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金梅  林凤鸣  元英进 《化学进展》2007,19(7):1159-1163
纤维素生产乙醇的关键问题之一是水解产生的抑制性物质对乙醇发酵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因而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研究发现,在抑制剂存在下,酵母在基因表达水平,蛋白水平和代谢物水平都有相应的耐受响应,且这些响应错综复杂.从系统角度运用组学的方法研究这一体系将有助于全面深入了解酵母的耐受机制.本文综述了系统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在酵母对抑制剂耐受方面的研究状况;对主要研究手段和成果进行了回顾;并对酵母发酵乙醇系统分析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铌掺杂的Li/MgO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的反应性质及铌的助剂作用。铌的引入使得该催化剂上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的活化温度降低50℃以上, 使此温度降到了催化剂中碳酸锂的熔点附近。试验观察到部分催化剂上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的活性曲线在碳酸锂的熔点附近有一转折, 这一转折现象的出现与否及程度取决于制备条件。在碳酸锂的熔点附近, 含有铌的催化剂得到活化, 观察到无稀释气体时的反应引燃现象, 即温度增加几度活性便达到最大值。当在比碳酸锂熔点稍高的温度下且不稀释时反应, 含铌催化剂活性很高但很快失活, 在稍低于此熔点下则不失活, 但活性较低。这些试验结果表明, 含铌催化剂的活化与失活均与催化剂中的碳酸锂的相变化有关。试验还观察到了在稍高于碳酸锂的熔点下做寿命试验时, 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的振荡现象。  相似文献   

3.
近年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特色、困境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闵恩泽  姚志龙 《化学进展》2007,19(7):1050-1059
本文介绍了美国、欧盟、印度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的特点、发展生物柴油的新兴原料和生物柴油生产技术的最新进展.分析了造成现在生物柴油产业发展面临困境的原因在于原料植物油的价格高涨.通过对生物柴油产业链的分析,提出生物柴油产业摆脱所面临困境的对策是:从植物育种和栽培开始,到收割、储存和榨油加工的每一步都要降低成本,力求取得低成本的原料油;开发投资少、成本低的清洁生物柴油生产工艺;关键是要从生物柴油(脂肪酸甲酯)和甘油来生产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大幅度提高利润.  相似文献   

4.
刘敬华  何志民 《化学教育》2007,28(10):49-49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初中化学教材中证明氧气化学性质的一个演示实验,该实验证明了氧气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金属发生剧烈反应。但是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演示实验相比,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针对这些不足,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进行了改进。1实验存在的问题按照教材要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须将铁丝绕成螺旋状,并在铁丝的末端绑上一根火柴杆,实验时先将火柴杆点燃,待火柴杆将燃尽时,迅速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这样的操作存在2个问题:第一,火柴燃烧的程度不…  相似文献   

5.
提高纤维素酶水解效率和降低水解成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东海  孙君社 《化学进展》2007,19(7):1147-1152
在我国可大量转化乙醇的是纤维质材料.纤维质材料转化乙醇的关键问题是纤维质转化为糖的过程,提高纤维素酶转化效率的方法有:(1)对纤维质材料进行预处理;(2)研究纤维素酶的最适作用条件;(3)纤维素酶的重复利用;(4)合理的发酵工艺等.本文分析了纤维素的结构以及纤维素酶的作用方式,总结了目前研究较多的几种纤维质材料预处理方法,及其对纤维素酶水解率的影响,并对研究纤维素酶的最适作用条件、纤维素酶的重复利用以及合理的发酵工艺进行了综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常温常湿条件下Au/MeO~x催化剂上CO氧化性能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桂英  张文祥  蒋大振  吴通好 《化学学报》2000,58(12):1557-1562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Au/MeO~x催化剂(Me=Al,Co,Cr,Cu,Fe,Mn,Ni,Zn)。在常温常湿条件下,考察了不同氧化物负载的金基催化剂的CO氧化性能。结果表明,氧化物种类对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均有较大的影响。Cu,Mn,Cr等氧化物负载的金基催化剂的活性较差,而Zn,Fe,Co,Ni,Al等金属氧化物负载的金基催化剂可将CO完全氧化,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相同反应条件下,CO完全转化时的稳定性顺序为Au/ZnO>Au/α-Fe~2O~3>Au/Co~3O~4>Au/γ-Al~2O~3≈Au/NiO。还发现水对Au/MnO~x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有负作用,而对180℃焙烧制备的Au/ZnO-180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均有明显的湿度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7.
郑杰  张良菊 《化学教育》2007,28(8):53-53
在高中化学“烃的衍生物”,“糖类、油脂、蛋白质”2章的教学中,安排了有关银镜反应的演示实验,其目的是通过实验证明含有醛基的有机物具有还原性。按照教材的方法进行实验操作,往往由于水浴的温度掌握不好,制得银镜的效果不理想。为了快速明显地观察到银镜的产生,采用平板玻璃  相似文献   

8.
引言     
梁鑫淼 《色谱》2008,26(2):129-129
中药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临床使用经验。随着民众对药品有效性和安全性认识的加深,中药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中药质量控制也随之成为保障中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和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中药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物质基础研究的局限性,中药质量控制技术的发展成为中药质量控制的关键。随着中药物质基础、药理活性研究的深入和现代分离分析技术对复杂体系分析能力的提高,中药质量控制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在认识到中药药效是多靶点、多成分的协同作用特点后,多指标成分定量成为中药含量测定的发展趋势。近年来,着重于从整体上进行质量控制的指纹图谱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并已被国外认可,成为建立国际性中药质量标准的技术纽带。各种色谱、光谱技术在指纹图谱中的运用及利用现代分离和检测技术获取海量数据,使人们对于中药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海量数据的化学计量学分析更成为鉴别中药真伪、优劣的科学依据。
中药质量控制是一个不断认识和深入的过程,新问题、新理念和新技术的层出不穷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新课题。随着研究的深入,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将为中药质量控制提供更为丰富的科学依据,中药质量控制技术也必然随着中药整体研究水平的提高而发展,并为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做出巨大贡献。由于色谱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本刊特别邀请了部分具有突出贡献的色谱专家、学者撰写了相关学术论文,在本期编辑出版了“中药质量控制”专栏。希望通过这些专栏文章所介绍的工作及思想,广集思路,不断创新,为进一步提高中药质量控制的研究水平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2011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化学年,为纪念化学学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2011年化学年的主题是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  相似文献   

10.
食品安全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自《标准化法》颁布以来,我国标准化工作为确保食品安全做出了较大的贡献。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现行的食品标准体系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和不足,近年来频频发生的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大都与食品标准存在的问题有关。标准化的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