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运动时血压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和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高血压病1、2级患者共80例,均行血脂、血糖、hs- CRP和BaPWV检测,然后所有受试者均接受运动平板试验,分别测量运动前、运动亚极量、运动后的血压情况,按照运动高血压的标准,将受试者分为运动高血压组(H组)和运动血压正常组(N组),比较两组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hs- CRP和BaPWV等指标,以及运动血压水平与hs- CRP、BaPWV的相关性。结果 H组hs- CRP浓度和BaPWV值[(8.42±3.82)mg/L、(19.84±8.13)m/s]均高于N组[(6.64±4.12)mg/L、(15.71±9.24) m/s](均P<0.05),并与运动亚极量时SBP、PP水平具有相关性(hs- CRP与SBP、PP,r=0.26、0.25,均P<0.05;BaPWV与SBP、PP,r=0.29、0.36,P<0.05或0.01)。结论运功高血压患者较运动血压正常者炎症反应和动脉硬化程度更明显,对运动高血压的早期发现和积极干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慢性咳嗽患儿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 ,FeNO)与特应性体质及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91例慢性咳嗽的患儿进行FeNO、血TIgE的检测及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并进行分组对比。结果特应性体质组FeNO值为(29.74±14.24)ppb,TIgE为(483.95±384.57)IU/ml,非特应性体质组FeNO值为(13.82±7.91) ppb,TIgE为(154.09±143.42)I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TIgE增高患儿FeNO值为(29.15±15.30)ppb,血清IgE正常患儿FeNO值为(16.22±9.75)pp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FeNO水平与过敏原数目不存在相关(P=0.278)。结论特应性体质可使慢性咳嗽患儿FeNO水平明显升高,而FeNO与皮肤过敏原阳性数目无明显相关性,在诊断哮喘时应注意特应性体质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王凯  韦翊  徐婷  林先耀  陈东 《应用数学》2016,38(3):183-185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O-1)与一氧化碳(CO)在喘息性疾病婴幼儿血清中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12例4岁以下喘息患儿,根据《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13修订)》分为重症组(存在低氧血症)49例和轻症组(无低氧血症)63例;选择同期同年龄段急性支气管炎患儿58例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技术测定患儿血清HO-1含量,应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患儿血中碳氧血红蛋白(COHb)含量,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急性期(入院时)3组间HO-1和COHb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两比较,仅重症组(2577.01±879.47)ng/L、(3.84±0.87)%明显高于轻症组(1382.90±731.80)ng/L、(1.17±0.60)%和对照组(1113.73±606.25)ng/L、(1.01±0.54)%(均P<0.01)。重症组HO-1和COHb含量,均为急性期高于恢复期(均P<0.01)。急性期重症组HO-1与COHb含量呈正相关(r=0.340,P<0.05)。结论HO-1和CO可能参与婴幼儿喘息性疾病发展过程,急性重症期两者呈正相关,具有诊断疾病、判断严重程度与预后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75例,男51例,女24例,年龄42~83(64.9±10.8)岁。行头颅CT、磁敏感成像(SWI)检查,依据脑微出血检出的结果分成阳性组(23例)与阴性组(52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探讨脑微出血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SWI检查的检出率比CT检出率高(χ2=27.17,P<0.05)。阳性组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患病率均较阴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性别、血脂异常、心房颤动、冠心病、吸烟、饮酒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长、高血压病是脑微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存在脑微出血的比例高,SWI检查是检测脑微出血的敏感方法,年龄大、高血压病与脑微出血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李云芳  周朱瑛  李光乾 《应用数学》2016,38(3):167-170,174
目的观察幼年大鼠惊厥持续状态(SC)后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以及IL-1β和NF-κB蛋白、MicroRNA表达变化,并了解黄芩苷(BC)对其影响。方法将195只19d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惊厥持续状态组(SC组)和黄芩苷预处理组(BC组),每组65只;各组按处死时间点随机分为4、12、24、48和72h组。采用氯化锂-匹鲁卡品化学点燃法制备幼年大鼠SC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中IL-lβ、NF-κB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NF-κBMicroRNA表达,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数。结果IL-lβ:与NS组(12、24、48和72h分别为11.47±2.51、12.49±2.58、13.19±2.39和12.79±5.30)比较,SC组(12、24、48和72h分别为29.38±5.18、40.09±5.16、35.32±6.59和27.98±4.16)表达增强(均P<0.01);与SC组比较,BC组(12、24和48h组分别为21.19±4.54、29.78±4.39和25.91±5.64)表达降低(均P<0.05)。NF-κB:与NS组(4、12、24、48和72h组分别为45.76±15.41、41.26±6.28、50.61±12.54、51.72±6.52和52.65±7.65)比较,SC组(4、12、24、48和72h组分别为64.06±6.18、71.16±6.49、79.34±11.76、67.07±6.58和65.12±9.66)表达增强(均P<0.05);与SC组比较,BC组(4、12和24h组分别为52.65±5.73、56.68±5.37和67.01±9.08)表达降低(均P<0.05)。NF-κBMicroRNA表达与蛋白表达相似。SC组在惊厥后12h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数为(11.38±2.35)个,高于NS组的(6.19±1.48)个(P<0.01),48h达到高峰(28.28±5.17)个;BC组在12、24、48和72h时神经细胞凋亡数分别为(8.96±2.21)、(13.07±2.47)、(20.51±4.39)和(17.36±4.12)个,均低于SC组(均P<0.05),但高于NS组(6.19±1.48)、(6.59±1.66)、(6.79±1.15)和(6.31±1.47)个(均P<0.05)。结论幼年大鼠SC后海马CA1区IL-1β和NF-κB表达增强,神经细胞凋亡增加;BC预处理能抑制早期IL-1β和NF-κB蛋白、MicroRNA表达,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对幼年鼠SC后脑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在肝癌肝切除患者围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肝癌肝切除术患者4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FTS组与常规组,各24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细胞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3天,FTS组TBil为(113.96±61.39)μmol/L,ALT为(146.17±72.51)U/L,AST为(155.04±54.04)U/L;常规组TBil为(165.25±64.38)μmol/L,ALT为(213.46±107.48)U/L,AST为(225.92±81.51)U/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FTS组CD3+、CD4+、CD4+/CD8+指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均P<0.05)。FTS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半流质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较常规组提前(均P<0.05),术后住院时间亦缩短(P<0.05)。结论FTS理念用于肝癌肝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处理可降低患者术后应激反应、提高术后细胞免疫功能,改善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效果、缩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安全性好,加快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汤永志  燕飞  朱坚胜  陈华忠  朱敏  肖明  林希  邵辉 《应用数学》2015,37(11):974-976
目的 研究HBsAg 对脂多糖诱导树突状细胞(DCs)分泌IL-6 和IL-12 的影响。方法 采用重组人粒- 单核 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联合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IL-4)诱导单个核细胞得到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DCs),分别加入HBsAg1、2、5μg/ml,并设对照组,各组再加入脂多糖诱导为成熟DCs。采用流式细胞术鉴定各组iDCs 的表型(CD11c、HLA-DR),ELISA 法检测脂多糖诱导后培养上清液中IL-6 和IL-12 的水平。结果 iDCs 的CD11c/ HLA-DR 双阳性率为(83.62±6.89)%,显著高于单纯培养组(20.57±1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 1、2、5μg/ml 组培养上清液中IL-6 分别为(609.36±127.06)、(566.01±173.46)、(295.03±76.08)pg/ml,低于对照组(1356.97±181.78)pg/ml(均P<0.05);HBsAg2、5滋g/ml 组IL-12 分别为(854.49±67.92)、(472.09±55.70)pg/ml,低于对照组(1248.78±112.09)pg/ml(均P<0.05);1滋g/ml 组IL-12(1103.53±134.15)pg/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浓度HBsAg 可下调脂多糖诱导的DCs 细胞因子分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白三烯(LT)水平的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接受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治疗后体内LT水平变化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以本地300例同年龄儿童所测定的尿LTE4值(25.17±14.26)ng/L作为基础对照,将使用LTRA孟鲁司特治疗的67例CVA患儿按LTE4水平是否高于基础对照水平的2SD,分成LTRA-高(H)组25例和LTRA-低(L)组42例,治疗1个月后观察尿LTE4水平变化和临床疗效;采用相同方法将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氟替卡松治疗的60例患儿分成ICS-H组20例和ICS-L组40例进行对照。结果所有CVA患儿尿LTE4水平与基础对照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在接受2种不同方法治疗1个月后,LTRA-H组、LTRA-L组和ICS-H组患儿尿LTE4水平均有明显下降(均P<0.05),但ICS-L组无明显变化(P>0.05)。LTRA组与ICS组总体疗效相当(P>0.05);LTRA-H组疗效优于LTRA-L组(P<0.05),LTRA-L组与ICS-H组、ICS-L组疗效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CVA患儿采用LTRA和ICS治疗总体疗效相当;体内LT水平与LTRA临床疗效密切相关,LT水平高者疗效优于低者;尿LTE4检测可以作为临床选用LTRA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接受左旋多巴治疗的帕金森病(PD)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临床特征的关系及测定的意义。方法测定44例PD患者(PD组)与3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并进行比较,将PD组分为≥14mmol/L与<14mmol/L两个亚组,比较两组统一帕金森量表评分。分析PD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PD组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6.1±7.8)μmol/L]高于对照组[(10.9±2.8)μmol/L],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呈负相关(r=-0.467,P<0.01;r=-0.347,P<0.05),与左旋多巴用量及UPDRSⅢ呈正相关(r=0.464,P<0.01;r=0.378,P<0.05),与年龄、起病年龄、病程、左旋多巴使用时间无关(均P>0.05),≥14mmol/L与<14mmol/L两组UPDR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多巴治疗会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补充叶酸及维生素B12治疗可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周伟鹤  黄宪平  章岳峰  刘勇 《应用数学》2016,38(1):39-41,48
目的比较全胸腔镜手术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对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6例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使用全胸腔镜手术治疗组(全胸腔镜组46例,采用3孔法)及使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组(胸腔镜辅助组40例,采用2孔法)。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手术情况、术后生存质量及无瘤生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带胸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全胸腔镜组患者术后胸腔液引流量[(217.8±50.5)ml]和视觉模拟评分(VAS)[(3.9±0.6)分]均低于胸腔镜辅助组[(258.0±48.6)ml、(6.5±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5、12.96,均P<0.05)。全胸腔镜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评分[总分(88.7±9.6)分]高于胸腔镜辅助组[总分(71.1±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P<0.05)。两组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手术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远期疗效均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