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根据Asai,Jimbo,Miwa和Pugai给出的玻色化的A ̄(1)_(n-1)面模型的顶点算子,用面顶点对应关系,得到了与Z_n对称的BelavinR矩阵相关的玻色化顶点算,它们实现了与这种R矩阵对应的Zamolodchikov-Fadeev代数。  相似文献   

2.
郁宏  沈齐兴  张霖 《中国物理 C》1994,18(7):583-590
给出了过程e+e→τ+τ→a1υτ,a1→ρπ的密度矩阵和角分布的螺旋度形式.通过分段拟合把相应于W-a1跃迁和强作用顶点a1ρπ形状因子的螺旋度振幅比确定下来,给出了一个确定宽共振态a1质量和宽度而与模型无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用推广的矩分析方法讨论了过程J/ψ→X+f0(980),X→K+K,f0(980)→π+π.利用得到的矩表达式,可以确定玻色共振态X的自旋-宇称.  相似文献   

4.
郁宏  沈齐兴 《中国物理 C》1990,14(10):875-881
本文给出了过程e++e→J/ψ→V+X,V→P1P2或P1P2P3和X→pp的角分布螺旋度形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矩分析,得到了若干关系式,有助于确定玻色共振态X的自旋Jx以及过程J/ψ→V+X的螺旋度振幅之比.  相似文献   

5.
计算了两个与量子数为JPC=1-+的胶球流算符密切相关的三胶子张量算符Ωαβ1=Gαa,μ Gμb,ν Gνβc fabc和Ωαβ2=gαβ Gσa,μ Gμb,ν Gνc,σ fabc的重整化矩阵和反常量纲矩阵.  相似文献   

6.
计算了由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颗粒表面强子化所产生的π介子和K介子的多粒子玻色–爱因斯坦关联.对有限初始重子数密度的情况,K+介子的多粒子关联比π介子的多粒子关联弱,K介子的平均多粒子关联强度随QGP颗粒数目Nd的增加而快速下降.在零初始重子数密度情况下,K+和π介子的平均多粒子关联强度的差别随Nd的增加而变得明显.  相似文献   

7.
王群  谢去病 《中国物理 C》1995,19(9):791-795
Lund模型中多部分子的动量分布是由PQCD得出,而这些部分子间的色弦结构则另外由唯象模型指派.从最近发展的e+e→m(qq)+ng矩阵元递归形式,找出其颜色部分的等效哈密顿量Hc,研究了Hc矩阵元的基本性质,作为从PQCD统一研究多部分子间颜色组态及色相互作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神经网络方法构建了苯硫酚三维的基态(S0)绝热势能面以及激发态1ππ*1πσ*耦合的非绝热势能面. 特别地,1ππ*1πσ*非绝热势能面的透热化是通过神经网络拟合实现的,拟合仅基于其绝热势能,但对非绝热势能矩阵的非对角元施加了对称性的正确限制. 神经网络拟合的3个态的势能面的拟合均方根误差都非常小(<4 meV),体现了神经网络方法的高精度. 在神经网络构建的势能面上计算得到了S0态的低位能级和S1 态00 的寿命,结果均与早前非绝热势能面上的结果吻合,验证了神经网络方法构建的绝热和非绝热势能面的高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王德宁  程兆年  王渭源 《物理学报》1980,29(11):1452-1461
本文在Thomas-Fermi势能基础上,导出了全射程R的解析解:R=2/a[E1/2-A1(arctg(2E1/2-f)/△1/2+arctg f/△1/2)+B1ln((E1/2-f)2)/(E-fE1/2+d) ·d/f2],其中A1,B1,f,d和△均为与离子及靶的质量、原子序数有关的常数。结合导出的η=R/(Rp)(Rp指投影射程)比值的双曲线函数关系 η=F(μ)[A2(μ)+(B2(μ))/(ε1/2+C)],和ω=Rp/△Rp(△Rp指投影射程的标准偏差)比值的线性关系ω=A3(μ)ε1/21/2+B3(μ),可简便而又准确地计算R,△Rp,Rp.这里F(μ),A2(μ),B2(μ), B3(μ)和A3(μ)为μ的代数函数,μ为离子与靶的质量比,C是经验常数.并对η等关系式的物理意义作了讨论。上述公式的计算结果与Gibbons的数值解结果及有关实验结果作了比较,表明可用于元素半导体如Si、二元化合物如GaAs以及三元化合物如SiO2等;既对较轻离子适用,也对重离子适用,具有一定的普适范围。  相似文献   

10.
韩金钟  秦臻  王学雷 《物理学报》2012,61(4):41201-041201
在国际直线对撞机(ILC)上顶色辅助的人工色(TC2)模型下对Z玻色子与荷电top-pion对联合产生过程e+e- → Zπt+πt-进行了研究. 计算了过程e+e- → Zπt+πt-的产生截面, 发现在TC2模型所允许的参数空间范围之内该过程的截面最大可达到1 fb. 考虑到荷电top-pion的主要的衰变模式πt+ → tb, 发现该截面在ILC能产生很可观的事例数.  相似文献   

11.
郁宏  沈齐兴 《中国物理 C》1994,18(12):1143-1146
在J/ψ强子衰变过程中,伴随f0(975)产生的玻色共振态X,若衰变为一对正反赝标介子,它的自旋-宇称只能是产JPC=(奇)--.这里给出了过程的角分布螺旋度形式,并就如何确认X为1--或3--介子作了讨论.认为北京谱仪在K+Kπ+π四叉道中见到的反冲f0(975)的共振态X1(1573)是一个可能的新共振态.  相似文献   

12.
采用微观的动量空间光学势及R.Crespo和J.A.Tostevin建议的处理动量空间库仑作用的方法,计算了500MeV的核子与镜象核3H和3He弹性散射微分截面,截面比r1,r2和超比R.理论计算结果r1,r2和R均不等于1,显示出由于p–核库仑作用直接引起的电荷对称破坏效应.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量子力学中的线性叠加原理,构造了由多模相干态|{Zj}〉q与多模虚相干态|{iZj}〉q这两者的线性叠加所组成的第类两态叠加多模叠加态光场|φ6(2)q.利用多模压缩态理论,研究了态|φ6(2)q的广义非线性等阶N次方H压缩特性.结果发现:1)在腔模总数q与压缩阶数N这两者之积取偶数亦即qN=2p的条件下,如果p=2l(l=1,2,3,…,…),则无论各模的初始相位和∑j=1qφj、态间的初始相位差(θpq(R)pq(I))以及各单模相干态光场的平均光子数之和∑j=1qRj2等如何变化,态|φ6(2)q总是恒处于等阶N-H最小测不准态.2)在qN=2p的条件下,如果p=2l+1(l=0,1,2,3,…,…),则当∑j=1qφj、(θpq(R)q(I))、∑j=1qRj2、[(θpq(R)q(I))-∑j=1qRj2]等分别满足一定的量子条件(或者在一些特定的闭区间内连续取值)时,态|φ6(2)q总可呈现出周期性变化的等阶N次方H压缩效应.  相似文献   

14.
运用离子速度成像技术研究了2-溴戊烷分子在~234 nm处的光解离动力学. 通过分析光解产物Br(2P3/2)(简称Br)和Br(2P1/2) (简称Br*)的速度影像,分别得到其速度分布和角度分布. Br和Br*的速度分布可以用两个高斯分布拟合,分别对应于2-溴戊烷在~234 nm处两个独立的光解离反应通道. 高能的高斯分量对应于C-Br伸缩振动模式的直接解离,低能的高斯分量对应于弯曲振动和C-Br伸缩振动耦合所导致的解离. 确定出光解离产物Br的相对量子产率为0.892,结合Br和Br*碎片的各项异性参数和溴原子的相对量子产率,讨论了3Q03Q11Q1激发态分别对产物Br和Br*的贡献. 通过对比溴代戊烷4种同分异构体光解离过程的差异,讨论了分子烷基分支化对光解机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由WNW条件[1]出发,分析了大统一对禁闭弱作用手征前子模型的限制.我们发现超色群不能是SU(N)群及SO(M)群,而半单群SU(N)×SO(M)及SU(N)×SU(M)作为超色群是可行的.通过重整化群计算,得到在合理的能标1014GeV≤Λu≤1019GeV及300GeV≤ΛMC≤1TeV下,可能的候选者是:GMC=SU(3)×SO(5)及GU≥SU(11);GMC=SU(3)×SU(2)及GU≥SU(12).  相似文献   

16.
侯洵  杨志勇 《光子学报》2000,29(5):385-395
本文根据量子力学中的线性叠加原理,分别构造了由多模(即q模)相干态|{Zj}>q与多模真空态|{0j}>q以及由多模相干态的相反态|{-Zj}>q与多模真空态|{0j}>q等的线性叠加所组成的第及第类两态叠加多模叠加态光场|ψ+,3(2)>q和|ψ-,4(2)>q.利用新近建立的多模压缩态理论,首次对态|ψ+,3(2)>q及态|ψ-,4(2)>q的广义非线性等阶N次方Y压缩和等阶N次方H压缩特性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发现:1)态|ψ+,3(2)>q及态|ψ-,4(2)>q是两种典型的多模非经典光场,当各模的初始相位φj(j=1,2,3,…,q)或者各模的初始相位和 =φj以及态间的初始相位差(θ±(R)(0)±)等分别满足一些特定的量子化条件时,态|ψ+,3(2)>q及态|ψ-,4(2)>q均可呈现出周期性变化的、任意阶的等阶N次方Y压缩效应和等阶N次方H压缩效应;2)当组成态|ψ+,3(2)>q及态|ψ-,4(2)>q的各对应复几率幅不相等亦即C+(R)≠C-(R)和C+(0)≠C-(0)时,态|ψ+,3(2)>q及态|ψ-,4(2)>q这两者的压缩条件和压缩特征虽然相同,但其压缩幅度(即压缩程度和压缩深度)却不相等,这种现象称为“相似压缩”;3)当组成态|ψ+,3(2)>q及态|ψ-,4(2)>q的各对应复几率幅相等亦即C+(R)=C-(R)和C+(0)=C-(0)时,态|ψ+,3(2)>q及态|ψ-,4(2)>q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多模叠加态光场不仅具有完全相同的压缩条件和压缩特征,而且还具有完全相等的压缩幅度,这种现象就称为“压缩简并”.  相似文献   

17.
在193 nm的单色激光实验中,本文利用时间切片离子速度成像技术,研究了经193 nm双光子电离得到的Si2+的解离反应动力学过程. 根据实验得到的Si+离子的速度成像,观测到了两种离子直接解离通道:Si(3Pg)+Si+(2Pu)和Si(1D2)+Si+(2Pu). 电子基态的Si2分子处于v=0∽5的振动态上,其经过双光子电离后激发到Si2+离子的多个电子激发态势能面,生成主要通道Si(3Pg)+Si+(2Pu),其中v=1的解离信号最强. 此外,由于势能曲线22Πg与32Πg相同对称性引起的避免性势能面交叉,生成次要反应通道Si(1D2)+Si+(2Pu). 通道Si(1D2)+Si+(2Pu)的产物亦可以由生成的基态Si2+(X4Σg-)吸收一个193 nm光子后解离得到,其对应产物则具有更大的动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随动表象下处理反常问题的路径积分方法15,给出(1+1)维空间费米场玻色化的统一推导方案.有外电场的无质量Thirring模型,以及有内部SU(N)对称性的Gross-Neveu模型,分别作为阿贝尔和非阿贝尔玻色化的例子.  相似文献   

19.
潘振华  钱人元 《物理学报》1962,18(3):159-164
根据对聚酰胺类高聚物红外光谱的类比和对聚酰胺6试样进行氘化和碘处理后红外光谱的改变,以及根据对拉伸过的聚酰胺6薄膜试样的偏振红外光谱的观察,我们对聚酰胺6红外光谱中400cm-1—1400cm-1之间的主要吸收带,作了如下解释:1370cm-1吸收带为ν(cщN);1265cm-1和1205cm-1吸收带为δN-H(cщN)(酰胺Ⅲ);1170cm-1吸收带为ν(cN);730cm-1吸收带为γ(CH2)[当(CH2)n的n≥4时];690cm-1吸收带为δN-H(面外);580cm-1吸收带亦为δN-H(面外)。  相似文献   

20.
雷达  曾乐勇  夏玉学  陈松  梁静秋  王维彪 《物理学报》2007,56(11):6616-6622
场增强因子是体现场发射冷阴极器件性能优劣的重要参数.利用静电场理论给出了一种带栅极(normal-gated)纳米线冷阴极的场增强因子表示式β=k1{N2·(L-d1)2+[1/k1+(L-d1)]2}1/2,且进一步分析了几何参数对场增强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线突出栅孔的部分(L-d1)与栅孔半径越大,则场增强因子越大;而纳米线半径越小,则场增强因子越大;当L远大于d1时满足β∝L/r0.其中N=N1(k1r0)/N0(k1r0),N0(k1r0)和N1(k1r0)分别代表零阶和一阶Neumann函数,k1=0.8936/R,R为栅孔半径,L为纳米线长度,r0为纳米线半径,d1表示阴极与栅极间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