必須通过調查研究才能提高教学貭量。其关鍵在于充分发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这要求教师一方面要积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通晓教材,深透地領会教材內在的“科学性”、“系統性”、“量力性”和“教育性”。另一方面則要求教师熟悉他所教的每一个学生,了解学生的认識能力与知識要求之間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其性貭和程度又是怎样的?这样才有可能使教师的教与学生  相似文献   

18.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提问则是数学教学中最常见的师生双边活动,是教师了解学情最快的信息反馈手段,也是突破重点、攻破难点、解决疑点的关键.精巧得体、启发有度的课堂提问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使课堂气氛活跃,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可以使教学活动从形式升华到思维,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盛徽 《数学通讯》2023,(2):25-28
问题和问题解决是教学设计的的逻辑起点,问题解决的数学教学是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最佳途径与方式,是提升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有力措施.本文以“弧度制”为例探讨基于问题解决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20.
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需要较丰富的想象能力、概括思维能力,所以,特别需要教师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努力创设能让学生积极参与的机会与情境,使教学过程能充分实现学生的情感和意志的活动过程.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课堂教学的参与性,使全体学生能在参与中得到发展,在发展中提高能力.为让学生参与教学,笔者在以下方面作了尝试:1.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具体做法是,根据新知识的难易程度,教师备课时对学生参与的情境设置、时间分配、方法引导等多个方面作好充分的考虑与准备;实施过程中对学生参与的“度”要把握好:既要放手,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