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铯离子选择电极的研制,国外曾报导过四苯硼铯液膜型、冠醚-PVC膜型和非均相固膜型等类型。四苯硼铯-PVC膜艳电极未见报导。本文在离子缔合型阴离子选择电极研究的基础上,报道了一种以四苯硼铯为活性物质的离子缔合型阳离子选择电极——PVC膜铯离子电极的研制。电极对铯离子的线性响应下限为4×10~(-5)M,斜率为50mV/pCs(28℃);若在以四苯硼艳饱和的1×10~(-2)M氯化铯中将电极活化12小时以上,并保存于此溶液中,则电极响应斜率可提高到55mV/pCs(17℃),但线性响应下限升高至1×10~(-4)M。电板寿命在三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2.
研制铊(Ⅰ)离子选择性电极以沉淀膜为多,但性能不理想。最近有报道以双冠醚为活性物质的 PVC 膜铊(Ⅰ)电极性能较好。本文报道了一些以冠醚材料,四苯硼化铊为活性物质的 PVC 膜铊(Ⅰ)电极的研制,其中以4-甲基-二苯并-30-C-10和四苯硼化铊混合物者最好,响应快,再现性好,在1×10~(-2)—5×10~(-6)M 范围内符合 Nernst 关系。从测得的各项电极性能指标看,与双冠醚电极相同或稍优。  相似文献   

3.
饱和漆酚冠醚PVC膜钾离子选择电极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宗沅  黄载福  张明玉  周性尧 《化学学报》1982,40(11):1076-1080
目前,钾离子选择电极一般采用缬氨酶素[1~3]、4,4'-二甲基二苯并-30-冠醚-10[4]和4,4'-二叔丁基二苯并-30-冠醚-10[5,6],等作为传感膜的活性物质.其PVC膜电极的线性响应范围为1×10-5~1×10-1M氯化钾,对钠离子的电位选择性系数分别为2×10-4,3.9×10-3和3.0×10-3。我们以来源广泛的天然漆酚为原料,经加氢饱和后与二氯醚合成带有长链烷基(正十五烷基)取代的冠醚,简称饱和漆酚冠醚.这种长链烷基的取代将增大冠醚的脂溶性,有利于在PVC膜中均匀分布.其中以饱和漆酚30-冠醚-10的性能较好,适宜于作钾电极.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一种镍离子选择性电极,它以我们合成的异菸酸十六烷酯作中性载体,该电极对浓度范围为10~(-1)~8×10~(-5)mol/L的镍离子有线性响应,斜率为-25.5±0.4 mV/pC_((Ni)~(2+))(20℃).相对于钠、钾、锂、钙、锡、铁、钴、铜离子的选择性系数分别为:8.1×1~(-5)、8.6×10~(-5)、8.2×10~(-5)、4.1×10~(-3)、7.5×10~(-4)、3.2×10~(-2)、8.0×10~(-2)、4.4×10~(-1).电极重现性优良,响应较快,用交流阻抗法研究了电极膜的传导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电极过程受扩散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正交试验法对影响InBr_4~-离子选择性电极的两项主要性能指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挑选,确定了一种线性较好、斜率较高的最优因子组合。电极的能斯特响应范围为1×10~(-1)—5×10~(-5)M,斜率56.1±1.1mV/pC,1×10~(-1)—1×10~(-4)M三次级差的平均偏差为2.0±1.0mV/pC。电极的稳定性与选择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用四苯鉮(Ph_4As)-AuCl_4或藏红T-AuCl_4作为电活性物质与不同溶剂做成聚氯乙烯(PVC)膜金离子选择性电极。最佳的膜组成是:Ph_4AsAuCl_40.010克;邻苯二甲酸二丁酯0.210克:PVC 0.170克。用此膜做成的电极对AuCl_4在1×10~(-5)—2×10~(-3)M范围内接近能斯特响应,检测下限为1.6×10~(-5)M,响应时间约1分钟(10~(-3)M时)电极寿命在四个月以上,稳定性和选择性良好,可用于矿石中金的测定。本文还对溶解度参数的应用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卤化银/银粉固态氯、溴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制备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溴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制备,文献已有报导,我们在制备了碘电极的基础上,又用卤化银和高纯银粉为电活性材料制备了普通型,小型杯状和针状氯、溴离子选择性电极。这三种不同形状的氯、溴离子选择性电极,可以测定1×10~0-5×10~(-5)M的氯离子和1×10~(-1)-3×10~(-6)M的溴离子。小型氯,溴离子选择性电极可以测定20μl样品溶液中的氯、溴离子。我们用自制的氯、溴离子选择电极测定了北京401地区水源井中的氯,溴离子,方法简便,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冠醚-PVC膜铯离子选择电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4’-二叔丁基-二苯并21-冠-7为中性载体制作PVC膜电极,经近百个电极实验发现,cs~+、Rb~+离子响应性能较好,其中以DOA、NPOE为增塑剂时电极性能最佳,对铯离子线性响应范围分别为5×10~(-6)~10~(-2)和3×10~(-4)~10~(-2)mol/L,斜率分别为58和51mV/Pa(25℃).还研究了多种增塑剂及冠醚含量对电极性能的影响,并结合红外光谱实验对电极的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用合成的13,14-苯并-1,4,8,11-(15-冠硫醚-4)(TTX)为中性载体,溶于加有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的聚氯乙烯(PVC)四氢呋喃(THF)溶液中制成涂膜溶液,将溶液涂布于石墨碳棒上制成银电极.其对银离子的线性响应范围为5×10~(-6)~1×10~(-1)mol·dm~(-3)检出下限为1×10~(-6)mol·dm~(-3),响应斜率为65mV,对Hg~(2+)、Cu~(2+)、Pb~(2+)、Cd~(2+)、Zn~(2+)的选择性系数分别为8×10~(-2)、5×10~(-3)、1×10~(-4)、5×10~(-4)、1×10~(-5),pH适用范围为1.0~5.5,内阻小于1MΩ.通过实验比较其主要性能与7601型商品银电极相近,在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及成本低廉等方面颇具特色.使用TTX作中性载体制成碳棒涂膜式银电极目前尚未见有报道.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甲硫醇银及硫化银为电活性材料制得对甲硫醇离子有选择性响应的固态膜离子选择性电极。在pH为9.3的0.035mol/L Na_2B_4O_7-0.1mol/L NaOH-0.1mol/L Na_2SO_3介质中,电极的线性响应范围为5×10~(-6)~1×10~(-2)mol/L,响应斜率为58mV/pX。蔬菜中甲胺磷的残留量可以用乙酸乙酯或甲醇水溶液提取后,利用其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甲硫醇离子的特性用本电极测定,检测限2μg/g,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11.
王志林  沈孟长  罗勤慧 《化学学报》1992,50(10):1000-1004
本文报道以2,3-苯并-11-甲基-18-冠-6,2,3-苯并-8,15-二甲基-18-冠-6和2,3-苯并-8-11,15-三甲基-18-冠-6为液膜载体,研究其对碱金属离子的传输,发现当水相金属盐浓度和膜相配体相近时,金属离子的传输为串联一级反应,求得了串级速率常数,并讨论了传输速率和配位作用的关系及载体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13.
张增荣  俞汝勤 《化学学报》1994,52(9):895-901
合成了邻菲咯啉-18-冠-6等四种含邻菲咯啉结构的冠醚化合物, 并用作载体制备伯胺电极, 以苄胺为模型化合物, 研究了电极特性, 并制备了测试美西律药物的选择性电极。研究了实验条件对电极性能的影响。用正交多项式回归法优化电极的膜组成。苄胺电极的线性范围1.0×10^-5~0.1mol/L, 斜率55.6mV/pc, 检测下限2.0×10^-6mol/L。美西律电极的线性范围6.0×10^-6~0.1mol/L, 检测下限8.0×10^-7mol, 斜率58.0mV/pc。同时研究了冠醚推动伯胺穿透大块液膜的传输行为。  相似文献   

14.
N-十一碳烯和N-烯丙基苯并氮杂15-冠-5和甲基二氯硅烷硅氢加成后, 再与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反应, 用三甲基氯硅烷封端, 合成了两种含苯并氮杂15-冠-5侧基的线型聚硅氧烷。分别以两种聚合物为液膜离子传输载体, 研究了载体种类、阴离子、阳离子种类及载体浓度和盐浓度对离子传输速率的影响, 并考察了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16.
17.
可逆反应的热静力学研究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瑞林  秦自明  邓郁 《化学学报》1992,50(6):560-565
本文建立了一种新的可逆反应的热静力学研究方法, 并利用本法研究了18-冠-6与钾离子、钡离子在水中的配位反应。实验测得的这两种反应的平衡常数和焓变与文献值很好吻合。本法适用于平衡常数大于1而小于10^4的反应体系。  相似文献   

18.
用六个含二个苯并-15-冠-5单元的席夫碱型和仲胺型新型双冠醚作载体制备了钾离子选择性PVC膜电极,并研究了它们的电极行为,这些电极对所有的其它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离子展现出显著的钾离子选择性,可期望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2,3-苯并-11-甲基-18-冠-6,2,3-苯并-8,15-二甲基-18-冠-6和2,3-苯并-8, 11, 15-三甲基-18-冠-6的氯仿液膜对Na^+, K^+, Rb^+的传输速率。结果指出,传输速率随膜相冠醚浓度增是加而增加, 两者成线性关系; 当冠醚的醚环上甲基数增加则传输速率减小; 对同一冠醚, 不同金属离子的传输速率与相应配合物稳定常数的大小顺序有一致关系; 冠醚传输金属离子时, 阴离子一起迁移, 阴离子水合能力越强则传输能力越小; 传输速率与搅拌速度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0.
双冠醚PVC膜钾电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Kimura等报道了双冠醚,庚二酸二-[3,4-(1’,4’,7’,10’,13’-五氧杂环十五-2-烯)骈苄酯](简称双冠醚A),并用作钾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活性物质。朱春生等最近报道了双冠醚B的合成。本文研究了上述两种双冠醚作为电活性物质的PVC膜钾离子选择性电极,并与目前以二叔丁基二苯骈-30-冠-10为电活性物质的PVC商品钾电极作对比,实验结果说明双冠醚钾电极在测量范围,对Na~+,NH_4~+等离子的选择性系数,pH范围等方面均优于商品电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