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合成了一种新颖有机-无机杂化配位聚合物{[C12H28N2] [(Pb3I8)(DMF)2]•2DMF}n, 并进行了红外、紫外、热重表征, 采用X射线衍射方法确定了晶体结构. 结构解析表明, 整个分子由阳离子(双质子化的N,N'-二丁基哌嗪)及聚阴离子链([(Pb3I8)(DMF)2]n2-)组成, 它们之间由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维链状配位聚合物. 依据晶体结构数据, 采用Gaussian03程序对产物进行量子化学计算.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取代在5位上的间苯二甲酸(取代基为:-SO3H,-NH2,-OH,-NO2等)衍生物与过渡金属形成的配位聚合物,由于其具有新奇的结构,而且是潜在的功能材料而备受关注[1 ̄4]。Yaghi等人认为,取代基对配位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具有重要的修饰作用[5]。因此我们在研究5-硝基间苯二甲酸、5-羟基间苯二甲酸与过渡金属形成的配位聚合物结构的同时[6,7],选择了5-氨基间苯二甲酸作为酸性配体,氨基不仅能用其氮原子与金属配位,还能形成氢键,能够提供丰富的配位方式。我们曾经报道了{[Co(4,4′-bipy)(hmbdc)(H2O)2](4,4′-bipy)(DMF)}n的合成与结构[8…  相似文献   

3.
2,2′-联二噻吩-5,5′-二羧酸(H2BTDC)与硝酸锌经水热合成制得新型配位聚合物{Zn[(BTDC)2(DMF)2]}4.(DMF)4(1),其结构经X-射线单晶衍射和元素分析表征。1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胞参数a=6.5913(13),b=22.813(5),c=16.315(3),V=2 450.5(9)3,Z=4,F(000)=1 112,cρalcd=1.455 g.cm-3,R1=0.040 2,wR2=0.082 4[I2σ(I)]。晶胞中每个锌原子与两个配体、两个配位的DMF溶剂分子和一个自由的DMF分子配位,共同组成zigzag一维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4.
制备了2个含有叠氮根和硫氰根配位单元的3,4-双咪唑噻吩(L)的锰(Ⅱ)配位聚合物[Mn(L)(N3)2(H2O)]n(1)和[Mn(L)2(SCN3)2]n(2)并报道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化合物1和2是通过3,4-双咪唑噻吩与四水醋酸锰反应,同时分别引入过量的线性三原子阴离子(N3-和SCN-)以取代醋酸根作为抗衡离子制备而得。单晶结构分析表明1和2具有相同的无限二维链状空间结构,但是由不同的44元的[Mn6(L)4(2N3)2]和36元的[Mn4L4]大环单元结构组成。此外,配位聚合物1中的叠氮根分别采用端基单齿和桥联双齿的配位方式,而配位聚合物2中的硫氰根仅以端基氮原子与Mn(Ⅱ)离子配位。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一种新颖有机-无机杂化配位聚合物{[C12H28N2] [(Pb3I8)(DMF)2]•2DMF}n, 并进行了红外、紫外、热重表征, 采用X射线衍射方法确定了晶体结构. 结构解析表明, 整个分子由阳离子(双质子化的N,N'-二丁基哌嗪)及聚阴离子链([(Pb3I8)(DMF)2]n2-)组成, 它们之间由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维链状配位聚合物. 依据晶体结构数据, 采用Gaussian03程序对产物进行量子化学计算.  相似文献   

6.
以4-(1H-1,2,4-三氮唑)苯甲酸为配体,采用水热法合成了2种稀土配位聚合物[Tb(tbc3)(H2O)3]n(1)和{[Nd(tbc3)(H2O)3]·H2O}n(2)(Htbc=4-(1H-1,2,4-三氮唑)苯甲酸)。运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对该配位聚合物进行了结构测定,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TG及荧光光谱表征。单晶结构表明,配位聚合物1为三斜晶系,空间群P1,配位聚合物2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配位聚合物1和2均为一维链结构,均通过非共价键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构造。  相似文献   

7.
分别以E-3-[4-(羧甲氧基)-苯基]丙烯酸(H2L1)和E-3-[3-(羧甲氧基)-苯基]丙烯酸(H2L2)为主配体,合成了3种钴(Ⅱ)配位聚合物:[Co(L1)(bpp)]n(1),{[Co(μ3-OH)2(L2)4(bpy)2(H2O)4]·12H2O}n(2)和[Co(L2)(bpy)]n(3)(bpp:1,3-二吡啶基丙烷,bpy:4,4-联吡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和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钴(Ⅱ)离子在这3种配合物中具有不同的配位环境,导致3种配合物具有不同的晶体结构和磁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通过四水合氯化锰(II)与2,6-萘二酸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的反应,获得了一种新的配位聚合物[Mn2~(NDC)2~(DMF)2(H2O)]n*nDMF (1). 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该配位聚合物属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晶胞参数a=1.8334(2) nm, b=1.6046(17) nm, c=2.3706(3) nm, V=6.974(13) nm3, Z=8, Dc=1.471 g/cm3, Mr=772.50, μ=0.790 mm-1, F(000)=3176, S=0.951, (Δ/σ)max=0.001, Δρmax=0.539, Δρmin=-0.351,最后的一致性因子为R=0.0335, wR=0.0859.八面体锰(II)离子与2,6-萘二酸配体的连接导致形成了无限的三维网状结构.该网状结构在b轴方向具有一维的菱形孔道(0.7 nm×1.2 nm),孔道的空穴被配位和非配位的溶剂分子所填充.  相似文献   

9.
SnCl_4作为有机合成的重要催化剂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SnCl_4衍生的配位化合物中的锡原子具有四配位和六配位的功能而受到人们的重视.已知DMF能与SnCl_4生成确定的SnCl_4·2DMF配合物.我们曾系统地研究了SnCl_4的水合水解产物及常用有机溶剂的溶剂化产物的~(119)Sn核磁共振谱.在用NMR研究SnCl_4与DMF(N,N-二甲基甲酰胺)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一个新的产物.测定了它的晶体结构[Sn_2Cl_6(μ-OH)_2(DMF)_2]·4DMF.  相似文献   

10.
消旋轴手性配体(R,S)-4,4′-联二喹啉-3,3′-二甲酸乙酯(DBD)(1)与Pb(OAc)2在吡啶催化水热140℃合成条件下合成一新颖的配位聚合物[Pb(BD)(pyridine)]n(3),荧光测量表明,该配位聚合物与有机配体一样,在390nm附近展现紫色荧光。  相似文献   

11.
金超  王银歌  钱惠芬  黄伟 《无机化学学报》2014,30(10):2440-2446
制备了2个含有叠氮根和硫氰根配位单元的3,4-双咪唑噻吩(L)的锰(Ⅱ)配位聚合物[Mn(L)(N3)2(H2O)]n(1)和[Mn(L)2(SCN3)2]n(2)并报道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化合物1和2是通过3,4-双咪唑噻吩与四水醋酸锰反应,同时分别引入过量的线性三原子阴离子(N3-和SCN-)以取代醋酸根作为抗衡离子制备而得。单晶结构分析表明1和2具有相同的无限二维链状空间结构,但是由不同的44元的[Mn6(L)4(2N3)2]和36元的[Mn4L4]大环单元结构组成。此外,配位聚合物1中的叠氮根分别采用端基单齿和桥联双齿的配位方式,而配位聚合物2中的硫氰根仅以端基氮原子与Mn(Ⅱ)离子配位。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铜锶异金属配位聚合物, 并通过元素分析和IR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 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其晶体结构. 该化合物为具有{[(CuL)2Sr(H2O)·Sr2(H2O)7]·2H2O·0.5CH3OH}n化学组成的二维层状配位聚合物[H4L=N-(3-羧基水杨醛)-N'-(2-羟基苯甲酰基)乙撑二胺], 其结构单元由两个相邻的片段组成, 这些结构单元彼此相互配位, 从而形成了一种结构新颖的层状配位聚合物.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铜锶异金属配位聚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和IR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其晶体结构.该化合物为具有{[(CuL)2Sr(H2O).Sr2(H2O)7].2H2O.0.5CH3OH}n化学组成的二维层状配位聚合物[H4L=N-(3-羧基水杨醛)-N′-(2-羟基苯甲酰基)乙撑二胺],其结构单元由两个相邻的片段组成,这些结构单元彼此相互配位,从而形成了一种结构新颖的层状配位聚合物.  相似文献   

14.
以4-(2-(4-咪唑)苯乙烯基)吡啶(ISPE)为配体,分别与间苯二甲酸(1,3-H_2BDC)、4,4′-联苯二甲酸(4,4′-H_2BPDC)和4,4′-二苯乙烯二甲酸(4,4′-H_2STDC)及过渡金属盐Cd(NO3)2·4H_2O通过溶剂热自组装形成了3种配位聚合物晶体{[Cd_2(ISPE)_2(1,3-BDC)_2]·DMF}_n(1)、[Cd(ISPE)(4,4′-BPDC)]_n(2)和[Cd(ISPE)_2(4,4′-STDC)(H_2O)_2]_n(3)。并用单晶X射线衍射、PXRD、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热重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单晶解析结果表明:配位聚合物1是二维层状网格结构,配位聚合物2是一个六重穿插的类金刚烷三维网格结构,配位聚合物3是由一维网格结构通过氢键和分子间作用力堆积形成的三维网格结构。另外还研究了它们的室温固态荧光性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利用晶体工程方法设计裁剪和组装具有一维、二维、三维框架结构的固体化合物材料已成为材料科学和化学学科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研究表明在这些框架内镶嵌活性组分可得到新型功能材料,如磁性材料、非线性光学材料及新型催化剂等[1]。而叠氮根是一个多功能桥联配体,它能形成一维[2],二维[3],三维[4]等配合物,有关叠氮根的磁性研究也成为分子基铁磁体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5]。本文报道了[Cu(AFO)2(N3)2](DMF)(H2O)(DMF=N,N 二甲基甲酰胺)配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并进行了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表征。1 实验部分1 1 试剂与…  相似文献   

16.
由5-(3-吡啶基)间苯二甲酸(H2pyip)为配体合成了一个Cd配位聚合物[Cd(pyip)(H2O)2]n(1)(H2pyip=5-(3-吡啶基)间苯二甲酸),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IR,热分析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法表征。晶体结构表明:配合物1属于六方晶系,P61空间群,配合物1中心镉原子是略微变形的八面体构型,该化合物通过5-(3-吡啶基)间苯二甲酸连接成了三维网格结构。配合物1的荧光测试表明它具有绿色荧光。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1个新的二维层状配位聚合物{[Zn(C6H8O4S)(C10H8N2)]·(H2O)2}n(C6H8O4S-=3,3’-硫代二丙酸根,C10H8N2=4,4-联吡啶),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表征、TG分析和单晶X射线的表征.结果表明:该配位聚合物属单斜晶系,P2/n空间群,晶胞参数a=1.055 9(2)nm,b=0.556 98(11)nm,c=1.550 0(3)nm,β=94.82(3)°,Z=2,F(000)=448,最终R=0.062 8,wR=0.134 7.在配位聚合物分子中,锌离子与2个不同的3,3’-硫代二丙酸根中的2个羧酸O原子及2个不同的4,4’-联吡啶分子中的2个N原子配位,形成了扭曲的四面体结构.每个硫代二丙酸根桥联2个锌原子形成一维链状结构.链与链之间进一步通过4,4’-联吡啶分子连接,形成了一个二维层状结构.分子间氢键作用的结果使配合物具有三维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8.
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2个锌(Ⅱ)/镉(Ⅱ)配位聚合物:{[Zn(1,3-bip)(bpdc)]·0.5H2bpdc}n(1),{[Cd2(1,3-bip)2(bpdc)2]·DMF}n(2),H2bpdc=4,4′-联苯二甲酸,1,3-Bip=1,3-二(咪唑基)丙烷。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粉末XRD、红外光谱、元素分析以及热重分析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单晶解析结果表明:配位聚合物1是一个五重穿插3D→3D三维空间网络结构,配位聚合物2是一个二重穿插的2D→2D二维的(4,4)网格层状结构。另外,研究了2个配位聚合物在室温下的热稳定和荧光性能。  相似文献   

19.
采用普通溶液法合成了锰配位聚合物[Mn(C_(10)H_8N_2)(CHO_2)_2]_n,并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热重分析和电化学分析对其进行表征.晶体结构表明: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n空间群,晶胞参数a=0.7828(6)nm,b=0.8650(6)nm,c=0.9021(7)nm,β=90.304(7)°,V=0.6108(8)nm3,Z=1.Mn(Ⅱ)离子的配位多面体呈变形的八面体几何结构.配合物由配体甲酸根离子和4,4'-联吡啶桥联为三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20.
溶剂热法合成了1个新配位聚合物{[Ni(C18H18N4O5)(DMF)]·(DMF}n.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以及X-射线单晶洐射对其进行了表征.该晶体为正交晶系,Pna21空间群.该化合物中,C18H18N4O5配体通过5个配位原子以及相邻的溶剂分子DMF上的1个配位原子与Ni(Ⅱ)原子配位,形成了1个扭曲的八面体配位构型.热重分析表明该化合物在140℃开始发生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