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耀明 《光子学报》1982,11(3):32-35
为了在间歇式高速电影摄影机工作时实现跟踪取景,其中方法之一是采用反光叶子板的结构。它的好处是没有视差,不降低画面的曝光能量。反光叶子板结构在普通电影摄影机中大量采用,但在高速下,特别对于200幅/秒以上的摄影机还未曾采用过。考虑到在高速情况下结构的强度刚度,以及加工面形等问题,我们先后设计了几种不同材料和结构的反光叶子板:硬铝镶玻璃;硬铝表面镀硬铬;全玻璃等,并分别进行了部分实验。  相似文献   

2.
<正> 在高速摄影机中,常常需要一块特殊的反光镜,我们把它叫做反光叶子板。其形状及技术要求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3.
在转镜式高速摄影机中,常常有电磁式保护快门和防止底片重复曝光的爆炸快门。但在很多场合仅仅有上述两种快门仍然不够。譬如:当摄影环境很亮时;或者目标发光较弱,甚至为非自发光而需要有持续发光的转动照明系统时,开启时间大于10毫秒的电磁式快门就显得太慢了,这时就要有一种能在拍摄之前几十微秒时间内迅速打开的快门。因此,快门快开的作用;一是可以大大减小杂散光的影响二是扩大了相机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4.
李彬华  陈建军  宋谦 《光学技术》2011,37(5):515-520
天文用大口径定制或自制快门需要用户自己制作驱动器并进行综合测试以确定其参数.介绍了一种快门驱动器电路设计、仿真分析、制作过程以及测试的基本情况;提出了一种大口径快门时间测试和参数归算的方法,进行了实际测试,并以列表的形式给出了具体的归算结果.分析表明,该快门驱动器能够满足长曝光天文观测对大口径快门控制的基本要求.指出了...  相似文献   

5.
系统介绍了几种基于瞬态光克尔效应的超快光学快门技术,包括传统的光克尔双折射快门技术,瞬态光栅快门技术,以及利用瞬态克尔透镜效应的光学快门技术。这些技术都是在泵浦-探测的实验配置基础上,利用门控光对克尔介质折射率的瞬态调制导致的信号光的相位(偏振态)、传播方向或光束发散角等光学特性的改变实现对信号光的超快时间分辨测量。对比讨论了这些超快快门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实验配置,结果表明瞬态光束偏折快门技术相比其他快门技术具有无偏振配置要求、无相位匹配条件、超宽带光谱响应范围的特点,在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超快动力学研究中具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全帧型CCD数码相机曝光时间的精确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云飞  刘波  胡炳樑  唐垚  王华伟 《光子学报》2009,38(4):1025-1028
提出一种全帧型CCD数码相机曝光控制方案.在测量机械快门机械延时的基础上,控制CCD触发脉冲TRG和机械快门的控制时序,使得带电子快门的CCD相机,在机械快门的配合下,CCD的感光区都能按各种设计要求的曝光时间精确曝光,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照片的分辨率.该方法设计简单,不需要额外的硬件电路,可以广泛应用于带机械快门的CCD数码相机曝光时间的精确控制中.  相似文献   

7.
基于国内惯性约束聚变实验精密化需求,开展了可见光CCD机械快门特性研究的分解实验,定量表征了机械快门的时间特性,不仅为物理实验参数设置提供了依据,也对信号强度不确定度的定量分析提供了基准数据。另外根据物理实验的实时控制需求,设计开发了一套机械快门状态检测系统,它能及时快速反馈快门运转情况,提高了实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爆炸快门是高速摄影机中的一种重要部件,它要在10-6秒左右闸断光路以防止感光材料的重复曝光。快门的关闭速度与快门的通光口径和引爆雷管的个数及爆速有关。不同型式的高速摄影机要求不同速度和通光口径的爆炸快门。例如普通转镜分幅或扫描相机用的爆炸快门直径在40—50毫米时,通光孔切断时间约为10—15微秒,而转镜网格显微相机则要求通光孔径为5毫米,闸光时间越短越好,例如0.6微秒或更小。  相似文献   

9.
大面阵数码相机快门驱动机构的设计分析与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卢笛  阮萍  陈良益 《光学技术》2008,34(2):186-188
设计了一套用于大面阵数码相机的全电控快门驱动机构。连杆机构驱动幕帘快门上弦,杠杆机构驱动快门释放。对上弦连杆机构的设计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和计算,并对机构在调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改进。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描述以光电脉冲的原理,构成测量快门开启时间的装置。装置由一个光源、一个光栏、两个聚光镜和一个光电倍增管组成,所有元器件均安装在一个屏蔽的暗箱中。当快门开启时,通过光栏的光通量随快门开启孔径的增大而增大,同时光电倍增管产生的光电流也随着增大。快门全开启时,光通量达最大,光电倍增管产生的光电流脉冲也达最大此。光电流脉冲在检测电阻上形成电压脉冲,用快速脉冲示波器测量此电压脉冲幅度的上升时间,即为被检测快门开启时间的度量。  相似文献   

11.
目前的高速摄影象机大多由CCD摄象机以及外加的机械快门或电子快门组成若能直接开发CCD本身的电子快门特性而不再需要外加快门,将会受到人们欢迎。 本文提出了开发CCD自身快门特性的方法:即从缩短摄象机每场的“有用光积分”时间入手,使缩短的场积分脉冲起电子快门作用。与此同时须采用“底板清洗”方法清除掉每场中除“有用积分”之外的其余时间的“无用积分”电荷,使“有用积分”电荷建立在清洗过的洁白的底板上。从而实现将普通CCD摄象机改为自带电子快门的高速摄象机。 对新开发的高速摄象机的性能作了分析之后,提出了两个应用实例。特别是利用本摄象机拍摄高速旋转体时,可以直接获得旋转变得缓慢甚至相对静止的清晰图象,而不再需要借助录相机进行快拍慢放  相似文献   

12.
问与答     
<正> 问:照相机的快门一般包括哪几个机构? 根据照相机对快门的基本要求即:1.保证给定的曝光时间的大小和范围;2.保证象片上所有各点的曝光量一致;3.保证不致由于快门工作引起影象变形;  相似文献   

13.
郭宝干  牛憨笨 《光子学报》1996,25(9):852-855
本文讨论了带快门的内增强变象管相机的快门电路及其对扫描电路的干扰,干扰信号对相机性能指标的影响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英国J.Lattgham Thompson公司生产的CP—600型网格式高速摄影机在快门控制,测速显示和图像再现判读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推广使用。我校根据用户建议,对CP—600型机进行了改造。用电磁快门代替仅适于高频段的机械快门,可在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ZK-241电子程序快门的传动机构、电路控制原理和工作时序图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对它的瞬时测光方法及曝光量控制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建立了闭封控制数学模型。该程序快门控制系统,构思新颖,对于其他同类快门的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日本Capal EX—731电子程序快门为例,用数学分析和计算程序,精确计算了其通光面积曲线S=f(θ),从而为快门的EV曲线理论计算和特性分析提供了可靠数据。本文提供的分析计算方法,对于计算复杂曲线工作边快门叶片的通光面积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在转镜分幅相机中,光学快门的型式通常有三种,即园形、菱形和矩形。这三种快门的曝光系数分别为:1/2.36、1/3和1/2。本文介绍一种曝光系数为1/5的光学快门,并计算了它的动态调制传递函数。  相似文献   

18.
<正> 本文以一个具体的电子快门照相机的设计为例,论述电子快门照相机的设计原理。重点讨论光圈优先,快门自动控制的一种半自动照相机(简称电快相机)是如何通过传感器系统的作用,使物镜的光圈数、快门速度、底片感光速度等诸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景  相似文献   

19.
近贴聚焦微通道板象增强器(proximity focused microchannel plateimage intensifiers)是一种新颖的电子光学元件。它除具有纯粹的光快门作用外,通常还具有可观的光增强作用。作为光快门的微通道板象增强器和控制其光快门作用的高速高压脉冲源相结合,便构成了具有极短曝光时间和很高光增益并能捕捉单次瞬  相似文献   

20.
光学传递函数是评价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重要指标。基于为数字航空摄影相机设计的一种新型航空镜间快门的工作特性,镜间快门在控制曝光过程中改变了相机光学系统的光瞳形状,意味着点扩展函数的改变,从而改变了光学系统的传递函数。将光学系统视为一个空间频率的滤波器,以傅里叶积分变换和光的标量衍射理论为基础,将孔径光阑的变化过程与光瞳函数建立关系,应用二次傅里叶变换法得到光学传递函数,分析快门在工作周期内对光学传递函数的影响。通过对计算结果与测量结果的对比分析可知,传递函数的最大绝对误差为0.196,最大相对误差为-0.274,有较好的准确度和重复性,并且缩小镜间快门开始和关闭阶段所用时间占整个曝光时间的比例,可以提高系统的综合传递函数,为中心快门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