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双波长同时分光光度测定合金钢中钨和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同时含钨钼的合金钢生产渐增,而光度测定它们会相互干扰,常需先分离或掩蔽。同时分光光度测定是工效高又不分离的有效手段,但钨钼的同时光度测定尚少报道,钢中钨钼的同时光度测定报道更少,且灵敏度也不高。本文则提出一种同时光度测定合金钢中钨和钼的高灵敏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赣南定南县某废弃稀土矿区生长的植物样品中5种重金属元素Cu、Mn、Cd、Pb和Cr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Cu、Mn、Cd含量,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样品中Pb和Cr的含量。结果在植物样品中,Mn含量最高的是芒萁(1 081.305 mg/kg);含Cd最高的是山鸡椒(0.716 mg/kg),Pb、Cu、Cr的含量未超过植物正常值。结论山鸡椒和芒萁可分别作为废弃稀土矿区Mn和Cd元素理想的植物修复备选植物。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了钍对马尿酸偶氮氯膦(pHA-CPA)络合物的形成条件及其在光度分析中的应用。实验证明。钍与pHA-CPA形成络合比为1∶3的蓝紫色络合物,λmax=680nm,ε=9.63×10^4.该方法用于测定稀土矿中微量钍,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白云鄂博铁矿石中稀土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云鄂博铁矿是一个富含有稀土资源的大型矿床,其中稀土元素不仅含量高、种类多,且储量居世界之最,在我国稀土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电子探针,对白云鄂博含稀土铁矿石的赋存状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磁铁矿、萤石以及稀土矿物是构成白云鄂博铁矿中主、东、西三个矿区的主要矿物,其中稀土矿物主要为氟碳铈矿和含钕单斜褐钇钶矿,微量的放射性元素钍以类质同象的形式存在于稀土矿物中。  相似文献   

5.
钒的光度定量方法所选用的显色剂,大都是有机试剂。近年来有机显色剂发展很快,名目繁多、应用很广,其中重要的有:偶氨化合物、含羟基类化合物、羟胺衍生物、苯胺化合物等。另外还有利用钒对一些有机试剂的显色反应具有催化作用,而用以进行催化光度测定。本文就钒的光度方法中重要有机试剂的发展情况作一归纳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定南县废弃稀土矿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Pb、Cr和Cu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废弃稀土矿土壤及周边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及对环境的影响,采用HNO3-HClO4湿法消解土壤样品,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及标准曲线法对消解样品中的重金属元素Pb、Cr、Cu含量进行了测定。根据国家土壤环境标准评价这3种重金属元素在该土壤中是否超标及超标程度。结果表明,赣州市定南县废弃稀土矿区及周边土壤中铅含量严重超标;矿区及周边土壤Cr含量未见超标;周边土壤铜含量接近超标。可见该废弃稀土矿区重金属元素污染以Pb为主,建议在土壤植物修复过程中着重考虑对Pb元素的清除。  相似文献   

7.
赣南陂头一带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成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陂头一带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点进行野外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表明:变质基底层、岩浆多期活动和岩浆期后脆性断裂构造活动是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形成主因。变质基底构造层中泥质板岩、炭质板岩和变凝灰质砂岩中RE2O3含量高,在岩浆侵位过程中带入了大量的稀土元素,在含矿母岩顶部可见大量的未熔完全的基性捕掳体。受后期热液交代蚀变,导致含矿母岩中长石矿物粘土化强烈,对水具有胀缩性,易碎岩成矿。岩浆期后"X"型脆性共轭剪切断裂为雨水渗漏贯通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含矿母岩在各个地质历史阶段受古气候多次变化的影响加速了含矿母岩的风化程度。表土层的保湿渗水呈酸特性促进了稀土矿的形成。区内变质基底炭泥质板岩和变凝灰质砂岩、岩浆期后脆性断裂、含基性捕掳体的红褐色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是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地质宏观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一种非水络合光度滴定法,不仅可用于测定含锂碱金属盐类混合物中的锂和碱金属总量,也可用于连续测定含锂二元碱金属盐类混合物中的锂和铯(或铷,或钠),其共存摩尔比为1∶5至5∶1。探讨了滴定过程的化学反应机理。发现离子势与铜(Ⅱ)相近,与铜(Ⅱ)同属生色离子的钴(Ⅱ)、镍(Ⅱ)也可用作锂盐的光度滴定剂。  相似文献   

9.
目前,腾冲地块已初显国家级稀土矿战略后备基地雏形,但整体研究程度仍偏低,稀土矿床的成矿规律、成矿模式等方面的研究趋于空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近年稀土矿勘查工作成果,通过研究腾冲地块不同时代、不同岩性的岩浆岩与稀土矿产出关系,取得以下认识:腾冲地块稀土矿床(点)成矿母岩时代有三叠纪(印支期)、白垩纪(燕山期)、古近纪和第四纪(喜马拉雅期),以古近纪(喜马拉雅期)为主;岩石类型有二长花岗岩、花岗斑岩、钾长花岗岩、英云闪长岩等,以二长花岗岩为主;成矿母岩都具有高硅(68%~78%)、富铝(12%~15%)、富碱(W_B(K_2O+Na_2O)值7.5%~10.6%,多数大于8%)、富钾(钾大于钠)特征,且稀土元素丰度较高;以轻稀土矿为主,仅有个别重稀土矿。腾冲地块发育有轻稀土矿与重稀土矿成矿母岩,具有得天独厚的稀土成矿条件,仍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在今后地质工作中,应提高重视加强对稀土矿找矿勘查工作,尤其是古近纪岩体分布区、重稀土矿成矿母岩分布区,如陇川—盈江、新岐、古永地区。同时,对已发现的锡矿、铁矿等矿床,综合评价其花岗岩风化壳型稀土矿。  相似文献   

10.
2金属材料中稀土元素的测定2.1重量测定法重量测定法常应用于稀土元素含量较高的合金的分析。可用稀土-硅-镁中间合金作为例子说明稀土总量的重量测定法在这种合金的分析中的应用。稀土硅镁之间合金的主成分是硅、稀土、铁和镁,同时还含少量或微量的钙、锰、钛、铝、磷等元素。此外,由于稀土矿源不同,可能会含有某些特殊元素。例如包头稀土矿还给合金带入一定量的钍。表1中列举了几种稀土-硅-镁合金标准物质的组份,供参考。根据这一合金的组成,在最终进行稀土元素的沉淀、灼烧及称量之前必须先使稀土与共存的干扰测定的元素分离,然后选择一…  相似文献   

11.
微量砷的测定方法主要是原子荧光光谱法;含砷量较高的样品测定,一般采用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但这两种方法相对来说流程长,过程繁琐。实验对样品中中等含量砷的测定进行了研究,样品经酸溶后,在硝酸(1%)介质中,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在波长193.7nm处测其吸光度,结果表明吸光度与其质量浓度在0~100μg/mL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检出限为10.5μg/g,实验操作简便,适合样品中较高含量砷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12.
白云鄂博稀土矿床中,现已发现的稀土矿物近40种。为了开发利用该稀土资源,对矿床中稀土元素的存在形式、分布规律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目前通常用化学方法查明稀土矿物的成份、稀土元素的配分等。用现代物理学方法研究白云鄂博稀土矿物中稀土元素的价态还较少见。我们用穆斯堡尔效应测定了白云鄂博两种稀土矿物中铕的价态。 穆斯堡尔效应是一种核物理方法,用它可以解决有关元素的价态等问题。试验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离子型稀土矿中钪、钇、镧、铈、镨、钕、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和镥等16种离子吸附型稀土元素的含量。采用40g·L-1硫酸铵溶液对离子型稀土矿样品进行了间歇式搅拌浸出,对浸出液进行两次高温蒸干处理去除盐分。钪、钇、镧、铈以103 Rh为内标,其他元素以187 Re为内标。16种稀土元素在一定的质量分数范围内与其光谱强度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σ)在0.01~0.08μg·g-1之间。方法应用于离子型稀土矿样品的分析,测定值与国家标准方法测定结果相符,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1)在0.80%~2.9%之间。  相似文献   

14.
测定稀土矿物中的稀土总量,常需先用沉淀法使稀土与其他元素分离。但是反复沉淀容易引起组分的损失而且费时。离子交换法在含稀土矿物的分离方面已有应用,但氟碳铈镧矿因伴生有铁、锰、钙、锶、钡、硅、磷、氟等元素,使用盐酸作淋洗剂不能使稀土与钡分离。本文推荐双柱式离子交换方法,并选用适宜的淋洗剂,可使稀土、钙、锶及钡定量分离,从而同时获得稀土总量、钙、锶及钡的分析结果。本法的装置简单,淋洗试剂的用量小而且流速较高,试样分解之后,分离和测定过程可在八小时内完成。  相似文献   

15.
通过晚期与稀土元素矿化相关的萤石中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分析,以及萤石、矿石及碱性岩体的稀土及微量元素分析,系统地探讨了沙鄂博稀土矿床成矿流体的特征、成矿物质来源及萤石成因。与稀土矿化相关的晚期萤石中发育大量的熔体包裹体及流体-熔体包裹体,表明萤石归属于岩浆成因,同时表明成矿与岩浆作用有关。碱性斑岩体、晚期萤石和矿石的稀土元素具相似的配分模式,表现为向右陡倾的分配曲线。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含矿碱性岩体、晚期萤石和矿石均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并具明显的Ba, Th, Ce, Sr和Hf等负异常,微量元素蛛网图相似。含矿碱性岩体、矿石及与稀土矿化相关的萤石的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的相似特征,表明成矿物质来自碱性岩体。通过包裹体、稀土与微量元素研究认为,干沙鄂博稀土矿床中萤石成因类型为岩浆成因非热液成因。  相似文献   

16.
由四川大学倡议、发起,四川大学、南开大学和南京化工学院联办,以不分离分子吸光和分子发光同时测定混合物中多组份为中心议题的“中国化学会全国首届现代光度分析学术会议”于1991年11月1~5日在四川大学召开。会议共收到论文180篇,录用127篇(含多波长光度法、导数光度法、化学计量学光度法、速差动力学光度法、流动注射光度法、光度滴定法及其他)。文章经数次审定加工,已正式出版《中国化学会全国首届现代光度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学部委员高鸿、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活性氧化铝色层分离的工作中,观察到活性氧化铝对MoO_4~(2-)的吸附作用,并研究了钼的色层分离条件。提出了使用小型活性氧化铝色层吸附柱(简称吸附柱)分离富集微量钼,并消除部份离子对“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测定钼”的干扰。本文以CTMAB作为阳离子活性剂,在酸性溶液中同溴邻苯三酚红与钼形成蓝色的三元络合物,研究了其光度测定条件。拟定了色层分离光度测定纯铁及钢中微量钼的方法。本法的灵敏度高、重现性与准确度良好,但不适用于含钨试样的  相似文献   

18.
用硫氰化铁-亚硝酸盐催化比色法测定饲料中的碘含量,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和准确等特点,而且共存离子的干扰较小,测定过程中不涉及剧毒的化学试剂,避免一般方法中复杂的操作和特殊的蒸馏装置。在含适量亚硝酸盐的稀硝酸溶液中,碘化物的存在可加快硫氰化铁的褪色速度,其吸光度的减少与碘离子的  相似文献   

19.
目前,云南已形成了以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为主,砂矿型、伴生型、沉积型稀土矿为辅的稀土矿床分布格局。95%以上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分布于北纬26°以南腾冲-盈江-陇川和临沧-勐海-带岩浆岩分布区,成矿母岩以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的二长花岗岩为主;砂矿型稀土矿主要分布于勐海与金平-带山间盆地;伴生型稀土矿主要产于滇中地区沉积磷块岩矿床和铁氧化物-铜-金型(IOCG)铁铜矿床。腾冲花岗岩带与临沧花岗岩带La,Y异常分布区是寻找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最有利区域,特别是已发现矿床(点)外围区域;滇中-滇东北地区沉积磷块岩矿床、IOCG型铁铜矿床伴生的稀土资源潜力巨大,今后开采过程中应注意对稀土元素综合利用,同时应注意矿床开采后的尾砂、废弃物是否有稀土元素富集;滇东北宣威组粘土岩分布区具有与贵州赫章-威宁地区沉积型稀土多金属矿相似的成矿条件,其稀土找矿潜力巨大,沉积型稀土多金属矿有望成为中国三稀矿产资源新的来源。在今后地质工作中应加强矿床成矿规律、选冶工艺方面的研究,完善与健全矿床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为建立怀药中维生素C含量直接测定新方法,以pH 2.5硫酸溶液为溶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怀药中维生素C含量.结果表明,维生素C在0~15 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060 29 C+0.003 55,r=0.999 9,所选的怀药均含丰富的维生素C,其中怀菊花中高达 51.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