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分别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临床菌株Y06和大肠杆菌44851株DNA中扩增ltB和hpaA基因,构建ltB-hpaA融合基因及其原核表达系统,鉴定其表达产物的免疫原性、佐剂活性及其对Hp SS1株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采用PCR分别从上述菌株DNA中扩增hpaA基因和ltB基因片段,构建ltB-hpaA融合基因,T-A克隆后测定核苷酸序列.采用质粒pQE32和宿主菌E.coli M15构建ltB-hpaA融合基因表达系统,并用不同浓度的IPTG诱导表达.采用western blot和GM1-ELISA鉴定表达产物的抗原性、免疫反应性和佐剂活性.建立HpSS1株感染BALB/c小鼠模型,检测rLTB-HpaA的免疫保护效果.采用ELISA检测125例胃、十二指肠粘膜活检标本尿素酶阳性患者血清中HpaA抗体和41株Hp临床菌株HpaA表达情况.与GenBank登录的相关序列比较,所构建的ltB-hpaA融合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4.25%~99.71%和95.38%~99.19%.所构建的表达系统pQE32-ltB-hpaA-M15的目的重组蛋白(rLTB-HpaA)表达量高达细菌总蛋白的1/3左右.rLTB-HpaA能与Hp全菌抗体发生结合反应,免疫家兔能产生特异性抗体.GM1-ELISA结果显示rLTB-HpaA能与牛GM1结合.rH-paA免疫小鼠的保护率仅为66.7%,rLTB-HpaA免疫小鼠的保护率可增至83.3%.81.6%患者血清(102/125)HpaA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所有菌株均含有HpaA.本文成功地构建了itB-hpaA融合基因高效原核表达系统,所表达的rLTB-HpaA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佐剂活性,并对Hp感染小鼠有较强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制备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尿素酶B(UreB)纳米抗体。用灭活的全幽门螺杆菌免疫羊驼,以重组蛋白UreB为靶分子,从噬菌体展示文库中筛选出能与重组蛋白UreB特异性结合的纳米抗体,构建原核表达载体,IPTG诱导表达,ELISA鉴定纳米抗体特异性。获得5×107cfu的噬菌体文库,将筛选的两个OD450值较高且序列不同的纳米抗体HU2-9和HU2-36分别进行表达SDS-PAGE鉴定均为可溶性且表达量分别为92和32 mg·L-1。ELISA结果表明两个纳米抗体能特异性结合Hp菌体蛋白,并对尿素酶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成功淘选出6种独特序列的抗幽门螺杆菌UreB纳米抗体。  相似文献   

3.
根据B组轮状病毒(GBRV)WH-1株nsp2基因的全序列,设计引物,用PCR的方法扩增得到nsp2基因的编码区.将其片段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KG上,经IPTG诱导,在E.coliDH5α菌株中得到高效表达.表达的GST融合蛋白大小为61×103,经SDS-PAGE分离纯化,免疫小白鼠制备了多克隆抗体.抗体经1∶3 000倍稀释后用于Western Blot分析,获得特异性显色信号.所表达的蛋白和制备的抗体可用于蛋白结构和功能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从沼泽绿牛蛙虹彩病毒(Rana grylio virus,RGV)基因组中克隆了十四烷基化膜蛋白(myristylated membrane protein,MMP)基因的全部编码区,序列分析表明,RGV romp基因全长972 bp,编码一个长为323 aa,分子量为35×103的蛋白.氨基酸同源性比对分析,与同为蛙病毒属的其他病毒的相应蛋白同源性都在64%以上.构建重组表达载体,进行了原核表达,获得一条约53×103的融合蛋白,并制备出抗血清.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确定了RGV感染过程中mmp基因的表达时序,检测到感染4 h有转录,感染6 h有表达,且持续到感染48 h.用蛋白合成抑制剂放线菌酮(CHX)和DNA复制抑制剂阿糖胞苷(AraC)分别作为蛋白合成和病毒DNA复制的抑制剂进行药物抑制实验,鉴定出mmp是蛙虹彩病毒RGV的一个晚期基因.  相似文献   

5.
构建葡萄球菌肠毒素B(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s B,SEB)基因原核表达系统,了解重组表达产物rSEB促淋巴细胞增殖和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采用高保真PCR从金黄色葡萄球菌FRIS6B株DNA中扩增全长SEB基因片段,T—A克隆后测序,构建SEB基因原核表达系统pET32α-SEB—E.coliBL2IDE3.采用SDS-PAGE检测rSEB表达产量,Ni—NTA亲和层析法提纯rSEB.采用TCID50法测定rSEB对Vero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并计算TCID50值.采用MTT比色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rSEB体外对小鼠脾细胞、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促增殖作用以及对HepG2细胞(人肝腺癌细胞)、HeLa细胞(人宫颈癌上皮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与公布的相关序列比较,所克隆的SEB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100%.rSEB表达量约为细菌总蛋白的40%.rSEB对Vero细胞的TCIC50为3.02μg.5.0~20.0μg/ml的rSEB对小鼠脾细胞和人PBMC均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P〈0.05).5.0~20.0μg/ml rSEB作用的人PBMC上清均能有效地抑制HepG2细胞和HeLa细胞生长(P〈0.05).本研究成功地构建了rSEB高效原核表达系统.rSEB仍然具有生物学活性.所建立的细胞毒性、促淋巴细胞增殖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作用的检测方法,为以后减毒rSEB突变体的筛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参照GenBank收录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以鸭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RNA为模板,利用RT PCR方法扩增了预计约1700bp的HA基因,将此扩增产物克隆进pMD18 T载体,采用限制性酶切及序列测定鉴定阳性重组克隆子.测序结果表明HA基因长为1683bp.基于HA蛋白的信号肽在表达中的负面作用,本研究通过基因工程手段缺失HA蛋白位于起始的信号肽的编码序列,获得了缺失HA蛋白信号肽的HA基因,并将其亚克隆到pGEX KG中,与GST融合表达.SDS PAGE结果显示:融合表达的蛋白分子量约为90×103.Western印迹表明表达蛋白具有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7.
纳豆激酶原核表达纯化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纳豆激酶是一种源于日本传统食品纳豆且具有强烈溶栓作用的丝氨酸蛋白酶.本研究将编码信号肽、前导肽和成熟肽在内的纳豆激酶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ETNK.将此重组表达载体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中,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结果显示纳豆激酶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表达的纳豆激酶融合蛋白分子量大约为31kD.亲和层析法纯化表达产物,并以此纯化产物作为免疫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兔抗纳豆激酶血清,用ELISA和Western blotting对制备的兔抗血清中的多克隆抗体进行了鉴定.纤维蛋白平板实验显示,表达的纳豆激酶融合蛋白具有较好的溶纤活性.  相似文献   

8.
根据大肠杆菌密码子偏好性,优化人胰岛素原基因序列,同时用2个赖氨酸取代C链。重叠PCR扩增法克隆优化的类人胰岛素原基因,PCR扩增引物中引入胰蛋白酶酶切位点和核酸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经酶切、拼接获得类人胰岛素原多拷贝基因,并构建人胰岛素原基因多拷贝原核表达载体,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诱导表达融合蛋白。表达产物经SDS-PAGE电泳,考马斯亮兰染色和融合蛋白染色条带光密度分析表明,含有4拷贝的类人胰岛素原重复基因序列原核表达载体的诱导表达类人胰岛素原效率最高,是单拷贝类人胰岛素基因原核表达载体表达效率的3倍左右。表达产物经质谱鉴定,确定为优化设计的类人胰岛素原,表明构建的多拷贝类人胰岛素原基因表达载体可应用于后续人胰岛素原的高效表达生产研究。  相似文献   

9.
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eGFP)免疫羊驼后构建纳米抗体免疫库,固相淘选eGFP纳米抗体;构建E.coli Rosetta表达载体,诱导表达纳米抗体,并鉴定其结合活性及特异性;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 HRP)标纳米抗体,确定其工作浓度及稳定性;将纳米抗体与纳米磁珠偶联应用于免疫沉淀B13-EGFP融合蛋白。四免后抗血清滴度超过1.28×106,获得库容量为1.85×108 cfu的抗eGFP纳米抗体噬菌体展示文库;原核表达10种独特基因序列的纳米抗体,均为可溶性表达;采用ForteBio Octet确定出纳米抗体4-28与eGFP的亲和常数(KD)最高,达到9.67×10-11M;纳米抗体4-28与eGFP、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特异性结合;HRP标记纳米抗体4-28检测范围是1:10 000~1:25 000(浓度100~40 ng·mL-1),比市场上现有的检测二抗(稀释范围1:5 000~1:20 000)灵敏度更高;纳米抗体4-28偶联羧基化纳米磁珠,免疫沉淀B13-eGFP融合蛋白,实现了简单快速分离目的蛋白B13-eGFP。  相似文献   

10.
用PCR技术扩增环加氧酶2(COX-2)基因的C末端777bp的片段,插入到pET-28b(+)中,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产生包涵体形式his-COX-2融合蛋白.用镍离子螫合柱(Ni—NTA)纯化融合蛋白,获得纯度较高的原核表达蛋白.纯化后的蛋白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用ELISA及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抗体.用此抗体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癌组织中的环加氧酶2的表达.ELISA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免疫家兔所得的环加氧酶2抗体具有很高的效价,并能够特异性的识别真核细胞中的环加氧酶2.用此抗体检测肝癌组织中的环加氧酶2的表达.证实肝癌组织中伴随有环加氧酶2的大量表达.同时所得的环加氧酶2抗体具有很高的效价和特异性,为进一步研究环加氧酶2的功能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1.
通过改造原核表达载体p B V220 和p E T28,构建出了一种新的通用型温控原核表达载体p V V5,该载体携带 Pr Pl串联温控启动子以及 His Tag 的纯化标签,利于目的蛋白的表达与纯化将 H I V1 gag 基因的11481857 编码序列分别插入到p V V5b、p E T28b 的相应位点,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 p E G1b、p B G7b,二者在不同受体菌中,表达重组蛋白的量分别占全菌体蛋白总量的 42% 和28% 表达产物为融合蛋白并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 该蛋白 N 端与含6 个组氨酸在内的30 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相连,利用 I M A C金属螯和层析柱,对包涵体中的重组p24 蛋白进行纯化, 其纯度超过 80% ;对上清中的可溶性p24 蛋白进行纯化,产物最终纯度超过67% 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可与 H I V1 型标准阳性血清发生较强的免疫学反应  相似文献   

12.
用AcNPV穿梭载体Ac-Bacmid与野生型BmNPVDNA共转染家蚕BmN细胞,通过同源重组得到整合了lacZ/Tn7at/miniF表达盒的BmNPVBacmid,除能在大肠杆菌/BmN细胞中穿梭复制外,还能感染BmN-PV的非允许细胞Sf9,成功地构建了BmNPV的双穿梭载体.经与重组转座质粒pFGHe转座,获得了插入gfp/HBVe融合基因的重组rBm-Bacmid(rBmGHe),在家蚕细胞中表达了既能发射绿色荧光又具有HBeAg抗原性的双功能融合蛋白.Bm-Bacmid为杆状病毒BactoBac策略增添了一个新成员  相似文献   

13.
应用重组PCR的方法,直接从盐沼盐杆菌(Halobactrium salinarium)S9的基因组DNA上扩增到了编码细菌视紫红质(bacteriorhodopsin)的基因——bop基因及其启动子部分(1196bp),并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XLNovR后,在宿主菌株中得到了表达.测序结果表明,扩增得到的片段与NCBI数据库中的bop基因及启动子的序列完全相同,且其表达产物的分子量与野生型BR蛋白的分子量一致,并且在568nm处表现出BR蛋白特征吸收峰.本方法与其他方法(如逆转录PCR,建立基因文库后从中调取等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便,成功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将人 V干扰素 /U肿瘤坏死因子融合蛋白 (hVTNF-U )重组基因克隆于表达载体 pET28,构建成 T7 lac启动子控制下的 His6融合表达质粒 ,转化溶源菌 E. coli BL21( DE3).经 IPTG(1mM )诱导表达 , 阳性菌在 SDS-PAGE泳图上出现一条粗表达带 ,其分子量 (32kDa) 与目的蛋白 H is6-V TN F-U ) 理论分 子量相符. 薄层扫描与溶解性分析显示 ,表达产物占菌体总蛋白的 45% 以上 ,主要为不溶性的包涵体 ( IBs).离心分离 IBs产物 ,溶于 7M尿素中 ,然后通过 Ni柱进行亲和层析 ,即可获得一步纯化的表达产物 (纯度为 96%、回收率为 91% ).纯化产物再经复性缓冲液稀释复性 ,其细胞毒比活性与抗病毒比活性分 别达到 1. 2× 10 7~ 2. 0× 107u /mgp和 6. 6× 10 5 ~ 7. 2× 105 u/mgp.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黄杆菌 ATCC2 75 5 1的 opd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并对于表达产物进行了胞内定位和酶活测定 .通过 PCR扩增和 PCR产物直接克隆 ,将黄杆菌质粒上的一段长达 1137bp的 opd基因进行扩增及克隆 ,然后按正确的读码框亚克隆于表达载体 p ET2 8b( )上 ,转化宿主菌 E.coli BL 2 1(DE3) ,经 IPTG诱导 ,获得了较高量的基因表达产物 .该表达产物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内 ,通过分离包涵体可以得到电泳较纯的条带 .工程菌的细胞活性达到原始菌株黄杆菌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卵透明带3(ZP3)蛋白是透明带中的一种主要蛋白,在精卵结合过程中作为精子的初级受体起重要的作用,抗ZP3抗体可以阻断精卵的相互作用,ZP3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避孕疫苗的靶抗原,本文根据小鼠卵透明带(mZP3)cDNA序列(1317bp)设计了上游和下游引物,从小鼠卵巢中提取总RNA,经RT-PCR克隆了鼠卵透明带3基因的cDNA,将其亚克隆至pUCm-T载体后利用蓝白斑特性筛选出阳性克隆,酶切鉴定后测序比较,与Gene Bank小鼠ZP3 cDNA序列完全相同,证明克隆出正确的小鼠ZP3 cDNA。将mZP3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pCMV4上,构建完成了DNA避孕疫苗的载体pCMV4-mZP3,为应用DNA疫苗免疫小鼠达到控制鼠害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将原核重组质粒双酶切后释放的χ基因与真核表达载体连接,构建真核重组质粒pcDNA3.1-X,然后与真核重组质粒pcDNA3.1-APOBEC3G共转染HepG2细胞,提取蛋白进行免疫共沉淀并用Western blot分析结果。免疫共沉淀后,HA-APOBEC3G融合蛋白能够在抗HBx的免疫沉淀物中检测出来,在抗HA标签的免疫沉淀物中也能检测到HBx。揭示了这两种蛋白能在受体细胞内形成复合物。结果表明乙肝病毒X蛋白与APOBEC3G蛋白在细胞内能发生相互作用,提示APOBEC3G抗HBV作用可能与乙肝病毒X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