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化学   1篇
数学   1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现代数学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更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和神圣责任.同时,也是目前数学教学最难突破、最为纠结的课题.充分利用学生在已有知识获得、技能训练、数学思想方法提炼中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经验写成数学小论文),来唤醒学生对自己已有学习方式的反思和探索科学学习方法,淡化数学知识的神秘感,迎合学生好动、好胜、好奇的个性特征,真正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树立必胜的学习信心,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产生美好情感,这正是对创造式课堂必须开发的资源所在.现以自己在"江苏省中学教科研协进会暨师陶杯颁奖大会"上,被邀请去南京上的一节《立体几何初步》(苏教科版高中必修2)"章头课"为例来说明.  相似文献   
2.
1 引言著名的数学教育权威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教学方式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如何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这种问题意识?训练学生这种问题意识?一直是笔者多年的追求.应无锡英桥国际学校之邀,笔者上了《矩形判定》的新授课,本文结合课堂实录与点评,汇报自己的教学思想,以求更多老师帮助.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搞)》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并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才能纳入认知结构中,才可能成为有效的和用得上的知识.”这对肩负:查漏补缺,夯实“三基”,提高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数学复习课走出困境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4.
贯彻《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施新课程改革必以教师专业化为先导条件。本文着重阐述了“教师专业化”及其核心要素与方法途径,努力在落实《课标》开展新课改的实践中“将科研提升教学,以教学促成科研”,推进教育质量和教师素质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昨天的数学课上,我们一起研究了平方差公式.通过计算(a b)(a-b)=a2-b2,符老师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怎样利用两种不等长的线段a、b构造一个模型,以此来证明平方差公式?全班同学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自习课上,我正在拼命地思考一道题的多种解法,老师来了一句:“你为什么要这样作辅助线?”奇怪了,作辅助线还问“为什么”?脑子里一蹦就蹦出来了呗!后来仔细想想,似乎还真有个“为什么”的问题.今天写这个题目,似乎大了些,毕竟我不可能概括全面,但还是想总结三小点. 1.陌化熟通过作条辅助线,将题目变成我们所熟悉  相似文献   
7.
题目 一个多边形中有三个钝角,问此 图形最多为几边形. 探索 短短的题目让我束手无策,万般 无奈,只得采用最笨的方法:凑!因为三角形 最多只有一个钝角,所以三角形不可能.四边 形呢?若三个钝角都为91°,则第4个角为 [(4-2)×180°-91°×3]÷(4-3)=87°,可 能.五边形:若三个钝角为170°,则其余角为 [(5-2)×180°-170°×3]÷(6-3)=70°,可能. 可到了七边形,若每个钝角为179°,[(7-2)× 180°-179°×3]÷(7-3)=90.75°,已经是钝角, 就不可能了,所以答案为六边形.这太繁了.  相似文献   
8.
几何题很有趣,是因为在研究和解决难题的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到创造的快乐.难题,难就难在如何从已知架起通向未知的“桥”,如何构造这座“桥”呢?我的初步经验是结合基本公理、定理和基本图形来“构造”.题目如图1,已知∠B=25°,∠BCD=45°,∠CDE=30°,∠E=10°.求证:AB∥EF.  相似文献   
9.
实践学生“讲题”四年来,相关成果发表后,很多同行参与进来,践行学生“讲题”活动.针对个别同行认为学生“讲题”.教师可以“离场”,引发笔者思考:学生“讲题”,教师不但要“物理在场”.更重要的是“心要在场”.进而从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度阐述为什么教师应该“在场”,再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角度论述教师如何在场.  相似文献   
10.
一、缘起 张奠宙、赵小平先生在文[1]中指出:"最近看到的课堂,多半注重认识过程的前半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分组探究、汇报归纳,以至有所发现,这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但是,众所周知,认识过程还有理性认识的加深,并反作用于实践的后半段过程."文中还进一步发问:"数学学习需要巩固,需要做题,但是光做题也不够,必须进行反思,才能进一步达到更深的理解.公开课中很少见到复习课,数学复习课该如何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