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安  萨本豪 《中国物理 C》1998,22(5):434-439
用含S夸克压低约化机制的事件产生器LUCIAE研究了相对论性核一核碰撞中青异增强现象,LUCIAE结果和相应的NA35实验数据符合得较好.结果还表明:s夸克压低约化在奇异产生物理中的作用要大于再散射.  相似文献   

2.
刘希明  赵宁华  兰建胜 《中国物理 C》2005,29(12):1125-1130
计算与分析了pp与pp反应过程中轻味uds夸克的平均产生几率, 得到它们与反应类型和反应能量的关系. 进一步得出各种强子的相对产率, 发现平均粒子产率, 同位旋对称性, 正反粒子多重数比例以及奇异抑制因子等, 都与具体反应类型以及反应能量有关. 特别得出pp反应中正反重子比率大于1, 这与重离子碰撞实验结果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3.
计算与分析了pp与p反应过程中轻味uds夸克的平均产生几率,得到它们与反应类型和反应能量的关系.进一步得出各种强子的相对产率,发现平均粒子产率,同位旋对称性,正反粒子多重数比例以及奇异抑制因子等,都与具体反应类型以及反应能量有关,特别得出pp反应中正反重子比率大于1 这与重离子碰撞实验结果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4.
将强子-核碰撞的独立源模型推广到核-核碰撞,给出了核-核碰撞末态产生粒子横能量分布方程,将其与CERN的NA35合作组得到的实验数据相比较,模型较好地解释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5.
王韶舜  汪兆民  张杰 《中国物理 C》1997,21(11):990-994
利用400GeV/c pp碰撞多重产生的实验数据计算了粒子-粒子关联(PPC)及其不对称性(PPCA)的角度依赖性.结果与L3的e+e数据有明显的差别,但与NA22强子碰撞的实验数据符合得很好;领头粒子对强子碰撞的PPCA分布有很大影响.通过计算两粒子方位角差的分布观察到了方位角关联.  相似文献   

6.
王韶舜  汪兆民  刘冉 《中国物理 C》1998,22(10):873-877
利用400GeV/c pp碰撞多粒子产生的实验数据计算了QCD分支过程的熵指数,得到了非零值,熵指数随末态粒子平均多重数的减小而增大.表明在400GeV/c pp碰撞中有存在混沌性的迹象.  相似文献   

7.
柳峰  刘峰 《中国物理 C》1998,22(7):631-638
根据喷注判定的圆锥法来判断喷注,重新分析了UA1-1985年的s=630GeV非单衍pp碰撞实验数据. 分析发现对事件样本,单事件平均横动量pt与多重数n是正关联的,而对喷注事件子样本则是负关联的;分析了微喷注产生的关联和退关联,表明微喷注产生来源于非软过程和高阶效应;并首次从实验上观测到微喷注间存在大快度间隔内无粒子的事例,分析了微喷注产生时存在大快度gap的迹象.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产生的共振物质的统计性质,讨论了共振粒子的化学势和净粒子密度的关系. 计算了总粒子密度和能量密度,研究和分析了他们和净粒子密度的关系,并估算了总粒子密度相对于正常核密度(0.16fm-3)的倍数;在RHIC能量约为5-8倍,在SPS能量约为3-6倍. 还研究了各种粒子成分随温度的变化,揭示出几个温度区间段对应AGS、SPS和RHIC三个能区,各区间中主要粒子成分分别为重子、奇异子和介子.  相似文献   

9.
在本文中我们用相对论流体力学方程描述了一个膨胀的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演化.在此基础上考虑了相变和相变引起的温度效应后,用弛豫方程计算了不同初始温度的奇异粒子的时空分布以及总的奇异粒子数随时间的演化规律,分判定在极端相对论原子核碰撞中是否产生了夸克物质提供了一种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用配分温度和玻色-爱因斯坦统计的方法研究质子-核高能碰撞的多重产生. 计算了PL=200GeV/c的pp,p-Ar和p-Xe的快度分布并与实验比较, 结果良好. 同时讨论了在p核碰撞时出现π凝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按照夸克组合模型, 通过分析给出e+e→q0q0→h′s过程轻味夸克jet事例中各种粒子的产生几率以及相对比值. 给出奇异、非奇异粒子多重数比率γ与奇异抑制因子λ之间的关系, 不需要假设奇异抑制因子改变, 能够解释粒子比率增大的实验.  相似文献   

12.
秦玉明 《中国物理 C》1992,16(10):928-932
本文用统计模型讨论了高能核-核碰撞中灰粒子的产生过程,给出与实验数据相符合的灰粒子多重数分布,并分析了靶核参加者数目N,碰撞参数b与灰粒子多重数ng的关联.  相似文献   

13.
王韶舜  吴冲 《中国物理 C》2000,24(4):285-289
对400GeV/c pp碰撞多粒子产生的实验数据作了不稳定性分析.计算了新的不稳定性参数.将它们与曹珍和华家照利用软相互作用模型ECOMB模拟NA22能量范围的强子一强子碰撞实验所得到的结果相比较,相似性清楚可见.这表明ECOMB模型是一个软相互作用多粒子产生模型.它能重现高能强子碰撞末态事例结构的涨落.  相似文献   

14.
利用400GeV/c pp碰撞产生的带电粒子赝快度分布的实验数据,计算了两粒子之间含有(K-1)个粒子的赝快度间隔长度分布和多粒子关联函数.根据结团模型对实验结果作蒙特卡罗模拟.估计了结团的平均大小.  相似文献   

15.
用相对论核-核碰撞的事例产生器──LUCIAE产生和分析了200A GeV S+W中心碰撞中的奇异介子K0s、奇异重子A和A,给出了它们的产额对横质量的分布及奇异介子对有异重子的产生比,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用强子和弦级联模型LUCIAE系统研究从AGS到SPS,到RHIC,再到LHC能量核–核碰撞中Φ介子产生.采用与能量有关弦碎裂函数,并通过与荷电粒子多重数实验数据的比较确定其中的参数后,LUCIAE模型给出的Φ介子产额与实验数据也都相近,得到的事件平均弦碎裂变量随能量之增趋饱和规律,可能是核穿透性能量行为的定性表示.  相似文献   

17.
王海桥  蔡勖  刘庸 《中国物理 C》1992,16(4):359-363
本文在核内级联效应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反映高能强子-核碰撞中靶核碎裂的模型,给出了灰粒子和黑粒子的分布及它们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核的有限电荷数造成了实验上观察到的靶核碎片分布的饱和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400GeV/c pp碰撞多粒子产生的实验数据进行了自仿射分形分析,并与自相似分析相比较,结果表明在实验分辨能力范围内,自仿射分形分析具有较好的标度行为.  相似文献   

19.
反质子物理     
本文介绍反质子与核子和与原子核碰撞后各种物理现象.它与核子的散射获得的位势是吸引势和吸收型,与核的光学势是强吸收到.湮没后产生众多的介子和重子.以及在高能下湮没产生奇特性粒子、带粲的介子、重子.并探索获得混杂子、在核中存在反质子、其它新粒子的可能性. In this paper several physical phenomena of antiproton-nucleon and antiproton-necleus collision are discussed. The potential obtained from p-N scattering is attraction and absorption type. The optical potential of nucleus is strong absorption type. The annihilation happens after pp collision and thenproduces many kinds of meson, hadron, even produce some exotic particle and charmonium at high energy pp anihilation. Posibilities to find hybrids, antiproton and other particles in nucleus are also explored.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要评述了中能重离子碰撞中可能存在的奇异密度分布形成-气泡核和环形核的形成,并论述了实验观测方面的可能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