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张亚拣 《珠算》2012,(7):32-33
近十年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交易持续升温,但其中失败的案例也为数众多。如何有效控制和降低跨国并购交易风险,提高项目成功率成为有关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中,笔者依据近期作为财务顾问参与的几个境外企业收购项目的实际体验,从操作层面上分析了收购过程中尽职调查、目标公司估值,及交易谈判几个环节中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  相似文献   

2.
毛岚 《珠算》2009,(8):48-49
全球性金融危机使无数企业陷入经济困境,进而引发新一轮的企业并购重组热潮,产权市场已成为企业并购重组的主战场。随着我国政府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和到位,各行各业的并购活跃度将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3.
郭新宁 《珠算》2008,(6):12-12
并购重组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作为企业并购重组的幕后操盘手——CFO们在这个过程中会面临哪些困难,又该如何应对呢?  相似文献   

4.
《珠算》2014,(9):4-4
今年以来,国内并购重组市场空前活跃,并购项目的数量和金额都达到了—个新的高峰。而此轮并购热朝,除了受新股IPO暂停的因素影响外,更重要反映出的是产业结构面临调整、增长模式发生改变等一系列来自市场的挑战。而并购重组正是企业加强资源整合,实现决速发展,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措施;是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穆庆榜 《运筹与管理》2016,25(3):225-231
基于最优停时理论、实物期权方法、平滑粘贴条件和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转换,通过时机模型构建与求解,比较分析了无泊松跳跃和有泊松跳跃两种情形下的最佳并购时机。研究结果显示,驱动企业并购的主要是协同效应;企业并购存在仅与并购双方相对股价有关的最佳并购时机及其对应的并购区域;泊松跳跃使并购阈值下界和并购阈值上界右移,并购区域变宽,选择最佳并购时机需要更多信息;在相对股价进入并购区域时,即可实施并购,否则,主并方的最佳策略为持有等待期权,即继续等待。研究结论可为企业选择最佳并购时机,尤其是国有企业选择产权转让的最佳时机提供直接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6.
针对并购匹配决策问题,提出考虑同行态度差异性的交叉评价并购匹配决策策略。先构建考虑同行态度差异性的交叉评价DEA模型,然后把交叉评价效率作为并购双方的匹配满意度进行并购匹配,并给出并购匹配结果。最后算例分析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企业战略风险度和偏离度对并购行为的影响,本文以沪深A股2010~2017为样本数据,基于Logit和Possion模型对企业战略与并购行为的影响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企业战略风险度与并购行为显著正相关,表明企业战略越是风险偏好型的企业,其并购倾向越高,并购次数越多;企业战略偏离度与并购行为显著负相关,表明企业战略越是偏离同行常规战略的企业,其并购倾向越低,并购次数越少。进一步研究表明,完善的内部控制、较高的薪酬激励和聘请稳健的高管能够有效约束由企业战略引起的过度并购和并购不足行为,促进并购行为合理化。本文基于企业战略视角研究并购倾向和并购次数,有助于理解并购行为形成的内在机制,同时,对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的治理和风险管控亦提供了新的线索和证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使用函数性数据分析方法中相平面图技术,考察中国三大行业及其子行业并购重组动态路径演变,同时探索国家行业政策和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对并购动态演变的影响.本文发现随着产业经济规模的发展,整个并购重组频次呈现上升趋势;第一产业的动态演变路径呈现出低-高-低的"收缩螺旋"特征,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低-高-低-高的"扩张螺旋"动态演变路径;股权分置改革、金融危机、行业政策的出台等事件严重影响相关产业的并购重组动态演变路径.  相似文献   

9.
孙羽 《珠算》2008,(6):30-33
沃尔沃并购山东临工的顺利完成及山东临工的快速发展,关键在于并购双方妥善解决了合资企业中的控股权以及品牌发展、技术研发、经营管理等问题,实现了双赢。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企业并购过程中存在不完全信息和多时点信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效率和规模的企业并购决策方法. 通过证据推理集结并购双方的不完全的、多时点的评价信息,利用\,DEA\,方法判断合并企业规模是否过大,并筛选出可行并购方案,再根据合并企业竞争型并购交叉效率高低决策最佳并购目标. 最后算例分析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周红玉 《珠算》2014,(9):46-49
今年以来,在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我国企业的并购重组步伐加快。清科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2014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共完成并购案例784起,较2013年同期上涨79.8%,中国并购市场共涉及交易金额510.23美元,同比回升19%。  相似文献   

12.
知识资本是企业价值系统的参变量 ,其存量和水平支配着并购企业的命运 .从知识和能力整合的角度出发 ,根据并购双方知识资本系统整合的机理和特点 ,建立了知识资本演化的数学模型 ,并且通过模型的数值分析模拟了并购后知识资本存量变化的过程和发展趋势 .  相似文献   

13.
基于企业异质性视角,借鉴演化博弈理论探究企业通过OFDI“走出去”时的跨国并购方和标的方在全要素生产率上的差异对企业OFDI进入策略选择的影响机制。利用Hotelling模型构造资本密集型企业与劳动密集型企业OFDI进入策略选择博弈模型,讨论两类企业OFDI进入方式决策在并购双方生产率差异变化之下的变迁机理。研究发现:当并购方和被并购方生产率差异较小时,市场达到两类企业都倾向于跨国并购策略的演化稳定状态;当并购双方生产率差异较大时,企业的生产要素密集度及其结构对其OFDI进入模式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知识或技术密集度较高的资本密集型企业与综合实力强势的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采取跨国并购战略,而另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选择绿地新建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即企业OFDI进入策略选择因其所属的行业生产要素密集度及其结构不同而具有差异性。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王宁 《珠算》2008,(10):76-78
在复杂的重组并购中,商誉的确认及后续计量千头万绪。随着重组方式的日趋复杂,商誉这朵无形的美艳之花,绽放的究竟是企业价值的真实体现,还是水中月、镜中花?  相似文献   

15.
《珠算》2011,(4):92-93
清科研究中心对中国并购市场的最新研究显示:2010年,由于国际金融大环境的复苏和中国经济的强劲发展,中国并购市场实现了井喷式增长,共完成622起并购交易,披露价格的501起并购交易总金额达到348.03亿美元。与2009年完成的294起案例相比,同比增长高达111.6%。 清科研究中心认为,2010年中国并购市场存在如下四个引人注目的特点: 并购数量呈“井喷” 2010年,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带动下,在国家并购重组相关扶持政策的刺激下,中国企业并购扩张的热情升温。全年各季度完成的并购数量,较2009年各季度均实现成倍增长.交易金额也不断攀升。  相似文献   

16.
陈博闻  CFP图 《珠算》2011,(4):47-49
全球证券交易所并购风云再起。 2011年2月9日,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宣布收购加拿大多伦多交易所母公司TMX集团后几个小时,纽约泛欧交易所和德国证券交易所联合发表声明称,双方可能会合并组成全球最大的交易所运营商。在此之前,新加坡交易所向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申请收购澳大利亚证交所。 在成本和市场份额流失等压力驱使下,交易所正寻求向具有更高利润的领域扩张,同时希望借助联动优势提升竞争力。特别是金融危机过后,交易所对大型并购的信心更足,预计全球证交所并购风潮将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17.
周红玉 《珠算》2011,(4):88-91
近年来,尤其足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体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与同际社会的联系也越发广泛,其表现形式之一就是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希望通过跨国并购来向国外寻求新的投资机会。因此,波士顿商学院和中华咨询的联合项目研究团队所做的第二个项目研究就是——跨国并购重组。 由于行业的敏感性,他们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下简称“中国兵器”)所做的汇报,被安排在了中华咨询的大会议室,1月6日,中国兵器公司酱运营部主任李金泉、酱运营部酱运营处处长石兵、  相似文献   

18.
张铭 《珠算》2009,(9):42-43
随着“中国军团”频频出手海外,越来越多的中介机构坐在CFO身边,参与到并购谈判中。这些中介机构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帮助企业寻找合作伙伴、评估合作价值、争取双方利益等方面,好的中介机构还可以降低合作成本,提高合作效率,并使合并后的企业增值。  相似文献   

19.
业绩补偿承诺制度的初衷是降低估值溢价,引入盈利预测增长率探究其对定增并购双价格偏离的影响机理进而揭示制度发挥作用的路径。采用层级回归分析表明:业绩补偿承诺对双价格偏离具有正向影响,对盈利预测增长率具有负向影响;盈利预测增长率对双价格偏离具有正向影响,其在业绩承诺与价格偏离之间的作用机制呈现出“遮掩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业绩补偿承诺对定增并购绩效具有价值促进作用,并提升了并购双方互利共赢的空间,大股东因业绩承诺所获得的高价格偏离是价值补偿的体现。研究结果丰富和拓展了业绩补偿承诺和双价格偏离的相关研究,对制度的合理安排及契约价值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焦文军 《珠算》2010,(5):48-53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资本市场越是快速成长,越是刺激与促进了中国本土CFO的快速崛起;出于企业战略与资本的需要,作为CEO的战略合作伙伴与资本运作操盘手的CFO,也由默默无闻的后台账房先生,快速奔向了战略、上市、融资、并购与重组的前台,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