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玻尔理论与量子力学矛盾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玻尔理论与量子力学在处理氢原子结构时存在着某些不同的结论.本文从波粒二象性和不确定关系出发,解释了存在不同结论的原因,从而进一步阐明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和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玻尔原子模型在解释氢原子光谱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高中物理教材第三册(必修加选修)“量子论初步”一章中,有关玻尔理论的习题都是关于氢原子的讨论和计算.初学玻尔理论,往往产生一些误解,本文就常见的几个误解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通过玻尔理论基本假设、不确定关系、薛定谔方程以及波函数性质4种方法求氢原子的玻尔半径,理解了玻尔理论基本假设的半经典、半量子;不确定关系正是微观粒子波动性的必然结果;氢原子中电子遵从薛定谔方程,方程的解析即为波函数,是概率波.  相似文献   

4.
陈钢  吴去非 《大学物理》2005,24(9):35-37
用玻尔氢原子理论处理氢原子和电子偶素基态的方法,在假定了氦原子基态的经典模型后,给出了氦原子基态能级和半径,并与实验和量子力学变分法计算的结果作比较,说明玻尔氢原子理论对氦原子基态能级的计算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对于弗兰克-赫兹实验与玻尔氢原子理论之间关系的叙述为例,说明国内大学物理教材中所存在的准历史问题,并根据确凿的物理学史料来阐述例中准历史的“准”之所在,文章还概述了准历史现象的一些弊病。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明了玻尔理论在工科近代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同时提出在玻尔理论教学中应该突出对应原理.文中运用对应原理导出氢原子的能级公式,进而得出轨道半径量子化和角动量量子化条件.并说明这样讲授更符合历史事实,也有利于学生理解量子理论和经典理论的联系,从中领会科学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对于弗兰克-赫兹实验与玻尔氢原子理论之间关系的叙述为例,说明国内大学物理教材中所存在的准历史问题,并根据确凿的物理学史料来阐述例中准历史的“准”之所在,文章还概述了准历史现象的一些弊病。  相似文献   

8.
关于玻尔理论的几点注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洪玉 《大学物理》2000,19(4):25-28
根据玻尔的两个基本假设、里德伯公式与经典力学的有关结果,可以导出玻尔半径,里德伯常数的表达式与简化有关椭圆轨道的计算。并说明玻尔理是一种唯象理论,且含有波动性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用玻尔氢原子理论处理氢原子和电子偶素基态的方法,在假定了氦原子基态的经典模型后,给出了氦原子基态能级和半径,并与实验和量子力学变分法计算的结果作比较,说明玻尔氢原子理论对氦原子基态能级的计算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重现了玻尔最初提出的氢原子理论,从玻尔的理论归纳出了对应原理.给出了对应原理的两个具体的应用,即通过经典理论给出原子光谱的强度和矩阵力学的建立过程.  相似文献   

11.
回顾玻尔原子模型建立的背景以及玻尔理论的基本原理,阐述玻尔利用对应性原理,创造性地在宏观与微观之间架起连接的桥梁,从而解释原子结构的稳定性和原子光谱规律.  相似文献   

12.
普朗克常数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常数,利用测角仪器分光计,探索用玻尔氢原子理论来测普朗克常数。根据最小偏向角测量三棱镜折射率的原理,利用分光计测量三棱镜的折射率来研究光的色散规律,测量棱镜材料对不同波长入射光的折射率,得到棱镜材料的色散曲线和拟合方程。根据玻尔的氢原子理论,用分光计测出氢原子光谱四条谱线(α,β,γ,δ)的偏向角对应的折射率,由科西经验公式计算出相应的波长。  相似文献   

13.
基于玻尔理论和定性分析,对第二周期原子基态结构进行了构建,并计算了这些原子的基态能量.计算过程简单直观,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相符.  相似文献   

14.
玻尔提出原子理论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具有显著的开放性、批判性、辩证性和非逻辑性特征,对当前的科技创新和科学教育有重要的启迪,促使我们对摆脱旧有观念束缚、充分利用直觉思维、恰当处理精确与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鲁斌 《物理通报》2021,(1):39-42,47
利用分光计、三棱镜,将氢原子光谱呈现在高中物理课堂.利用光栅,准确测量谱线波长,并引导学生得到巴尔末公式,进行深入思考.将玻尔理论进行系统教学,用理论解释实验,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本课中,弥补了学生对于氢原子光谱实验现象的缺失,也弥补了教材对于玻尔理论系统性的缺失.  相似文献   

16.
<正>现在,让我们再回到玻尔和爱因斯坦有关量子理论的争论——以下简称为"玻爱之争"。两人都是伟大的物理学家,对量子理论的发展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分别因为解决光电效应问题和量子化原子模型而获得1921年、192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爱因斯坦和玻尔的争论主要是有关量子力学的理论基础及哲学思想方面。实际上,也正因为这两位大师的不断论战,量子力学才在辩论中发展成熟起来。爱因斯坦一直对量子论及玻尔一派的解释持怀疑态度,他提  相似文献   

17.
玻尔     
玻尔(N.H.D.Bohr)是丹麦物理学家,近代量子物理学创立者之一。1885年生于哥本哈根。1911年毕业于哥本哈根大学。他起初在英国剑桥大学J.J.汤姆逊领导下的卡文迪希实验室工作,以后在曼彻斯特卢瑟福实验室工作。1916年玻尔接受哥本哈根大学理论物理讲席。1920年哥本哈根大学根据他的倡议成立了一个理论物理研究所,他即担任该所所长,一直担任到1956年退休为止。1926年玻尔被选  相似文献   

18.
通过N&#183;玻尔建立量子理论这一典型的科学案例,对视觉化的经验在科学活动中的表现形态和作用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王长荣 《物理与工程》2006,16(3):55-58,64
以玻尔对应原理所形成的思想过程为历史背景,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该原理的深刻科学内涵以及它对哥本哈根学派的深刻影响.作为一种富有启发性的科学思想,玻尔对应原理对当今物理学的发展及科学研究仍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今年10月7日是二十世纪丹麦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尼尔斯·玻尔诞辰一百周年。趁此机会,撰写本文以表纪念之意。玻尔在近代物理学发展中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在近代物理学的历史人物中,只有玻尔才能与另一位物理大师爱因斯坦相媲美。本文不想全面介绍玻尔的创造性工作与成就,而仅就一个侧面——物理实验方面的工作与贡献,做一简单介绍。玻尔与爱因斯坦一样,在大学学习时期就非常重视物理实验,而且他所获得的第一枚金质奖章,就是对他的实验才能的充分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