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二(2,4-二氯苄基)二氯化锡分别与2-羰基-3-苯基丙酸苯甲酰腙及2-羰基-3-苯基丙酸水杨酰腙反应,合成了2个取代苄基锡配合物(C1C2),通过元素分析、IR、1H NMR、13C NMR、119Sn NMR、X射线单晶衍射以及热重分析等表征了配合物结构。测试了配合物对癌细胞Hela、MCF7、HepG2、Colo205、NCI-H460以及正常人体胚肾细胞HEK293、正常人体肝细胞HL7702的体外抑制活性;在Tris-HCl缓冲溶液中,以EB做为荧光探针,用荧光光谱法初步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C1C2对5种癌细胞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配合物C2对HEK293、HL7702的细胞毒性远小于C1;配合物C1与小牛胸腺DNA作用是插入结合与静电结合共同作用所致,配合物C2与小牛胸腺DNA作用是插入结合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2.
二对甲基苄基二氯化锡分别与N-(2-丙酸)-对硝基苯甲酰腙及N-(2-丙酸)-对叔丁基苯甲酰腙反应,合成了2个取代二苄基锡配合物(C1、C2),通过元素分析、IR、UV-Vis、1H NMR、13C NMR、119Sn NMR、X射线单晶衍射以及热重分析等表征了配合物结构。测试了配合物对癌细胞H460、HepG2、MCF7以及正常人体肝细胞HL7702的体外抑制活性;在Tris-HCl缓冲溶液中,以EB作为荧光探针,用荧光光谱法初步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C1、C2对3种癌细胞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配合物C2对HL7702的细胞毒性远小于C1;配合物C1、C2与小牛胸腺DNA作用均是插入结合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3.
在含水甲苯中,对甲基氯苄与锡粉反应合成了二对甲基苄基二氯化锡,将其分别与2-羰基丙酸苯甲酰腙及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反应,合成了2个取代苄基锡配合物(12),通过元素分析、IR、1H NMR、13C NMR、X射线单晶衍射以及热重分析等表征了配合物结构。测试了配合物对癌细胞MCF-7、HepG2、NCI-H460以及正常人体肝细胞HL-7702的体外抑制活性;在Tris-HCl缓冲溶液中,以EB作为荧光探针,用荧光光谱法初步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12对3种癌细胞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配合物2对HL-7702的细胞毒性小于1;配合物1与小牛胸腺DNA作用是插入结合与静电结合共同作用所致,配合物2与小牛胸腺DNA作用是插入结合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4.
二(2,4-二氯苄基)二氯化锡分别与2-羰基-3-苯基丙酸苯甲酰腙及2-羰基-3-苯基丙酸水杨酰腙反应,合成了2个取代苄基锡配合物(C1、C2),通过元素分析、IR、1H NMR、13C NMR、119Sn NMR、X射线单晶衍射以及热重分析等表征了配合物结构。测试了配合物对癌细胞Hela、MCF7、Hep G2、Colo205、NCI-H460以及正常人体胚肾细胞HEK293、正常人体肝细胞HL7702的体外抑制活性;在Tris-HCl缓冲溶液中,以EB做为荧光探针,用荧光光谱法初步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C1、C2对5种癌细胞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配合物C2对HEK293、HL7702的细胞毒性远小于C1;配合物C1与小牛胸腺DNA作用是插入结合与静电结合共同作用所致,配合物C2与小牛胸腺DNA作用是插入结合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5.
在含水甲苯中,对甲基氯苄与锡粉反应合成了二对甲基苄基二氯化锡,将其分别与2-羰基丙酸苯甲酰腙及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反应,合成了2个取代苄基锡配合物(1、2),通过元素分析、IR、1H NMR、13C NMR、X射线单晶衍射以及热重分析等表征了配合物结构。测试了配合物对癌细胞MCF-7、Hep G2、NCI-H460以及正常人体肝细胞HL-7702的体外抑制活性;在Tris-HCl缓冲溶液中,以EB作为荧光探针,用荧光光谱法初步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1、2对3种癌细胞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配合物2对HL-7702的细胞毒性小于1;配合物1与小牛胸腺DNA作用是插入结合与静电结合共同作用所致,配合物2与小牛胸腺DNA作用是插入结合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6.
利用二(2,4-二氯苄基)二氯化锡分别与对甲基苯甲酰肼或对叔丁基苯甲酰肼、丙酮酸钠在甲醇中发生反应,合成了2个二(2,4-二氯苄基)锡配合物(C1C2),通过元素分析、IR、1H NMR、13C NMR、119Sn NMR、HRMS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了配合物结构。测试了配合物C1C2的热稳定性以及配合物对NCI-H460(人肺癌细胞)、HepG2(人肝癌细胞)和MCF7(人乳腺癌细胞)的体外抑制活性,发现配合物C1对癌细胞均表现较好的抑制作用。利用UV-Vis光谱、荧光光谱以及黏度法研究了2个配合物与ct-DN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是以经典的嵌入模式与DNA结合。  相似文献   

7.
在含水甲苯中,2,4-二氯苄与锡粉反应合成了二(2,4-二氯苄基)二氯化锡,将其分别与2-羰基丙酸(苯甲酰基)腙及2-羰基丙酸(水杨酰基)腙反应,合成了2个取代苄基锡配合物(C2、C3),配合物C2和C3通过元素分析、1H NMR、13C NMR、IR、UV-Vis等表征,运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试了2个有机锡配合物的分子结构,结构分析表明,锡与配位原子形成变形五角双锥构型的双核有机锡配合物,分子以Sn2O2四元环为中心对称。热分析结果表明,在空气氛下,配合物C2在121℃、C3在128℃以下可稳定存在;在Tris-HCl缓冲溶液中,以EB做为荧光探针,用荧光光谱法初步研究了配合物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与鲱鱼精DNA作用是插入结合与静电结合共同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8.
以(1iR,1iiR,2iR,2iiR)-Ni,Nii-(1,3-亚苯基双(亚甲基))环己烷-1,2-二胺(HL)作为配体,设计并合成了7种双核铂配合物,并利用IR,1H NMR,13C NMR,ESI-MS和元素分析等进行了表征。通过MTT法测定目标双核铂配合物对人类HepG-2,A549,HCT-116和MCF-7四种癌细胞系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所有的化合物对HepG-2,A549和HCT-116细胞系均表现了良好的细胞毒活性,但对MCF-7细胞系均无活性。其中,以3-羟基环丁烷-1,1-二羧酸为离去基团的配合物P7对HepG-2和A549细胞系的活性优于卡铂,对HCT-116细胞系的活性接近于奥沙利铂。  相似文献   

9.
邻香草醛缩2-氨基4-硝基苯酚(H2L)分别与二丁基氧化锡、二苄基二氯化锡反应, 合成了二丁基锡Schiff碱配合物(1)和单苄基Schiff碱配合物(2)。配合物经元素分析、1H NMR、13C NMR、IR、UV-Vis表征, 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分子结构。研究了配体H2L及配合物1、2对癌细胞Hela、MCF7、HepG2、Colo205、NCI-H460的抑制活性, 结果表明配合物1对这5种癌细胞的抑制效果优于现有抗癌药物卡铂, 可作为抗癌药物的候选化合物。在Tris缓冲溶液中, 以EB做为荧光探针,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配体H2L及配合物2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作用主要是由于Schiff碱配体协同效应所致。  相似文献   

10.
邻香草醛缩2-氨基4-硝基苯酚(H2L)分别与二丁基氧化锡、二苄基二氯化锡反应, 合成了二丁基锡Schiff碱配合物(1)和单苄基Schiff碱配合物(2)。配合物经元素分析、1H NMR、13C NMR、IR、UV-Vis表征, 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分子结构。研究了配体H2L及配合物1、2对癌细胞Hela、MCF7、HepG2、Colo205、NCI-H460的抑制活性, 结果表明配合物1对这5种癌细胞的抑制效果优于现有抗癌药物卡铂, 可作为抗癌药物的候选化合物。在Tris缓冲溶液中, 以EB做为荧光探针,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配体H2L及配合物2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作用主要是由于Schiff碱配体协同效应所致。  相似文献   

11.
用二对氯苄基二氯化锡分别与对甲基苯甲酰肼缩苯甲酰甲酸及苯甲酰肼缩苯甲酰甲酸反应,合成了2个对氯苄基锡配合物(C1、C2),通过元素分析、IR、1 H NMR、13C NMR、119Sn NMR、HRMS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等表征了配合物结构。测试了配合物C1、C2的热稳定性以及配合物对癌细胞NCI?H460、HepG2、MCF7的体外抑制活性,发现配合物C2对癌细胞NCI?H460、HepG2、MCF7等均表现出良好的抑制作用。利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猝灭光谱以及粘度法研究了配合物C2与ct?DN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C2以插入模式与DNA结合。  相似文献   

12.
二苄基二氯化锡分别与对甲氧基苯甲酰肼缩丙酮酸及对硝基苯甲酰肼缩丙酮酸反应,合成了2个二苄基锡配合物(C1、C2),通过元素分析、IR、~1H NMR、~(13)C NMR、~(119)Sn NMR、HRMS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等表征了配合物结构。测试了配合物C1、C2的热稳定性以及配合物对癌细胞H460、HepG2、MCF7的体外抑制活性;在Tris-HCl缓冲溶液中,以EB做为荧光探针,用荧光光谱法初步研究了配合物C1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并且用凝胶电泳法研究了配合物C1切割质粒DNA pBR322的能力。结果表明:配合物C1、C2对3种癌细胞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但是C1更优于C2;配合物C1与小牛胸腺DNA作用是插入结合作用所致,能有效的将超螺旋DNA pBR322切割成缺刻型DNA。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In this study, two novel benzimidazole-based N-heterocyclic carbene ligands (1a-b) and their silver(I) complexes (2a-b) were synthesized. All new compounds were characterized by FT-IR, LC-MS, 1H NMR, and 13C NMR spectroscopies. The in vitro antitumor activities of NHC ligands (1a-b) and their silver(I) complexes (2a-b) against DU-145 human prostate cancer cells, MDA-MB-231 and MCF-7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s and L-929 (normal cells adipose from mouse) were also determined using MTT analysis for 24?h, 48?h, and 72?h.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ile NHC ligands did not have in vitro antitumor activity on MCF-7, MDA-MB-231 and DU-145 cells, Ag(I)-NHC complexes have in vitro antitumor activities. The in vitro antitumor activity of 2a was found to be lower than that of 2b. Ag(I)-NHC complexes were observed to have higher IC50 values for non-cancerous cell lines than cancer cells.  相似文献   

14.
以(1iR,1iiR,2iR,2iiR)-Ni, Nii-(1,3-亚苯基双(亚甲基))环己烷-1,2-二胺(HL)作为配体,设计并合成了7种双核铂配合物,并利用IR,1H NMR,13C NMR,ESI-MS和元素分析等进行了表征。通过MTT法测定目标双核铂配合物对人类HepG-2,A549,HCT-116和MCF-7四种癌细胞系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所有的化合物对HepG-2,A549和HCT-116细胞系均表现了良好的细胞毒活性,但对MCF-7细胞系均无活性。其中,以3-羟基环丁烷-1,1-二羧酸为离去基团的配合物P7对HepG-2和A549细胞系的活性优于卡铂,对HCT-116细胞系的活性接近于奥沙利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