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开展普通物理双语教学的经验、体会和教训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学潜  宋智 《大学物理》2005,24(7):44-47
介绍了近几年来在开展普通物理双语教学过程中取得的一些经验、体会和教训.我们教学的基本方针是一切为了学生的进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国际接轨,为将来学生能更好地学习、交流和开展科学研究做好准备.在教学中,我们使用了国外原版教材,并用英语授课,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尽管我们在逐渐加强英语教学的力度,但在目前,我们的英语教学仍是中文教学的辅助部分.  相似文献   

2.
金国钧 《大学物理》1995,14(12):38-41
关于新课程“凝聚态物理学导论”的教学实践金国钧(南京大学物理系南京210008)近年来,我们在南京大学物理系凝聚态物理专业的研究生中开设凝聚态物理学导论课程.这可以说是一种进行教学改革,课程更新的尝试.现将课程的由来和一些具体做法作一介绍,以求教于物...  相似文献   

3.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物理概念清晰、准确、有层次,是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的保证,也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前提,更有助于促进解题能力的提高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一般来说,我们习惯把概念的掌握过程分为引入、形成、巩固和深化4个层次,每个层次的特点要求及各层次与教学阶段的对应关系可用图1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普遍认为物理难学,高中生在选科时都对物理退避三舍的事实也告诉我们物理确实难学.那么我们知难而退还不行吗?当然不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是需要大量物理人才的.那如何才能让学生想学且学得好呢?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手段.如何才能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呢?依据十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5.
2012年2月,湖北省中小学教育领域重点课题《新课标背景下高效课堂的构建》作为全省20个重点课题之一在湖北省黄冈中学隆重开题.虽然黄冈中学在全国享有盛誉,但作为黄冈中学的教师,我们知道自己在课题研究方面还是刚刚起步,有太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知识.作为该课题的子课题,我们物理组制定了实施方案,争取在课题研究上取得一些成绩.  相似文献   

6.
20世纪量子物理的大师们发现,在描述原子物理时,日常言语词有所穷,道有所断.但海森堡指出,当我们要叙述自然界时,还是得从算学语言回到日常语言来.物理本难懂,量子物理更难懂,使用名词要特别讲究,才不致误人子弟——名不正则教不顺,教不顺则学难成.我们活在中文语境里,更应尝试用中文表达其精义.笔者讲授量子物理三十多年,对量子物理的中文化有一些心得与体会.借此文略加整理,就教于物理学界.  相似文献   

7.
物理与数学是两门古老的学科 ,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下面用例子浅谈物理与数学的相互应用 .1 物理在数学上的应用在物理学里 ,我们知道 :若 AB为一根以O为支点的平衡杠杆 ,A、B、O三点受力分别记为 f A、 f B、 f O,则由杠杆原理知 :AOOB=f Bf A且 f O=f A f B从而得 :AO  相似文献   

8.
从今年开始,南通市初中物理一周只有3节课,周六周末双休,这是多少年来没有的事情,对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我们把很多目光投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研究时,一堂普通的物理课给了我一点提示,我们应该将有限的物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  相似文献   

9.
奇妙的物理常数(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物理中我们学到一族物理常数(G、NA、e、h、C),它们具有共同的特点"性格内向".如果我们主动地深入了解,与它们沟通交流,会发现它们像保温瓶一样,表面文静,内含能量,就会对物理常数的藉贯、数值来源、物理意义和计算中的作用,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解和认识.下面分别从三个方面论述.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学校,作为新技术应用的先驱,也毫不例外地引入了信息技术,也被应用到物理教学中.众所周知,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物理学科的基础,也是物理知识的源泉.当信息技术渗透到物理实验教学中时,我们应该如何应用呢?在应用中要思考哪些问题呢?这些是本文所关注的.  相似文献   

11.
著名的物理学家、教育家、北京大学教授虞福春先生已离开了我们 ,享年 90岁。虞先生在事业和健康两方面都有显著成绩。他将毕生的精力献身于祖国的科教兴国事业 ,特别是对北京大学乃至全国的普通物理课程和物理实验教学有着奠基性的贡献。虞福春先生以高寿走完人生历程 ,是广大  相似文献   

12.
这是最近我在一个物理实验中得到的结论.因为有一类物理习题的答案和对答案的解释与这个实验结论不统一,我们必须重新讨论、认识这个问题.那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结论呢?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课程目标要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勇于有根据地怀疑,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像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在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学生观察力、直觉力、想像力的培养.特别是直觉思维能力的培  相似文献   

14.
物理学科是自然学科的重要分支。它的理论源于生活,又指导着人们的生活。在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一个新产品的构思到制造都离不开物理学。物理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  相似文献   

15.
 17世纪是现代自然科学的开端,其有三个重要的标志:一是专业研究学会的形成;二是仪器的发明,且17世纪为我们制造了大量科学研究的基础工具;三是无形的仪器--实验方法。实验方法的提出和形成极大地改变了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实验方法通过实验仪器的发明和使用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和自然界交流的手段和工具.  相似文献   

16.
褚华  王军  董明主  卜勇峰 《物理通报》2015,34(11):120-126
通过“ 关于高中物理教师对物理文化认识的问卷调查” , 初步了解到目前高中物理教师对物理文化认识的 现状, 同时, 对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希望通过我们的分析, 能引起广大的物理教师对物理文化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浅谈演示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们实行的新课改,对学生认识物理的要求有所提高,比较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要求更高了.这一点在中考体现非常明显,甚至可以从某一方面说,实验能力的强弱反映了学生对初中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基于此,在现行教学中,我们更多时候侧重于学生实验,而对于演示实验有所忽略.那么,这种实验教学形式是否合适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来简单地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物理实验?  相似文献   

18.
秦克诚 《大学物理》1999,18(8):47-47,F003
光学是和力学同样古老的学科.前面我们已经结合邮票,介绍过伊本·海赛姆、伽利略、牛顿、惠更斯和哈密顿对光学的贡献.邮票上记载着,在牛顿以后到19世纪中叶麦克斯韦提出电磁理论前后这一段时期内,物理光学有以下几方面的进展.首先是光速的测量.丹麦天文学家罗默(1644~1710年)于1676年利用木卫相继两次发生蚀之间的时间间隔随地球—木星之间距离的变化来测量光速,他得到的光速为214000km/s.这个结果虽然偏小,但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测量光速,第一次得出光速是有限的而不是无穷大,仍是很有意义的.图…  相似文献   

19.
方颖 《物理通报》2003,(3):42-43
在我们高中物理第一册第二章<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中讲到速度计是来测定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有学生问到速度计是如何来测定瞬时速度的?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其实,一般的速度计的工作原理完全是物理知识的应用,而且速度计是取材于现实生活和生产中一个很好的实例,以此可以变形出很多有关物理知识的题材来,也可以以此搞研究性学习,下面先介绍一下速度计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20.
梁家惠 《物理实验》2004,24(2):11-11
虞福春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这一年中,先生的谆谆教导特别是他对教学改革的许多精辟见解,不时激起我们对先生的深深回忆和怀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