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固液相连续反应,以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和γ-(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偶联剂,分别制备了二硝基苯甲酰胺基(DNB)、喹啉醚基(QBS)和联萘酚醚基(DNP)三种芳基键合硅胶固定相。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热分析表征了固定相的结构,并用于磺胺类药物的分离,较系统地研究了磺胺类药物在三种芳基键合固定相上的色谱行为,探讨了色谱分离机理。研究表明,三种新固定相与上述溶质间存在弱的疏水、百一竹、氢键和络合作用,与ODS柱相比,多分离机制改变了芳基固定相的色谱分离选择性,其中大的芳基配体存分离磺胺类药物时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报道一种快速测定人体尿液中4'-羟基黄烷酮和6-甲氧基黄烷酮的HPLC方法.采用自制的大蒜新素键合硅胶填充柱(DTSP,4.6 mm i.d.×15 mm,10 μm),以乙腈/1.5%三乙胺-甲酸(65:35,v/v,pH=3.0) 为流动相,流速设定为1.0 mL·minn~(-1),检测波长为 257 nm时,实现了人体尿样品中上述黄烷酮化合物的良好分离.4'-羟基黄烷酮的线性范围为5~100 mg·L~(-1),r=0.992 0;6-甲氧基黄烷酮线性范围为5~100 mg·L~(-1),r=0.999 1,它们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1.03 ng和1.56 n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2%~99.26%和98.21%~98.62%,相应的RSD分别小于0.354%和0.605%(n=5).该方法快速、简便、可靠,适用于人体尿液样品中上述黄烷酮分离分析.  相似文献   

3.
采用大蒜新素键合硅胶固定相(DTSP),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人尿中5-氟尿嘧啶、5-溴尿嘧啶、5-碘尿嘧啶、磺胺嘧啶和磺胺二甲嘧啶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以甲醇-0.01 mol.L-1NaH2PO4缓冲液(30:70,ν/ν,pH3.0)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1,操作柱温为30℃,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监测,定量  相似文献   

4.
分别采用全多孔型硅胶基键合强阴离子交换柱与氨丙基键合硅胶柱,在低波长 200 nm 处检测,分离测定了磷霉素 探讨了流动相条件,如p H 值、离子强度等对磷霉素保留及分离选择性的影响,优化分离条件,建立了一种测定磷霉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新方法方法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5.
通过click反应合成对硝基异氰酸苯酯衍生化β-环糊精键合SBA-15硅胶手性固定相(NPCSP),在极性有机溶剂模式下对阿替洛尔、美托洛尔、艾司洛尔3种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进行手性分离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获得了较好的分离,所制备的手性固定相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针对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的结构特点,对相关手性分离机理进行了探讨。本方法具有简便、快捷、高效及重复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杨雪玲      丁小双              莫春阳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21,(3):60-65
污泥中累积了高浓度的氟喹诺酮类(Fluoroquinolones, FQs)有机微污染物, 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潜在危害巨大. 本文对污泥中氧氟沙星(Ofloxacin, OFL)、诺氟沙星(Norfloxacin, NOR)、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 CIP) 3种FQs的固相萃取-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进行优化研究. 结果表明, 污泥经EDTA-Na2、磷酸盐溶液-乙腈混合液(11, pH=3)超声提取两次, 提取液经HLB固相萃取柱富集纯化, 甲醇和碱性甲醇洗脱, 洗脱液经氮吹浓缩后, 污泥中FQs的回收率较高. 液相色谱测定流程经优化后为C18色谱柱为分离柱、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 荧光检测器检测. 色谱图中OFL、NOR、CIP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 污泥中OFL、NOR、CIP回收率为48.1%~ 53.4%.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水样中苯基锡化合物(二苯基锡、三苯基锡和四苯基锡)的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PLC-ICP-MS)的分析方法。水样采用正己烷(含0.01%环庚三烯酚酮)液液萃取,VARIAN Pursuit 5μ-C18反相色谱柱分离,ICP-MS测定。流动相为V甲醇V乙酸(10%,用三乙胺调pH为3.0)=8515。3种化合物在0.5~40μg·L-1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0.999;仪器检测限分别为0.16,0.11和0.18μg·L-1;加标回收率在85.3%~10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8%。方法应用于实际水样中3种苯基锡化合物的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采用硅胶柱色谱、硅胶制备薄层、凝胶柱色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西红花药材中的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8个化合物。采用一维、二维核磁共振谱、高分辨质谱和红外光谱等技术对化合物进行鉴定。确定得到的8个化合物分别为3,5,5-三甲基-4-羟甲基-2,3-环氧-1-环己酮(1)、(2E,4E)-2-methyl-6-oxo-hepta-2,4-dienoic acid(2)、2,4,4-trimethyl-3-formyl-6-hydroxy-2,5-cyclohexadien-1-one(3)、crocusatin B(4)、(S)-4-羟基异佛尔酮(5)、crocusatin C(6)、crocusatin A(7)和豆甾醇(8)。其中,化合物1为新发现天然产物,化合物2为首次从鸢尾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为首次从西红花药材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β-受体阻滞剂是一类治疗心脑血管类疾病的手性药物,大多有2个对映异构体,其药理学、毒理学及药代动力学具有明显的差异。本文合成了2,4-二硝基苯醚-β-环糊精键合SBA-15手性固定相(NESP),以4种β-受体阻滞剂为溶质探针,在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下较系统地研究了该固定相对这类药物的手性分离能力。以艾司洛尔为例探讨了流动相组成、温度变化、流速变化对手性分离的影响,通过研究热力学参数变化,证实艾司洛尔的分离是焓驱动过程。研究表明,所制备的固定相对这类药物如艾司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和普萘洛尔具有良好的快速手性拆分能力。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带鱼中三甲基锡(TMT)、二苯基锡(DPhT)、二丁基锡(DBT)、三苯基锡(TPhT)和三丁基锡(TBT)分析新方法。采用ZOR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分离,以甲醇-甲酸/甲酸铵溶液(pH=2.15)为流动相,在流速0.3 mL·min-1条件下,选择梯度洗脱方式分离目标物。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在多重反应监测(MRM)正离子模式下进行检测。有机锡化合物在选定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在0.994 3~0.999 8之间,三甲基锡、二苯基锡、二丁基锡、三苯基锡和三丁基锡的检测限分别为300、140、140、1和1 ng·mL-1。方法回收率为64.7~96.9%,相对标准偏差为0.7~10.4%。  相似文献   

11.
rlna萃淋树脂是胶类萃淋树脂.本文报道了该树脂在酸性体系中对金的静态分配比,讨论了沮度、树脂用f、振摇时间对吸附金的影响,测定了树脂吸附金的饱和吸附容t及树脂的含氮t,由此确定萃合物的组成比,并用红外光谱探讨了该萃淋树脂吸附金的机理.  相似文献   

12.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分析系统(UPLC-Q-TOF MS)对6种海洋微藻3个培养时期(对数期、平台期、平台末期)的鞘糖脂组成和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6种微藻中共检测到3种类型的鞘糖脂, 且每一种藻中仅检测到一种类型极性头部糖原的鞘糖脂. 在整个生长过程中, 每种藻中总鞘糖脂的含量在对数期最少, 每毫克干藻中含0.23~8.42 nmol; 平台末期时大量积累, 每毫克干藻中含量达5.37~50.10nmol. 鞘糖脂组成和生长期含量的变化可为海洋微藻生理生态学研究、化学分类学研究以及赤潮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法分离酮洛芬糖酯对映体方法,为评价酶促不对称合成效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在聚酰胺手性柱上,正相体系下对酶促不对称合成的酮洛芬单糖酯(葡萄糖酯和甘露糖酯)、酮洛芬二糖酯(麦芽糖酯)和外消旋的酮洛芬乙烯酯进行对映体分离研究.考察了溶质结构对其手性识别的影响;并通过改变流动相中醇类添加剂的种类和浓度对溶质在手性固定相上的分离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酮洛芬葡萄糖酯、甘露糖酯和麦芽糖酯获得了基线分离,最大分离度分别为:1.83、2.94、2.04;溶质与固定相之间的氢键作用是溶质被保留和手性识别的关键.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4.
稳杀得除草剂及其中间体的对映体分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稳杀得(吡氟禾草灵)除草剂具有旋光性,其中S异构体没有除草活性.利用Pirkle型(S,S)-Whelk-O1手性固定相,在高效液相色谱上首次对稳杀得及其中间体进行了对映体分离,由相应的R-异构体标样确定R型先洗脱出;同时对流动相条件进行优化实验,考察了醇类添加剂体积分数和种类、酸性添加剂体积分数对其对映体分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分别用氨丙基硅胶和不改性硅胶作涂敷担体,制备了纤维素三苯基氨基甲酸酯(TPCC)涂敷型手性固定相,用乙醇/正己烷作流动相,对奥美拉唑进行了手性拆分,并考察了温度对拆分效果的影响,发现用不改性硅胶作担体,亦可取得较好的拆分效果.容量因子和分离因子随柱温升高而降低.分别用Chiralpak AD柱和自制的TPCC手性柱分析有一定对映体过量值(ee)的奥美拉唑溶液,确定了奥美拉唑两对映体在TPCC涂敷型固定相上的洗脱顺序.  相似文献   

16.
用十二胺-N乙酸-N亚甲基膦酸(DAPA)改性氧化锆制备了一种新的锆基质色谱固定相(DAPAZ),研究发现,DAPA在氧化锆表面有两种结合方式:红外光谱中1611cm^-1处的特征吸收表明羧基主要与胺基形成偶极离子,以羧酸根离子形式存在,大部分的DAPA分子通过膦酸基团与氧化锆结合;而与钼酸的显色反应则表明有少量DAPA以羧居与氧化锆结合,另外,对固定相的屏蔽效应、碱性条件(pH9.5)下的稳定性等色谱性能的研究也证实这两种吸附方式同时存在,但以膦酸基结合为主。  相似文献   

17.
对不同生境夏蜡梅营养器官的总黄酮和总绿原酸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了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夏蜡梅不同营养器官的总黄酮含量叶片最高,其它器官的含量很低;总绿原酸含量叶、根中的含量较高,其它器官也有一定的含量.3个不同海拔高度夏蜡梅叶片的总黄酮与总绿原酸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2)夏蜡梅7个居群叶片总黄酮含量在3.4979%~5.1779%,其中大雷山2个居群的含量高于临安居群,差异极显著;7个居群叶片总绿原酸含量变化范围为2.6991%~4.5873%,大雷山2个居群的含量也高于临安居群.不同居群叶片的总黄酮和总绿原酸含量具有显著性正相关.(3)通径分析显示,影响夏蜡梅叶片总黄酮和总绿原酸含量的主要因子为氮、有机质和C/N.(4)聚类分析结果为大雷山是夏蜡梅叶片高总黄酮和总绿原酸含量的适生区域.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在纤维素三醋酸酯(CTA)手性柱上,对7种结构不同的外消旋萘普生酯进行了手性拆分。考察了流动相组成的改变以及外消旋萘普生酯的结构对手性分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外消旋萘普生酯能在CTA手性柱上获得分离;外消旋萘普生酯与CTA手性固定相之间存在的强极性作用(主要是偶极-偶极作用),并不是手性识别的决定因素;支配手性拆分的主要因素是外消旋萘普生酯在CTA手性空腔中的体积大小适应性,尤其是立体结构的空间适应性是关键。  相似文献   

19.
新型除草剂ZJ0777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水杨醛、邻溴苯胺和4,6-二甲氧基-2-甲磺酰基嘧啶为起始原料合成了新型除草剂ZJ0777,经氢核磁共振光谱、红外光谱、质谱和元素分析确证了其分子结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ZJ0777对油菜田的主要杂草看麦良和牛繁缕等有很好的防除效果,在30 g(a..i.)/hm2剂量下,对看麦良的防效>90%,牛繁缕的防效>80%,总草防效>87%,而对油菜无不良影响.上述结果说明,ZJ0777可作为油菜田的芽后除草剂进行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