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三(3,5-二甲基吡唑甲基)胺(TMPzA)及2,5-噻吩二羧酸为配体合成了2个双核Cu的配合物[Cu2(DMPzA)2(TPDC)2]ClO41)和[Cu2(TMPzA)2(TPDC)(H2O)2](ClO4)2(2)。在1中,配体TMPzA发生裂解,以二(3,5-二甲基吡唑甲基)胺(DMPzA)与Cu配位,并在2个Cu原子之间形成一个大环,2个Cu原子之间的距离为0.78684 nm。清除自由基实验发现,配合物12具有较好的清除自由基活性。  相似文献   

2.
以三(3,5-二甲基吡唑甲基)胺(TMPzA)及2,5-噻吩二羧酸为配体合成了2个双核Cu的配合物[Cu_2(DMPzA)_2(TPDC)_2]ClO_4(1)和[Cu_2(TMPzA)_2(TPDC)(H_2O)_2](ClO_4)_2(2)。在1中,配体TMPzA发生裂解,以二(3,5-二甲基吡唑甲基)胺(DMPzA)与Cu配位,并在2个Cu原子之间形成一个大环,2个Cu原子之间的距离为0.786 84 nm。清除自由基实验发现,配合物1比2具有较好的清除自由基活性。  相似文献   

3.
以3,5-二甲(丙)基-4-氨基-1,2,4-三唑为配体,与CuI在H2O/MeCN混合溶剂热合成了2个构型不同的Cu4I4超分子化合物{[Cu2(aadmtrz)I2]·CH3CN}n1)和[Cu2(dptrz)I]n2)(aadmtrz=4-((1-氨乙基)-氨基)-3,5-二甲基-1,2,4-三唑,dptrz=3,5-二丙基-1,2,4-三唑),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X射线粉末衍射及单晶衍射等表征。2个配合物中Cu4I4构型不同,配合物1中,Cu4I4簇连结成一个8环椅式-椅式结构,通过配体连接成(4,4)二维菱形格子结构;而配合物2中,Cu4I4簇呈畸变的立方烷结构,构成了含有19.5%孔隙率三维孔洞聚合物,其结构可简化为(3,4)-连接的拓朴结构。同时,在常温下研究了2个配合物的固体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2个含有1,4,7-三苄基-1,4,7-三氮杂环壬烷(Bn3tacn)的双核铜配合物:[Cu2(Bn3tacn)2m-bdc)(CH3CN)3(H2O)2]ClO41)和[Cu2(Bn3tacn)2(OH)2](ClO422)。配合物1由间苯二甲酸采取单双齿方式桥连Cu(Ⅱ)离子,配合物2由OH桥连。配合物12晶体均属于单斜晶系,分别为P21/c空间群和C2/c空间群。分别对2个配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元素分析表征。研究了配合物1与DNA的相互作用,对配合物2进行了循环伏安测试。  相似文献   

5.
含硫多吡啶配体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1个含硫多吡啶配体5,5′-二(2-吡啶硫)甲基-2,2′-联吡啶(L)及其3个过渡金属配合物{[AgL](ClO4)} (1),[CuLCl2] (2)和[Mn(L)3](ClO4)2(H2O)0.5 (3)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6.
合成并通过单晶衍射、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表征了配合物[Ni(L)(HL)](SO40.5·3CH3OH(1)和[Cu2(L)2SO4]·1.5CH3OH(2)的结构(HL为3-甲基-2-乙酰吡嗪苯甲酰腙)。单晶衍射实验结果表明,在配合物1中,Ni(Ⅱ)中心离子与2个酰肼配体的[ONN]配位原子组配位,形成扭曲的八面体配位构型;2的最小非对称单元中含有1个独立的双核Cu(Ⅱ)配合物分子,它的2个Cu(Ⅱ)中心由2个酰肼配体中的2个O原子桥联。每个Cu(Ⅱ)离子还与L-配体中的2个氮原子和η2-SO42-阴离子中的1个O原子配位,拥有扭曲的四方锥配位构型。此外,荧光光谱表明配合物和DNA的结合能力强于配体。  相似文献   

7.
以乙酰丙酮为共配体的稀土配合物与2-羟基苯取代的自由基配体进行反应得到2个新颖的稀土-自由基配合物[Ln2(acac)4(NIT-PhO)2](Ln=Tb(1),Y(2);acac=乙酰丙酮,NIT-PhOH=2-(2''-hydroxyphenyl)-4,4,5,5-tetramethylimidazoline-1-oxyl-3-oxide)。2个配合物的结构相同,均是通过2个自由基配体上的羟基氧原子桥联2个稀土离子构成双核结构。直流磁化率的研究表明配合物2具有弱的反铁磁性质。  相似文献   

8.
合成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了配合物[Li(L)2]ClO41)和[Na(L)2]ClO42)的结构(L为2-(5-氯-喹啉-8-基氧基)1-吡咯烷酮)。单晶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12同构,金属离子与来自2个酰胺配体L的N2O4电子供体配位,形成扭曲的八面体配位构型。此外,还测定了配体高氯酸盐(HL) ClO4·H2O的结构,并详细研究了3个化合物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9.
利用3-(2-吡啶基)-1,2,4-三唑配体(HL)和不同的金属盐设计合成了5个配合物[Co(HL)2(H2O)2](NO321)、[Cu2(L)2(NO32(H2O)4] (2)、[Cu2(L)2(AcO)2(H2O)2]·6H2O (3)、[Cu2(L)2(HL)2(ClO42]·2CH3CN (4)和[Cd2(L)2(HL)2(NO32]·2H2O (5),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和热重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1具有单核结构,并且可以通过氢键的相互作用形成二维超分子结构。配合物2~5为双核结构。配合物25可以通过氢键的相互作用形成二维超分子结构。配合物3通过氢键的相互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研究了配合物中HL配体的配位模式。此外,研究了配体HL和配合物15的固态荧光性质及荧光寿命。  相似文献   

10.
以具有芳香基团的3-(9-甲基-芴基)-丙酸(FluCO2H)和N-咔唑基丙酸(CarbCO2H)为配体,合成了5种具有双核铜结构的配合物[Cu2(FluCO24(CH3OH)2](1),[Cu2(FluCO24(DMF)2](2),[Cu2(FluCO24(4,4’-bipy)2]n3),[Cu2(CarbCO24(CH3CN)2](4),[Cu2(CarbCO23(2,2’-bipy)2]ClO45)。晶体结构测试表明:配合物1,24都具有羧酸桥联的车轮状结构单元,其结构单元轴向位置分别由甲醇,二甲基甲酰胺和乙腈分子占据。配合物3中,车轮状双核铜结构单元通过4,4’-联吡啶连接构成一维链。配合物5的双核铜结构单元则是通过三个羧酸桥联形成。  相似文献   

11.
合成并表征了2个新的基于6-甲氧羰基-4,4''-二甲基-2,2''-联吡啶的单核铜(Ⅰ)双膦配合物[Cu(mmbpy)(dppp)]ClO41)和[Cu(mmbpy)(dppb)]ClO42)。研究结果表明,铜(Ⅰ)配合物12均表现为扭曲变形的N2P2四面体几何构型,其P-Cu-P键角受辅助双膦配体控制。在常温下,这2个铜(Ⅰ)配合物在固态时均具有发光性质,并且相对于双膦配体亚甲基链的长度,P-Cu-P键角对其光物理性质的影响更为显著。在2,2''-联吡啶环上引入2个甲基取代基对改善铜(Ⅰ)配合物的发光性能也被证明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以氮氧自由基为配体,合成了3例氮氧自由基-稀土三自旋单核配合物[Ln(hfac)3(NIT-Ph-4-Br)2](Ln=Gd(1),Tb(2),Dy(3),hfac=六氟乙酰丙酮,NIT-Ph-4-Br=4,4,5,5-四甲基-2-(4''-溴)-咪唑啉-3-氧化-1-氧基自由基。单晶结构分析表明3个配合物均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配合物中的Ln(Ⅲ)离子为八配位模式,并且拥有相似的自由基-稀土-自由基单核结构。对配合物的磁性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1中自由基与Gd(Ⅲ)离子之间存在着铁磁相互作用,自由基与自由基之间存在着反铁磁相互作用;配合物2,3中,稀土离子与自由基之间存在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合成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表征了配合物[Cu2(L)2Cl2](1)和[Cu2(L)2(OAc)2](2)的结构(HL为3-甲基2-乙酰吡嗪缩4-苯基氨基脲)。单晶衍射结果表明,2个配合物中,每个拥有四方锥配位构型的Cu(Ⅱ)离子与来自1个阴离子配体L-的N2O电子供体和2个阴离子配位(1中为氯离子,2中为醋酸根离子),其中1个阴离子为μ2桥联配位模式。荧光光谱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强于配体。  相似文献   

14.
合成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表征了配合物[Cu2(L)2Cl2](1)和[Cu2(L)2(OAc)2](2)的结构(HL为3-甲基2-乙酰吡嗪缩4-苯基氨基脲)。单晶衍射结果表明,2个配合物中,每个拥有四方锥配位构型的Cu(Ⅱ)离子与来自1个阴离子配体L-的N2O电子供体和2个阴离子配位(1中为氯离子,2中为醋酸根离子),其中1个阴离子为μ2桥联配位模式。荧光光谱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强于配体。  相似文献   

15.
合成和表征了一种钴(Ⅱ)配合物,[CoLCl]2[CoLCl0.5(H2O)0.5]2ClO4·10H2O (1)(LH=(2-(二((1H-苯并咪唑-2-基)甲基)氨基)乙酸))。以3,5-二叔丁基儿茶酚(3,5-DTBC)为反应底物,用紫外光谱测试了1的儿茶酚酶催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配合物的晶体结构中,不对称单元的2个Co(Ⅱ)都形成变形的三角双锥构型。在pH=5~11范围内,配合物1对3,5-DTBC的氧化显示了pH值依赖性,它的儿茶酚酶催化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并且其催化氧化3,5-DTBC的动力学符合米氏方程模型。  相似文献   

16.
基于席夫碱分隔配体H2vanophen(1,2-苯二胺缩邻香草醛),通过引入不同的阴离子,构筑了3个Cu-Tb基金属配合物[Cu2(vanophen)2TbCl2(MeOH)2]Cl·3MeOH(1)、[Cu2(vanophen)2TbCl2(MeOH)2](TCNQ)1.5·2MeOH(2)和[Cu2(vanophen)2Tb2(N36]·2MeOH(3)(TCNQ=7,7,8,8-四氰基对苯二醌二甲烷),并详细研究了它们的结构和磁性。除了抗衡阴离子外,配合物12具有非常相似的[CuTbCu]三核结构;其中Cu(Ⅱ)离子处于席夫碱配体中的[N2O2]配位口袋中,而Tb(Ⅲ)离子则和配体中的[O4]配位口袋中的全部或部分O原子配位。对应于一个三核基元,配合物1中的抗衡阴离子为一个Cl-离子,而配合物2中的抗衡阴离子是一个TCNQ-0.5阴离子及半个TCNQ-阴离子。配合物3是由end-end及end-on叠氮桥联2个[CuTb]单元形成的四核[CuTb]2配合物。磁性研究表明,三核配合物12均为场致的单分子磁体而配合物3为零场单分子磁体,其中配合物13的能垒分别为(11.1±0.3) cm-1和(20.2±0.3) cm-1。相比于配合物1,配合物2具有更低的能垒,这可能源于其中的阴离子自由基和三核[CuTbCu]基元之间的弱的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经缩合反应制备了4-甲氧基水杨醛缩-6-氨基喹啉希夫碱配体(L),并采用溶剂热法使其与Co(Ⅱ)、Zn(Ⅱ)和Cu(Ⅱ)三种金属离子进行配位得到配合物[CoL2](1),[ZnL2](2)及[CuL2](3),所得化合物结构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X射线单晶衍射法进行表征。生物测试结果表明,配体(L)及配合物1~3对马铃薯干腐病菌、苹果炭疽病菌、苹果腐烂病菌、番茄灰霉病菌4种植物病原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一系列2-羟基-4-三氟甲基苯甲酸(h2tba)-铜配合物:[Cu(htba)2(pz)2] (1),[Cu(htba)(2,2''-bipy)](htba) (2)和[Cu(htba)2(4,4''-bipy)] (3)(h2tba=2-羟基-4-三氟甲基苯甲酸,pz=吡唑,2,2''-bipy=2,2''-联吡啶,4,4''-bipy=4,4''-联吡啶),并且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单晶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方法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这些配合物能够在过氧化氢和溴化物存在的条件下催化苯酚红溴化,并且展示出了较高的催化溴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
合成并通过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表征了配合物[NiL2]·2CH3OH(1),[ZnL2]·CH3OH(2),[CdL2]·CH3CH2OH(3)和[Cu2L2Cl2](4)(HL为喹啉-8-甲醛缩4-甲基氨基硫脲)。单晶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1~3结构相似,中心金属离子与来自2个硫醇化脱质子配体L-的4个N原子和2个S原子配位,采取扭曲的八面体配位构型。而配合物4中Cu(Ⅱ)离子与1个中性配体HL和3个氯离子配位,其中2个氯离子为μ2桥联。荧光光谱结果表明,所有配合物,尤其是4与DNA的相互作用能力明显强于配体。  相似文献   

20.
以2,2''-二氨基二苯醚和4-吡啶异氰酸酯反应合成了含吡啶二脲配体(L),并分别与HgCl2和Cd(ClO42进行了配位反应,得到2个配位聚合物{[Hg(L)Cl2]·2DMF}n1)和{[Cd(L)2(H2O)2](ClO42·4DMF·2H2O·2CH3OH}n2),采用1H NMR、MS、FTIR和元素分析等对化合物L进行了表征。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测定了配体及2个配合物的单晶结构,结构解析表明,2个配合物均为一维链状结构。进一步考察了2个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及其对甲醇蒸气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