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柴国钟  洪起超 《力学学报》2000,32(5):587-595
推广弹塑性断裂力学的EPRI工程分析方法用于蠕变裂纹分析,建立了弹性-幂律蠕变材料裂纹体在非稳态蠕变条件下的J积分、C积分和载荷线位移的工程估算公式。以受均匀拉伸的平面应变单边裂纹板为例,对若干种典型的时间相关载荷,与有限元解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工程估算公式具有相当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金江  盛季生 《力学季刊》2004,25(1):56-61
本文利用超声波断口图技术对不同类型的PMMA试件进行了测试。这些试件为承受均匀拉伸或三点弯曲变形的带单侧贯穿裂纹的PMMA板,其中拉伸试件又分为光面和带表面沟槽的两种。得到了这些试件断口上的超声波线。发现它们为平面线.其凸凹方向与试件的表面状态有关。基于有限元法,计算了试件的三维J积分,考察了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对其的影响.结果发现泊松比影响J积分曲线形状,而杨氏模量只影响其绝对数值,不影响其曲线形状。得到的试件在不同裂纹长度下的三维J积分与它们断口图上的超声波线的形状和凸凹方向相似。说明在脆性材料中,扩展裂纹前缘曲线形态是三维J积分的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含内埋裂纹的板条瞬态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线弹簧模型求解了阶跃载荷作用下含内埋裂纹的无限长板条问题,对采用基于线弹簧模型的解析方法求解三维裂纹动态问题作了有益的探索。定性解释了动态线弹簧采用静态线弹簧本构关系的可行性,通过积分变换方法,导出了描述内埋裂纹板条动态问题的Cauchy型奇异积分方程。进行了数值计算,对模型应用的合理性作了理论解释,并对内埋裂纹板条瞬态响应的影响因素作了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压力容器在长期运行过程中表面裂纹问题难以避免,进行基于断裂分析的安全评估对压力容器的稳定运行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针对二维J-积分理论难以应用于表面半椭圆裂纹,数值模拟耗时冗长的问题,论文提出一种采用三维J-积分量化压力容器表面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再结合神经网络进行预测的安全评估方法.通过有限元方法计算了1200例不同几何尺寸、裂纹尺寸和内压载荷的含表面裂纹的压力容器问题,分析了半椭圆裂纹尖端三维J-积分结果,构建修正系数F表征材料性能、裂纹尖端奇异性以及容器几何特征对三维J-积分的影响.基于生成的机器学习数据集,搭建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模型,采用遗传算法优化,形成GABPNN预测模型.结果表明:BPNN和GABPNN模型预测精度高达96%以上,在未知数据上亦可以取得较为准确的结果,可以高效地预测裂纹尖端三维J-积分,对于实现计算机辅助压力容器安全性现场快速评定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三维计算断裂力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断裂力学理论从1921年Griffith研究玻璃的脆性断裂问题开始,经历了从线弹性体系到弹塑性以及蠕变理论体系、从单参数到多参数体系和从理想的二维平面理论到实际三维含裂纹结构的三维断裂理论的发展历程。针对应力强度因子K和J积分以及C(t)积分的计算方法从理想化模型的理论计算发展到实际复杂工程结构裂纹体计算的各种商业软件平台以及专业的断裂理论分析平台。尤其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三维含裂结构的静态和扩展裂纹的计算模拟已经能够融入计算机辅助设计。结合本研究组近30年来在三维疲劳断裂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的体会,简述了三维计算断裂力学从裂纹体应力应变分析和断裂参数计算到三维蠕变断裂和疲劳裂纹扩展模拟的国内外进展,并对涉及的计算方法,包括原子尺度和跨尺度的计算模拟,以及目前面临的挑战性问题作了简要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用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复合材料粘接修补裂纹板的J积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复合材料单边粘接修补带裂纹金属板是三维应力问题,而采用简化的二维有限元分析模型计算则有一定近似性。本文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计算了其断裂参数J积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厚度方向上J积分值是变化的,并且修补边比未修补边的J积分值有明显减小;修补前后裂纹面的张开位移明显不同;裂纹板模型的J积分值与裂纹长度在修补前为二次关系,修补后,变成线性关系;粘胶和补片的厚度、粘胶的模量对J积分的影响比较显著。为了提高修补性能,需要对粘胶和补片的几何尺寸和材料性能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7.
三维有限体平片裂纹的超奇异积分方程与边界元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秦太验  陈卫江 《力学学报》1997,29(4):481-485
利用Somigliana公式及有限部积分的概念,导出了含任意平片裂纹三维有限体问题的超奇异积分方程组,并联合使用有限部积分与边界元法,建立了数值求解方法.在裂纹前沿附近单元,采用与理论分析一致的平方根位移模型,以提高数值结果的精度.最后计算了若干典型例子的应力强度因子.  相似文献   

8.
李冉  万永平 《力学季刊》2019,40(4):740-752
本文研究了含非完整界面的功能梯度压电复合材料的Ⅲ型裂纹问题.此裂纹垂直于非完整界面,采用弹簧型力电耦合界面模型模拟非完整界面.界面两侧材料的性质,如弹性模量、压电常数和介电常数均假定呈指数函数形式且沿着裂纹方向变化.运用积分变换法将裂纹面条件转换为奇异积分方程,并使用Gauss-Chebyshev方法对其进行数值求解.根据算例结果讨论了一些退化问题并分析了裂纹尖端强度因子与材料的非均匀系数和非完整界面参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采用线弹簧模型求解含焊接残余应力平板多个共面任意分布表面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利用边裂纹权函数给出了裂纹表面上沿厚度非线性分布的残余应力向线性分布的转化公式.基于Reissner板理论和连续分布位错思想,将含多个共面任意分布表面裂纹的无限平板问题归结为一组Cauchy型奇异积分方程,并采用Gauss-Chebyshev方法获得了奇异积分方程的数值解.以三共面表面裂纹为例,计算了表面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并讨论了裂纹间距、裂纹几何形状等因素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非经典板的弯曲理论基础上,对应力-应变关系满足ε/ε_o=σ/σ_o α(σ/σ_o)~n的幂硬化材料的表面裂纹的弹塑性断裂分析,建立了非线性线弹簧模型,计算了表面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及其最大深度点的J积分值,研究了幂硬化指数n和系数α以及波桑比ν对J积分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罗海安  翟军 《力学学报》1996,28(5):550-557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基体蠕变特性在一定的温度与应力下表现明显,当界面为非理想并具有粘弹性性质时,其对复合材料的整体蠕变亦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具有非理想界面的复合材料的Mori-Tanaka方法,研究了既具有基体蠕变又具有界面轻度蠕变的复合材料的本构关系,给出了各微结构参量对复合材料整体蠕变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基体蠕变特性在一定的温度与应力下表现明显,当界面为非理想并具有粘弹性性质时,其对复合材料的整体蠕变亦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具有非理想界面的复合材料的Mori-Tanaka方法,研究了既具有基体蠕变又具有界面轻度蠕变的复合材料的本构关系,给出了各微结构参量对复合材料整体蠕变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金属蠕变与蠕变破坏理论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hesterikov  S.A  Lokochtchenko  A.M 《力学学报》1991,23(2):232-235
本文对金属在均匀单向与复杂应力状态下的蠕变与蠕变破坏行为及结构物蠕变下持久性发展了系统的试验与理论研究。 在试验研究中本文考虑了各种金属在恒应力与变应力下的行为,应力集中,加载方式对蠕变破坏的影响;同时还提出了材料的结构损伤的新的量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岩石蠕变断裂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陈有亮 《力学学报》2003,35(4):480-484
以一类红砂岩为例对蠕变条件下岩石裂纹的起裂和扩展的机理、准则进行了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岩石裂纹常常在初始应力强度因子KI小于断裂韧度KIC的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蠕变变形产生裂纹起裂和扩展.当然,初始应力强度因子KI小于断裂韧度KIC是有限度的,KI不得小于另一固定值KIC2,KIC2表征了岩石在蠕变条件下抵抗裂纹起裂和扩展的能力,而且其值小于KIC,可称之为蠕变断裂韧度.在岩石工程的设计和计算中,KIC2是一个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5.
旋转壳非线性蠕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现有的蠕变理论,本文推导出复杂应力状态下的蠕变本构方程,以内力与转角为基本未知量,得到旋转壳在轴对称载荷作用下的非线性蠕变控制方程.对基本未知量在空间上采用样条配点法离散,在时域上采用初应力法离散,求出壳体在不同时域的蠕变应变和应力,而最终可求出蠕变后的稳态应力重新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同,本文分析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高地应力围岩流变特性及竖井长期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梅花  高谦  翟淑花 《力学学报》2010,42(3):474-481
基于自行研制的重力加载流变仪,采用多级加载对4种典型矿岩开展了三点弯曲蠕变试验研究,获得了蠕变试验曲线. 将Burger's模型与Mohr-Coulomb准则相结合,形成改进的Burger's模型. 并通过最小二乘法对均质混合岩进行蠕变参数拟合,获得了与蠕变试验曲线相吻合的蠕变理论曲线. 结果表明改进的Burger's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均质混合岩的蠕变特性. 在此基础上,采用该流变模型,对返修后的竖井工程进行三维流变数值模拟和稳定分析,为竖井工程的长期稳定预测和失稳风险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含裂纹体蠕变断裂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杨挺青 《力学进展》1999,29(2):178-186
评介了蠕变断裂力学研究概况.着重论述含裂纹材料与结构的蠕变断裂、蠕变损伤、蠕变疲劳裂纹扩展和寿命预估等方面研究的近期进展.从中介绍蠕变断裂力学的研究途径、方法及其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汽轮机转子材料进行了蠕变断裂的试验研究。探讨了30Cr_2MoV材料在工作温度下的蠕变损伤及裂纹的启裂和高温断裂韧性特性.用直流电位法检测了裂纹的扩展量,并分析了各断裂参数和蠕变裂纹扩展速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家兔肌腱的蠕变规律,测定了稳定蠕变速率等力学参量,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建立了肌腱的蠕变本构关系,结果表明,蠕变应变与瞬时应力和时间有关,在一定的瞬时应力作用下,稳定蠕变速率近似为常数,稳定蠕变速率与瞬时应力近似成指数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