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平面图形加速度的一种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面图形加速度的一种分析方法袁镒吾(中南工业大学,长沙410012)本文对于平面图形上一点的加速度的大小及方向已知,另一点的法向加速度的大小及方向也均已知,需求平面图形的角加速度的情形,提出了新的分析方法.较之文[1]更为简便.解此类问题的经典方法是...  相似文献   

2.
????? 《力学与实践》1994,16(2):55-56
平面图形加速度的一种分析方法袁镒吾(中南工业大学,长沙410012)本文对于平面图形上一点的加速度的大小及方向已知,另一点的法向加速度的大小及方向也均已知,需求平面图形的角加速度的情形,提出了新的分析方法.较之文[1]更为简便.解此类问题的经典方法是...  相似文献   

3.
在理论力学中,不论运动学还是动力学,解平面运动问题时,多采用加速度合成法求图形上任一点(或质心)的加速度。而对于用初瞬时加速度瞬心法求解,则少见。就此谈谈看法。1.运动初瞬时的加速度瞬心作平面运动的刚体,每一个瞬时都有一个速度瞬心P和一个加速度瞬心W,在一般情况下,P与W是两个点(图1)。如将刚体由静止开始将要发生运动的瞬间称为"初瞬时",则在运动初瞬时,P与W重合,证明如下: ...  相似文献   

4.
<正>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加速度瞬心是比较容易确定的.(1)(?)=90°的情况平面图形作“瞬时平动”图1所示曲柄连杆机构,曲柄 OA 以匀角速度绕 O 轴转动,当 OA⊥OB 时,AB 杆作“瞬时平动”.此时,ω_(AB)=0,(?)=90°,我们只需作α_A 和α_B 的垂线,所得交点 P 即为 AB 杆该瞬时作平面运动的加速度瞬心.  相似文献   

5.
分析平面图形上点的加速度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桂荣 《力学季刊》1990,11(4):86-92
分析平面图形上点的加速度问题通常用基点法和瞬心法。本文从加速度投影方程出发,引入相似加速度的概念,使加速度投影方程变换为便于实际应用的相似加速度投影方程,从而使求解平面图形上点的加速度问题比常规的基点法和瞬心法更有方便之处。文中列举多种典型例题,以阐明该方法应用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6.
分析平面运动刚体上任意点的运动时,可简化为平面图形上对应点的运动.常用的分析方法有两种:基点法和瞬心法.如果平面图形上某点的运动轨迹为圆弧,也可将刚体的平面运动视为由两种转动的合成。双点运动法是将刚体的平面运动视为由平面图形上两个点的运动所形成.这两个点的运动必须是已知的或可求的.如图1所示的滑槽连杆机构,由于滑块 ...  相似文献   

7.
在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求平面图形上点的加速度问题,通常是采用 加速度基点法求加速度,该方法需要进行矢量运算,比较繁琐. 提供一种 利用双加速度瞬心定理求加速度的双加速度瞬心法,避免了矢量运算,只要进行 代数运算. 经相关题目验算表明,其计算过程比传统方法简捷.  相似文献   

8.
关于加速度瞬心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加速度瞬心的确定陈家骏(常州建筑职工大学,常州213015)刚体作平面运动时,图形上各点的加速度分析若以加速度瞬心为基点,计算过程就显得简捷。文[1]讨论了一些特殊情况下确定加速度瞬心的方法,然而在一般情况下欲找到加速度瞬心必先求出图形的角加速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拉格朗日方程推证平面运动刚体相对于瞬时速度中心的动量矩定理。此证法较简明,并兼可讨论某些涉及的刚体平面运动问题。现介绍于后。图1示一作平面运动刚体的平面图形,其中oxy...  相似文献   

10.
关于刚体平面运动中动量矩定理的综合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晨 《力学与实践》1984,6(3):49-51
本文从对图形平面上任意动点的动量矩定理这个最一般形式出发,把刚体平面运动中存在的各种形式的动量矩定理都统一起来,同时澄清有关动量矩和动量矩定理中某些流行的模糊概念.1.符号规定和说明(图1)定坐标系 O-ξη,质心平动坐标系 c-ξ′η′,质心随动坐标系 c-xy(连同平面图形-体运动),任意...  相似文献   

11.
教学札记     
<正> 关于哥氏加速度产生原因的讨论目前,在一些理论力学教材和参考书中,对哥氏加速度产生原因的说法比较模糊,甚至是错误的.如文献等认为“哥氏加速度一部分是由于动系转动引起了相对速度方向的改变而产生的,另一部分是由于相对运动引起牵连速度大小的变化而产生的.”本文对  相似文献   

12.
李萨如图形在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萨如图形可以检测两个相同频率信号的相位差.主要论述具有惯性质量、弹簧和阻尼器的二阶加速度测量系统,其动态响应特性的分析方法,如何利用李萨如图形来检测力平衡式加速度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即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从而确定传感器的固有频率ω_n和阻尼比ξ,以此来评定传感器的综合特性.  相似文献   

13.
设动系o'x'y'的原点为刚体上任一定点,动系相对于定系(惯性系)oxy作平动。刚体(简化成平面图形)的质心为C;某瞬时t图形上成为加速度瞬心的点为Q;图形上任一质点M_i其质量m_i,刚体总质量M;图形转动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为ω和ε;对加速...  相似文献   

14.
小问题2021-1     
《小问题》栏目欢迎来稿出题(请自拟题目或注明题目来源),题目及解答请寄《力学与实践》编辑部,采用后将致薄酬。2021-1如图1所示,已知平面上质点A和B的运动rA(t),rB(t)。C点为A和B速度(速度大小不为零,方向不平行)方向延线的交点。(1)求点C的运动方程和速度;(2)已知点A的运动为rA(t)=ti+t2j/2,质点B点质量为m,作用在B上的作用力为f。  相似文献   

15.
《力学与实践》2004,26(6):82-83
1.(5幻半径为R的刚性圆板受到两根无质量刚性杆的约束,如图1所示,F:作用在圆盘的边缘沿水平方向,尸2沿铅垂方向,若使系统平衡,Fl与F:大小的关系为件时,该力系才能简化为一个力.杯l}…旦_ 2.(5分)平面结构如图2所示,AB在A点固支,并与等腰直角三角扳BCD在B点铰接,D点吊起一重为W的物块,在作用力尸的作用下平衡.已知力尸沿DC方向,各构件自重不计,则A处的约束力偶矩八白=___. 5.(6分)半径为R=0.6m,质量7n=sookg的滚子顶在坚硬的障碍物上.障碍物的高度h可以是各不相同的(图动.现在假设h是按高斯分布的随机变量,而且它的数学期望是。h=0.lm…  相似文献   

16.
小问题?     
121.将图1所示的图形旋转2π/5后,仍与原图形相重合。试证平面上经过这类图形几何中心O点的任一直线,都是该图形的惯性主轴。122.相同的两均匀直杆用铰链相连,并以一直线形状在光滑水平面上作平动,速度垂直于杆(图2)。现将一杆的中点突然钉住不动。证明碰撞中系统的动能损失为原有动能的七分之四。  相似文献   

17.
小问题?(37)     
121.将图1所示的图形旋转2π/5后,仍与原图形相重合。试证平面上经过这类图形几何中心O点的任一直线,都是该图形的惯性主轴。122.相同的两均匀直杆用铰链相连,并以一直线形状在光滑水平面上作平动,速度垂直于杆(图2)。现将一杆的中点突然钉住不动。证明碰撞中系统的动能损失为原有动能的七分之四。...  相似文献   

18.
小问题     
《力学与实践》1982,4(2):76-77
25.边长为l的等边三角形板ABc在其自身平面内作平面运动.巳知在某瞬时才点的速度‘二叭汉c,加速度。,一:。:菇,,点的速度大小,,一冬、。,加速度大小。,一扣。:,其中‘,。。为常量.求在此瞬时。~~“-.沪一‘…~印一一‘一’一2一‘~一一‘一’一2一“、’一‘-一一’一-一’.点的速度大小,C,加速度大小a。和三角板的加速度瞬心F.(山东莱阳农学院力学教研室) 26.均质杆才B长为l,重为Q,一端B拴在长度也是l的细线OB上,另一端才放置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悬挂点。与地面的距离人~31/2.A端在水平力P的作用下以不变的速度。移动,ABO保持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当OB处于竖直位置时,求力p的大小和线中张力的大小T.(南京航空学院一号信箱学生黄蓝) 27.图2所示,直径为d的细长圆杆(‘《l)由两部分胶合而成,胶合面m。的法线与轴线的夹角为e.设胶合面上的许用拉应力为a,,许用剪应力:,二3a,/,,杆件材料的许用拉应力[a.〕二丫孔二求杆件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几a二,并确定相应的e角的范围.(成都电讯工程学院7842班杨瑞林) 28.悬臂粱AB受竖直向下的均布载荷q的作用,梁长为l,抗弯刚度为EI,固定端...  相似文献   

19.
答370. 如果两个三棱柱的运动都未知,则系统有2个自由度, 约束是定常约束‘ 对于三棱柱B,加速度为三,沿坐标正方向.对三棱柱 A,牵连加速度为云,相对加速度为岔r,如图2所示. 具体有 [mAg一。A(念 总r)!·(6二 占二,) (。。g一m。示)·占二=o 把上述矢量方程展开,利用  相似文献   

20.
<正>问题:如图1所示,空间中有一个长为3~(1/2)a,宽高均为a=2 m的均质长方体刚体,刚体质量m=1 kg,在刚体上A点的正下方h=0.2 m的位置有一个光滑固定支点P,以刚体的质心作为原点建立惯性坐标系o-xyz,其中三个坐标轴均为刚体的主轴方向,yoz为水平平面,x轴为竖直向上方向。已知初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