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自然五彩缤纷,为何交通信号要选择红黄绿这三种颜色;又为何规定“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缓行”?表1颜色波长频率红色约625~740纳米约480~405兆赫橙色约590~625纳米约510~480兆赫黄色约565~570纳米约530~510兆赫绿色约500~565纳米约600~530兆赫青色约485~500纳米约620~600兆赫蓝色约440~485纳米约680~620兆赫紫色约380~440纳米约790~680兆赫对比各种可见光的波长,不难发现红、黄、绿这三种色光在可见光谱中波长较长(这三种光的物理性质参见表1),其中红色光在可见光中波长最长,而黄、绿色光分别居第三、第四。  相似文献   

2.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是毛主席诗词中的一句,写得极有气魄又很有科学道理.这"坐地日行八万里"是怎么来的呢?原来,这与地球的自转运动有关.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似乎没有谁还会不知道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同时,还在以它的自转轴为轴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着.  相似文献   

3.
鱼缸中的鱼为何消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个人也许都有这样的经历,正当我们欣赏在球形玻璃鱼缸内自由游动的金鱼时,却突然发现鱼不见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全反射导致鱼在鱼缸中"消失".  相似文献   

4.
基于Nagel-Schreckenberg交通流模型的演化规则,建立了路口等距分布的主干道交通流模型,在开放性边界及路口以同步红绿灯控制的条件下对交通流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发现:主干道的通行能力由路口的通行能力决定;低密度时,流量与路口数目无关,利用平均场方法,可算出平均速度随绿灯周期变化的极值位置;高密度时,流量与路口数目有关,通过调整交通灯周期,可使主干道处于最佳交通状态. 关键词: 元胞自动机 交通流 数值模拟 平均场理论  相似文献   

5.
1.水平面上停放着一辆小车,车上站着10个质量相同的人,每人都以相同的方式,消耗同样的体力,从车后水平地跳出。设人消耗的体力全部变成车与人的动能,整个过程可略去一切阻力。为了使小车得到最大的动能,车上的人应一个一个地住后跳呢,还是10个人同时往后跳?或是别的合适的方式?为什么? 2.一个质量均匀分布的薄圆盘,平放在水平面上,盘与水平面的摩擦系数为P,在t=0时,盘以v0的速度向前平动,同时又以w0的角速度绕过质心的垂轴转动(如图)。向此后圆盘的质心是沿v0方向减速前进呢?还是向上或向右偏转?为什么? 3.一个冰车在水平的冰面 上以v0速度…  相似文献   

6.
夏艳平 《物理通报》2001,(9):27-28,46
古人以"苦"治学,"学海无涯苦作舟"不无道理.但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老师是否有本领让学生"乐作舟"呢?启示是有的:学生上网通霄达旦也不累,为什么?因为喜欢.  相似文献   

7.
静电计既可以检验静电荷,又能测量静电的电势差即电压.为什么静电计能测静电电压?为什么静电计和电压表不能互换?又是为什么我们用静电计演示光电效应现象几乎看不到指针明显地偏转?师生心里常常有这样三个疑问.现对此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8.
当高中的同学们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有多少同学关注到了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结果同牛顿第一定律之间到底存在着多大的区别和联系?牛顿第一定律为什么就比伽利略的说法更加深入?当我们使用牛顿定律解题的时候为什么会出现惯性参考系的说法?牛顿第一定律在牛顿定律解题的过程之中到底起到什么作用呢?  相似文献   

9.
宇宙飞行员的失重是不是由于他所在的地区重力加速度为0?宇宙飞行员在飞出去的时候,重力加速度愈来愈小,为什么又会超重呢?这些问题具有一定普遍性,必须从理论上进行回答。因此,我想在这里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为了使问题简化,我们作如下两个假设: 1.认为地球是一个半径为6400公里密度均匀的球体,这样就保证了地球的质心与其几  相似文献   

10.
2003年的高考中特别明显地反映出学生在知识、方法和技能的掌握与运用上缺少应有的灵活度.从高考成绩的显示上看,出类拔萃的优等生实在太少.虽然高考的成绩很难反映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但它却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学生运用知识的水平和应变能力强弱.我们的学生为什么会出现应变机智如此不济的情形呢?“高分“为什么不见了?尖子生到哪里去了呢?……  相似文献   

11.
静电计是高中物理静电实验中常用的且非常重要的仪器,它在教材"电容器电容"一节中出现,用静电计测量已经充电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但是在课堂教学中,上述实验的演示效果时好时坏,主要表现在静电计指针的偏转角θ变化时大时小.为什么演示效果不稳定?怎样才能达到让人满意的实验效果呢?我们试作讨论.  相似文献   

12.
人教社教材高中物理第三册"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图1),提到将各部分光学元件组装到光具座上,其中单缝和双缝间的距离约为5 cm~10 cm.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3.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花儿为什么有红、有黄、有白?自然界中物质为什么会呈现五彩缤纷的颜色呢?还得从电磁波谱说起。我们都知道,将电磁波按其波长的长短依次排列起来就形成了电磁波谱。能引起我们视觉的只有其中很小一个范围的电磁波,我们称其为可见光(波长在3800埃一7800埃)。不同波长的光在我们视网膜上能产生不同的效应,正是这些效应给我们以颜色的感觉。  相似文献   

14.
1.我们穿的胶鞋底面上为什么做成有凹凸的花纹?(94年湖南) 2.为什么导体能导电,而绝缘体不能导电?(93年广西) 3.在皮肤上擦一点酒精或水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93年宜昌) 4.人站在湖边往水中看,看到清澈的湖水中有游动的小鱼和天空中的太阳.请回答:人看到的水中的小鱼和太阳是实物呢还是像?它们各是光的哪种现象所形成的?(93年重庆) 5.拿两支相同的温度计,把其中一支的泡上包上棉花,并用跟室温相同的酒精把包着的棉花  相似文献   

15.
《物理》1966,(7)
自从党中央提出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以后,理论上我们拥护半工半读,但我们毫无实践经验;而实际上,我们又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例如,我们师院物理系一边劳动,一边教学行吗?劳动时间多了,教学时间少了,这对教学质量将会提高还是降低?学生半工半读了,教师就要半劳半教,怎样贯彻执行呢?要试行半工半读,自己没有劳动基地,没有适当的教材等等,这又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家教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与实施,我国基础教育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而新课程计划物理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物理有10%左右的时间开展研究性学习.开展研究性学习对学校的课程管理和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我国为什么实行研究性学习,什么是研究性学习,怎样开展研究性学习呢?笔者试图以高中物理开展研究性学习为例来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尽快实现"研究性学习"从理念到操作的转化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7.
问题: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不动。在考虑摩擦力的情况下,重力分力P_1与静摩擦力f_1虽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在一直线上,为什么能平衡呢?图1所表示的物体受力情况正确吗?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这样表示?如果将斜面逐渐抬高,物体在什么条件下开始滑动而不翻转?又在什么条件下翻转而不滑动?等等,新教师回答这些问题时遇到了困难。现在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在8小时工作时间内, 你必须至少去卫生间小便一次。那么为什么我们在夜间睡眠时却几乎不去卫生间呢?最近研究人员发现原来膀胱有自己的生物钟, 一种分子定时器在控制着一天的睡眠清醒周期。  相似文献   

19.
 我要从Fred Gilman报告中所用的两张幻灯片讲起.我们为什么相信SSC一定会产生新物理?要知道,投入运行不久的高能对撞机LEP性能超群,它的四个庞大的探测器都是现代科学与工艺的杰作,可是却没有产生前所未有的、激动人心的物理.那么,我们为什么还对SSC物理,以至整个高能物理的未来充满信心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看一下物理学的现状.我在本次会议上致开幕词时曾指出,本世纪初我们的前辈也曾面临两大难题:惯性参照系的缺乏和波粒二象性.  相似文献   

20.
 为什么有的人头发束起来像又长又细的马尾,而有的人则是圆锥形--最近一个关于马尾辫的方程式给出了答案.我们每个人的头上平均生长着10万根头发,如果一一分析它们的形状、长度和质地将是一个难以完成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