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股役结构的特点,分析了确定性和随机性验证荷载对服役结构抗力的影响。给出了抗力为正态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验证荷载为确定性和 随机性时抗力相应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了算例,为服役结构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寿命的计算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探讨供应链网络中供应方与链路破坏方在确定性可破坏链路遭受随机性破坏情况下双方的博弈.首先建立Dijkstra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模型,把中国城市分布作为复杂网状结构,对复杂网状结构供应链问题进行了优化研究.然后在链路遭受有限破坏情况下,通过优化供求关系,使被破坏方损失降到最小.并研究了在确定性可破坏链路遭受随机性有限破坏时,破坏策略方与供应链方通过调整新的最优化路径,使博弈双方处于最优状态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了服从正态分布的强度变量在(分布不一定相同的)多个独立应力作用下的结构可靠性估计.在假设应力参数已知,强度参数部分未知或全部未知的条件下,给出了结构可靠度的点估计和置信下限.  相似文献   

4.
针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解析法,结合混凝土框架结构连续倒塌过程和抗力机制,分析了现浇楼板对结构抗连续性倒塌性能的影响,提出了考虑楼板效应的抗力计算方法。采用非线性静力Pushover方法分析现浇楼板对混凝土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的影响,验证了解析法分析的正确性。结果表明,楼板对梁机制抗力的影响不明显,但对悬链线机制抗力的影响显著。对于边中柱初始失效情形,同时存在梁机制和悬链线机制两种抗连续倒塌机制,楼板可明显提高结构抗倒塌能力;对于角柱初始失效情形,仅存在梁机制而不能形成悬链线机制,楼板对结构的抗倒塌能力基本无影响。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5.
针对S-随机交织器传统算法不能保证其搜索一定成功且存在延时较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改进算法基于Logistic混沌映射,提高了交织器的可控随机性,从而使算法的随机性和确定性得到较好的平衡,克服了传统算法的不足.仿真结果表明,帧长为1 000~5 000时,改进算法的交织延时比传统算法降低了2 294~97 380倍左右.在帧长为2 048时,改进算法比传统算法提高了0.05dB的编码增益,比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算法(3GPP)提高了0.1dB的编码增益.  相似文献   

6.
对于移动力作用下简支梁的振动,推导了考虑阻尼和自由振动影响的动力学方程用以研究简支梁桥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动态挠度响应,并通过动力学有限元方法验证了该理论解的可靠性.利用该理论解探讨了影响车辆荷载冲击系数的主要因素,包括车辆的速度、桥梁的自振频率、结构材料类型和阻尼等,所得结论可为桥梁结构的减振降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了服从正态分布的强度变量在(分布不一定相同的)多个独立应力作用下的结构可靠性估计.在假设应力参数已知,强度参数部分未知或全部未知的条件下,给出了结构可靠度的点估计和置信下限.  相似文献   

8.
同时考虑拉索刚度、钢索预拉力、边界弹性约束刚度及外荷载的随机性,得到了随机参数拉索预应力空间铰接钢结构随机内力摄动分析的一般公式及其统计特性的计算表达式。文中所建立的计算模型为进一步进行拉索式预应力空间铰接钢结构的可靠性分析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最后对工程中常见的空间立体钢桁架结构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9.
本文参考有关统计资料,对我国新颁公路桥规JTJ023-85中钢筋混凝土构件承载能力的可靠指标进行了计算分析,并讨论了影响构件可靠度指标的几个主要因素。采用的方法是一种近似概率计算方法——一次二阶矩法,即只考虑随机变量的平均值和标准差两统计参数,对设计表达式进行线性化处理。结果表明,延性破坏构件在荷载组合G+Q_1下β平均值为3.6,在C+Q_2下β平均值为2.8;脆性破坏构件,则分别为4.1和3.3。这是新规范所反映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可靠度的基本水平。另外在某些荷载效应比值下提高了荷载安全系数和对脆性破坏构件考虑了工作条件系数,都较为合理。但构件在不同荷载情况下尚不能得到比较一致的可靠度。抗力和荷载效应的分项系数以及荷载的标准值还需进一步研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hysical Unclonable Functions, PUF)电路和电桥失衡效应的研究, 提出一种高随机性PUF电路设计方案. 该方案首先利用工艺偏差导致电桥失衡产生随机偏差电压, 然后结合电压型灵敏放大器产生随机的、不可克隆的响应信号. 在TSMC 65nm CMOS工艺下, 采用全定制方法设计PUF电路, PUF单元电路的版图面积为2.23?m×2.43?m. 通过Spectre软件, 在不同电压下对所设计PUF电路进行Monte Carlo仿真验证, 分析其逻辑功能、随机性等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 所设计的PUF电路在电源电压1.2V和温度25℃下随机性可达5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