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与HBV X蛋白相互作用的细胞蛋白的筛选及其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参考GenBank核苷酸序列库中的HBV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对应于HBx基因的引物,从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的血清中提取HBV基因组DNA作为模板,扩增HBx编码区并测定了核苷酸序列.将该编码区克隆到酵母双杂交系统的诱饵蛋白表达载体pGBKT7中,转入酵母细胞AH109,进行表型鉴定.然后通过Mating实验从已制备好用于酵母双杂交系统的肝cDNA表达文库中筛选与HBx相互作用的细胞蛋白,并用体外免疫共沉淀实验进一步验证.研究表明,分离得到的与HBx基因编码的蛋白相互作用的4种新的细胞蛋白,分别是醛缩酶B、C8α亚基、一种丝氨酸蛋白酶Hepsin和一种未知蛋白.  相似文献   

2.
HaNPV穿梭载体的构建及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棉铃虫中的表达*朱应齐义鹏**刘德立(武汉大学病毒研究所,武汉430072)关键词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穿梭载体,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分类号Q78,S852.65杆状病毒表达载体被广泛用于表达各种外源基因.由于...  相似文献   

3.
卵透明带3(ZP3)蛋白是透明带中的一种主要蛋白,在精卵结合过程中作为精子的初级受体起重要的作用,抗ZP3抗体可以阻断精卵的相互作用,ZP3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避孕疫苗的靶抗原,本文根据小鼠卵透明带(mZP3)cDNA序列(1317bp)设计了上游和下游引物,从小鼠卵巢中提取总RNA,经RT-PCR克隆了鼠卵透明带3基因的cDNA,将其亚克隆至pUCm-T载体后利用蓝白斑特性筛选出阳性克隆,酶切鉴定后测序比较,与Gene Bank小鼠ZP3 cDNA序列完全相同,证明克隆出正确的小鼠ZP3 cDNA。将mZP3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pCMV4上,构建完成了DNA避孕疫苗的载体pCMV4-mZP3,为应用DNA疫苗免疫小鼠达到控制鼠害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根据Taura综合征病毒(TSV)基因组,设计特异性引物,从感染病毒组织中提取组织总RNA后扩增,分别将3个主要结构蛋白基因VP1、VP2和VP3克隆到pGEM TEasyVector.与表达载体连接后,导入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并纯化目的蛋白.诱导表达的融合蛋白分子量分别为54.2×103、43×103和57.1×103,在变性条件下过柱纯化VP1和VP2,一次可以纯化10mg以上纯度较高的蛋白.  相似文献   

5.
在实验室已获得的池蝶蚌(Hyriopsis schlegelii)部分细胞色素P450基因序列的基础上,运用RACE PCR的方法获得池蝶蚌细胞色素CYP基因(定义为Hs-CYP450)的全长cDNA。运用相关生物软件和在线软件对HsCYP450基因序列以及其蛋白的一、二、三级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Hs-CYP450基因全长1 809bp,ORF框1 431bp,共编码476个氨基酸;氨基酸组成成分中亮氨酸(Leu)含量最多,约9.5%,而最少的则是色氨酸,仅0.8%;通过疏水性分析显示,该蛋白属亲水性可溶性蛋白;二级结构预测显示该蛋白α螺旋(H)结构含量较多,约占46.22%,并均匀分布在蛋白中;β折叠(E)相对较少,约9.87%左右,多分布在两端。建立的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Hs-CYP450基因序列与其他动物的细胞色素CYP基因有较高的同源性,在众多物种中和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同源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6.
以Hedgehog信号通路关键负调控因子Suppressor of Fused(SuFu)蛋白作为诱饵蛋白,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从人均一化cDNA文库中筛选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共获得160个阳性克隆,包括Hedgehog信号通路蛋白Gli3和一些肿瘤蛋白如乙醛脱氢酶1(ALDH1A1)、激酶、转运蛋白、转录因子等.通过免疫共沉淀和免疫细胞化学实验证实,SuFu与ALDH1A1发生相互作用,后者可能参与Hedgehog信号通路的调控.  相似文献   

7.
利用原核表达的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结构蛋白VP28口服免疫克氏原螯虾,以酚氧化酶和溶菌酶指标来监测机体的免疫反应,并检测免疫后的螯虾血清对WSSV的中和能力.结果表明VP28能有效激起机体的免疫反应,酚氧化酶活性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低于GST对照组和健康组,溶菌酶活性则高于GST对照组和健康组.中和实验表明免疫血清具有一定的中和活性,但其保护作用不是通过VP28进入体内与细胞受体结合,来阻止病毒进入,而可能是通过病毒蛋白进入虾体后刺激机体产生或分泌某种中和因子,从而阻止病毒进入细胞或进入细胞后阻止进一步传播.  相似文献   

8.
asy基因是最近发现的一个凋亡诱发基因[1],但诱发细胞凋亡的机制仍不清楚为研究asy基因诱发凋亡的机制,本文以ASY为诱饵蛋白(Bait),采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从人肺细胞系(WI38)cDNA文库中筛选ASY结合蛋白基因从1×106个共转化子中,分离鉴定了3个His+LacZ+克隆,其中一个克隆的插入片段与Genbank全序列比较没有发现同源基因,推测为一个新基因,命名为asy相互作用蛋白基因asyip(asyinteractingprotein)asyip基因在人的各种组织中均组成性转…  相似文献   

9.
经VP-16 大剂量短暂冲击加递增低浓度诱导方法建立了鼻咽癌耐药细胞亚系LCE/VP.用RT-PCR和FCM 免疫荧光法检测了耐药基因MRP和m dr1 在m RNA 水平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并用MTT 法测定了LCE/VP对9 种化疗药物的敏感试验. 结果发现LCE/VP细胞MRP和m dr1 在m RNA水平均有表达,且前者明显高于后者,蛋白质水平的表达情况与m RNA 水平相一致;LCE/VP对9 种化疗药物中的6 种药物敏感程度均有不同倍数的增加. 这表明LCE/VP呈典型的MDR表型,并有耐药基因MRP和m dr1 的共表达,其中MRP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腺苷酸转移酶(ANT)是位于线粒体内膜上参与能量分子传导的转运蛋白,在细胞凋亡调控网络中发挥重要作用.以虹鳟鱼(Oncorhynchus mykiss)为研究材料,使用RT-PCR和RACE法分离和克隆了虹鳟鱼ant2基因cDNA的全长序列(GenBank登录号:FJ591153).该序列全长1276 bp,其中5'端非翻译区长66 bp,3'端非翻译区长316 bp,开放性阅读框长894 bp,编码297个氨基酸.该蛋白具有3个保守的线粒体穿膜功能结构域和3个转膜区.通过与其他脊椎动物腺苷酸转移酶蛋白序列的比较,发现该基因具有高度保守性,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均在90%左右.同源模建显示其与牛的线粒体ADP/ATP载体,chain A蛋白有相同的孔洞(cavity)结构.  相似文献   

11.
基于嵌段共聚物共混自组装方法, 将聚苯乙烯-b-聚环氧乙烷(PS-PEO)与聚苯乙烯-b-聚-2-乙烯基吡啶(PS-P2VP)在乙醇-氯仿混合溶剂中进行混合, 并诱导其自组装, 在改变PS-P2VP中各链段长度、分子量以及链段比例的情况下, 得到了一系列形貌和尺寸不同的自组装纳米结构, 并采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PS-PEO与PS-P2VP的混合比例对自组装纳米结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 PS-P2VP的加入改善了PS-PEO在乙醇-氯仿混合溶剂中的溶解性, 其本质是通过PS-PEO与PS-P2VP的共同自组装, 形成了可在溶液中稳定分散的纳米自组装结构, 改变PS-P2VP的分子量和嵌段比例, 进而对纳米自组装胶束尺寸和结构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2.
埃可病毒18型(Echovirus 18,E18)可引起手足口病、病毒性脑膜炎和急性胃肠炎等疾病,近20年来开始在全球流行.本文首先使用前期研发的人肠道病毒构象表位的生物信息学预测算法,对肠道病毒B种的E18构象表位进行系统性预测,发现其表位分布模式呈三簇分布,其中VP1 BC环和C-端、VP2 EF环是E18表位的主要构成区域;其次基于E18的VP1和基因组序列的分子进化分析发现,进化分支的形成伴随表位处氨基酸突变,而VP1 C-端和VP2 EF环是突变热点区域;最后通过足迹图发现,大多数E18衣壳表面的分支突变都位于表位上或附近,受体结合位置处的突变罕见,提示表位处的突变产生了新的进化分支,但分支突变尽量避开受体结合位置,以免影响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结合能力.E18构象表位的生物信息学研究,为进一步通过实验鉴定表位、病毒的监测和预警以及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的研发提供了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13.
用^35S标记的钙调素(^35S-CaM)作探针,从烟草cDNA文库中筛选到一个cDNA克隆pTCB40.DNA测序表明,分离的cDNA片段具有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33个氨基酸的多肽链.所编码钙调素结合蛋白TCB40(CaM—binding protein,CaMBP)与离子通道蛋白的同源性高达81%.凝胶覆盖实验结果证明其表达的蛋白具有依赖Ca^2 的钙调素结合活性。缺失分析表明钙调素结合位点于其蛋白的C端。Northern blot分析发现,TCB40在烟草茎,叶和花中均表达,但在叶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器官。  相似文献   

14.
近似锥-次类凸集值优化问题的强有效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凸集分离定理,得到了向量集值优化问题(VP)取得强有效解的Kuhn—Tucker型必要条件。在近似锥-次类凸假设下。得到了(VP)取得强有效解的充分条件。最后。在强有效意义下给出了与(VP)等价的两种无约束规划。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被应用于蛋白质工程,其在蛋白质结构、功能预测、催化活性等研究中具有独特优势。在未知蛋白质结构的情况下,将蛋白质序列和功能特性与机器学习相结合,基于序列-活性关系(innovative sequence-activity relationship,ISAR)算法,将蛋白质氨基酸序列数字化,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 transform,FFT)进行预处理,再进行偏最小二乘回归建模,可在数据集较少情况下拟合得到最佳模型。通过机器学习对紫色球杆菌视紫红质(gloeobacter violaceus rhodopsin,GR)的突变体蛋白质氨基酸序列与光谱最大吸收波长进行建模,获得了最佳模型。用最佳索引LEVM760106建模得到的确定系数R2 为0.944,均方误差E为11.64。用小波变换进行的预处理,其R2 虽也约为0.944,但E大于11.64,不及FFT进行的预处理。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蛋白质序列与功能特性之间的数学建模问题,在蛋白质工程中可为预测更优的突变体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6.
根据模糊集理论和模糊差异鉴别方法,对895例单纯室早搏和18例室性早搏伴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的QRS-T波进行测量并作模糊数据处理,发现QRS波增宽,尤其是当时限≥0.16s时,存在心肌损害的可能性越大,这一结论与用经典数理统计方法处理所得结论一致,但与80年代初由Schamroth所提出的权威的传统鉴别方法的结论有差异。  相似文献   

17.
选取酵母细胞RNR_3蛋白序列中高保守片段:145-298位氨基酸序列,命名为RNR_3h进行原核表达.并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从非免疫小鼠噬菌体展示抗体库中淘选到能与该原核表达产物特异性结合的单链抗体.得到的3种单链抗体均识别原核表达片段的空间抗原位点.为寻找酵母RNR1和RNR_3的诱导表达水平与DNA损伤信号的相互关系,将真核生物RNRs发展为检测环境化学致痛物DNA损伤效应的生物标志物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