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歆 《数学通讯》2009,(11):14-14,15
本文介绍两道高考试题的别解. 题1(2009年辽宁高考数学理科第24题)设函数f(x)=|x-1|+|x-a|.  相似文献   

2.
从一道解错了的积分题说起龚冬保(西安交通大学)“高等数学解析大全”(陆子芬主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一书中第六章有一道题解法有问题,特提出来于下。l.原题及解法摘要。原题号6.40P332--P333.设/(x)在【a,叶上连续,在(a,b)内具...  相似文献   

3.
一道竞赛题错解辨析白大川(武汉财贸学校430016)初中数学竞赛试题全解汇编一书中有这样一道题:方程且abc≠0,那么x=__(上海初一数学竞赛试题)其解答过程如下:abc≠0表示a,b,c都不为零.观察方程:根据a.b.c位置上的循环.可假设M--...  相似文献   

4.
燕浩 《数学通讯》2010,(10):59-59
在2010年高考四川卷中,有两道关于多元函数最值的姊妹题,本文介绍这两道题的巧解. 题1(四川卷文科11题)设a〉b〉0,则a^2+1/ab+1/a(a-b)的最小值是 (A)1.(B)2.(C)3.(D)4.  相似文献   

5.
今年高考第25题的证解错误分析及其教学反思443100宜昌县高级中学刘赋声设{an}是由正数组成的等比数列,Sn是其前n项和.(Ⅰ)(Ⅱ)是否存在常数>0,使得成立.并证明你的结论.这是今年高考理科第25题,它是一个探索在在性的问题,壬要警查案比数列...  相似文献   

6.
一道高考选择题引出的思考熊远程(武汉市教研室430050)95年高考数学理科(12)题与文科(14)题是同一道选择题,这一道试题的高考功能和考生的解答情况如何,大家很难知道.我们在96届高中毕业班作了一次相关的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和分析意见写出来,供高...  相似文献   

7.
张世林 《数学通讯》2005,(22):16-16
2005年福建省高考数学理科第12题:f(x)是定义在R上的以3为周期的奇函数,且f(2)=0,则方程f(x)=0在区间(0,6)内解的个数的最小值是( )(A)2.(B)3.(C)4.(D)5.这是一道考查函数的奇偶性、周期性的综合题.眼下网上的一些试题和市面上许多复习资料都选用此题,给出的答案都和标准答案一致,选(D).  相似文献   

8.
一类三角形有解的充要条件563000贵州省遵义市第四中学廖其伟先看一道例题:例1在△ABC中,已知,.则COSC的值为(A)或(B)(C)(D)以上都不对此题由于不汪意三角形中角的范围,会误造A,有一定的迷惑性.各种资科上都有类似题目.真解法都大体如...  相似文献   

9.
所谓母题,是指能够派生出一系列题目(以下简称为子题)的问题或问题框架.而填解式母题是指条件不完备,需要通过填补相应条件而成为不同的子题并要求解答的母题.在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中,对于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这一专题,笔者尝试应用了一道填解式的母题.  相似文献   

10.
陈启健 《中学生数学》2009,(2):38-38,37
题目 设△ABC的内角A、B、C所对应的边长分别为a、b、c,且acosB-bcosA=3/5c. (Ⅰ)求tanAcotB的值; (Ⅱ)求tan(A—B)的最大值⑼ 此题是2008年全国高考数学(全国卷Ⅰ)第17题,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的有关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11.
一例错解的剖析238300安徽无为职业中学周邦云有这样一题:这是一道关于x的有理三角函数分式,求此类函数的值域,常规方法有两种:方法1原式去分母并整理变形,化成sin(x+θ)=f(y)形,由|f(y)|≤1,求出y的取值范围.方法2对原式作万能代换...  相似文献   

12.
2011年浙江省高考数学(理科)试题第22题是一道函数与导数的压轴题,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解不等式     
王怀学 《数学通讯》2007,(10):42-45
1.本单元重、难点分析 解不等式是不等式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解不等式在数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许多其他问题都可以转化为解不等式的问题,解不等式是解决函数定义域、值域、单调性、最值、取值范围、二次方程根的分布等问题的有力工具.在解决问题时,要依据题设、题断的结构特点和内在联系,选择适当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I)卷理科第15题与文科第16题是同一道题: 题目 设当x=θ时,函数f(x)=sin x-2cos x取得最大值,则cos θ=——.  相似文献   

15.
2004年高考湖北卷第6题是一道选择题,该题体现“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突出考查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不少考生落入了命题者设置的陷阱,本文对该题进行剖析并引申.  相似文献   

16.
1995年高考数学(理科)解答题另解摘编(21)在复平面上,一个正方形的四个顶点按照逆时针方向依次为Z1,Z2,Z3,O(其中O是原点),己知Z2对应复数,求Z1和Z3对应的复数.解法1设Z1,Z3对应的复数分别为z1,z3,如图.由已知Z2对应的复...  相似文献   

17.
一道高考备选题的讨论邵光华(山东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系273165)文[1]给出了这样一道高考备选题:“已知在四面体A-BCD中,AB=CD=γ,BC=AD=α,AC=BD=β.(1)试证明;α2≤β2+γ2;(2)取G为AB的中点,K为CD的中点,证明...  相似文献   

18.
罗建宇 《数学通讯》2008,(12):26-26
本文给出两道2008年江苏高考附加题的别解,供赏析.  相似文献   

19.
《理科爱好者》98年第19期,笔者撰文“重视基础化难为易———再谈选择题的解法”,文中着重谈基础知识在选择题解法中的运用.本文着重谈用估计法解选择题.通过对问题的仔细而深入地观察———包括认真审读题意并从题干和选择支中获取和挖掘出有用的信息,再对相关的数据或数学关系或图形作出估计,最后作出判断(选支),称为解选择题的估计法.要掌握估计法,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其最重要的前提条件.首先看估计法在有关方程中的运用.′99辽宁中考第9题(本文34题)下列方程中,无实数根的是( ).(A)x-1…  相似文献   

20.
<正>数学中的“一题多解”不仅反映了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也凸显了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那么“多解”由何而来呢?下面以一道高考题为例,从分析已知条件开始,展开类比联想,建立不同的知识联系,形成不同的思考视角,获得不同的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