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能诱导去垂体大鼠排卵,与hCG相比,所诱导出的排卵时间提前2-4h.GnRH拮抗物能完全阻断GnRHa和hCG不是作用在同一受体部位上.GnRHa也同hCG一样,只增加卵巢中组织型纤蛋白溶酶原激活因子(tPA)活性,而对尿激酶型PA(uPA)无明显影响.由hCG和GnRHa所诱导的卵巢tPA活性皆在排卵前达到高峰;GnRHa也能刺激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中tPA活性;注射hCG明显增加血清孕酮水平,而GnRHa对血清孕酮含量没有明显影响.实验说明,GnRHa和hCG诱导排卵可能都是通过增加卵巢中tPA的活性这一共同途径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GnRHa对去垂体大鼠卵巢tPA和PAI-1基因表达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去垂体大鼠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类似物(GnRHa)可诱导卵巢颗粒细胞(GC)和膜间质细胞(TI)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tPA)和抑制因子(PAI-1)基因在时间上和不同细胞间的协调表达。tPA主要由GC产生,GC也分泌少量PAI-1;而卵巢中的PAI-1主要由TI产生,TI也分泌少量tPA。在排卵前GC和TI中tPA mRNA和生物活性均达到高峰;与此相反,PAI-1的表达在GC和TI中却完全不同,TI中的PAI-1 mRNA和生物活性在tPA峰值前6h达到最高水平;而GC中的PAI-1峰值却出现在排卵后。上述变化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诱导正常大鼠排卵所引起的两种基因的表达的动力学变化无异。这些结果提示,hCG(通过PKA途径)和GnRHa(通过PKC途径)这两种不同的调控信号可通过各自不同的受体,经过不同的信息传递系统而最终影响tPA和PAI-1基因的相同的协调表达引起排卵。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促性腺激素(FSH和LH)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类似物(GnRHa)对大鼠颗粒细胞(GC)tPA和PAI-1表达的调节。(1)FSH和LH及GnRHa或大蓟二萜醇-12-14烷基-13乙酸盐(PMA)可单独刺激GC分泌tPA;FSH(或LH)与GnRHa(或PMA)共同作用于GC时所增加的tPA活性比两者单独作用之和要高;(2)FSH和LH降低GC的PAI-1活性,而GnRHa和PMA则明显刺激GC的PAI-1活性和PAI-1 mRNA水平;(3)GnRHa和PMA刺激GC的PAI-1活性和PAI-1的mRNA水平;但在FSH或LH存在的情况下这种刺激受到完全抑制。因此促性腺激素和GnRHa对GC tPA和PAI-1表达的调控机制可能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4.
小鼠Sertoli细胞tPA和PAI-1基因表达的激素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提出证据表明:(1)在FSH和cAMP生成因子作用下,小鼠Sertoli细胞主要分泌tPA,而Leydig细胞主要产生uPA;(2)Sertoli细胞也具有分泌PAI-1的功能。PAI-1基因表达明显受FSH、生长因子和GnRH激发;(3)因为在各种激素作用下Sertoli细胞分泌到培液中的tPA和PAI-1活性蛋白与细胞中的tPA和PAI-1mRNA增加一致,激素是在转录水平上调节小鼠Sertoli细胞tPA和PAl-1的生物合成。Sertoli细胞产生的tPA可能与精子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5.
促性腺激素对幼鼠卵巢细胞PAI-1分泌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组成滤泡壁主要成分的膜-间质细胞在排卵前分泌大量纤溶酶原激活因子抑制因子(PAI-1),作为屏障以阻止纤溶酶激活因子(tPA)分泌到滤泡外间质;(2)颗粒细胞只分泌微量PAI-1,却产生大量tPA。膜-间质细胞和颗粒细胞在分泌PAI-1的能力及在对激素反应的表达的动力学变化方面有明显不同;(3)只有成熟的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才分泌大量PAI-1,因此,PAI-1有可能作为鉴定卵丘-卵母细胞成熟的一个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6.
实验证明:(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刺激猴颗粒细胞芳香化酶活性和孕酮产生,并与剂量有直接关系;(2)GnRH拮抗物能完全阻断GnRHa的作用,表明GnRHa是通过颗粒细胞表面受体对其甾体形成起作用的;(3)除刺激作用外,GnRHa与促性腺激素一起则抑制雌激素和孕酮的产生;降低GnRHa的含量可逐渐恢复促性腺激素对甾体形成的刺激作用;(4)GnRHa对颗粒细胞的双向作用在cAMP诱导剂存在下也可观察到,这说明GnRHa抑制促性腺激素诱导甾体激素的形成是发生在受体结合以后的信息传递系统的某个部位上。  相似文献   

7.
左炔诺孕酮为孕激素,具有较强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的作用而抑制排卵;它能使宫黏粘液变稠,阻碍精子穿透,又能使子宫内膜萎缩不利于孕卵着床,因而起到避孕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工作用颗粒细胞或颗粒细胞培液与卵母细胞一起培养的方法研究了颗粒细胞因子对卵母细胞纤蛋白溶酶原激活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FSH作用下,颗粒细胞分泌一种(些)刺激卵母细胞tPA活性的因子。这一发现对了解激素通过颗粒细胞合成中间因子调节卵母细胞tPA活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性激素     
男女性动物体內因受腦下垂腺前叶中分泌的性腺激素(gonadotropic激素)的刺激,在卵巢或睾丸中生成若干激素,專管調节或促进男女性生理上若干特征的形成以及性器官实質上及功能上的發育与进展,此种激素称之为性激素。性激素可分兩类,即女性激素和男性激素,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低分子量尿激酶(LUK)中分离并纯化了UK 135—157片段,用放射结合分析证明UK 135—157片段和纤维蛋白对tPA的结合呈竞争关系。用酪蛋白降解系统证明此片段可抑制纤维蛋白促进tPA对纤溶酶原的激活。化学合成了UK149—157九肽(R-肽)以及由Asp取代Arg 154和Arg 156的相应九肽(D-肽),发现R-肽对纤维蛋白促进tPA激活纤溶酶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D-肽却全无作用。本文结果证明:UK 149—157片段中的正电荷残基在抑制环饼结构域的纤维蛋白结合活性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为靶向配体, 以紫杉醇为抗癌因子, 分别以硫醚键和二硫键为连接臂, 设计合成了2个靶向抗肿瘤缀合物. 研究了缀合物的肿瘤细胞增殖抑制活性和GnRH受体结合活性, 结果表明, 2个缀合物均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和GnRH受体亲和力; 另外, 血浆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 以硫醚键偶联的缀合物1在血浆中孵育24 h, 原型保留仍在50%以上, 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甾体化合物中用作避孕的有雌激素及孕激素两类化合物。在这里我们仅介绍孕激素类型中的一种类型——即9β,10α-反式甾体化合物。由于它在生理方面具有特殊的优越性,近年来认为有可能发展成为较之目前临床使用及进行临床科研更为优良的甾体口服避孕药。抗生育甾体化合物对机体的作用环节可以分为中枢作用及周边作用。前者系作用于下丘脑~垂体,影响垂体释放,从而影响了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形成,释放及功能,影响排卵等;后者系作用于局部女性生殖系统,影响子宫内膜,宫颈粘液,抑制胚胞着床,阻止精子的运  相似文献   

13.
根据肽类组胺释放剂具有多个碱性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将具有羧基结构的基团引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不同位置, 合成了一系列新的GnRH类似物, 并进行了大鼠体内抑制睾酮释放的生物活性评价及大鼠腹腔肥大细胞中的促组胺释放副作用评价. 结果表明, 某些带有酸性基团的GnRH类似物不仅组胺释放副作用大大降低, 而且保留了原有的生物活性. 该结果为研发具有低组胺释放副作用的安全型GnRH拮抗剂药物提供了新的构效关系信息.  相似文献   

14.
体内外实验研究均已证明血清胸腺因子(FTS)和胸腺素α_1(THY)是促进淋巴细胞分化并增强其功能的重要因子。它们在血清中水平变化受某些生物因素和疾病的影响,诸如肿瘤、免疫缺陷或衰老等均可导致FTS、THY水平下降;此外胸腺激素在临床中的应用也很普遍,因此血清及其它体液中FTS、THY的定量分析对研究免疫系统疾病具有重要价值。 由于目前胸腺肽的生物学检测方法受体液中某些抑制因子的影响,为此我们利用邻苯二甲醛(OPA)与寡肽中ε-甘氨酸残基反应衍生较强荧光的原理,使用OPA柱前衍生法对FTS、THY测定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对血清中FTS、THY的提取及测定作了初步探讨,表明本法对体液中游离的FTS、THY定  相似文献   

15.
文昌鱼哈氏窝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文昌鱼哈氏窝顶部上皮细胞质中分泌颗粒生成的数量,各种细胞器的发育随性腺的发育和成熟,呈现一种正的相关性,同时,唯有这种细胞对GnRH-A发生应答。从细胞学和内分泌生理学方面证实,这种细胞可能是文昌鱼原始的促性腺激素分泌细胞。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证明吸水链霉菌井冈变种产生一重要的农用抗生素——井冈霉素,生物合成中抗生素产量与菌体谷氨酰胺合成酶有正相关性,因此我们对这一酶进行了纯化,并研究了它的理化性质和调节特征。此酶分子量为530000,亚基分子量为43000;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证明酶由十二个亚基组成,呈双层正六角形排列,酶活力最适pH为7.2,并需Mg~(2 )或Mn~(2 )作为辅因子。此酶受代谢产物的反馈抑制和积累反馈抑制;同时也受腺苷酰化和去腺苷酰化的共价键调节,即当酶处在腺苷酰化状态,保持低活性,去除腺苷酰基后可恢复其高活性,这一结果为谷氨酰胺合成酶共价键修饰存在于革兰氏阳性细菌提供了有力的例证。  相似文献   

17.
采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方法在COMPASS力场下,研究了不同质量比(10/90,30/70,50/50,70/30和90/10)聚乳酸(PLA)/聚酰胺11(PA11)共混物的相容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比例下PLA/PA11共混物的Gibbs自由能变化均大于零,其共混物很难形成均相体系;共混体系结合能的计算以及不同组分分子间C—C原子对径向分布函数的分析揭示了PLA和PA11的相互作用主要源自其分子间的范德华力;此外,模拟得到的所有比例下共混物的Flory-Huggins相互作用参数(χ)均大于临界Flory-Huggins相互作用参数(χcritical),进一步证明PLA与PA11不能形成相容体系。  相似文献   

18.
微通道连续流动高效绿色合成亮丙瑞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了一种高效绿色的连续流动多肽合成方法, 并成功应用于一种含有9个氨基酸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亮丙瑞林)的合成. 该方法采用苄氧羰基(Cbz)保护氨基酸, 在微通道反应器中实现高效偶联与水洗萃取除杂, 并通过钯碳催化剂填充柱氢解反应实现快速洁净地脱除Cbz保护基, 使原料和溶剂的消耗量大大减少, 原子经济性大幅提高. 该高效绿色合成方法将在多肽制药工业中得到更多应用.  相似文献   

19.
聚乙炔(PA)的电导率X(Ω~(-1).cm~(-1))经掺杂可以在十二个数量级内变化。PA导电机理与一般的无机导体或半导体不同,PA通过荷电孤子与中性孤子之间的电子跃迁导电,而掺杂剂参与可增大这种跃迁的几率。掺杂剂与PA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并由此而引起PA多种性质的变化。深入研究PA链间通过掺杂原子(或分子)进行的相互作用以及电荷传递过程,对于进一步揭示PA的垂直电导率产生的本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固相磷酸三酯法合成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174-262片段(Kringle-2结构域)对应的DNA序列。利用PIN Ⅲ OmpA2表达质粒的信号序列和Plpp-lac启动子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tPA Kringle-2。约2/3的表达产物分泌在大肠杆菌的周间质中。经硫酸铵盐析,Lysine-Sepharose亲和层析和FPLC-MONOQ离子交换层析等3步纯化后其氨基酸组成和tPA 174-262片段的组成一致。放射结合分析证明重组表达的tPA Kringle-2具有纤维蛋白结合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