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壤样品经微波萃取处理,采用GC-MS法对某地含油废水排放水泡周围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量进行测定,并与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表层土壤中PAHs污染主要是2~4环的低分子量的PAHs,未检出高分子量的PAHs。各采样点属于轻度污染和中度污染,总体评价为中度污染,污染水平与该地区中部土壤数据对比处于中低等程度。其来源可能是石油污染中低分子量PAHs随大气输送而产生,但也不能排除燃料燃烧污染的可能。本区域多环芳烃和有机质含量之间没有发现明显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张剑辉  张宁  林昭  吴水平 《分析测试学报》2019,38(10):1171-1178
室内燃烧源排放颗粒物及其多环芳烃(PAHs)的粒径分布是定量评估室内人群呼吸暴露风险的重要参数之一。该研究在再悬浮箱内模拟燃香、燃蚊香、艾灸和吸烟等过程,采用MOUDI采样器采集和分析颗粒物中17种PAHs;同时,采用颗粒物计数器,在实际房间中模拟艾灸和吸烟过程,得到室内颗粒物数浓度的衰减曲线。结果表明,燃烧源烟雾颗粒的排放因子为3.68~22.46 mg/g,颗粒质量粒径呈单峰型,峰值为0.25~0.44μm;US EPA 16种优控PAHs的排放因子为10.52~91.30μg/g,艾绒燃烧排放PAHs的粒径峰值为0.44~1.0μm,略大于其它燃烧源;1μm颗粒中PAHs的BaP等效毒性当量(BaP_(TEQ))的贡献占比为85%~98%。来源特征比值的研究显示,艾灸、燃香和吸烟释放的PAHs均归属于生物质燃烧类别。实际室内监测显示,在艾绒和香烟燃烧后室内颗粒物数浓度快速上升,在燃尽时达到峰值,而后在4 h内呈指数规律衰减,且0.3μm的细颗粒衰减最快。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城市交通路口大气气溶胶污染状况及气溶胶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特征.在福州市主要交通路口之一的五四路和二环路的交叉路口采集大气中PM2.5、PM5、PM10、PM2.5~5.0、PM5~10、PM10~100及TSP.将优化的高效液相色谱编程荧光法用于各切割粒径气溶胶样品中的12种多环芳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交通路口颗粒物中的飘尘(PM10)占总悬浮颗粒物(TSP)的70%;PM5占飘尘(PM10)的70%;而细粒子PM2.5占PM5的73%.交通源所产生的PAHs主要存在于细粒子PM2.5中,通过特征标志的多环芳烃的比值识别,交通路口大气颗粒物中的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排放.  相似文献   

4.
蔡美贞 《色谱》2022,40(12):1111-1118
本草香颗粒态多环芳烃(PAHs)的分析对探究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针对竹签香,对于配方更为复杂、日常使用更为频繁的本草香颗粒态PAHs定量分析研究十分有限且缺少针对性。为了研究本草香颗粒态PAHs的排放因子和排放特征,在自制的试验舱内采集5种本草香燃烧后的颗粒物,通过优化萃取溶剂、超声时间和仪器分析条件,建立了超声提取-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定本草香燃烧后颗粒物上所吸附的16种PAHs的方法。通过采集0.8 g样品,切取整片滤膜样品,使用正己烷-二氯甲烷(1∶1, v/v)进行超声萃取,经浓缩定容过滤后使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6种PAHs在0.1~5.0 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0.998),方法检出限(MDL)为0.4~3.8 ng/g;低、高2个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77.4%~99.5%和82.0%~101.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7.2%。5种本草香颗粒态PAHs的排放因子为4.60~11.89 μg/g。本草香的16种颗粒态PAHs中菲(Phe)的含量均为最高,所占比例为24.85%~42.59%,其次为荧蒽(Flu)、芘(Pyr)、 (Chr)、蒽(Ant)。本草香颗粒态PAHs中Phe的含量稳定且占比明显高于其他室内燃烧源,可将Phe作为本草香的颗粒态特征PAHs。颗粒态PAHs主要分布在3环和4环上,3环和4环PAHs占比之和为83.84%~96.31%。颗粒态的Phe/Flu比值可作为辨别不同室内燃烧源中燃香释放源的特征比值。该方法所需样品量少,灵敏度高,前处理操作简便,适用于燃香类产品中PAHs的快速检测,同时为了解本草香颗粒态PAHs分布规律和健康危害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5.
加速溶剂萃取法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环境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本文评价了一种平行加速溶剂萃取仪对分析土壤和大气颗粒物样品中多环芳烃(PAHs)和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对于PAHs,加速溶剂萃取循环3次后加标回收率(67.3%~121%)几乎不再增加,而PAEs循环2次回收率即趋于稳定(65.7%~108%)。污染物的浓度与加标回收率的结果一致,PAHs和PAEs分别萃取3次和2次,分别占总浓度的98.4%和98.8%。在土壤和颗粒物中均显示出PAHs更难以提取,这可能与颗粒物和两类污染物的结合力有关。土壤样品量也是影响PAHs逐次提取效果的潜在因素;但萃取3次的总浓度结果相近,与样品量无关。样品量对PAEs的萃取效果影响不明显。加速溶剂萃取与索式提取的结果十分相近,部分PAHs前者的结果略好于后者。运用建立的方法分析了标准物质SRM-2585,也显示了该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对金华市区10个典型公园的表层土壤Pb含量做了调查分析,运用地积累指数法对公园表层土壤Pb污染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市区公园表层土壤Pb的平均含量为41.37 mg/kg,超半数公园为轻度污染至中等污染,即金华市区的公园表层土壤Pb含量污染并不是很严重。通过对土壤Pb含量的空间分布分析发现,金华市区公园土壤中Pb主要来源于交通和工业污染。  相似文献   

7.
白芷样品粉末(约2.5g)用25mL甲醇浸泡过夜后超声提取30min,加入适量甲醇补足所失质量,提取液经0.22μm有机膜过滤,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滤液中6种香豆素类成分的含量。以Waters ACQUITY UPLC BEH-C_(18)色谱柱为分离柱,用乙腈和水以不同比例混合的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用紫外检测器测定。6种香豆素类成分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034~0.091mg·L~(-1)。方法用于白芷样品的分析,加标回收率为93.2%~107%,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0.64%~1.7%。对9个不同产地的白芷样品中6种香豆素类成分的含量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一致,样品被分为3类。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添加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p.)、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和混合菌(分枝杆菌和假单胞菌)对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DGGE研究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通过测序鉴定细菌种类.研究结果表明:投加微生物能够改变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组成,促进或加强了有PAHs降解能力的菌株如假单胞菌、如微杆菌(Micrococcus sp.)的出现;投加微生物改变了土壤中的细菌多样性指数,分枝杆菌处理组的多样性指数变化稍大.研究结果为PAHs污染土壤的修复理论与技术进一步发展奠定理论基础,也为PAHs污染土壤修复中微生物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探讨通草类中药材中微量元素含量与其功效间的相关性。以微量元素含量为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11种通草类中药的微量元素进行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因子含有通草类中药材微量元素含量84.50%的信息。利用3个主因子模型和聚类分析谱图,解释了11种通草类中药中药的相似性与差异。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初步得出11种通草类中药的微量元素与其功效存在相关性,为该类中草药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及其解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是环境和土壤科学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来源的鉴别是准确、有效控制和治理污染源的前提。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相关研究报道,综述了土壤中污染物的工业、农业和交通因子三大主要来源,重点阐述了目前解析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所运用的化学形态研究、剖面分布、同位素示踪、空间分析和多元统计等方法,并就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