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要求教师通过教学努力让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得以落实,促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如何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可能地创造教育价值,让物理课堂更高效,更实在呢?本文将针对如何打造高效的物理课堂教学展开探讨,旨在进一步提高当前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李莉  费建良 《物理通报》2015,34(12):65-68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 自制教具应该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它对 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创新、 情感、 态度、 价值观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借助我校物理实验室自制的部分教具, 通过 教学中的真实案例, 对自制教具提升物理课堂教学效能一一加以阐明  相似文献   

3.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出真知.由此可见,实践对于学生学习并掌握课堂理论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是实践的典范,是对理论教学的基础认证.为了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课堂理论知识,为了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为了弥补课堂理论教学的不足之处,教师必须重视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将物理实验与课堂理论教学相结合.本文旨在阐述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地位,以此来引起教师对于物理实验的重视,从而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好地促进教育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4.
周諓 《物理通报》2006,(5):34-37
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发展和普及,多媒体技术在物理课堂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极大地促进了物理学科教学水平的发展,优化了教学结构,提高了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然而,毋庸讳言,过分依赖现代教育技术也给教学带来了新的隐患.比如,在教学过程中重理性知识的传播,轻情感经验的积累;重理智控制,轻情感沟通;重教师主导,轻学生主动;重科学程序,轻灵活变通;重直观形象,轻理性思考;重现象显示.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课堂上如何掌握学生心理进行情感教学谈几点浅薄的看法. 1 掌握向师心理,进行情感教学像花草树木趋向于阳光一样,凡是学生都有一种“向师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建立起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满腔的热情、丰富的情感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形成教师爱学生,学生爱教师的良好氛围,一旦师生间产生一种心心相印的情绪体验,学生们就能“亲其师、信其道”,自觉地实现教学过程的默契配合,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相似文献   

6.
物理教学中师生的"情感共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师生的“情感共鸣”,是指师生双方的情感相互感应、相互加强而同处于“峰、峰”相遇的最佳教学状态.师生的情感共鸣是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变量,是师生在知识、理性、情感方面的互动过程.学生是否乐于接受教师所传授的信息,关键在于这信息能否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相似文献   

7.
物理教学中的情感转移刘立杰(安徽化工学校安庆246005)情感转移,和谐奇异,多样统一原理是美学的三个原理.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贯彻美学原理,使物理教学达到教学艺术美的境界,这是物理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本文谈谈情感转移原理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和促进...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存在的问题.从物理实验和物理知识教学两个角度介绍了如何整合多媒体技术,并使物理课堂内外达到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9.
“讨论式”教学法是指教师或学生在课堂中提出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并激发学生思考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本文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内容的特点,提出“讨论式”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以及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1 引言 在物理课堂开展探究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课堂中的实验获得有效的数据,然后验证对问题的猜想,是探究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前提.然而,有时师生共同开展的科学探究可能会遇到教师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中没有意料到的情况,从而引起教学流程偏离教学设计的预期轨道.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通过观看实验来学习物理是一条十分有效的学习途径.课堂演示实验是教师在课堂中演示给学生看的实验.课堂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大学物理课堂中,给学生做演示实验的教师比较少.大学物理演示实验资源有待进一步充实和丰富.  相似文献   

12.
1 前言 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模式很多,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模式,就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灵活的方式,来营造出自由、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激发出学生的思维,尊重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一般来讲,从传统的物理课堂的教学中,主要是以教师的讲课为主,这种模式使得物理教学处在了一个比较封闭的状态,导致了在面对现实生活中,不能够有效的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3.
物理是高中教育的重点学科,也是教育工作的难点之一.由于学科的特殊性,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难以吸收教师传授的知识,不仅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也限制了学生物理知识的积累.新课标颁布之后,教育部门对高中学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全面提升高中生物理课程学习效率是教师参与教学工作的最终目的.鉴于此,本文分析了物理模型在高中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中学物理教学目标是物理教学活动所预期要实现的最终质量标准.显然,中学物理教学目标具有层次性,无论是学年(学期)教学目标、单元(课题)教学目标,还是课时教学目标都是为了使学生达到国家总的教育目标而分解出来具体化的学科教学标准.课时教学目标是最基础的,学生在每课时教学中应达到的具体标准应该让学生知道,并有效地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在以往的物理教学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教学目标只是教师掌握,而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不清楚学习目标的情况;显然,没有体现出在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利于教师和学生的配合,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在物理教学中突出能力培养 ,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笔者从 1998年下学期开始进行《中专物理》理论课搬进实验室教学的探讨 .1 “理论课搬进实验室”的课堂模式“理论课搬进实验室”,是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己动手进行实验 ,以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为主 ,教师讲解为辅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童小平 《物理通报》2016,35(2):32-34
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图示教学在高中物理课堂中的运用, 并结合教学实际提出具体的建议. “ 图示教学” 作为物理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 愈来愈受到物理教师们的重视, 在教学中也逐渐被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7.
张晓明 《物理通报》2018,37(2):114-116
物理阅读和表达能力是物理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初中生在物理启蒙阶段进行物理阅读和表达 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是对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方面. 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思维碰撞引 向深入, 实践体验内化提升等策略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通过教师做示范, 课堂上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 多进行书 面表达训练等策略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物理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8.
谢宇航  范兵  蔡亚璇 《物理通报》2022,(11):105-109
TPACK是在舒尔曼教授的PCK理论基础上提出的用来描述教师知识结构的理论框架,它能够指导教师对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以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的“牛顿第一定律”为例,在TPACK视域下编写出本课的教学设计,为信息技术融入物理课堂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课堂讨论能够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智慧,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有利于教师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控教学.物理课堂讨论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的一种教学行为,是彰显学生个性、扩大信息交流和思维容量的有效途径,因而倍受物理教师的青睐但课堂讨论又费时费力和讨论结果多变等,所以授课教师需要注意采用以下策略:  相似文献   

20.
刘涵  苏琪淇  许桂清 《物理通报》2023,(5):67-71+77
抛锚式教学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模式,旨在将教学“抛锚”于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对于培养学生的物理探究精神、合作学习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从抛锚式教学的内涵和适用性出发,以“玻意耳定律”的课程设计为例,讨论了如何在物理课堂中运用抛锚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物理教育研究者及物理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