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20 0 1年 1 2月 5日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为著名有机化学家、我国有机氟化学奠基人之一的黄维垣院士举行了八十华诞庆贺会。科学技术部部长徐冠华、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中国科学院学部联合办公室和高技术局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等发来了贺信 ,对黄维垣院士几十年来为我国科学事业所做出的贡献和他高尚的学术道德及严谨的治学态度给予了高度评价。黄维垣院士 1 92 1年 1 2月 1 5日出生于福建莆田 ,早年留学美国 ,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 955年回国后 ,先是从事甾体和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 ,在甾体药物合成方面颇有建树…  相似文献   

2.
苏晓文 《化学教育》1989,10(5):59-59
黄鸣龙(1898.6.6——1979.7.1),我国著名的有机化学家,一级研究员,江苏扬州市人。今年7月1日是他逝世十周年纪念日。黄鸣龙早年毕业于浙江医药专科学校(现为浙江医科大学),毕业后曾在上海同德医专教化学,1919年赴欧洲留学,先后在瑞士苏黎士大学和德国柏林大学学习化学,1924年获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25年回国后任浙江医专教授和主任,继任南京卫生署主任。1934年又去德国任维茨堡大学化学研究所的访问教授。  相似文献   

3.
《化学学报》1998,56(10)
1998年7月3日是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黄鸣龙教授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6月19日在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举行了纪念活动,中科院院士、科研人员、研究生和家属等130余人参加了纪念会,林国强所长在纪念会上介绍了黄鸣龙教授的生平和他对科学事业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会上发言的有黄鸣龙教授的学生周维善院士等.发言者都以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黄鸣龙教授的一生.黄鸣龙教授曾三次出国,是一位爱国的科学家,1952年毅然放弃美国的优越工  相似文献   

4.
黄耀曾先生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化学科学部副主任,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南京大学兼职教授,国际性期刊的编委,曾任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有机化学>杂志主编. 黄先生从事有机化学研究工作几十年,为我国有机化学、药物化学的发展及原子弹、氢弹的研究作出了可贵的贡献.他是我国有机氟化学、金属有机化学的创始人之一.近年来,他开创的有机砷化学、有机锑化学的研究为世界各国学者所瞩目. 去年,黄先生应邀给南京大学的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作了题为“漫谈科学工作者的修养”的报告.报告中引用了许多真实事例,说明科学工作者必备的道德素质和应自觉进行的修养,经黄嘉栋、朱惠祥整理成文.现正值新学年伊始,在此刊出,以飨青年学子.  相似文献   

5.
《物理化学学报》1986,2(4):295-296
吴学周先生,字化予,1902年9月20日出生于江西萍乡县。1924年以全优成绩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8年考取公费留学,1931年获美国California州立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32年秋赴德国Darmstadt高等工业大学,与光谱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G.Herzberg教授共同从事自由基光谱和分子振动光谱研究。1933年夏回国,任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42年任所长。1952年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所长,1955年被推举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78年后兼任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所长。1983年10月31日于长春病逝。  相似文献   

6.
2007年是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张滂教授九十华诞。张滂教授1942年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1949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1949年回国后,长期从事有机化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他在以天然产物为中心的有机合成、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学会理事,上海药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一级研究员黄鸣龙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1979年7月1日在上海逝世,终年81岁。黄鸣龙教授1898年生于江苏省扬州市。早年赴瑞士和德国留学,1924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他是我国卓越的有机化学家,我国化学界的一位老前辈。他所从事和领导的科研工作,大都居于当时国际同类研究的先进行列。他在半个世纪的科学生涯中,与同工作者共发表研究论文近八十篇,专著及综述近四十篇。他所改良的开西纳尔-武尔夫(Kishner-Wolff)还原法,为世界各国所应用,普遍称之  相似文献   

8.
《高分子学报》2008,(7):I0001-I0002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何炳林先生于2007年7月4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天津逝世,享年89岁。何炳林先生1918年8月生于广东番禺。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52年获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博士学位并在美国纳尔哥公司任有机化学高级研究员。1956年何先生和夫人陈茹玉先生怀着强烈的  相似文献   

9.
<正>陈庆云先生1929年1月25日出生于湖南沅江,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导、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先生1952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同年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工作,1956年9月至1960年6月在苏联科学院元素有机化合物研究所氟化学研究室留学,师从I.L.Knynants院士、少将和N.P.Gambaryan博士获副博士学位。1960年10月至1963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化学研究所工作,1963年8月服从国家需要调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所  相似文献   

10.
正黄志镗(1928.5~2016.11),浙江黄岩人,著名有机化学家和高分子化学家。1951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化学系。1981年1月至1982年9月在德国波恩大学有机和生物化学研究所从事访问研究。1951年至1956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任研习员、助理研究员。1956年起在中国科学院化  相似文献   

11.
《化学学报》2006,64(23):F0002-F0002
2007年是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张滂教授九十华诞。张滂教授1942年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1949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1949年回国后,长期从事有机化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他在以天然产物为中心的有机合成、新型化合物、试剂和方法的研究及新的有机反应的发现等研究领域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张滂院士曾任国家教委化学中心顾问、国家教委化学系课程结构研究小组组长,多  相似文献   

12.
2007年是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张滂教授九十华诞.张滂教授1942年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1949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1949年回国后,长期从事有机化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他在以天然产物为中心的有机合成、新型化合物、试剂和方法的研究及新的有机反应的发现等研究领域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张滂院士曾任国家教委化学中心顾问、国家教委化学系课程结构研究小组组长,多次  相似文献   

13.
2007年是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张滂教授九十华诞。张滂教授1942年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1949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1949年回国后,长期从事有机化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他在以天然产物为中心的有机合成、新型化合物、试剂和方法的研究及新的有机反应的发现等研究领域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张滂院士曾任国家教委化学中心顾问、国家教委化学系课程结构研究小组组长,多  相似文献   

14.
《物理化学学报》1986,2(4):289-290
黄子卿教授1900年1月2日生于广东梅县。1919年入北京清华学校,1921年结业于留美班。1922年赴美,入Wisconsin大学主修化学,1924年以优等生毕业,其后转入Cornell大学化学系,1925年获硕士学位。1925—1927年间在Massachusetts理工学院继续深造。1927年回国,任教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系。1929年到清华大学任化学教授直至1952年。其间,1934年再度到Massachusetts理工学院继续物理化学研究,1935年获该校博士学位。1948年  相似文献   

15.
黄鸣龙教授是国内外著名的有机化学家,是我国化学界的老前辈。他为科学事业艰苦奋斗了一生,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不幸因病经多方医治无效,于一九七九年七月一日在上海逝世,终年八十一岁。黄鸣龙教授一八九八年生于江苏省扬州市,早年赴瑞士和德国留学,一九二四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上海同德医学专科学校、浙江省医药专科学校、前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及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及研究员。并曾三次出国,在德国维池堡大学、德国先灵药厂研究院、英国密得塞斯医院生物化学研究所、美国哈佛大学、美国默克药厂等单位任教授和研究员。一九五二年回国后,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  相似文献   

16.
唐勇  戴立信 《化学进展》2012,(9):1623-1631
黄耀曾先生(1912-2002),我国著名的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有机氟化学的先驱者,我国金属有机化学的开拓者。曾任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上海第一医学院助教,讲师。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常委,副主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有机化学》主编和国际《杂原子化学》顾问编委。他的研究工作不仅推动了有机化学的发展,而且在我国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中也做出了突出贡献。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书,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及二等奖,第三世界科学院化学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进步奖等众多奖项。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中,黄耀曾先生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共发表论文230余篇,著译9本,培养了博士20名,其中有的当选为院士,有的已成为重要的科研骨干和领导,有的是著名的企业家。  相似文献   

17.
<正>前言佟振合院士,著名物理有机化学家、光化学家。1937年出生于山东省梁山县。1958~1963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化学和物理系攻读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74年调入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任助研。1979~1983年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美国科学院院士、光化学领域领导者Nicholas J.Turro教授。1983年回国,历任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199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副主任、中国  相似文献   

18.
20 0 3年 7月 14日是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维善教授八十华诞 .  周维善教授长期从事甾体化学 ,萜类化学和不对称合成化学等领域的研究 ,为我国的甾体化学发展和甾体药物工业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主持和参与合成了光学活性高效口服避孕药 18 甲基炔诺酮 ,并投入工业生产和出口 ,已为世界各国妇女广为应用 .发展了植物生长调节剂油菜甾醇内酯及类似物的合成方法 .主持测定抗疟新药青蒿素的结构并完成其全合成 ,此项工作得到了国际同行的一致好评 ,并多次被邀请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报告 .他是我国最早从事昆虫性信息素化…  相似文献   

19.
<正>闵恩泽先生,教授级高工,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年)、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993年)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994年).192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1946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1951年7月获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学工程学科博士学位,1955年回国后进入石油工业部  相似文献   

20.
<正>2013年是我国著名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游效曾先生80华诞。游效曾先生,1934年生。武汉大学学士,南京大学硕士。美国威士康星、伊利诺伊和佛罗里达大学访问学者。被聘为西班牙Alcala大学、香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台湾大学客座教授。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游效曾教授先后任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所长,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化学化工学院学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