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针对一高负荷跨音压气机,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研究了周向槽机匣处理槽深、叶顶间隙和叶顶叶型安装角对压气机失速裕度和峰值效率的影响。通过极差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各因素影响失速裕度和峰值效率的主次顺序,以及各因素水平变化对试验指标的影响,得到了使单项试验指标最优和兼顾两项试验指标的各因素水平组合方案。通过对流场的分析表明,优化后的方案抑制了叶顶区域泄漏涡和激波相互作用所引起的低速区,缓解了叶顶区域的堵塞,使压气机的失速裕度提高.同时周向槽内的流动及其与主流的掺混造成叶顶区域流动损失增加,峰值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2.
机匣处理是一种较早被研究和成功运用的压气机被动扩稳技术。传统机匣处理研究一般针对叶轮部件,本文针对叶轮和扩压器提出了混合回流式机匣处理,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混合回流式机匣处理的扩稳效果和扩稳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较为理想的混合回流式机匣处理方案可以提高9.4%的失速裕度,设计点效率下降1.7%。混合回流式机匣处理对叶轮主叶片前缘、扩压器叶片前缘以及扩压器叶片尾缘的气流改善是实现扩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针对旋转进气畸变诱发的流动稳定性问题,在两级压气机上开展了基于失速先兆抑制型(Stall-Precursor-Suppressed,SPS)机匣处理的气动扩稳实验研究。在两级低速压气机实验台上数模拟旋转畸变进气条件,研究不同的畸变程度下旋转畸变对两级压气机稳定性的影响,并考察在第一级转子前缘上方安装SPS机匣处理后的扩稳效果。在畸变转速小于600r/min时,压气机稳定边界向右移动,效率下降明显。畸变转速大于800r/min时,旋转畸变对两级压气机作用效果趋于改善,相对而言,反向畸变比正向畸变具有更好的延缓失速效果。SPS机匣处理在不同畸变程度下均具有扩稳作用,失速裕度改善可以达到2%~7.9%,并且带来的效率损失均小于1%。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数值模拟的分析方法,可用于快速比较不同轴流压气机周向槽机匣的扩稳能力。在对失速机理是主流/泄漏流交界面在前缘溢出的认识基础上,确定了以动叶端区轴向动量作为衡量不同周向槽方案对压气机稳定性影响的特征量。不需对机匣处理计算到失速点,仅在光壁失速点流量下,通过比较端区轴向动量的分布即可预测不同方案的扩稳能力。进而以某跨音速转子为示例,分析预测了其七种不同周向槽方案的扩稳能力并利用实验验证了这一方法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5.
扩压器斜槽机匣处理的数值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匣处理能够有效地扩展压气机的稳定工作裕度。传统的机匣处理研究大多集中于压气机叶轮上,对扩压器机匣处理的研究甚少。本文在离心压气机扩压器上建立了新型斜槽机匣处理方案,采用数值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扩压器斜槽机匣处理的扩稳效果及机理。研究表明:扩压器斜槽机匣处理使压气机的失速裕度提高了8.1%,效率下降了1.35%;扩压器斜槽机匣处理对扩压器叶片前缘及尾缘附近气流的改善是其扩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以NASA Rotor 67为研究对象,首先设计出一个性能较好的轴向缝机匣处理,然后在缝的不同位置处开周向槽,对比分析该耦合机匣处理与轴向缝结构对跨音速压气机的影响。结果表明:原始轴向缝使压气机稳定裕度增大17.51%,但导致最高效率降低了0.54%。在轴向缝的基础上加周向槽,可以增大机匣处理的射流量,并能进一步扩大压气机的稳定裕度。其中,将槽加在缝的尾端时,效果最好,可以使裕度增大22.35%,效率降低0.72%。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 随着飞机飞行范围的扩大和发动机进口畸变流场的出现,要求压气机有足够的喘振裕度和抗畸变能力.机匣处理是增强抗畸变能力和提高喘振裕度的有效措施之一. 本报告介绍了一台三级超跨音速低压压气机在第一级转子外壁进行机匣处理的试验研究的主要结果.共设计并试验了四种处理机匣(小叶片扰流式、周向槽式、斜槽式和  相似文献   

8.
轴流压气机非轴对称机匣造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对一尖部失速型的亚音轴流压气机转子进行了非轴对称机匣造型的设计和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压气机非轴对称机匣造型与已有的非轴对称端壁造型概念的异同点,进而对本文研究的转子给出了非轴对称机匣造型的实例,对流场进行了定常与非定常的数值模拟,着重研究了非轴对称造型机匣对转子整体性能和稳定裕度的影响,对造型面对叶顶流动的改变进行了动态的分析,总结了该类机匣设计的初步经验.通过对同转子上非轴对称机匣造型与实壁机匣,周向槽和轴向槽机匣的对比,可以得出结论:精细设计的非轴对称机匣有效利用了叶顶局部压差,以及造型面的流线化,实现了对叶顶流动的优化,在不损失压气机整体性能的条件下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扩稳.其应用前景值得关注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机匣扩稳处理的机理——失速起始点的判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匣处理是一种扩大压气机稳定工作范围的新技术。其扩稳的机理目前还不太清楚.本文改进与修正了G.R.Ludwig等人在文献[1]中的分析法,引伸于带多孔壁机匣处理的实际压气机转子叶排中,对各种多孔壁机匣处理的扩稳机理作出了统一的分析.并对其失速起始点和失速裕度的改进量给出了定量的估算.经实验证明,理论分析是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数值模拟,作用于动叶端区的控制体分析方法,可用于初步筛选不同轴流压气机周向槽机匣方案.在对失速机理是主流/泄漏流交界面在前缘溢出的认识基础上,确定了以动叶端区轴向动量作为衡量不同周向槽方案对压气机稳定性影响的特征量.在转子动叶端区设置一系列离散控制体,依照叶顶流动的影响区域来确定控制体的覆盖范围.通过观察有槽和无槽结构控制体上累加的轴向动量的变化,以跨音转子的多槽为例,分析比较了不同周向槽方案的扩稳能力.另一例子是对低速压气机利用该方法筛选出具有最佳扩稳能力的双槽,并以实验研究验证了这一分析方法的可靠性和潜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实验角度探讨一种新型带有环形腔的槽式处理机匣对风扇性能和失速裕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机匣的槽向和槽与转子轴向重合度是影响风扇性能的两个主要参数,应用于本实验的低速风扇中,圆弧槽槽向与转子叶型方向相错,槽与转子轴向重合度为1/3的环形腔处理机匣对风扇失速裕度有明显提高,但效率略有下降。同时随环形腔腔体体积增大风扇裕度有明显振荡变化,进一步的规律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2.
The stall mechanism of the NASA Rotor 37 is investigat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ritical flow structures near the stall under the transonic conditi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rotor with Circumferential Grooves Casing Treatment (CGCT) is also studied based on the Reynolds-Averaging Navier-Stokes approach. The study finds that stall margin improvement can be achieved without significant penalty on the efficiency for the two CGCT configurations applied. The effects of circumferential grooves on the critica...  相似文献   

13.
非定常机匣处理扩稳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一种非定常处理机匣,在轴流风扇实验台上开展偏流吹气扩稳实验研究.主要包括t改善风扇稳定裕度的稳态特性;影响失速先兆波产生及发展的动态分析.结果表明:非定常机匣处理能够在不同工作转速下对风扇稳定裕度有显著效果,效率没有明显改变.偏流吹气可以进一步改善风扇稳定裕度,但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效率损失.动态分析证实处理机匣没有阻止失速先兆波的出现.而是有效地抑制了其非线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轴向斜缝机匣处理与转子通道之间耦合流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轴向斜缝机匣处理能够有效地扩大压气机的稳定工作范围,本文对轴向斜缝处理机匣与亚音速压气机转子通道之间的耦合流动进行了时间精确的全三维数值模拟,数值结果所获得的总性能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详细分析了处理机匣与转子通道之间非定常干涉现象以及处理机匣结构引入后转子顶部区域不同的流场结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对具有高损失高阻塞效应的间隙泄漏流及其间隙泄漏涡的控制是轴向斜缝机匣处理扩大压气机稳定工作裕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发展的预测轴流压缩系统动态失速特性及进气非均匀性影响的理论模型,系统计算分析了进气总压畸变旋转频率对下游压气机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进气总压畸变的幅值和旋转频率对压缩系统的动态失速特性和稳定性都有强烈的影响,旋转频率对旋转失速边界和喘振边界的影响类似。但是,系统的"危险"响应频率强烈地依赖于其旋转失速的传播频率。该模型理论上是先进的,而且计算结果与现有实验数据的比较表明该模型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6.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steam ingestion on the aerodynamic stability of a two-stage low-speed axial-flow compressor, multiphase flow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were carried out. The total pressure ratio and stall margin of the compressor was decreased under steam ingestion. When the compressor worked at 40% and 53% of the nominal speed, the stall margin decreased, respectively, by 1.5% and 6.3%. The ingested steam reduced the inlet Mach number and increased the thickness of the boundary layer on the suction surface of the blade. The low-speed region around the trailing edge of the blade was increased, and the flow separation region of the boundary layer on the suction surface of the blade was expanded; thus, the compressor was more likely to enter the stall state. The higher the rotational speed, the more significant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steam ingestion on the compressor stall margin. The entropy and temperature of air were increased by steam. The heat transfer between steam and air was continuous in compressor passages. The entropy of the air in the later stage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first stage; consequently, the flow loss in the second stage was more serious. Under the combined action of steam ingestion and counter-rotating bulk swirl distortion, the compressor stability margin loss was more obvious. When the rotor speed was 40% and 53% of the nominal speed, the stall margin decreased by 6.3% and 12.64%,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7.
总压进口畸变与失速裕度相互关联非定常特征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方波形式的总压进口畸变的强度系数 DC(60)和轴流压气机的特性曲线进行二维数值模拟。对不同流量下不同强度的总压畸变的强度系数进行了比较,并通过改变出口背压得到不同畸变强度下压气机的特性曲线和失速点。  相似文献   

18.
进气畸变对压气机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低速大尺寸单级压气机实验器上,实验研究了动态进气畸变对压气机稳定边界的影响。并采取在静子叶片表面埋入微型压力传感器的方法,分析了压气机流场的动态压力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动态总压畸变的旋转频率和旋转方向对压气机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当畸变相对转速n在0~+0.5之间时,压气机失速推迟;分析动态压力的频谱特性后知道,在压气机失速前一般存在与失速相关的压力扰动,动态总压畸变影响这种压力扰动,从而影响压气机的不稳定流动状态。  相似文献   

19.
机匣处理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机匣处理设计中对关键级与危险截面、机匣处理与扩稳、弯槽与直斜槽进行了一些研究。发现各国对关键级与危险截面的判定不一。机匣处理的作用在于消除堵塞,提高叶排临界攻角,减小下一叶排近壁面攻角,扩大了压气机稳定工作范围。弯槽吸收了直斜槽和角向槽的长处,因而兼有显著的扩稳效果和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被动控制装置改进轴流风机失速余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前言近年来,使用被动控制装置改进风机的失速特性一直引起风机设计和研究人员的重视。例如:在转子前加装可调进口导叶,在转子叶尖区吹气和放气,机匣处理装置(轴向、斜向和周向开缝)等来抑制风机失速的技术已被实际应用。但这些装置仍然存在着一些缺点。例如:降低了风机的最高效率尚2%-4%),改进失速余度的范围小,大约只有20%的流量失速金度的改进.以及装置本身结构复杂,增加了造价。因而一种被称为空气分流器的被动控制技术,首先由NBAHOB;C.K申请了专利川。由于空气分流器在控制轴流风机失速有很好的效果,因而许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