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学习《平面几何教本》推进数学思维方法的教学—纪念傅种孙先生百年诞辰王树茗(北京一零一中学100091)原名《高中平面几何》,1933年由算学丛刻社出版,前后共出四版.1982年北师大出版社出版了第四版的白话译本,易名如上.本文引语多按原著.傅种孙先...  相似文献   

2.
一直线截另两条直线,可构成八个角,这在平面几何中通常简称为“三线八角”。我们又根据其位置关系对不共顶点的角,分成同位角、内错角和问旁内角三种。对学生来说,能否正确区分这三种角,直接影响到对平行线这部分内容的学习,甚至对于初三快班的学生也有因“三线八角”辨别不清而影响相似形和圆的学习的情况。所以我们应重视“三线八角”的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级中学平面几何第一册《教学参考》一书上指出:“三线八角”的教学重点应放在三种角的概念上,为掌握三种角,关键是在各种图形中如何快、准地辨别出不共顶点的两角是由哪两条直线被  相似文献   

3.
如何領导初中三年級学生,将所学的平面几何知識做一个系統全面地复习,达到进一步理解和牢固的掌握,并能应用于实践的目的,这是每个教初三几何的教师都經常在反复考虑的問題。現在談談个人的考虑,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因为我校初三的学生,从初二开始学几何时起,所用的教本就是“初級中学課本平面几何”(暫用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0年第一版),所以我只就这教本来談,但因这教本还是第一次使用,对教本所要达到的目的、要求的认識,可能是片面的,甚至是錯誤的,那就請大家多多指教了。  相似文献   

4.
“向量”的概念现已引入中学 .“平面向量”已成为高中数学试验教科书中独立成章的内容 ,它的引入给传统的中学数学内容注入了新的内涵 .不仅如此 ,“平面向量”所蕴含的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 ,如 :数形结合、构造建模、化归转换、平移变换等 ,有益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激发其创新活力 .本文就如何利用“向量”这个有力工具 ,简捷而富有创意地解决中学数学的某些问题作初步探讨 .1 平面向量在平面几何中的“简”用平面几何中有的证明是很繁琐的 ,如线共点、点共线的问题 ,若用向量法证之 ,则比较简便 ,也无需添加辅助线 ,证线共点的问题只…  相似文献   

5.
张尧庭主编的《概率统计》教材,是一部探索性色彩浓厚的教科书。该教本弥合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之间的人为鸿沟,强调分析过程,注重抽象建模,借助现代化的视听手段,创新了概率统计教科书的传统规范,顺应了当代教育改革的大趋势。张尧庭在授课艺术与研究方略方面,有乃师许宝的风范。由于针对性较差等原因,《概率统计》教本远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现行的平面几何教材中,三角形被单纯地看作一个几何对象,放在了相交直线和平行直线之后才进行讨论.实际上,三角形不仅是一个几何对象,也是研究几何的重要工具.这也是为什么传统平面几何教材总是从三角形开始讲起的道理.逻辑上讲三角形先于平行线.我们在这篇文章中整理了三角形与现行教材中九条平面几何基本事实之间的逻辑关系,从中可以看到三角形作为工具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孝达教授在《六年制重点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草案)》(征求意见稿)的几点说明中指出:“平面几何:加强了变换的内容。”遵照这一宗旨,肤浅地谈谈旋转变换在平几中的应用。一、证元素的相等在证明两线段或两角相等这类问题时如能恰当地运用旋转变换,往往可收到化繁为简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证明线段相等是平面几何中的常见题型,证明方法很多,证明这类题目除掌握基本方法外,必应掌握一些技巧,才能灵活证题、巧妙证题、证明综合题,从而提高证题能力。那么证明平面题常用哪些技巧呢?本文介绍四种技巧,供同学参考.一、巧用第三线段当中介这种方法的思路是要证a=b,先证a=c,再证b=c.  相似文献   

9.
当前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已在实验区试用 .笔者有幸接触到了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 2 0 0 1年初审通过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七年级上册 ) (以下简称《教科书》) ,仔细读了《教科书》 ,感触颇深 ,较之以前的课本 ,无论在形式上 ,还是在内容上 ,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笔者认为 ,《教科书》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 注重数学的实际应用《教科书》十分重视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特别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讲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以后 ,便出现了大量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题 .例如 ,…  相似文献   

10.
空间中证明“点在线上”主要根据立几的公理二。其证法步骤如下: (1)分析出要证的直线是哪两个平面的交线; (2)再证明要证的点是这两个平面的公共点; (3)由立几公理二,点必在线上。例1 三个平面两两相交,有三条交线,若这三条交线两两相交,则三条交线交于一点。分析:证三线共点可转化为证其中两线的  相似文献   

11.
在高教部修改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大纲时,把高等数学中极限部分改变成先讲无限小,后讲变量的极限,在实践中证明这是容易被学生接受的.但在平面几何教科书中极限部分的讲授却没有改变,因而给学生学习中带来了困难,给教师也带来了困难.为了使几何中极限的讲授和高等数学中极限的讲授一致起来,我们在授课中便将几何中的极限部分也改成先讲无限  相似文献   

12.
<正>解题的高境界是追求多题归一解,或者说是一法解众题.面积是平面几何的一个重要载体,张景中院士在《平面几何新路》一文中,曾引用过吴文俊先生的话:"对于平面几何,你要想腾飞,除了面积,我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其实吴文俊先生首创的机器证明也是从面积计算入手的.下面以本刊(2016年5月刊17页)一文中的题为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陈世明 《数学通报》2007,46(11):61-62
排序不等式与柯西不等式是两个著名的不等式,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已把它们列为选修内容,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4-5·《不等式选讲》(人民教育出版社等编著·A版,下简称人教A版)中专门作了介绍,虽然这两个不等式以前属高中数学竞赛内容,但我们在教学中发现,一般学生对这两个不等式本身接受起来并不感到有什么困难,然而在应用它们证题时,却常常显得束手无策,特别是在应用排序不等式证题时出现了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先看下面的例题:  相似文献   

14.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第一册(上)中,“反函数”被安排在第二章“函数”的第四节,紧随“函数的单调性”之后出现.“反函数”这一节是概念课,很多教师往往都是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要求学生死记定义.这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五月是越民义先生百岁生日华诞,《运筹与管理》全体编委会和编辑部人员、偕同《运筹与管理》的投稿人和读者一起恭祝越先生百岁生日愉快、身体康健。谈起现代运筹学在中国的发展,越民义先生的作用堪比华罗庚先生在中国数学界的作用。华先生统领纯数学的许多分支,越先生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也带领了运筹学各个代表  相似文献   

16.
杨志明 《数学通讯》2001,(19):25-25
题 求证 :3(1 a2 a4 )≥ (1 a a2 ) 2 .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试验本 )数学第二册 (上 ) (必修 )P37复习参考题六B组的第 5题 .经探讨发现 ,该题有多种证法 ,并且可进一步推广 ,这对开阔学生的解题思路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具有较高的教学价值 .今提供如下 ,以供大家品味 .证法 1  (分析法 )注意到(1 a a2 ) 2 =1 a2 a4 2a 2a2 2a3 .要证原不等式成立 ,即证3(1 a2 a4 )≥ 1 a2 a4 2a 2a2 2a3 ,也即证 2 (1 a4 -a -a3 )≥ 0 ,只须证 (1-a) (1-a3 )≥…  相似文献   

17.
为了向广大中学生读者系统地介绍张景中先生倡导的平面几何中的面积方法,编辑部约请袁安全老师撰写了《平面几何中的面积方法》,作为《竞赛之窗》栏目的专题讲座.因篇幅较长,将分三期连载,每期刊登一个专题,这三个专题分别是(一)共边定理及其应用;(二)共角定理及其应用;(三)共边及共角定理的综合应用.面积不仅是数学学科里一个概念,而且也是重要的一种解题工具.只要抓住面积,不但能使平面几何更容易学,而且会令几何变得更有趣.本文笔者主要介绍:三角形共边比例定理(以下简称为共边定理[1]),它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理解题效果.  相似文献   

18.
关于使用新教材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延洲 《数学通讯》2001,(21):18-20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试验修订本 )·数学》是根据国家教育部 2 0 0 0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 (试验修订稿 )》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 (试验修订版 )》的规定 ,遵照 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 ,在两省一市进行试验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试验本 )·数学》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 ,今秋已推广到全国 2 0多个省市试用 .这套教材是在我国教育改革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和我国即将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的背景下编写的 ,具有研究性和探索性。因此 ,这次教材的试用决不应仅仅看作变换了一种教材 …  相似文献   

19.
谈谈“近世代数”这门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承担了姜伯驹院士主持的教育部高教司“面向 2 1世纪数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的一个子项目 ,编写了“近世代数基础”教材 ,作为“面向 2 1世纪课程教材”之一 ,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 1 999年 1 1月出版 .下面就近世代数这门课程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B. L . Van der Waerden的《近世代数》以及后来再版的《代数》是第一本也是影响最大的一本近世代数的教科书 ,写于抽象代数诞生的 2 0世纪 3 0年代 .它写得严谨 ,自成系统 ,强调公理体系的完美 ,没有太注意代数与其它分支的联系 .也许把它说成是代数中的几何原本型的教科书 ,是并不算过…  相似文献   

20.
饶汉昌  俞求是 《数学通报》2003,(10):40-42,45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数学》第三册(选修Ⅱ)第一章是“概率与统计”。教科书是根据《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选修Ⅱ的第1部分“概率与统计”编写的。 在教学内容中增加概率与统计的初步知识,是《大纲》教学内容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初中学习“统计初步”和高中必修课的“概率”基础上学习的,内容分为“随机变量”和“统计”两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