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光纤/波导器件/光纤系统的损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分析光纤/波导器件/光纤系统的损耗,并介绍几种减小端面耦合损耗的对准方法。  相似文献   

2.
根据光纤传输理论建立了偏芯光纤理论计算模型.采用保角变换方法将偏芯光纤不对称的三层结构转换成同轴对称的三层结构,得到关于传播常量的特征方程,给出了偏芯光纤弯曲损耗公式.仿真分析了偏芯光纤弯曲损耗和弯曲半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弯曲半径达到3mm时,弯曲损耗几乎为零,同时得到弯曲损耗随偏芯距离的变化关系.运用Rsoft软件中的BeamPROP模块建立偏芯光纤弯曲的光学模型,模拟仿真了弯曲的偏芯光纤中模场分布情况.仿真结果表明,偏芯光纤的弯曲方向与纤芯偏移中心轴线方向相同的弯曲损耗小于反方向的弯曲损耗.  相似文献   

3.
对器件用特种单模光纤的弯曲损耗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采用Matlab对弯曲损耗进行了仿真数值分析,研究了单模光纤宏弯损耗和微弯损耗随光纤波导结构及波长的变化规律,并优化了光纤波导结构,开发出抗弯性能优良的单模光纤,同时具有较低的熔接损耗。  相似文献   

4.
光纤传输在通讯领域的运用很大程度地节约了成本,但受到弯曲部分的影响,每经过一个弯曲处光信号就会损耗一部分,因而信号传输距离及弯曲程度决定了光信号的接收灵敏度。在光纤弯曲中,弯曲半径越大损耗就越小,波长不同受到的损耗也不相同,探究影响光纤弯曲损耗的因素也就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光纤包覆层的折射率对光纤传输也会产生影响,为了简化我们将光纤浸没在不同溶液中,以溶液等效包覆层,研究浸没溶液对光纤折射率的影响。本文通过实验探究,验证了光纤曲率半径及弯曲传输距离影响弯曲损耗,光纤输出功率与浸没溶液折射率成正比。可以提供一种很好的测量液体折射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新型的缓变锥型光纤接口器件。该接口器件是一个长度为150mm左右的缓变锥型光子晶体光纤。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模场直径差别较大的不同光纤进行拼接时的损耗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模场直径分别为9μm和10.4μm的光纤之间加入锥型光纤后可以有效降低耦合损耗,并且在不同波长下耦合损耗都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因此,该接口器件能够实现光纤拼接时物理结构的过渡和不同模场直径的转换,从而使拼接损耗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基于空气孔填充的光子晶体光纤与普通单模光纤低损耗耦合方法,并通过光束传播法数值仿真的方式研究了填充物折射率以及填充长度等参数对耦合损耗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填充参数可以大幅度降低光子晶体光纤与普通单模光纤间的耦合损耗,从而实现光子晶体光纤与普通单模光纤间的低损耗耦合。该方法可适用于多种光子晶体光纤与普通单模光纤之间的低损耗耦合,在光子晶体光纤与普通单模光纤的模场严重失配的情况下,该方法的优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赵春梅  杨性愉 《光学技术》2004,30(6):662-664
以常规光纤中的皮秒脉冲孤子效应压缩过程为基础,研究了在有无损耗的光纤中初始啁啾对脉冲压缩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损耗光纤中引入初始啁啾能够抵消光纤损耗对孤子效应压缩的负面影响,从而大大改善了脉冲压缩的效果。如果所选取的啁啾值适当,则可以几乎完全抵消光纤损耗的作用,从而使光脉冲呈现出如同在无损耗的光纤中传输时一样。  相似文献   

8.
小芯径掺铒光纤与单模光纤低损耗接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雪峰  李再光 《光学学报》1994,14(8):54-857
报道了掺铒光纤放大器中降低掺铒光纤与单模光纤接续损耗的一种新方法,采用在芯区直径较小的掺铒光纤端部拉锥的方法,使得掺铒光纤中的传输模场在锥形区域内扩散,从而与单模光纤中直径较大的本征模场良好匹配,实现低损耗接续,初步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获得小于1dB的接续损耗。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基于空气孔填充的光子晶体光纤与普通单模光纤低损耗耦合方法,并通过光束传播法数值仿真的方式研究了填充物折射率以及填充长度等参数对耦合损耗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填充参数可以大幅度降低光子晶体光纤与普通单模光纤间的耦合损耗,从而实现光子晶体光纤与普通单模光纤间的低损耗耦合。该方法可适用于多种光子晶体光纤与普通单模光纤之间的低损耗耦合,在光子晶体光纤与普通单模光纤的模场严重失配的情况下,该方法的优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将负折射率材料引入到空芯Bragg光纤包层中,形成具有正负折射率介质层交替的空芯Bragg光纤,运用传输矩阵理论对该Bragg光纤的束缚损耗特性进行分析和计算,并与传统的全正折射率介质层Bragg光纤的束缚损耗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在最低损耗方面含负折射率材料的空芯Bragg光纤没有表现出任何优势,但在最低损耗点附近的损耗小于全正折射率介质层Bragg光纤,损耗曲线比较平滑,并且传输波长范围较宽;当空气作为一个介质层的材料时,两种Bragg光纤的束缚损耗特性几乎一致;当减小包层折射率对比时出现了与全正折射率介质层Bragg光纤不同的现象,损耗曲线变的更为平滑,说明传输波长范围变宽了。  相似文献   

11.
郭双琦  马珺  张建国  徐航 《应用光学》2017,38(4):569-574
研制了一种混沌-脉冲混合信号光时域反射仪,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连续混沌光与离散脉冲光分别对光纤中的菲涅尔反射与后向瑞利散射进行高精度测量,将2次测量结果进行线性叠加得到光纤故障测量曲线,该仪器解决了传统混沌光时域反射仪无法测量光纤损耗事件的问题。实验中利用G.652.B单模光纤作为被测对象,对该仪器进行了实际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混沌-脉冲混合信号光时域反射仪在104 km测量范围内实现了与距离无关的35 cm空间分辨率测量,对光纤损耗事件也有良好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虚拟仪器的人体皮肤组织吸收光谱检测平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胡志强  欧阳黎  张永林 《光子学报》2002,31(11):1330-1334
本文运用光电无损检测技术,采用皮外反射式测量方法,通过光纤光谱仪和虚拟仪器构建人体皮肤组织吸收光谱检测平台.该平台适合于光子-组织相互作用基础研究及激光美容临床检测,可协助医师进行病理诊断和病变程度判别.文中给出几个吸收光谱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3.
单模双折射光纤弯曲传输损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检测单模双折射光纤弯曲传输损耗装置测绘了光纤的弯曲损耗图及光纤弯曲传输模式图.实验结果表明入纤光角度相同时,由于光纤弯部的曲率半径不同产生的弯曲损耗不同,而模式场分布与光纤弯曲无关.  相似文献   

14.
李剑白  赵安庆 《光子学报》1992,21(3):265-271
本文介绍了国产GK-02型电脑测色配色仪的光学系统设计及一些光谱测色系统选型的问题。选用并设计了C-T型单色器、光导纤维光度补偿装置,使系统达到比较好的象质和稳定性,结构紧凑,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多功能有源光纤器件组合实验仪由若干功能单元构成,通过简单的跳线插接就可组合成系列实验装置:掺铒光纤放大的自发辐射(ASE)光源,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掺铒光纤激光器(EDFL)和全光纤调Q激光器.该实验仪为学生做有源光纤器件专题系列实验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采用国际通行的仪器仪表设计方式设计的光缆探测仪,它改变了光纤线路的施工、维护管理方式与手段,可使施工和管理人员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光纤线路的路由、地理深度,从而可缩短故障恢复周期。  相似文献   

17.
反射式光纤共焦扫描成像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建立了反射式光纤共焦扫描成像系统,分析了光纤-集光透镜参数A及物透镜有效数值孔径等对系统成像分辨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了合适参数的透镜,获得了优化的反射式光纤共焦扫描成像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亚微米级横向成像能力,微米级向层析能力,成像稳定性那,它将应用于材料及生物组织三维成像检测中。  相似文献   

18.
梯度折射率(Gradient-index,GRIN)光纤探头是一种全光纤型超小光学镜头,在心血管等狭小空间组织内窥影像检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其发展一直缺少系统的理论体系。本文讨论探头设计、制作和性能测试等方面的关键问题。基于GRIN光纤探头聚焦性能的特征参数,对解析设计方法与数值仿真设计方法进行比较分析。针对超小GRIN光纤探头的制作难题,研究一种光纤熔接和切割的高精度一体化集成装置,描述GRIN光纤探头的制作方法。此外,分析了超小GRIN光纤探头聚焦性能检测的方法及装置。本文为超小GRIN光纤探头的设计、制作及性能测试提供了一个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9.
周崇华  曾黎明 《光学学报》1990,10(6):27-532
本文将单模先导纤维代替普通玻璃纤维埋设于聚脂之中,将He-Ne激光分光后接入这一信号光纤及另一同样长度的参考光纤中,利用这两根光纤输出的激光的干涉效应采测试埋设于聚脂之中光导纤维的各种应力情况(在复合材料受各种外力时),从而得到玻璃纤维同聚脂的界面微观力学的各种结果,开拓了一种新的复合材料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20.
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于航天光学遥感器遮光镜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兴结构材料,它的优异性能提高了航天光学遥感器的结构效率及尺寸稳定性。介绍了某航天光学遥感器遮光镜筒的设计,探讨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于航天光学遥感器遮光镜筒需考虑的一些问题,如线膨胀系数、连接接口以及预埋技术等,最后给出了遮光镜筒进行环境模拟试验的实验结果。结果表明,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于航天光学遥感器是完全可行的,并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