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文驹  薛明伦 《力学进展》1989,19(4):442-453
流体力学与晶体生长有密切的关系.在晶体生长中,流体中的输运过程和流动的不稳定性对生成晶体的结构和质量有重要影响.本文概述了晶体生长中与流体力学有关的若干问题.首先对晶体生长的一些基本方法作了简介,然后对晶体生长中的流动现象及其与晶体缺陷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最后提出了几种控制流动以改进晶体生长技术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2.
第一届亚洲流体力学会议将于1980年12月8—13日在印度班加罗尔举行.这次会议是由日本佐藤浩教授、印度 R·Narasimha 教授和我国周培源教授共同发起的.主办单位为印度科学研究院和国家航空研究室.会议的目的是:为亚洲的流体力学工作者交换思想提供讲坛;提出和讨论有关流体力学的研究工作报告.会议内容涉及到流体力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例如:粘性流(包括边界层),湍流,波动  相似文献   

3.
朱伟  王国华 《力学学报》2023,55(1):24-37
G.K. Batchelor是20世纪国际流体力学大师,在均匀湍流理论和低雷诺数微流体力学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对流动追求物理和定量性理解的思想影响了近百年流体力学的发展,是流体力学顶级期刊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的创刊人,也是剑桥大学应用数学与理论物理系(DAMTP)的创建者,培养并影响了一大批在流体动力学理论、实验流体力学、湍流及稳定性、环境流体力学、多相流体力学、磁流体力学、微纳米尺度流体动力学等诸多领域建树卓越的学者.本文以G.K. Batchelor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为契机,简要回顾了流体力学近300年的发展历程.概述了流体力学发展历经的以数学和物理为基础建立理论框架的经典流体力学、以应用需求为导向促使自身跨越发展的近代流体力学和以学科融合为特点外延丰富的现代流体力学三个重要阶段;以师承关系、代表性学者及其主要学术贡献为线索,总结了现代流体力学四大学派的形成及其近百年的传承沿革;以历史和发展的视角浅谈当代流体力学发展的动力和趋势,并以风沙环境力学为例,简述流体力学为分支学科发展提供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分支学科的需求为流体力学内生发展提供驱动力...  相似文献   

4.
??? 《力学与实践》1980,2(3):17-17
第一届亚洲流体力学会议将于1980年12月8-13日在印度班加罗尔举行.这次会议是由日本佐藤浩教授、印度 R·Narasimha 教授和我国周培源教授共同发起的.主办单位为印度科学研究院和国家航空研究室.会议的目的是:为亚洲的流体力学工作者交换思想提供讲坛;提出和讨论有关流体力学的研究工作报告.会议内容涉及到流体力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例如:粘性流(包括边界层),湍流,波动 ...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力学学会流体力学学科委员会组织的四川省工业流体力学座谈会四月在成都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科研、教育、设计单位和生产部门的代表44人.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讨论省内机械、电力、石油、化工、交通运输、气象……等工业领域中存在的流体力学问题;介绍交流科研和生产中的情况和经验.代表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力学学会流体力学学科委员会组织的四川省工业流体力学座谈会四月在成都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科研、教育、设计单位和生产部门的代表44人.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讨论省内机械、电力、石油、化工、交通运输、气象……等工业领域中存在的流体力学问题;介绍交流科研和生产中的情况和经验.代表...  相似文献   

7.
实验观测、理论研究以及数值模拟是包括流体力学在内很多学科的基本研究范式.21世纪以来,大数据驱动下的人工智能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也被称为数据密集型科学研究范式,即第四范式.同样,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方法也成为流体力学的新兴方向,并助推智能流体力学方向的发展.然而,与面向社会依赖“互联网+大数据”的数据密集型范式相比,流体力学智能化研究有其特有的背景.例如有限工程样本中产生的海量流动数据,与流动状态、几何边界条件的高维度以及复杂流动固有的高维、跨尺度、随机、非线性特征相比,数据驱动的流体力学研究面临着大数据小样本问题.经典流体力学虽然有三大研究范式,但融合度很低,工程设计师通常只能对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拼凑使用或简单修正.多源数据融合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单一样本量来源少、建模难,以及低精度样本利用不充分等困境,但仍未能实现基本范式中的理论模型或者专家知识和经验的充分利用.因此,在人工智能技术支撑的第四范式架构下,有机融合实验、理论模型以及数值模拟三大手段,发展“数据+知识”双驱动的流体力学多范式融合方法,成为解决重大实际工程研制问题的迫切需求,也是新时代流体力学学科内涵...  相似文献   

8.
关东石  司廷 《力学学报》2024,(5):1211-1213
<正>微纳尺度流动与界面流动是流体力学的重要分支学科[1],其中微纳尺度流动关注微米、亚微米乃至纳米尺度下流体运动及物质输运规律,界面流动关注不同流体或流固界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流动规律.随着微流控芯片和微纳机电系统的发展,微纳尺度流动与界面流动已成为流体力学学科的重要前沿领域,并且涉及了流体力学与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医疗健康、能源环境、先进制造等多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  相似文献   

9.
化学流体力学是指有化学反应发生的流体力学。是研究单相或多相流体流动时,流体内部的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以及化学反应过程之间的基本规律的学科。了解和发展这门学科,可深入探讨发动机和工业   相似文献   

10.
物理化学流体力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如果从1977年第1届国际会议算起,只有短短五年的历史,可是,1982年6月14—17日在纽约举行的国际会议已是第4届了.与前几届会议相比,论文数量和选题范围都有显著扩大,反映了这门学科正在非常活跃地发展。物理化学流体力学探讨包括毛细现象、   相似文献   

11.
近十几年流控技术有了显著的进展,目前仍是引人注目的一个领域,仅1972年就召开了六次国际或国家流控技术会议。前文[1]概述了流控技术发展的一般情况。目前,流控技术的理论基础——流控流体力学的发展是落后的,还没有形成理论体系。因此研制元件和线路主要靠反复试验,不仅研制费用高。而且也阻碍了流控技术迅速发展。这一问题,已引起不少国家注意,都在开始加强基本理论研究。国际流控技术会议已把流控流体力学(fluid mechanics of fluidics)作为一个专门部分。流控流体力学主要研究流控元件和流体线路中流体的运动规律、作用过程、信号传输、稳定性和噪音等有关问题。一般情况是流道特征尺寸较小,两股或三股射流相互作用,多为湍流流动,流动现象复杂。目前还没看到有关流控流体力学的综述文献,本文将在这方面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2.
我国流体力学青年学者的一些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自1986年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力学学科的发展给予了长期、稳定的支持,在出成果、出人才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不少青年学者已成为力学研究的骨干或某一分支的学术带头人.在力学学科的内部,由于各分支学科的特点不一,发展还不平衡.由于流体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3.
非牛顿流体;;本构方程;;流变测量;;流动稳定性;;收缩流动;;聚合物加工;;石油工业;;生物流体力学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磁约束热核聚变反应堆关键能量转换部件包层相关的流体力学及传热学研究背景, 重点介绍了强磁场作用下的金属流体流动与传热问题的实验及数值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加权残值法对Stokes流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综述加权残值法对流体力学一个分支——Stokes流动的应用,试图说明这一方法对于解决流体力学问题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举办的第2届全国多相流体力学、非牛顿流体力学、物理-化学流体力学学术会议于1982年4月17—20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冶金、化工、石油、动力、水利、建筑、航空、兵工等各部门以及有关高等院校,科学院的43个单位63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共宣读学术论文42篇,其中非牛   相似文献   

17.
试论静力学在流体力学课程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材料的本构方程和基本运动方程出发, 比较了静力学在弹性力学和流体力学中的 地位. 与弹性静力学在弹性力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同, 流体静力学在流体力学中仅处 于次要地位, 它不是流体动力学的基础, 而只是一个特例. 确立这种观点有助于提高对流体 力学学科特点的认识, 提高流体力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 《力学与实践》1979,1(4):5-5
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于1979年6月在成都召开了多相、非牛顿、化学流体力学讨论会。来自全国14个高等院校和13个研究单位的40多名教授、科学技术人员参加了这次讨论会。会上,各单位交流了目前在这些方面所做的工作和今后设想;讨论了流体力学三个分支学科在国民经济、生产技术中所 ...  相似文献   

19.
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于1979年6月在成都召开了多相、非牛顿、化学流体力学讨论会。来自全国14个高等院校和13个研究单位的40多名教授、科学技术人员参加了这次讨论会。会上,各单位交流了目前在这些方面所做的工作和今后设想;讨论了流体力学三个分支学科在国民经济、生产技术中所  相似文献   

20.
J C R Hunt  董务民 《力学进展》1991,21(3):362-376
<正> 1 引言 90年代的开始,正是对工业和环境流体力学进行综述的适当时候,因为在这10年里,将有许多流体流动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就是全世界都在关注的经济发展问题,人民生活质量问题,以及全球环境问题。此外,很可能,流体力学研究及其应用的方向,同其他科学和技术一样,由军事装备的设计及其在战争中的使用而引起的问题,将趋于减少;军事技术方面取得的进展,可能在许多场合应用于工业和环境流体力学(IEFM)提出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