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液体粘滞系数测量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球法是测量液体粘滞系数的最简单直接的方法,但小球的下落时间难以精确测定,本提出了用光电法来测定小球的下落时间,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测量结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落球法测液体黏度的实验中,通过对实验仪器进行设计与改进,消除小球进入液体的水平速度,并采用录像和Vegas等软件进行测量分析小球下落速度,从而减少实验系统误差,提高了液体粘滞系数测量精确度。  相似文献   

3.
在落球法测量液体黏度中利用Tracker视频分析软件捕捉分析小球下落轨迹,减小了实验中诸多不确定因素带来的测量误差,使数据处理更为直观、准确.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准确测量小球的收尾速度,而且可以对现有实验内容进行扩展.  相似文献   

4.
液体黏滞性的测量非常重要,目前最常用的落球法是通过激光发射探头测量小球匀速下落过程中的速度,进而计算黏滞系数.然而,实际操作过程中,激光器的调节往往很困难,而且容易出现小球下落过程中难以穿过激光的现象,导致实验成功率低.本文通过实验研究智能手机及高速相机在落球法测黏滞系数中的应用,对比常规方法与智能手机或高速相机的测试...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落球法测量液体黏度实验中小球速度v的测不准等问题,制作了高速显示的LED秒表,用数码相机记录小球通过高度h上下两端时标尺上的位置h_1和h_2以及当时LED秒表的示数t_1和t_2,进而计算小球速度v.实验测定了小球在甘油中的终极速度和刚进入甘油时的下落情况.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测量小球速度v的重复性较好,而且还能用于判定小球是否进入匀速状态.  相似文献   

6.
研究小球在低黏度透明黏性液体中以初速度为零状态下落的加速运动过程, 通过分析小球在加速下 落过程中下落速度与对应时间的关系而得到液体的黏滞系数值. 新方法改进了原变速落球法研究拟合小球下落位 移与对应时间得到黏滞系数的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 新方法提高了实验的稳定性和拟合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7.
《大学物理》2021,40(8)
本文设计了一种多激光光电门液体黏度测定仪.采用自制的铅锤校准系统和落球定位漏斗,使小球沿玻璃圆筒中心轴线下落,利用四组激光光电门计时,通过实验寻找小球匀速下落区间,可在一次落球实验中获得4组实验数据.新方法消除了传统落球法实验的弊端,提高了实验测量的效率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8.
根据落球法测定液体粘滞系数的原理,当重力、浮力和阻力三力达到平衡时,小球匀速下落。对于不同的液体,小球达到匀速的时间和下落的距离并不相等,如果小球未达到匀速就开始计时,测量结果误差将会很大。如果液体粘滞系数太小,斯托克斯公式就不成立了,需要做一个修正。本文就这两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出落球法测定液体粘滞系数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对落球法测液体粘度的研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理论计算,证明了用落球法测液体粘度时,小球落入液体实验效果最佳的速度。并给出了具体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落球法无法测量非透明液体的黏滞系数的问题,改进了实验中测量小球下落时间t的方法.该方法的测量电路由多片高灵敏度的集成开关式霍尔传感器、指示LED灯、与门逻辑芯片和计时器等顺序组成.电路板A和B上的信号分别驱动计时器开始和停止计时,最后计时器显示出磁性小球下落一定距离所用的时间t.该测量方法直观方便,并且具有比较高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有落球法液体粘滞系数测定仪存在的问题,对实验设备进行改进,通过电磁铁原理吸取小球,有效较少了实验操作过程中实验液体带来的污染以及外界对实验液体的污染,并且圆锥型电磁铁以及半圆形凹槽的设计精准的控制了小球的下落位置,最大可能的满足的实验原理对小球下落位置的要求,有效消除了传统仪器做实验时存在的诸多问题,保证了金属小球沿容器中心准确下落,有效提高实验操作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设计制作了一种升球法测量液体黏滞系数的装置。通过砝码拉动待测液体中的小球上升,使用CCD摄像头识别下落砝码从而得到砝码位置与时间的数据,再对数据进行拟合得出液体的黏滞系数。用该方法对蓖麻油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测得的黏滞系数与蓖麻油黏滞系数标准值的相对偏差为4%,说明该方法测量精度较高。与传统落球法相比,该方法可用于测量非透明、黏滞系数较低的液体。  相似文献   

13.
利用Scratch软件实现了对"落球法测量液体粘滞系数"实验的演示与仿真,对实验中小球从静止下落过渡到匀速运动状态这一较复杂的微小变化过程进行了完整演示,同时给出了小球运动速度、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加深了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基于"落球法"的电热式变温液体黏度测量装置.借助该装置,通过改变2个侧加热板的间距,在室温下研究了侧加热板以及容器壁对蓖麻油中小球下落速度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利用对称测量原理,对蓖麻油在不同温度下的黏度进行了测量,揭示出蓖麻油的黏度与温度的关系近似满足阿伦尼乌斯公式,活化能约为9.213×10-20 J.  相似文献   

15.
在匀速落球法测液体黏度的实验中,研究小球以较大的垂直速度进入待测液体时对测定透明液体的黏滞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探究落球法测液体黏度实验中小球达匀速运动所需的时间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在落球法测液体黏度的实验中,用实验和理论分析分别对小球无初速度进入液体至达到匀速运动所用的时间进行了探究. 结果表明,这段时间是极短的,从而纠正了长期以来认为小球由静止下落后需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达到匀速运动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利用线性霍尔传感器改进传统落球法测量仪器,可以测量非透明液体的黏度.用磁性球替换钢球,采用4个霍尔传感器HG-302C输出受磁性小球下落所引起的霍尔信号,STM32F103ZET6微控制器实现信号的采集、时间计时和数据上传,LabVIEW程序实现信号的显示与数据的接收保存,Matlab拟合数据得到小球的终极速度.经实验测试,蓖麻油的黏度测量偏差为3.3%.  相似文献   

18.
利用小球在液体中的变速运动方程测量液体的黏度.通过测量小球在液体里非匀速运动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位置,运用软件的非线性拟合功能拟合数据,计算得到液体黏度.实验结果证明了变速落球法用于测量液体黏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落球法液体粘滞系数测定仪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落球法液体粘滞系数测定仪的改进,消除了传统仪器的诸多弊端,保证了金属小球沿容器中心准确下落,计时准确性也明显提高,从而使测量误差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20.
用数码照相法研究落球法测量液体的粘滞系数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梅英  黄小棣 《物理与工程》2011,21(3):18-19,30
本文用数码照相法研究落球法测量液体的粘滞系数实验,用截图软件对照片进行下落距离的测量.分析了数码相机作为时间测量仪器的使用,以及实验结果所能达到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