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设计制作了7 mm内径和38 cm有效激励长度的电泳式He-Sr 激光管,采用修饰Blumlein电路,通过纵向高重复率脉冲放电激励,实现了一价锶离子复合激光430.5 nm和R-M跃迁激光1.03μm的同时振荡,其中复合激光占主要成分.测量分析了复合激光输出功率与工作参量(脉冲频率,充电电源电压和氦压)的关系曲线.获得了最大激光功率819mW和56mW/cm3功率密度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氧碘化学激光器由于复杂的动力学因素,激光介质的增益分布通常是不均匀的,这就使得激光输出功率并不完全随着激光输出孔径成线性增加,也由于这种增益分布的不均匀性,即使在激光输出孔径不变的情况下,激光输出功率也会随着光轴位置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为此,在激光器工作参数固定条件下,通1过实验描述了激光输出功率与激光输出孔径及光轴位置之间存在着的一定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3.
氧碘化学激光器由于复杂的动力学因素,激光介质的增益分布通常是不均匀的,这就使得激光输出功率并不完全随着激光输出孔径成线性增加,也由于这种增益分布的不均匀性,即使在激光输出孔径不变的情况下,激光输出功率也会随着光轴位置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为此,在激光器工作参数固定条件下,通1过实验描述了激光输出功率与激光输出孔径及光轴位置之间存在着的一定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描述一种外表使用管状碳加热器加热的铜蒸气激光器。激光管用的是再结晶铝管,内经为20mm,放在管状加热器的内部。碳加热器加热功率为3kW时,激光管的温度为1600℃。当能量存储电容器的充电电压为5kV,脉冲重复率为5kHz和氖气压为10托时,在1500℃的激光管温度下测得的激光平均输出功率为1.2W。  相似文献   

5.
程成  庄飞 《物理学报》2001,50(3):478-482
研究铜蒸气激光优化后可提高输出功率的激光动力学机理.结果表明,1)优化后储能电容和峰化电容减小,改善了激光头与LC放电电路的匹配,使馈入激光管的功率增加;2)管壁温度适当提高,使铜激光各能级粒子数密度增大;3)电脉冲期间电子温度上升前沿加快,电子密度明显提高 关键词: 铜蒸气激光 动力学强化 优化机理  相似文献   

6.
马涛 《应用光学》2009,30(2):344-347
为了使有广泛应用的CuBr激光器能稳定和高效运行,针对实验中出现的激光输出功率随放电频率起伏的情况,给出CuBr激光放电管内声波振动的数学模型。该模型选取圆柱形放电管轴为柱坐标轴对波动方程求解,通过数值计算,获得了放电管内声压分布的解析表达式。通过分析放电频率与激光管固有声振动频率的关系,明确了声共振会导致激光介质重新分布,它对激光输出功率有影响,理论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完全符合。  相似文献   

7.
设计制作了7mm内径和38cm有效激励长度的电泳式He-Sr+激光管,采用修饰Blumlein电路,通过纵向高重复率脉冲放电激励,实现了一价锶离子复合激光430.5nm和R-M跃迁激光1.03μm的同时振荡,其中复合激光占主要成分.测量分析了复合激光输出功率与工作参量(脉冲频率,充电电源电压和氦压)的关系曲线.获得了最大激光功率819mW和56mW/cm3功率密度的实验结果. 关键词: 锶离子激光 电泳 脉冲放电  相似文献   

8.
设计制作了7mm内径和38cm有效激励长度的电泳式He-Sr+激光管,采用修饰Blumlein电路,通过纵向高重复率脉冲放电激励,实现了一价锶离子复合激光430.5nm和R-M跃迁激光1.03μm的同时振荡,其中复合激光占主要成分.测量分析了复合激光输出功率与工作参量(脉冲频率,充电电源电压和氦压)的关系曲线.获得了最大激光功率819mW和56mW/cm3功率密度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氧碘化学激光器由于复杂的动力学因素,激光介质的增益分布通常是不均匀的,这就使得激光输出功率并不完全随着激光输出孔径成线性增加,也由于这种增益分布的不均匀性,即使在激光输出孔径不变的情况下,激光输出功率也会随着光轴位置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为此,在激光器工作参数固定条件下,通过实验描述了激光输出功率与激光输出孔径及光轴位置之间存在着的一定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0.
薛焕然  丘军林 《光学学报》1989,9(11):008-1012
本文提出了一种全金属结构的铜空心阴极激光器,它具有耐高温烘烤、结构稳固的优点,大大改进了放电稳定性.该激光器已获得了Cu II740.4和780.8nm两条激光振荡线.通过研究铜空心阴极激光器阈值特性、气体混合比和放电温度对激光输出功率的影响,给出了一些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林悠优  李江涛  朱海永  廖小青  段延敏  章健  唐定远 《物理学报》2015,64(20):204204-204204
报道了基于半导体激光端面抽运Nd:YAG的4F3/24I13/2 跃迁的弱谱线多波长激光输出. 实验对比了透明陶瓷与单晶材料的激光输出特性, 表明透明陶瓷和单晶材料荧光谱强度的略微差异, 导致了多波长输出时相同两个波长之间的激光强度比在两种材料中的差异. 基于两种耦合输出镜片, 激光阈值都在2 W左右. 在13.5 W的抽运功率下, 基于Nd:YAG透明陶瓷获得了输出功率4.05 W、强度比1 :2的1338与1356 nm双波长激光和输出功率3.65 W、强度比13 : 1的1356与1414 nm 双波长激光, 斜率效率分别达33.9% 和31.9%.  相似文献   

12.
自激问世以来,激光通讯技术应运而生,而且正在不断地发展。为了开扩学生视野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我们(张立德、王金章和笔者)用实验室一般都有的一毫瓦氦氖激光器、录音机和扩音机等组成了这套激光通讯演示装置, 一、原理简述 1.示意图 2.工作原理 当激光管工作电流调到工作点附近时、激光束的强度和供电电压间可看成是线性关系.激光管稳定工作时,激光电源供给的是一个稳定的直流高压.当它和调制器串联后再给激光管供电时,此时的电压则是被声源信号所调制,因此激光束强度亦将随声源信号而变化.作为接收器的硅光电池受到这样被调制了的激光…  相似文献   

13.
用增加频带宽度的方法提高钕玻璃高功率激光器输出功率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阐明了影响固体激光器输出功率的根本原因是自聚焦效应,而菲涅耳衍射产生的空间高频调制是加速自聚焦过程的重要因素.为了消除硬边光阑产生菲涅耳衍射,作者建议采用宽频带激光,并用实验演示了其消衍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解速率方程,计算了连续脉冲氯化亚铜激光过程,发现用迭代法解速率方程组有较好的收敛性.文中着重研究了管体温度对激光输出功率的影响,发现当达到一定温度后,由于亚稳态铜原子、Cl~-离子随温室增加而增加,以及电子浓度随温度而减少引起了激光功率输出随管体温度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5.
采用Littrow结构,用半导体激光器加上光栅反馈组成外腔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利用光栅的1级衍射光,反射至激光管选择激光频率,获得红光或近红外波长的单纵模、窄带宽、连续可调谐的激光输出.光栅平面同时作为激光外谐振腔的一个端面,外腔的模式选择、光栅选频作用,以及激光管本身的模式选择(内腔模式)的共同作用,最终产生可调谐的单纵模激光输出.  相似文献   

16.
利用激光光束分析仪,实时在线测量了一根He-N2-CO2封离式激光管的横模分布特性,得到了激光模式随放电电流的变化关系.实验表明该激光器在最佳工作电流时,容易形成低阶模运转,但很难获得基模运转,通过改善对称性以及加快冷却水流速可以获得基模运转.通过激光动力学过程分析了模式变化的形成原因,为大功率激光器模式控制与改善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验借鉴.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大气环境下激光光斑瞄准偏差的问题,设计了激光光轴偏差测试系统,讨论了大气环境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激光光斑几何中心与目标中心发生偏移而不能对准的现象。提出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与重心法相结合的一套新的偏差补偿算法。充分利用激光光斑全场数据,从理论和实验上对大气环境下的激光光斑瞄准偏差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外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对瞄准偏差进行有效补偿,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带轴向温控仪的金属蒸气激光管径向温度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带轴向温控仪的金属蒸气激光放电管,建立了描述放电管径向温度场的简单数学模型.给出了由热辐射和热传导引起的径向温度变化的解析表达式,计算分析了轴向温控仪对激光管管壁温度和径向温度分布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轴向温控仪可在一定范围内独立调节放电管管壁温度和减小激光管的径向温度梯度,可有效提高激光器运转效率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程成  何赛灵 《物理学报》2000,49(7):1267-1272
应用遗传算法,以激光束径向光强无“黑心”的最大输出功率为目标函数,整体优化设计了百瓦量级铜蒸气激光系统的激光头以及放电电路.脉冲放电电场的趋肤效应导致“黑心”, 但可通过选择合适的激光管半径、长度以及LC电路参数等,来消除或改善“黑心”现象.同 时,激光功率也可大幅度提高. 关键词: 铜蒸气激光 黑心 遗传算法 优化  相似文献   

20.
郑雷  崔明启  朱杰  赵屹东 《中国物理 C》2004,28(10):1121-1125
利用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3W1B光束线产生的单色软X射线分别测定了Al和Fe薄膜在L2?,3吸收边附近的光吸收截面.测量值与理论值比较在远离吸收边时偏差较小,并逐渐趋于一致,在吸收边附近有较大偏差,这主要归因于理论计算所采用的独立电子近似方法在吸收边附近是无效的.测量结果与若干文献中的实验结果也进行了对比.虽然由于光束线分辨率和高次谐波的影响,实验结果和理论结果在实验能区有一定的偏差,但测量结果说明用薄膜透过率测定金属薄膜光吸收截面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