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解决目前国内自主研发的激光位移传感器基准工作距离短和测量范围小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远距离测量的大量程激光位移传感器成像光学系统。基于激光三角测量原理,结合具体使用要求计算了大量程激光位移传感器的性能指标和成像光学系统的设计参数。选择5片式透镜结构作为系统的初始结构,利用光学设计软件对大量程激光位移传感器成像光学系统进行了仿真,完成了系统优化和性能分析,实现了基准工作距离为1 000 mm、量程为±500 mm、分辨率为0.4 mm的大量程激光位移传感器成像系统设计。结果表明,在测量范围±500 mm内,系统均可以满足成像质量要求。该激光位移传感器成像系统具有工作距离远、测量量程大、结构简单的特点,可满足1 000 mm远距离处大量程范围的测量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高精度激光三角位移传感器的技术现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角测量法是一种传统的位移测量方法.随着激光器、光电探测器和计算机的发展,三角测量法有了很多新的进展和应用.对激光三角位移测量系统进行概述和讨论.根据光线的不同入射方式激光三角位移传感器主要分为两种:直入射式和斜入射式.分别介绍了这两种方法的测量原理,并对它们各自的特点进行了比较.最后阐述了高精度激光三角位移传感器的应用方向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孙浩  薛丹丹  韩焱 《应用光学》2012,33(6):1152-1155
为了降低激光位移传感器的生产成本,提出一套新型激光位移传感器系统的设计方法。该设计基于三角测距原理,使用CCD 单板机作为光电探测器,换用小孔光学系统替代透镜,并针对小孔光学系统的特点对传感器系统重要参数的确定方法进行了研究,编写图像处理算法提取目标图像中的位移信息,从而达到非接触式位移测量目的。搭建了一套该新型激光位移传感器系统进行位移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此系统可以达到量程为50 mm、精度为1 mm 的测量需求。  相似文献   

4.
激光三角法具有非接触测量、测量范围大、相对测量精度高、结构简单、环境适应性强等多种优点, 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三角测量的理论公式具有非线性特征, 而且光学结构参数(a、b、θ)等在现实工程中具有不可测性。研究了三角测量中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 选用多项式展开方法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应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多项式的方法求解模型系数, 提出了根据最大相对拟合残差要求、结合相关系数用于控制拟合多项式阶数的评价方法, 并通过实际光学系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达到了0.01%的相对误差。最小二乘法拟合多项式的方法对于激光三角位移传感器的标定和系统误差消除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三角测量法是一种位移测量方法, 其测量精度不但受到传感器本身因素如光源、探测器、机械结构特性等因素的影响, 还受到被测表面特性如色泽、材料、粗糙度、倾斜度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国内外的一些学者提出了许多提高传感器测量精度的方法, 但这些研究都是针对某一特性表面进行的, 没有涉及到对不同表面的测量时存在的问题。利用随机行走理论对物体表面的散射场进行了分析, 给出了不同粗糙度表面下弱散射光强与散射角及入射角的关系。由于设计制造的传感器量程范围内接收散射光的角度在15°至25°内变化, 因此取20°作为散射角角度, 理论计算模拟的三种不同粗糙面散射光强变化最大能达到300%左右。该结果对于优化激光三角传感器的设计和提高测量精度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自由活塞斯特林发动机活塞往复振动位移对研究发动机特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该类发动机活塞位于高压封闭腔体内且结构较为紧凑,其活塞往复振动位移难于直接进行测量。加速度传感器具有尺寸小、安装方便和工作稳定等特点,提出了采用加速度传感器测量活塞位移的方法。根据加速度传感器测量位移的原理,建立了一套加速度传感器测量自由活塞斯特林发动机活塞位移的标定试验系统,以位移传感器为基准测试并分析了不同活塞振幅和不同振动频率下加速度传感器测量位移的误差大小。实验结果表明,在活塞振幅小于8 mm,振动频率大于20 Hz条件下,加速度传感器测量位移的误差小于5%。因此加速度传感器可以用于测量自由活塞斯特林发动机的活塞往复运动位移。最后成功把加速度传感器测量的自由活塞斯特林发动机活塞振动位移用于发动机循环指示功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7.
基于啁啾光纤光栅的温度自补偿位移传感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基于双三角结构的悬臂梁,提出了一种使用啁啾光纤光栅测定位移的方法.悬臂梁受到应力时引起刚性粘接在悬臂梁上的啁啾光栅反射谱带宽压缩,通过测量反射谱带宽进行位移的测量.该结构克服了位移测量时温度的交叉敏感问题,温度变化引起反射谱整体移动但不会改变带宽.测试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具有较高精度、良好的线性和可重复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激光位移传感器的光学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仁芸  朱万彬  钟俊  陈璇 《中国光学》2010,3(5):513-517
针对目前国内自主研制的激光位移传感器精度低,测量范围小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光学设计软件预先仿真整个激光位移传感器光学系统的方法。在分析系统各部分的光学特性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要求设计了一个激光位移传感器的光学系统,其工作范围为(50±10)mm。采用系统分割的方法,将整个光学系统分为两部分进行设计,第一部分是激光束的整形透镜,要求在有效的工作范围内得到小而均匀的出射光斑,设计结果表明,在测量范围内,光斑大小能够控制在10-1mm量级;另一部分是被测面散射光接收的成像物镜,该系统的特点是物面和像面相对于光轴都有一定的角度,实验结果表明其成像满足Scbeimpflug条件。  相似文献   

9.
聂晨晨  张海波  陶卫  赵辉 《应用声学》2012,(6):1725-1728
从激光三角传感器的原理出发,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与DSP的一体化智能激光位移传感器系统,能够在保证位移测量精度的同时简化系统结构、减小系统体积;主要由FPGA控制CCD与激光器的驱动及实现与上位机的通讯,由DSP负责数据的处理从而得到优化的激光强度值及光斑定位信息;重点介绍了FPGA的设计及DSP的算法;最后对系统进行标定,并进行精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一体化系统能够在100mm的工作范围内达到10μm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0.
从激光应用系统稳态条件出发,建立了半导体激光管位移传感器系统的数学模型,其仿真结果与有关文献的实验结论相吻合,详细阐述了通过检测LD注入调制三角波相邻两周期对应点处信号的位相差而完成位移测量的原理。由理论分析提出了提高最大允许位移速度上限和减小测量非线性误差的措施,其结论对激光自混合干涉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金攀  屠大维  张旭 《应用光学》2018,39(6):849-855
针对激光同步扫描三角测距成像系统水下应用时,考虑不同介质界面的折射效应,通过理论建模,得出水下同步扫描三角测距成像系统的空间三维坐标测量关系表达式。分析了基线距离、接收透镜焦距等系统主要参数对距离测量分辨率的影响,以及成像探测器长度对测量范围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增大基线距离和接收透镜焦距,有利于提高距离测量分辨率,增加成像探测器长度,有利于增大系统测量范围,为水下同步扫描三角测距成像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一种把三角法应用于中、短距离测量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角法测距的原理公式中因变量、自变量及系统结构参数之间具有非线性关系,并且在系统结构确定之后,距离越远,单位距离变化在接收器件上的对应变化量越小,即测量分辨精度越低,测量精度与测量范围之间存在矛盾。通过采用一种新的距离分段的改进三角测距法,使远近距离都有一个比较适中的测量精度,较好地解决了测量精度与测量范围之间的矛盾。并给出其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reports the development of an electro-optic device for relative distance measurement. The time-of-scan triangulation technique has been used as measurement principle and a rotating mirror employed as beam deflection system. A calibration technique is needed to calculate the geometrical parameters of the system. The device has an accuracy of 100 μm, a working distance of 20 cm and a range of 10 mm. The accuracy obtained depends on the instability of the rotation speed of the mechanical scanner that affects the measurement of the scanning time.  相似文献   

14.
针对基线较短情况下传统的双站三角测距精度不高的问题,利用双站方位历史信息建立了双站无源定位模型,该模型可以利用多种线性估计器来求解。采用最小二乘算法来实现对目标距离的估计。通过仿真实验说明该模型能够实现对目标距离的估计,证明该算法用于无源定位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develop an inexpensive, robust, and precise scattered-type triangulation laser probe system with six linear charge-coupled devices (CCDs), that can be used to measure simultaneously the distance and inclination angle of a workpiece surface. The developed system has been configured and assembled based on Scheimpflug's principle. Through the specific arrangement of the six linear CCDs, four different measurement modules for the developed system were possible, namely the standard triangulation probe module, the double triangulation probe module, the pentagon-like triangulation probe module, and an approximately circular triangulation probe module. Angular measurements of an inclined surface were possible using the double triangulation probe module. The measuring range of the developed laser probe was ±2 mm and the resolution was 2 μm/pixel. The performance tests among the different measurement modules of the developed probe and the commercial circular triangulation laser probe OTM3-03 have been carried out. The measurement uncertainty of the developed laser probe system, with respect to different surface roughness and slope, was generally smaller than ±20 μm within the measuring range using the pentagon-like triangulation probe module with the statistical methodology of skewness (Sk) and kurtosis (Ku) analysis by setting the appropriate threshold values for Sk and Ku, respectively. The developed probe has been integrated with a PC-based 3-axis micro-positioning stage to construct an automatic non-contact 3D measurement system and to digitize the 3D profile of a small complex object.  相似文献   

16.
直升机旋翼挥舞、摆振的激光动态测试系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提出一种直升机旋翼挥舞、摆振角的动态测试系统。在直升机桨毂安装与旋翼同步旋转的三叉件 ,每个三叉件悬臂上装有光学三角位移传感器和线阵 CCD位移传感器 ,实现了动态测量直升机旋翼桨叶的挥舞和摆振角。为保证系统在恶劣条件下正常工作 ,系统采用了加装干涉滤光片、L D调制技术和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等一系列技术措施。最后给出了实验结果。由位移 -角度转换和传感器自身的非线性引起的误差用若干静态标定点为节点插值的方法修正。得到较高精度的测试曲线  相似文献   

17.
Based on the work of Durhuus–Jónsson and Benedetti–Ziegler, we revisit the question of the number of triangulations of the 3-ball. We introduce a notion of nucleus (a triangulation of the 3-ball without internal nodes, and with each internal face having at most 1 external edge). We show that every triangulation can be built from trees of nuclei. This leads to a new reformulation of this question: We show that if the number of rooted nuclei with t tetrahedra has a bound of the form C t , then the number of rooted triangulations with t tetrahedra is bounded by ${C_*^t}$ .  相似文献   

18.
Optics and Spectroscopy - Pinhole model measurement errors in 3D triangulation based scanners is studied in the present work. Pupil aberrations of the scanner lenses are shown to cause noticeab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