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高生 《物理通报》2016,35(5):54-55
由于轻质物体自身没有质量, 所以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合 =m a, 由于m=0, 故F合 =0. 即: 轻质物体 在任何情况下所受的合力必须为零. 而其加速度a可以为任意值, 在极短的时间内, 其速度变化可以无穷大, 故其速 度可以突变  相似文献   

2.
气流流经轻质球状物体时,会在其不同方向上产生大小不同压力。由于产生的压力差,轻质球将会被抬起。通过理论和实验对漏斗下方轻质球在气流作用下的运动特性进行分析研究。首先对压力差的产生、负压区的位置以及轻质球被抬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通过实验研究了漏斗下方轻质球的运动特性,研究结果对研究轻质物体在气流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重力势能因选择不同的零势能面不同,但重力势能的改变量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无关.运动物体的动能也有类似的特性,因选择不同的参考系会对动能产生影响.1参考系对动能的影响 物体的运动具有相对性,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会使物体的速度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4.
陈方培 《大学物理》2011,30(1):26-28
分别详细说明了在牛顿力学中和在狭义相对论中,惯性和惯性质量的概念是如何引入的.明确地阐述了狭义相对论同牛顿力学相类似,物体(可视为质点或粒子)的固有质量(或静止质量)就是其惯性质量.通过分析,指出并强调了运动质量只是个规定,并非物体惯性的大小真的随运动发生了改变.最后还对静止质量为零、速度为光速的粒子只遵从狭义相对论而...  相似文献   

5.
理论分析建立了描述轻重物体系绕杆运动的循环摆运动方程,通过Matlab模拟了质量比、释放角度、绳长、摩察系数和杆半径对循环摆运动的影响.为了验证数值模拟的结果,使用高速摄像机记录循环摆的运动过程,再用Tracker软件进行打点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轻重物体质量比小于0.27~0.43,释放角度大于68°~90°,轻物体能够绕杆运动,并可以阻止重物体下落.  相似文献   

6.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一种形式,在高中物理中所占分量较重,涉及面也较广.学生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很多,下面就模型分类进行探讨. 1单个物体(实际是物体与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的问题 对于单个物体,在运动的过程中(如物体下落、上升、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平抛运动等)如果只受重力的作用或者除重力做功之外其它力不做功或者其它力做功的代数和为零,则机械能守恒.解决此类问题时,不仅要正确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外,而且要掌握一些特殊的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7.
中学物理学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涉及到运动学、力学、热学、电学、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等方面的内容,因此物理的概念、定理和条件.在教学中反复强调这些范围和条件,对学生学好物理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 1、经典的牛顿第二定律的适用范围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情况,物质的质量、所受的合外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即 ∑F= ma.若当物体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物质的质量就远远大于静止质量,因此在处理高速运动问题时,必须用相对论力学. 2、动量守恒守律的条件是物质或物体系在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合力为零时,物体或物体系的…  相似文献   

8.
运动学中讨论两个运动物体相对位置的题目,如追赶、相遇等,已知的初速、加速度是相对地面给出的,要求学生解题也选地面作参照系.运动学中参照系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也可选A、B两个运动物体中的一个作参照系,如选A.选地面参照系,要研究两个运动,即每一个物体相对地面的运动,由它们相对地面的位置,进而讨论它们的相对位置.选A运动参照系,只要研究一个运动,即B相对A的运动,并能直接讨论它们的相对位置.因此,选运动参照系使解题简明、快捷.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质量?目前大家还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质量是物质之量,有人则说质量是惯性的大小.我们同意前一种看法,认为后一种看法目前已经不对. 19世纪以前,许多人认为物体系由相同的最小粒子所组成,这种粒子和运动无关.物质之量正比于粒子数,质量是物质之量的简称,它和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但由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人们发现了电子,并从实验和理论上证明了电子的质量随速度加大而增长.电子如此,原子、分于和宏观物体也如此.因此,许多物理学家认为质量守恒定律被推翻了.在古典力学里,质量虽说表示物质之量即粒子数,但是物体的质量归根到底还是由…  相似文献   

10.
郑金 《物理通报》2012,(10):55-57
对于两个相互作用物体的相对运动,若合外力为零,则相当于其中一个等效质量为m’=mM/m+M的物体与一个固定不动的物体在原相互作用力作用下的运动,把等效质量m’称为折合质量.当利用折合质量应用有关公式解题时,只有原相互作用力和时间不随参考系而改变,其余的位移、  相似文献   

11.
在一般理论力学教材中,对变质量物体的运动问题,都采用变质量物体基本运动方程即宿舍尔斯基方程求解.本文提出了用质心运动定理求解该类问题中的一些典型例子,对理论力学教材中缺少质心运动定理某些应用题的情况是个补充.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中物理(甲种本)《牛顿第二定律》一节教学中,研究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外力和物体质量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教材的“图3—4研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虽简单,但实验效果常不理想。所以对此实验中作了些改进,既可以研究牛顿第二定律探索规律的实验,也可以研究初速为零的位移、加速度和时间三者间的运动规律。改进后的装置结构如附图1。①木板取  相似文献   

13.
张强 《物理通报》2011,(1):16-18
在中学物理中"绳"和"弹簧"都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以轻质"绳"和轻"弹簧"为载体,设置复杂的物理情境,考查力的概念、物体的平衡、牛顿定律的应用及能的转化与守恒,是历年来高考命题的重点,几乎每年高考试题均有所见.因此在高考复习中也引起了教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大多数学生对此类问题涉及的知识要点不能深化理解,思维不够灵活而导致容易出错.而一些缺少  相似文献   

14.
在物理教学中,有一种错误观点:在零势能面上,重力势能为零,也就是说物体在该处没有重力势能.重力势能是由物体所在位置与零势能面间重力势能之差决定的.重力势能的零势能面,是为了能定量地把物体重力势能表示出来,而选取的一个参考面.我们规定:物体处在零势能面上时,重力势能为零,这并不是说物体没有重力势能,而是物体的重力势能可以用零这个数值来表示:  相似文献   

15.
李东升 《物理实验》2004,24(5):29-31
通过一根轻绳的两端牵连着两个物体,如果在两个物体的运动过程中绳始终是绷紧的,根据轻绳不可伸长的特点,可以推知位于绳端的两个物体的速度在沿绳拉紧方向上的投影是相等的,那么两个物体的加速度是否也具有与之相类似的关系呢?我们的回答是:不一定。  相似文献   

16.
力学一题     
一个边长为a的立方体,其密度p大于水的密度p水,将其放入一盛水容器内,使它正好被水浸没,如图一所示.松手后使该物体的一面沿容器些向下运动,初速度为零.试描述该物体的运动情况. 按照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条件,只要 P>P水,物体就下沉.但值得注意的是,本题中物体的一面与容器壁相接触,两者之间无水渗入,故当物体在下沉过程中,在竖直方向除了受到向下的重力G和向上的浮力F以外,还受到物体与容器壁之间的摩擦力f,方向向上,如图二所示,而f是随着水对物体的水平压力N的增大而增大的,N又是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的,故当物体运动到某一深度时,将停止…  相似文献   

17.
 1915年,36岁的爱因斯坦创立了广义相对论.我们不妨说,这种关于时空与引力的崭新理论的精髓乃是:物质告诉其周围的时空如何弯曲;弯曲的时空则告诉其中的物质如何运动.这两句话的前一句说的是:在离任何质量(即引力源)都极其遥远的地方,时空是平坦的;但当你趋近一个大质量的物体(即强引力源)时,你就会发现那里的时空曲率在逐渐增大,引力场越强,时空的弯曲也越显著.第二句话说的是:在弯曲的时空中,物体总是沿着有可能遵循的各种路径中的最短者运行,犹如在平坦时空中物体永远沿直线行进一般.  相似文献   

18.
重力驱动下运动物体在颗粒介质中的最大穿透深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权义  吴耀宇  彭政  刘锐  陆坤权  厚美瑛 《物理学报》2006,55(12):6203-6207
通过高速摄像的跟踪,研究了重力场中球形下落物体对松散颗粒床进行撞击并进入颗粒床内的运动过程.运用已得到的颗粒体系中运动物体的阻力模型,分析了物体质量对穿透深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当物体与颗粒床撞击的初始速度较小时,物体在颗粒床中的最大穿透深度与物体质量呈近似线性关系. 实验得到的结果与模型符合很好. 关键词: 颗粒体系 阻力 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19.
王盼盼  姚旭日  刘雪峰  俞文凯  邱棚  翟光杰 《物理学报》2017,66(1):14201-014201
运动目标成像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如何获取高质量运动目标图像是该领域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采用行扫描采样的方式,通过构造运动测量矩阵,建立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运动物体成像模型,并通过仿真及实验,验证了该模型对于恢复运动物体图像信息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可获得高质量的运动物体成像.通过引入图像质量评价标准,分析了运动物体成像质量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将该方法与普通压缩感知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证明,在相同速度下,该方法的成像质量更高.该方法在无人机对地观测、产品线视频监测等领域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竪直上抛物体运动是属于匀减速运动,它的运动规律由下面两式决定:V_t=V_o—gt,(1) H=V_ot—(1/2)gt~2。(2) 在应用上述公式时,得出以下三个结论: (1)公式不仅适用于物体上抛至最高点的匀减速运动过程,而月。也适用于物体抛至最高点后,再下落的匀加速的运动过程.也就是说,适用于坚直上抛物体运动的整个过程(即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2)式中V_t表示物体运动t秒末的即时速度: 甲.V_t>0,则V_t与V_o同向,物体在上升过程; 乙.V_t<0,则V_t与V_o反向,物体在下落过程。(3)式中H表示物体对抛出点的位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